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挤密桩质量管控信息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85517发布日期:2021-06-15 21: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挤密桩质量管控信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北斗定位的挤密桩质量管控信息化系统由北斗定位系统、传感器采集系统、数据上传系统和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共同组成,所述北斗定位系统是用于实现桩机引导和孔深测量,所述传感器采集系统是用于实现垂直度测量,所述数据上传系统是用于实现施工过程数据上传,所述数据统计分析系统是用于实现对上传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挤密桩质量管控信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北斗定位系统包括电源模块、北斗定位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监控模块、信号接收模块、信号推算模块、信号发送模块和tj2210北斗终端模块,在电源模块的驱动下通过中央控制模块的作用,北斗定位系统对数据信息进行接收处理后传送至tj2210北斗终端,并进行实时监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挤密桩质量管控信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采集系统包括电源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存储模块、4g/5g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信号转化模块、信号发送模块和信息显示终端,在电源模块的驱动下通过中央控制模块对数据信息采集转化后发送至信息显示终端,同时并通过存储模块对数据信息进行保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挤密桩质量管控信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上传系统包括电源模块、主控模块、存储模块、数据读取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在电源模块的控制下,主控模块对数据进行上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挤密桩质量管控信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显示终端,在电源模块的驱动下通过数据接收模块对数据进行接收,经数据分析模块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将分析好的数据信息传送至显示终端,同时数据存储模块对数据信息进行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挤密桩质量管控信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北斗定位系统和传感器采集系统属于车载终端部分,数据上传系统和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属于平台展示部分,车载终端部分负责现场传感器数据与北斗定位数据的处理、采集和上传,平台展示部分负责和终端进行数据交互、数据可视化和数据持久化存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挤密桩质量管控信息化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北斗定位天线安装在桩机柴油锤上;

s2:将北斗定位天线安装在桩机驾驶室上,并将倾角传感器安装在桩架上,同时将tj2210北斗终端安装在驾驶室内;

s3:工作人员将施工现场的桩点设计文件导入平台系统中,并将桩点设计文件下发到桩机的tj2210北斗终端上;

s4:在驾驶室上的tj2210北斗终端的引导下,机手进行寻点打桩;

s5:北斗定位系统引导桩机到达桩点后开始将桩管打入土体中,在北斗定位系统的控制下,通过安装在驾驶室上方的定向天线和桩机驾驶室离地高度,获取地面标高;

s6:北斗定位系统引导桩机到达桩点后开始将桩管打入土体中,在北斗定位系统的控制下,通过定位天线的实时高程和地面标高之差,并根据tj2210北斗终端可得到当前孔深;

s7:安装在挤密桩桩架上的倾角传感器,检测桩架在平面x和y俩个维度的变化量δx和δy,通过公式:

vertical=(tanδx2+tanδy2)1/2*100%

计算出垂直度;

s8:通过4g网络将施工过程数据采集后上传到后台服务器;

s9:数据统计分析系统进行数据接收后,对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持久化存储,并形成电子版报表;

s10:通过打印装置打印纸质版报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挤密桩质量管控信息化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9步骤中的数据统计分析和持久化存储,可对每根桩的施工数据进行采集上传,从而解决现场质量管控由人工抽检的问题,保证了灰土挤密桩施工的质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挤密桩质量管控信息化系统,所述基于北斗定位的挤密桩质量管控信息化系统由北斗定位系统、传感器采集系统、数据上传系统和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共同组成,所述北斗定位系统是用于实现桩机引导和孔深测量,所述传感器采集系统是用于实现垂直度测量,所述数据上传系统是用于实现施工过程数据上传,所述数据统计分析系统是用于实现对上传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该基于北斗定位的挤密桩质量管控信息化系统,通过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根据安装在桩机柴油锤上的北斗定位天线实现桩机引导,可以实现无需放样即可进行工作的目的,并确保孔位偏移在规范范围内,并且可通过北斗定位天线准确记录每根桩的孔深。

技术研发人员:罗树江;何宪民;贺鹏;吴迪;曾春萍;冯成安;李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天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30
技术公布日:2021.06.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