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桥工程用桩基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8257发布日期:2021-11-06 05:12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桥工程用桩基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桥工程用桩基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简称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在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中,由于上部传来的荷载非常巨大,一般的地基是难以承担的,而对于软弱地基就更不可能了;因此,对桩基进行加固处理,以保证桩基承载力及沉降达到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路桥工程用桩基加固结构,能够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桩基加固的问题。
4.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路桥工程用桩基加固结构,包括第一承台、第一桩、固定通孔、第一钢筋、三个第二钢筋、三个第三钢筋、两个第四钢筋固定孔、两个第四钢筋、两个第五钢筋固定孔、两个第五钢筋、第二承台和四个第二桩;
5.所述第二承台内固定有所述第一承台、所述第一桩、两个所述第四钢筋和两个所述第五钢筋,所述第二承台四角处分别竖直固定有一个所述第二桩;
6.所述第一承台底部固定有所述第一桩,所述第一承台和所述第一桩内从上向下竖直开设有所述第一钢筋固定通孔,所述第一钢筋固定通孔内固定有所述第一钢筋;
7.所述第一承台内沿前后方向固定有三个所述第二钢筋,所述第一承台内沿左右方向固定有三个所述第三钢筋;
8.所述第一桩中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所述第四钢筋固定孔,所述第四钢筋一端固定在所述第四钢筋固定孔内,另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三钢筋外侧的端部固定;所述第一桩中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所述第五钢筋固定孔,所述第五钢筋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五钢筋固定孔内,另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二钢筋外侧的端部固定。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承台横截面的中心点和所述第一桩横截面的中心点在同一竖直方向上。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钢筋通过多个铁丝固定在所述第三钢筋的下方。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钢筋前后两端分别凸在所述第一承台外。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钢筋左右两端分别凸在所述第一承台外。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承台,用于承受、分布由墩身传递的荷载,是联结桩顶的钢筋混凝土平台;通过设置第一桩,用于将建筑物的全部或部分荷载传递给地基土并具有一定刚度和抗弯能力的传力构件;通过设置第一钢筋,用于连接第一承台和第一桩,使两者连接更为稳固;通过设置第二钢筋,用于与第二承台连接,增加前后方
向上的稳定;通过设置第三钢筋,用于与第二承台连接,增加左右方向上的稳定;通过设置第四钢筋和第五钢筋,用于与第二钢筋和第三钢筋形成三角结构,更为稳固;通过设置第二承台和第二桩,用于与第一承台等部件连接固定,使整个桩基更为稳固。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路桥工程用桩基加固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承台和第一桩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钢筋和第三钢筋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1、第一承台,2、第一桩,3、固定通孔,4、第一钢筋,5、第二钢筋,6、第三钢筋,7、第四钢筋固定孔,8、第四钢筋,9、第五钢筋固定孔,10、第五钢筋,11、第二承台,12、第二桩,13、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参考图1

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路桥工程用桩基加固结构,包括第一承台1、第一桩2、固定通孔3、第一钢筋4、三个第二钢筋5、三个第三钢筋6、两个第四钢筋固定孔7、两个第四钢筋8、两个第五钢筋固定孔9、两个第五钢筋10、第二承台11、四个第二桩12和多个钢丝13;
21.所述第二承台11内固定有所述第一承台1、所述第一桩2、两个所述第四钢筋8和两个所述第五钢筋10,所述第二承台11四角处分别竖直固定有一个所述第二桩12;通过设置所述第二承台11和所述第二桩12,用于与所述第一承台1等部件连接固定,使整个桩基更为稳固;
22.所述第一承台1底部固定有所述第一桩2,所述第一承台1和所述第一桩2内从上向下竖直开设有所述第一钢筋固定通孔3,所述第一钢筋固定通孔3内固定有所述第一钢筋4;所述第一承台1横截面的中心点和所述第一桩2横截面的中心点在同一竖直方向上;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承台1,用于承受、分布由墩身传递的荷载,是联结桩顶的钢筋混凝土平台;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桩2,用于将建筑物的全部或部分荷载传递给地基土并具有一定刚度和抗弯能力的传力构件;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钢筋4,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承台1和所述第一桩2,使两者连接更为稳固;
23.所述第一承台1内沿前后方向固定有三个所述第二钢筋5,所述第一承台1内沿左右方向固定有三个所述第三钢筋6;所述第二钢筋5通过多个铁丝13固定在所述第三钢筋6的下方;所述第二钢筋5前后两端分别凸在所述第一承台1外;所述第三钢筋6左右两端分别凸在所述第一承台1外;通过设置所述第二钢筋5,用于与所述第二承台11连接,增加前后方
向上的稳定;通过设置所述第三钢筋6,用于与所述第二承台11连接,增加左右方向上的稳定;
24.所述第一桩2中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所述第四钢筋固定孔7,所述第四钢筋8一端固定在所述第四钢筋固定孔7内,另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三钢筋6外侧的端部固定;所述第一桩2中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所述第五钢筋固定孔9,所述第五钢筋10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五钢筋固定孔9内,另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二钢筋5外侧的端部固定;通过设置所述第四钢筋8和所述第五钢筋10,用于与所述第二钢筋5和所述第三钢筋6形成三角结构,更为稳固。
25.工作原理:将第二钢筋5通过多个铁丝13固定在第三钢筋6的下方,将第一钢筋4、第二钢筋5和第三钢筋6放置在模具内,浇筑出第一承台1和第一桩2;在第一桩2上开设第四钢筋固定孔7和第五钢筋固定孔9,将第四钢筋8和第五钢筋10分别与第二钢筋5和第三钢筋6固定好;在地基内打出第一桩2的固定孔以及可以放置第二钢筋5和第三钢筋6的空间,将第一桩2上第四钢筋8和第五钢筋10以下的部位放置到地基固定孔内,在第一承台1四周的地基内打四个第二桩12固定孔,将四个第二桩12分别安装在固定孔内;将地基内填满混凝土,形成第二承台11。
26.通过设置第一承台1、第一桩2、第一钢筋4、第二钢筋5、第三钢筋6、第四钢筋固定孔7、第四钢筋8、第五钢筋固定孔9、第五钢筋10、第二承台11、第二桩12、铁丝13,能够有效解决桩基加固的问题。
27.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