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栓防护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28153发布日期:2021-11-03 17:26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栓防护用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防护支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防栓防护用支架。


背景技术:

2.目前,建筑工地上大多设置有应急消防栓。为了减少消防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撞损的现象,消防栓外大多套设有防护支架。
3.公告号为cn20974198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用的临时消防栓支架结构,包括遮挡架和安装框架。遮挡架上设置有安装腔,遮挡架通过安装腔套设于消防栓外部,保护消防栓。安装框架设置于遮挡架顶壁,以进一步防护遮挡架及消防栓。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防护支架大多为敞口结构,进而使得防护支架对于消防栓顶部的防护效果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普通防护支架对消防栓顶部的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防栓防护用支架。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消防栓防护用支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消防栓防护用支架,包括防护架,所述防护架顶部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隔离板和多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防护架顶壁,所述隔离板设置于所有支撑架顶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板通过固定于所有支撑架顶壁,以架设于防护架上方,进而通过隔离板承接外物,以减少外物与消防栓直接撞击并损坏消防栓的现象,保障了消防栓的顶部安全,及消防栓长时间使用的安全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柱、弹性件和抵接柱,所述固定柱设置于隔离板底壁,所述抵接柱设置于防护架顶壁,所述固定柱底壁设置有便于抵接柱抵入的内嵌槽,所述弹性件设置于内嵌槽内顶壁,所述弹性件与抵接柱相互朝向的端壁相抵。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柱固定于隔离板底壁,以承接隔离板,抵接柱固定于防护架的顶杆顶壁后,抵接柱远离防护架的一端抵入内嵌槽内,以承接固定柱和隔离板;弹性件抵接于抵接柱和固定柱之间,当隔离板受到外物撞击时,弹性件通过自身的压缩形变,以吸收、减缓外物撞击产生的振动作用力,进而保障支撑架的整体稳定性,并提高隔离板对外物的承接稳定性,以有效保护消防栓。
11.优选的,所述抵接柱与防护架共同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定位弧板和锁止件;所述定位弧板设置于抵接柱朝向防护架的一端,所述锁止件用于固定连接定位弧板和防护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弧板使抵接柱快速定位于防护架的顶杆上,锁止件通过固定连接定位弧板和防护架的顶杆,以保障抵接柱在防护架上的位置稳定性。
13.优选的,所述弹性件朝向抵接柱的一端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用于抵接抵接柱的贴合
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合板用于增大弹性件与抵接柱的接触面积,进而限定弹性件长度方向两端的位置,提高弹性件压缩形变时的形变稳定性,并进一步提高弹性件对外物产生的振动作用力的减缓效果。
15.优选的,所述抵接柱朝向弹性件的端壁设置有定向柱,所述贴合板顶壁贯穿设置有便于定向柱穿过的通连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向柱穿过通连孔,以减少贴合板相对抵接柱出现松晃、偏动的现象,进而进一步提高了弹性件与抵接柱的接触稳定性,并进一步保障了弹性件的减震效果。
17.优选的,所述固定柱与隔离板共同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和固定件;所述连接板设置于固定柱朝向隔离板的一端,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连接连接板和隔离板。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极大地增加了固定柱与隔离板的接触面积,固定件固定连接连接板与隔离板,以使固定柱快速且稳定地定位于隔离板底壁,同时,便于操作人员快速拆卸以保养、换新。
19.优选的,所述固定柱与隔离板共同设置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包括侧撑板和承接板;所述侧撑板倾斜设置于固定柱外侧壁,所述承接板沿水平方向设置于侧撑板远离固定柱方向的一端,所述承接板与隔离板相互朝向的侧壁相抵。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板与隔离板相互朝向的侧壁相抵时,承接板与隔离板相互朝向的侧壁亦相抵,进而使得侧撑板、支撑架和隔离板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以进一步提高隔离板对外物的承载强度,并进一步提高了隔离板对消防栓的防护效果。
21.优选的,所述隔离板顶壁设置有缓震件。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震件通过自身的压缩形变以承接外物,进而有效减少了外物与隔离板的直接接触,并减少了隔离板受外物撞击后出现严重损坏的现象,保障了隔离板的使用寿命。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防护板通过支撑架架设于防护架顶壁,以承接外物,减少外物与消防栓直接撞击并损坏消防栓的现象,进而有效保障了消防栓的顶部安全性及使用稳定性;
25.2.当隔离板承接外物时,弹性件通过自身的压缩、形变以减缓外界撞击隔离板产生的振动作用力,进而有效保障了支撑架的位置稳定性,并减缓了隔离板所受的部分冲击作用力,保障了隔离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消防栓防护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隔离板、支撑架和防护架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
28.图3是抵接柱、弹性件和固定柱连接关系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防护架;2、防护组件;21、支撑架;211、固定柱;2111、内嵌槽;212、弹性件;213、抵接柱;22、隔离板;221、缓震件;3、连接组件;31、连接板;32、固定件;4、稳定组件;41、侧撑板;42、承接板;5、固定组件;51、定位弧板;52、锁止件;6、贴合板;61、通
连孔;7、定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消防栓防护用支架。参照图1,一种消防栓防护用支架包括防护架1。防护架1为内腔中空的矩形架,防护架1套设于消防栓外部,以保护消防栓。防护架1顶部设置有防护组件2,防护组件2包括隔离板22和多组支撑架21。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1的数量可以为四组,一组支撑架21垂直设置于防护架1的一根顶杆上。隔离板22沿水平方向设置于四组防护架1顶壁,以减少外物直接撞击消防栓顶部的现象。当操作人员需要使用消防栓时,操作人员可从隔离板22与防护架1之间的空隙,操作消防栓。
32.参照图2、3,支撑架21包括固定柱211、弹性件212和抵接柱213,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12为钢制的压缩弹簧。固定柱211通过连接组件3设置于隔离板22底壁,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板31和固定件32,固定件32为螺栓。连接板31沿水平方向焊接于固定柱211朝向隔离板22的一端,以增大固定柱211与隔离板22的贴合面积。连接板31顶壁与隔离板22底壁相抵后,固定件32固定连接连接板31和隔离板22,以使固定柱211初步定位于隔离板22底壁。
33.参照图2,固定柱211和隔离板22还共同设置有稳定组件4,稳定组件4包括侧撑板41和承接板42。在本实施例中,每组稳定组件4内的侧撑板41数量可以为两块。侧撑板41倾斜向上地焊接于固定柱211外侧壁,且两块侧撑板41分别位于固定柱211径向两端。承接板42沿水平方向焊接于侧撑板41远离固定柱211方向的一端,当连接板31顶壁与隔离板22底壁相抵时,承接板42顶壁亦与隔离板22底壁相抵,以提高固定柱211对隔离板22的承接稳定性。
34.参照图2、3,抵接柱213通过固定组件5设置于防护架1的顶杆上,固定柱211底壁设置有便于抵接柱213抵入的内嵌槽2111。固定组件5包括定位弧板51和锁止件52,锁止件52为螺栓。定位弧板51为内径弧度与防护架1的杆体外周弧度相适配的弧板,定位弧板51焊接于抵接柱213朝向防护架1的一端。当定位弧板51稳定套接于防护架1的顶杆外缘,且抵接柱213呈垂直向上的状态时,锁止件52固定连接定位弧板51与防护架1的顶杆,进而使得抵接柱213固定于防护架1的顶杆上。
35.参照图3,弹性件212垂直焊接于内嵌槽2111内顶壁,弹性件212的长度尺寸小于内嵌槽2111的内高尺寸,且弹性件212朝向抵接柱213的一端沿水平方向焊接有贴合板6。抵接柱213远离防护架1的一端可抵入内嵌槽2111内,贴合板6与抵接柱213相互朝向的一端相抵。当隔离板22顶壁受外物撞击,隔离板22可有效减少外物与消防栓的直接撞击,保护消防栓。同时,弹性件212通过自身的压缩形变以吸收、减缓部分振动作用力,保障隔离板22、支撑架21的位置稳定性。
36.参照图3,抵接柱213朝向贴合板6的端壁垂直焊接有定向柱7,在本实施例中,定向柱7的数量可以为两根。贴合板6顶壁沿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等同于定向柱7数量的通连孔61,当贴合板6与抵接柱213相互朝向的一端相抵时,定向柱7穿过通连孔61,以保障贴合板6与抵接柱213的连接稳定性。
37.参照图1、2,隔离板22顶壁沿水平方向粘固有缓震件221,在本实施例中,缓震件221为质地柔韧且易于形变的橡胶垫。缓震件221用于承接外物,以减缓外物撞击隔离板22
时,对隔离板22造成的损伤。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消防栓防护用支架的实施原理为:隔离板22架设于防护架1上方,以承接外物并减少外物直接撞击消防栓的现象。当重物撞击隔离板22时,缓震件221可吸收重物的部分冲击力,减少隔离板22的撞击损伤。弹性件212通过自身的压缩形变,以吸收、减缓振动作用力在支撑架21上的进一步传导,进而可保障支撑架21长时间使用后的稳定性,并进一步保护了消防栓的使用安全性。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