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水效率高的空气集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54471发布日期:2022-02-08 02:10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水效率高的空气集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集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水效率高的空气集水器。


背景技术:

2.全球淡水资源比较匮乏,而饮用水资源就更是稀缺,尤其是在干旱地区。目前已有从大气环境的空气中吸收水分并汇集净化,最终获得饮用水的设备。
3.上述制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缺陷: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极其有限,而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随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参数不断发生变化,尤其在天气冷的时节,单位体积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很低,虽消耗了大量的能耗,但制水效率低,水量供应不够,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水效率高的空气集水器,以解决现有空气集水器存在制水效率不高、环境适应能力差等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水效率高的空气集水器包括空气集水器主体,设置于空气集水器主体上方的太阳能板。
6.所述空气集水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动力输出区,所述动力输出区下方设置有制水区,所述制水区下方设置有集水区;所述制水区底部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制水区和集水区均设置于空气集水器主体的内部。所述动力输出区包括蓄电池、控制器。
7.所述空气集水器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下方设置有出水区,所述空气集水器主体的后端开设有出气口(图中未画出);所述空气集水器主体的后端设置有电源插口(图中未画出)。
8.所述空气集水器主体的一个侧面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空气集水器主体的另一个侧面安装有第一移门和第二移门。
9.所述制水区中间安装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为冷凝区;所述第一隔板的另一侧为吸附区;
10.所述冷凝区内部设置有吸风机、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
11.所述吸附区中间安装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前端为第一吸附区;所述第二隔板的后端为第二吸附区;所述第一隔板将吸附区均分为第一吸附区和第二吸附区。
12.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侧的外表面均涂覆有吸附材料;
13.所述第一吸附区和第二吸附区均安装有制冷片;所述集水区包括集水盒,与集水盒相连的过滤器;与过滤器相连的水箱。
14.优选的,所述太阳能板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将太阳能板固定于空气集水器主体上方。
15.优选的,所述空气集水器主体的两个侧面的上端分别安装有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为光照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为温湿度传感器。
16.优选的,所述出水区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区外部设置有防尘门;所述防尘门安装有把手;所述防尘门采用亚克力材质。
17.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垂直安装。
18.优选的,所述吸附材料为mof材料;所述制冷片为半导体制冷片。
1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制水效率高的空气集水器不仅能通过市电供电,还可通过太阳能进行供电,太阳能供电适用于干旱地区使和环境恶劣的地区;该空气集水器装置提供冷凝制水和吸附制水两种方式进行集水,通过设置于空气集水器顶部的温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采集现场环境数据后选择最高效率的制水方式;这样一来,如遇到水蒸气含量较低,吸附制水方式制水量不足的情况时,可采取冷凝制水方式加以辅助;不仅如此,吸附内通过第二隔板设有第一吸附区和第二吸附区,第一吸附区和第二吸附区可独立运作,连续出水。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区域示意图;
22.图3为空气集水器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空气集水器主体;2-显示屏;3-出水区;31-出水口;32-防尘门;33-把手;4-太阳能板;41-底座;5-动力输出区;6-冷凝区;7-第一吸附区;8-第二吸附区;9-集水区;10-第一隔板;11-第二隔板;12-第一移门;13-第二移门;14-进气口(出风口);15-蓄电池;16-控制器;17-吸风机;18-压缩机;19-冷凝器;20-蒸发器;21-吸附材料;22-制冷片;23-集水盒;24-过滤器;25-水箱;26-第一传感器;27-第二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中所示的制水效率高的空气集水器,包括空气集水器主体1,设置于空气集水器主体1上方的太阳能板4;所述空气集水器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动力输出区5,所述动力输出区5下方设置有制水区,所述制水区下方设置有集水区9;所述制水区底部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制水区和集水区9均设置于空气集水器主体1的内部。所述动力输出区5包括蓄电池15、控制器16。
26.如图3中所示的,所述太阳能板4底部安装有底座41;所述底座41将太阳能板4固定于空气集水器主体1上方;所述底座41能使太阳能板4转动成不同角度。所述控制器16可控制太阳能板4的转动。
27.如图1中所示的,所述空气集水器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显示屏2;所述显示屏2显示当前的温湿度及制水区的工作情况。所述显示屏2下方设置有出水区3,所述空气集水器主体1的后端开设有出气口(图中未画出);所述空气集水器主体1的后端设置有电源插口(图中未画出)。
28.所述空气集水器主体1的一个侧面开设有进气口14;所述空气集水器主体1的另一个侧面安装有第一移门12和第二移门13。所述第一移门12和第二移门13的开合受控制器16控制。
29.如图1-3中所示的,所述空气集水器主体1的两个侧面的上端分别安装有第一传感器26,第二传感器27。所述第一传感器26为光照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27为温湿度传感器。
30.所述出水区3设置有出水口31;所述出水区3外部设置有防尘门32;所述防尘门32安装有把手33;所述防尘门32采用亚克力材质。
31.如图2-3中所示的,所述制水区中间安装有第一隔板10;所述第一隔板10的一侧为冷凝区6;所述第一隔板10的另一侧为吸附区;所述第一隔板10将制水区均分为冷凝区6和吸附区。
32.所述冷凝区6内部设置有吸风机17、压缩机18、冷凝器19、蒸发器20。
33.所述吸附区中间安装有第二隔板11;所述第二隔板11的前端为第一吸附区7;所述第二隔板11的后端为第二吸附区8;所述第一隔板10将吸附区均分为第一吸附区7和第二吸附区8。
34.所述第一隔板10和第二隔板11垂直安装。
35.所述第二隔板11的两侧的外表面均涂覆有吸附材料21;所述吸附材料21为mof材料。
36.所述第一吸附区7和第二吸附区8均安装有制冷片22;所述制冷片22为半导体制冷片22;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2再通电之后一面降温,另一面升温。
37.所述集水区9包括集水盒23,与集水盒23相连的过滤器24;与过滤器24相连的水箱25。
38.工作原理:首先将空气集水器主体1放置在固定位置,确保安放地点足够平整并有足够的展开空间;第一传感器26开始工作,自动调整太阳强度最强的角度并通过计算器计算太阳光照强度,太阳能板4吸收太阳能后经转换形成电能存储在蓄电池15中,蓄电池15对空气集水器主体1进行供电;如光照强度无法维持空气集水器主体1持续工作,则提示需要插入外接市电辅助供电。集水器分为为冷凝集水模式和吸附集水模式。冷凝集水模式为通过水汽冷凝方式实现制水,工作在冷凝集水模式,吸风机17开始工作,将空气通过进气口14进入空气集水器主体1内部,同时压缩机18开始工作,使冷凝器19和蒸发器20接力工作,使得空气升温后再急速降低,液化形成水滴,水滴受到重力通过出水孔落入集水盒23,经过过滤器24过滤后,最终进入水箱25;吸附集水模式为通过吸附材料21实现制水,第一吸附区7和第二吸附区8均安装有制冷片22,第二隔板11的两侧的外表面均涂覆有吸附材料21,通过第一移门12和第二移门13开合控制工作,当第一移门12打开,第二移门13关闭时,第一吸附区7进行吸附空气,第二吸附区8的制冷片22进行工作,升温面提交空气温度,降温面使得升温后的空气遇冷后形成水滴,水滴受到重力通过出水孔落入集水盒23,经过过滤器24过滤后,最终进入水箱25。当第二移门13打开,第一移门12关闭时,第二吸附区8进行吸附空气,第一吸附区7的制冷片22进行工作,升温面提交空气温度,降温面使得升温后的空气遇冷后形成水滴,水滴受到重力通过出水孔落入集水盒23,经过过滤器24过滤后,最终进入水箱25,以上过程重复进行,从而使空气集水器可以连续出水。
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