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用降水井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82897发布日期:2022-06-11 05:11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基坑用降水井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降水井清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基坑用降水井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2.降水井是指疏放矿山坑道或采场中积水的小井。通常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有可以利用的地下坑道排水系统,使采场或坑道中的水,沿着水沟导入每隔一定距离的降水井,经与降水井连通的地下坑道流入水仓,再由水泵经专门排水井排到地面或由排水坑道直接流出地面。
3.降水井在多次使用后,由于水中带有淤泥,降水井中的淤泥会逐渐增多,从而导致积水疏散效率降低,现有的降水井在利用设备清淤时,在将淤泥吊装出来后需要保持设备的稳定,然后将淤泥清除,进而进行再次清淤,但是设备固定过程较为复杂,对此,提出一种深基坑用降水井清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基坑用降水井清淤装置,旨在解决以下问题:现有的设备在将淤泥吊装出降水井后不易进行固定。
5.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深基坑用降水井清淤装置,包括:侧板和防护板,侧板分布在降水井两侧且防护板固定在侧板上,防护板可对其下的设备提供防护;平移机构,其通过固定件固定设置且分布在降水井两侧,所述平移机构动力输出端与侧板远离防护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于驱动侧板移动以便于卸淤;起吊机构,其安装在侧板上且主体位于两侧侧板之间,所述起吊机构包括用于为淤泥抬升提供动力的抬升组件以及用于防止抬升组件静止时松动的锁紧组件,抬升组件动力输入端与锁紧组件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旋转机构,其固定设置在抬升组件动力输出端,旋转机构上安装有转动锥,转动锥与旋转机构固定连接且可在旋转机构的带动下转动,转动锥可进入淤泥内对淤泥进行收集。
6.优选地,所述平移机构包括:支柱,其一端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所述支柱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开设有用于为侧板提供平移距离的凹槽;隔板,其固定设置在支撑块所开设的凹槽内,隔板将凹槽分为驱动槽及位移槽;拉动组件,其设置在支撑块所开设的凹槽内,拉动组件动力输入端所产生的动力由驱动槽穿过隔板延伸至位移槽内,可拉动与侧板连接的起吊机构移动。
7.优选地,所述拉动组件包括:第一动力件,其设置在支撑块外且与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动力件动力输出端延伸至支撑块驱动槽内;收卷筒,其转动安装在支撑块所开设的驱动槽内,所述收卷筒一端与第一动力件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动力件可带动收卷筒转动;拉绳,其一端与收卷筒固定连接且缠绕在收卷筒上,所述拉绳另一端滑动穿过隔板延伸至位移槽内;导向齿条,其设置在支撑块所开设的位移槽内且固定在两侧,两侧导向齿条相互接近端啮合由导向齿轮,导向齿轮可在导向齿条上移动;拉板,其与两侧导向齿轮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拉板一侧与拉绳设置在位移槽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拉板另一侧和支撑块内
壁之间固定设置由用于拉动拉板复位的弹性件。
8.优选地,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转杆,其相互远离端转动安装在侧板上,一侧转杆延伸至侧板外;第二动力件,与延伸至侧板外的转杆固定连接,第二动力件可带动转杆转动;丝杆,其两端固定在两侧转杆相互接近端,丝杆可在转杆的带动下转动,所述丝杆中部固定设置有分割块;分割块两侧丝杆螺纹方向相反;螺纹块,其螺纹套设在丝杆上且分布在分割块两侧,所述螺纹块可在丝杆的转动下移动,螺纹块上穿过有用于防止螺纹块跟随丝杆转动的滑杆,滑杆两端和两侧侧板相互接近端固定连接;铰接杆,其设置在两侧且一端与螺纹块铰接,所述铰接杆另一端铰接有用于对抬升组件锁定的固定齿条。
9.优选地,所述抬升组件包括:轮杆,其设置在两侧,两侧轮杆相互远离端和侧板固定连接;齿轮筒,其转动安装在两侧轮杆相互接近端,两侧齿轮筒相互啮合;联动组件,其动力输入端与转杆连接,所述联动组件动力输出端与齿轮筒转轴固定连接,锁紧组件可通过联动组件带动齿轮筒转动;牵拉件,一端与齿轮筒固定且收卷在齿轮筒上,所述牵拉件另一端与旋转机构固定连接,用于拉动旋转机构上升或下降。
10.优选地,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其转轴与转杆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可在转杆的控制下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可改变动力传动方向的第二锥齿轮;限位套,其设置有多个且与侧板内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上滑动穿过有连接杆,限位套用于对连接件限位;第三锥齿轮,与连接杆远离第二皮带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有可改变动力传动方向的第四锥齿轮;第一皮带轮,与第四锥齿轮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转轴与齿轮筒转轴固定连接且可在第一皮带轮的驱动下转动。
11.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保护壳,与抬升组件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且开设有滑槽,所述保护壳固定设置有支板;第三动力件,固定设置在保护壳内且位于支板一侧,所述第三动力件输出轴穿过支板延伸至另一侧;转块,与第三动力件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块可在第三动力件的驱动下转动;旋转杆,其一端固定在转块上且可设置多个,旋转杆远离转块一端安装有和滑槽配合的滑轮,滑轮可在滑槽上滑动;稳定块,其转动设置在保护壳上且两侧分别设置在保护壳内和保护壳外,稳定块设置在保护壳内的一侧与转块固定连接,稳定块设置在保护壳外的一侧与转动锥固定连接。
12.本发明提供的深基坑用降水井清淤装置通过起吊机构的设计,可以将淤泥从降水井吊装出来并进行固定,防止了转动锥受自身重力下降,通过平移机构的设置可将起吊机构移动到一侧,并打开转动锥将淤泥排出,大大提高了清淤效率,使用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3.图1为深基坑用降水井清淤装置结构俯视图。
14.图2为深基坑用降水井清淤装置的平移机构示意图。
15.图3为深基坑用降水井清淤装置的旋转机构示意图。
16.图4为深基坑用降水井清淤装置的滑轮、滑槽示意图。
17.图5为深基坑用降水井清淤装置的转动锥俯视图。
18.附图中:1-侧板,2-防护板,3-平移机构,4-起吊机构,5-锁紧组件,6-抬升组件,7-旋转机构,8-转动锥,31-支柱,32-支撑块,33-隔板,34-拉动组件,341-第一动力件,342-收
卷筒,343-拉绳,344-导向齿条,345-导向齿轮,346-拉板,347-弹性件,51-转杆,52-第二动力件,53-丝杆,54-分割块,55-螺纹块,56-滑杆,57-铰接杆,58-固定齿条,61-轮杆,62-齿轮筒,63-联动组件,64-牵拉件,631-第一锥齿轮,632-第二锥齿轮,633-限位套,634-连接杆,635-第三锥齿轮,636-第四锥齿轮,637-第一皮带轮,638-第二皮带轮,71-保护壳,72-滑槽,73-支板,74-第三动力件,75-转块,76-旋转杆,77-滑轮,78-稳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2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1.请参阅图1和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深基坑用降水井清淤装置,所述深基坑用降水井清淤装置包括:
22.侧板1和防护板2,侧板1分布在降水井两侧且防护板2固定在侧板1上,防护板2可对其下的设备提供防护;平移机构3,其通过固定件固定设置且分布在降水井两侧,所述平移机构3动力输出端与侧板1远离防护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于驱动侧板1移动以便于卸淤;起吊机构4,其安装在侧板1上且主体位于两侧侧板1之间,所述起吊机构4包括用于为淤泥抬升提供动力的抬升组件6以及用于防止抬升组件6静止时松动的锁紧组件5,抬升组件6动力输入端与锁紧组件5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旋转机构7,其固定设置在抬升组件6动力输出端,旋转机构7上安装有转动锥8,转动锥8与旋转机构7固定连接且可在旋转机构7的带动下转动,转动锥8可进入淤泥内对淤泥进行收集。
23.在对降水井进行清淤时,开启锁紧组件5,锁紧组件5使得其动力输出端与抬升组件6不再啮合,此时,抬升组件6不再处于锁死状态,在锁紧组件5的带动下,抬升组件6向下释放旋转机构7,旋转机构7可使得转动锥8向下运动,开启旋转机构7,旋转机构7可带动转动锥8转动,转动锥8转动可逐渐进入到淤泥内,转动锥8可对淤泥进行收集,收集后,关闭旋转机构7,转动锥8停止转动,反向开启锁紧组件5,锁紧组件5动力输出端向下运动的同时使得抬升组件6向上拉动转动锥8,抬升组件6将转动锥8拉出井口后,锁紧组件5可将抬升组件6锁紧,这时可关闭锁紧组件5,开启平移机构3,平移机构3可通过侧板1带动起吊机构4向左运动,起吊机构4向左运动可带动转动锥8向左运动,当转动锥8偏离井口后,可打开转动锥8将淤泥排出。
24.本实施例中,转动锥8为上侧开口的空心结构,转动锥8开口处固定有多个杆件,旋转机构7动力输出端与转动锥8的杆件固定连接,转动锥8下侧通过铰链与其上侧进行连接,排出淤泥时,打开转动锥8下侧即可。
25.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平移机构3包括:支柱31,其一端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所述支柱31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块32,所述支撑块32开设有用于为侧板1提供平移距离的凹槽;隔板33,其固定设置在支撑块32所开设的凹槽内,隔板33将凹槽分为驱动槽及位移槽;拉动组件34,其设置在支撑块32所开设的凹槽内,拉动组件34动力输入端所产生的动力由驱动槽穿过隔板33延伸至位移槽内,可拉动与侧板1连接的起吊机构4移动。
26.本实施例中,固定件为固定螺钉,平移机构3作为整个设备的支撑件,支柱31可通过固定件和地面进行固定以保持设备工作的稳定,在对侧板1进行平移时,开启拉动组件34,拉动组件34可拉动侧板1沿着支撑块32所开设的凹槽内移动,从而可对侧板1进行平移,便于将淤泥排出。
27.如图2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拉动组件34包括:第一动力件341,其设置在支撑块32外且与支撑块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动力件341动力输出端延伸至支撑块32驱动槽内;收卷筒342,其转动安装在支撑块32所开设的驱动槽内,所述收卷筒342一端与第一动力件341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动力件341可带动收卷筒342转动;拉绳343,其一端与收卷筒342固定连接且缠绕在收卷筒342上,所述拉绳343另一端滑动穿过隔板33延伸至位移槽内;导向齿条344,其设置在支撑块32所开设的位移槽内且固定在两侧,两侧导向齿条344相互接近端啮合由导向齿轮345,导向齿轮345可在导向齿条344上移动;拉板346,其与两侧导向齿轮345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拉板346一侧与拉绳343设置在位移槽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拉板346另一侧和支撑块32内壁之间固定设置由用于拉动拉板346复位的弹性件347。
28.在拉动侧板1平移时,开启第一动力件341,第一动力件341具体为电机,第一动力件341输出轴带动收卷筒342在支撑块32内壁上转动,收卷筒342转动可将拉绳343收卷,拉绳343收卷可向左拉动拉板346,拉板346向左运动可带动其两侧的导向齿轮345沿着导向齿条344转动,从而可维持拉板346运动的稳定,拉板346稳定的向左运动即可拉动侧板1稳定的向左运动,从而对转动锥8进行平移,同时,弹性件347被拉长,弹性件347可对拉板346移动过程提供缓冲。
29.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47可以为弹簧、扭簧等具有弹性的部件,只要能为拉板346移动过程提供缓冲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30.如图1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锁紧组件5包括:转杆51,其转动安装在侧板1上,一侧转杆51延伸至侧板1外;第二动力件52,与延伸至侧板1外的转杆51固定连接,第二动力件52可带动转杆51转动;丝杆53,其两端固定在两侧转杆51相互接近端,丝杆53可在转杆51的带动下转动,所述丝杆53中部固定设置有分割块54;分割块54两侧丝杆53螺纹方向相反;螺纹块55,其螺纹套设在丝杆53上且分布在分割块54两侧,所述螺纹块55可在丝杆53的转动下移动,螺纹块55上穿过有用于防止螺纹块55跟随丝杆53转动的滑杆56,滑杆56两端和两侧侧板1相互接近端固定连接;铰接杆57,其设置在两侧且一端与螺纹块55铰接,所述铰接杆57另一端铰接有用于对抬升组件6锁定的固定齿条58。
31.在将抬升组件6上拉并将抬升组件6锁紧时,开启第二动力件52,第二动力件52为电机,第二动力件52输出轴带动转杆51转动,转杆51转动可带动丝杆53转动,由于分割块54两侧丝杆53螺纹方向相反,丝杆53转动时可带动两侧的螺纹块55沿着滑杆56做相互接近运动,两侧的螺纹块55做相互接近运动可使得铰接杆57向下推动固定齿条58,固定齿条58向下运动即可逐渐将抬升组件6锁紧固定;另一方面,第二动力件52带动转杆51转动时,转杆51可带动抬升组件6动力输出端运动,从而可使得抬升组件6动力输出端拉动转动锥8向上运动,当转动锥8向上运动到井口上方时,固定齿条58恰好将抬升组件6锁紧,这时即可开启平移机构3对侧板1进行平移。
32.如图1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抬升组件6包括:轮杆61,其设置
在两侧,两侧轮杆61相互远离端和侧板1固定连接;齿轮筒62,其转动安装在两侧轮杆61相互接近端,两侧齿轮筒62相互啮合;联动组件63,其动力输入端与转杆51连接,所述联动组件63动力输出端与齿轮筒62转轴固定连接,锁紧组件5可通过联动组件63带动齿轮筒62转动;牵拉件64,一端与齿轮筒62固定且收卷在齿轮筒62上,所述牵拉件64另一端与旋转机构7固定连接,用于拉动旋转机构7上升或下降。
33.在将转动锥8向上拉出时,在转杆51的带动下,联动组件63开始工作,联动组件63动力输出轴带动齿轮筒62转动,齿轮筒62转动即可对牵拉件64进行收卷,牵拉件64远离齿轮筒62的一端即可拉动转动锥8向上运动并到达井口上方。
34.本实施例中,牵拉件64可以为钢丝绳也可以为铁链或者其他部件,只要拥有足够的刚性拉动转动锥8移动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此外,牵拉件64可定期进行更换,以确保工作的安全。
35.如图1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联动组件63包括:第一锥齿轮631,其转轴与转杆51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631可在转杆51的控制下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631啮合有可改变动力传动方向的第二锥齿轮632;限位套633,其设置有多个且与侧板1内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633上滑动穿过有连接杆634,限位套633用于对连接杆634限位;第三锥齿轮635,与连接杆634远离第二锥齿轮63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635啮合有可改变动力传动方向的第四锥齿轮636;第一皮带轮637,与第四锥齿轮636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637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皮带轮638,第二皮带轮638转轴与齿轮筒62转轴固定连接且可在第一皮带轮637的驱动下转动。
36.在转杆51的带动下,转杆51可带动第一锥齿轮631转动,第一锥齿轮631转动可带动第二锥齿轮632转动,第二锥齿轮632转动可通过连接杆634带动第三锥齿轮635转动,连接杆634为连接杆,限位套633可维持连接杆634转动的稳定,第三锥齿轮635转动可带动第四锥齿轮636转动,第四锥齿轮636转动可带动与其转轴连接的第一皮带轮637转动,第一皮带轮637转动可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638转动,第二皮带轮638转动即可带动与其转轴连接的齿轮筒62转动,齿轮筒62转动即可通过牵拉件64拉动转动锥8向上运动。
37.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旋转机构7包括:保护壳71,与抬升组件6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且开设有滑槽72,所述保护壳71固定设置有支板73;第三动力件74,固定设置在保护壳71内且位于支板73一侧,所述第三动力件74输出轴穿过支板73延伸至另一侧;转块75,与第三动力件74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块75可在第三动力件74的驱动下转动;旋转杆76,其一端固定在转块75上且可设置多个,旋转杆76远离转块75一端安装有和滑槽72配合的滑轮77,滑轮77可在滑槽72上滑动;稳定块78,其转动设置在保护壳71上且两侧分别设置在保护壳71内和保护壳71外,稳定块78设置在保护壳71内的一侧与转块75固定连接,稳定块78设置在保护壳71外的一侧与转动锥8固定连接。
38.在带动转动锥8旋转时,开启第三动力件74,第三动力件74为电机,第三动力件74输出轴带动转块75转动,转块75转动可使得其两侧的旋转杆76带动滑轮77在滑槽72上转动,可维持转块75转动的稳定,转块75转动可带动稳定块78转动,稳定块78可对第三动力件74提供支撑,防止第三动力件74受到的拉力过大,稳定块78转动即可带动转动锥8转动。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