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喷扩锥台压注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00790发布日期:2022-02-12 14:14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喷扩锥台压注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喷扩锥台压注桩。


背景技术:

2.喷扩锥台压灌桩是一种利用高压旋喷技术及钻具在扩径体持力层中高压喷射水泥浆形成扩径腔体,同时对扩径体周围土层进行渗透挤密,提高桩端承载力的新型桩,主要是在提钻的同时压灌超稳态混凝土并借助于送泵压力达到密实,嵌入岩(土)中的桩相当于阻尼介质中的一维弹性杆,当桩头受到纵向激振时,产生的应力波沿桩身向下传播。
3.在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201921038295.6的“一种挤喷扩孔压灌混凝土桩”,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其桩体由桩身、扩径体和桩端组成,桩体由内至外依次为混凝土、水泥土层和挤密土层。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单桩承载力1-3倍,节约建筑材料、少出废料,更能保护自然环境,是一种高承载力、低压缩变形环保型桩。本实用新型施工过程中无需采用大扭矩动力输出,仅仅采用常规的动力输出即可施工,而且施工过程无需更换钻具,动力需要扭矩小、能耗低,施工方便。
4.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传统的喷扩锥台压注桩其桩端承载力差以及桩结构不够完整,因此传统的喷扩锥台压注桩在压实成桩时,压柱桩和岩(土)的压实程度不佳,施工速度慢且混凝土使用量大,从而导致最后成桩质量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喷扩锥台压注桩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传统的喷扩锥台压注桩其桩端承载力差以及桩结构不够完整,因此传统的喷扩锥台压注桩在压实成桩时,压柱桩和岩(土)的压实程度不佳,施工速度慢且混凝土使用量大,从而导致最后成桩质量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喷扩锥台压注桩。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喷扩锥台压注桩,包括桩头组件和桩身组件,所述桩头组件的底部与桩身组件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桩头组件包括桩头和传感器,所述桩头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顶部与传感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桩身组件包括桩身、上钢圈、下钢圈和连接环,所述桩身的外壁与连接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桩身的顶端内壁与上钢圈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桩身的底端内壁与下钢圈的外壁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桩身的顶部与桩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桩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
8.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底部与传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桩头的顶部贯穿开设有通孔。
9.优选的,所述连接环的外壁均匀开设有防滑槽,所述桩身的底端外壁开设有滑槽。
10.优选的,所述桩身的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纵向钢杆,所述纵向钢杆的外壁
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钢圈。
11.优选的,所述纵向钢杆的顶部与上钢圈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纵向钢杆的底部与下钢圈的顶部固定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3.本实用新型中,该新型喷扩锥台压注桩通过在其桩头的一侧增加了传感器,传感器用于记录反射波的波形、相位、振幅、频率及波的到达时间等特征,从而用方便推断桩结构完整性,该压柱桩主要是在提钻的同时压灌超稳态混凝土并借助于送泵压力达到密实,嵌入岩(土)中的桩身相当于阻尼介质中的一维弹性杆,当桩头受到纵向激振时,产生的应力波沿桩身向下传播,如果桩身存在波阻抗差异界面应力波将发生反射,提高施工速度的同时减少混凝土的用量,同时桩身内壁的纵向钢杆和固定钢圈提高了桩身的质量,提高压柱桩的桩端承载力,从而提高最后的成桩质量。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喷扩锥台压注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喷扩锥台压注桩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喷扩锥台压注桩的桩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喷扩锥台压注桩的图3中a处的细节放大图。
18.图例说明:1、桩头组件;2、桩身组件;11、桩头;12、通孔;13、传感器;14、第一固定环;15、第二固定环;21、桩身;22、滑槽;23、下钢圈;24、纵向钢杆;25、固定钢圈;26、连接环;27、防滑槽;28、上钢圈。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1.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喷扩锥台压注桩,包括桩头组件1和桩身组件2,桩头组件1的底部与桩身组件2的顶部固定连通,桩头组件1包括桩头11和传感器13,桩头11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15,第二固定环15的顶部与传感器13的底部固定连接,桩身组件2包括桩身21、上钢圈28、下钢圈23和连接环26,桩身21的外壁与连接环26的内壁固定连接,桩身21的顶端内壁与上钢圈28的外壁固定连接,桩身21的底端内壁与下钢圈23的外壁固定连接,通过桩头11顶部开设的通孔12向内注浆,传感器13用于记录反射波的波形、相位、振幅、频率及波的到达时间等特征。
22.桩身21的顶部与桩头11的底部固定连接,桩头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14,第一固定环14用于固定传感器13。
23.第一固定环14的底部与传感器13的顶部固定连接,桩头11的顶部贯穿开设有通孔12,通孔12用于使桩头1内的混凝土流入到桩身21内。
24.连接环26的外壁均匀开设有防滑槽27,桩身21的底端外壁开设有滑槽22,防滑槽27起到防滑作用。
25.桩身21的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纵向钢杆24,纵向钢杆24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钢圈25,纵向钢杆24和固定钢圈25相互固定在桩身21的内壁,起到加固效果。
26.纵向钢杆24的顶部与上钢圈28的底部固定连接,纵向钢杆24的底部与下钢圈23的顶部固定连接,上钢圈28、下钢圈23、纵向钢杆24和固定钢圈25提高了桩身21的质量。
27.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使用该新型喷扩锥台压注桩利用高压旋喷技术及钻具在扩径体持力层中高压喷射水泥浆形成扩径腔体,同时对扩径体周围土层进行渗透挤密时,首先需要根据工程需要的商品混凝土来制备超稳态混凝土,同时配备hbt90混凝土泵,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保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避免发生离析现象,再进行放线定位、钻机对位及调整垂直度,检查桩位及钻机垂直度无误后开始钻进并对转速及时调整,钻头钻进至设计扩孔底标高后,读钻孔深度,钻进时要用钻孔机上的测深标尺掌握钻孔深度,然后开始边提钻边喷泥浆,泵送混凝土提钻应与混凝土输送量紧密配合,确保提钻与泵送混凝土匹配连续,定桩位后,在地表标以桩号,桩位放线合格完成后开始注浆,通过钻杆芯管注浆,压浆环垂直2个方向设置出浆口,出浆口必须用胶带封口,外包橡胶袋,为保证浆液的和易性,可掺入一定量的高效减水剂和膨胀剂,灌桩完成后应及时开环,再进行搅拌扩底,正式施工前进行扩底试验,检查扩底尺寸,确定液压系统压力,注完水泥浆后,启动搅拌扩底装置,再提钻灌注混凝土,下放钻杆至桩底设计位置,当桩头受到纵向激振时产生的应力波沿桩身向下传播,达到挤振压灌混凝土作用,其次需要制作钢筋笼,并将钢筋笼吊装安放和固定后,最后复核桩顶标高及验收即可,该新型喷扩锥台压注桩通过在其桩头11的一侧增加了传感器13,传感器13用于记录反射波的波形、相位、振幅、频率及波的到达时间等特征,从而用方便推断桩结构完整性,该压柱桩主要是在提钻的同时压灌超稳态混凝土并借助于送泵压力达到密实,嵌入岩(土)中的桩身21相当于阻尼介质中的一维弹性杆,当桩头11受到纵向激振时,产生的应力波沿桩身21向下传播,如果桩身21存在波阻抗差异界面应力波将发生反射,提高施工速度的同时减少混凝土的用量,同时桩身21内壁的纵向钢杆24和固定钢圈25提高了桩身21的质量,提高压柱桩的桩端承载力,从而提高最后的成桩质量。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