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用河道底部清淤装置

文档序号:30630768发布日期:2022-07-05 19:25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用河道底部清淤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用河道底部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主要研究工程水文、水利工程测量、水利钢筋混凝土、水工建筑物、工程制图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水利工程领域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工程现场施工、工程预算、水利设备维护维修,在天然河流中经常发生冲刷和淤积现象,容易发生水害,妨碍水利发展,为适应除患兴利要求,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对河道进行整治,包括治导、疏浚和护岸等工程。
3.现有对于河道淤泥的清除过程为,首先需要将河道中的水抽干,然后再通过挖机将河道中的淤泥挖出,最后再将水重新放回到河道中,然而这种清淤过程存在操作麻烦和清淤效率低的缺点,并且还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且淤泥会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用河道底部清淤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用河道底部清淤装置,包括浮动平台,所述浮动平台的内部设置有储存仓,所述浮动平台尾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活动套接有大臂,所述大臂的右端活动套接有小臂,所述小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清淤斗,所述清淤斗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清淤辊,所述清淤辊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清淤刀,所述清淤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升管,所述提升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污泥泵。
6.可选的,所述大臂呈l形结构,所述大臂的弯折处活动套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底部活动套接在浮动平台的顶部。
7.可选的,所述小臂的顶部延伸至大臂的顶部,所述小臂的顶部活动套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另一端活动套接在大臂的顶部,
8.可选的,所述清淤斗的投影面呈喇叭口状,所述清淤斗从左向右逐渐收窄,所述清淤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防水电机一,所述防水电机一的输出轴与清淤辊的一端固定连接。
9.可选的,所述提升管安装在清淤斗较窄的一端,所述提升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螺旋叶,所述螺旋叶的底端延伸至清淤斗的内部,所述提升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水电机二,所述防水电机二的输出轴与螺旋叶的顶部固定连接。
10.可选的,所述污泥泵固定安装在浮动平台的顶部,所述污泥泵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的左侧延伸至储存仓的内部。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用河道底部清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基于水利工程用河道底部清淤装置,通过大臂和小臂的配合使用,利用第一
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分别带动大臂和小臂移动,将清淤斗放置到河道的底部,同时给予清淤斗一定的压力,使清淤斗陷入到淤泥中,能够更好对淤泥进行清理,通过设置清淤斗,利用防水电机一带动清淤辊转动,使清淤辊表面的清淤刀不断的对淤泥进行分割并将淤泥向清淤斗的内部输送,方便对河道底部的淤泥进行清理。
13.2、该基于水利工程用河道底部清淤装置,通过设置提升管,利用防水电机二带动螺旋叶转动,使螺旋叶不断的将淤泥向上提升,能够将淤泥从河水中提取出来,能够减少清淤时抽走的河水量,提高清淤的效率,通过设置污泥泵,利用污泥泵产生吸力,将提升到提升管顶端的淤泥吸入到输送管中,然后经过输送管和排出管输送到储存仓中,方便对淤泥进行输送。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淤斗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淤斗半剖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浮动平台;2、储存仓;3、固定座;4、大臂;5、第一液压缸;6、小臂;7、第二液压缸;8、清淤斗;9、清淤辊;10、防水电机一;11、提升管;12、螺旋叶;13、防水电机二;14、输送管;15、污泥泵;16、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用河道底部清淤装置,包括浮动平台1,浮动平台1的内部设置有储存仓2,通过设置储存仓2,储存仓2用来储存淤泥,方便将清理出来的淤泥带走,浮动平台1尾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3,固定座3的顶部活动套接有大臂4,大臂4呈l形结构,大臂4的弯折处活动套接有第一液压缸5,通过第一液压缸5推动大臂4转动,能够对大臂4右端的高度进行调整,方便大臂4带动小臂6移动,第一液压缸5的底部活动套接在浮动平台1的顶部,大臂4的右端活动套接有小臂6,小臂6的顶部延伸至大臂4的顶部,小臂6的顶部活动套接有第二液压缸7,通过第二液压缸7推动小臂6转动,能够对小臂6底端的高度进行调整,方便小臂6带动清淤斗8移动,第二液压缸7的另一端活动套接在大臂4的顶部,小臂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清淤斗8。
20.请参阅图1、图2,清淤斗8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清淤辊9,清淤辊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清淤刀,清淤斗8的投影面呈喇叭口状,通过将清淤斗8设计长喇叭口状,能够使清理的淤泥不断的向右聚集,方便提升管11对淤泥进行输送,清淤斗8从左向右逐渐收窄,清淤斗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防水电机一10,防水电机一10的输出轴与清淤辊9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清淤斗8,利用防水电机一10带动清淤辊9转动,使清淤辊9表面的清淤刀不断的对淤泥进行分割并将淤泥向清淤斗8的内部输送,方便对河道底部的淤泥进行清理。
21.请参阅图1、图3,清淤斗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升管11,提升管11安装在清淤斗8较窄的一端,提升管1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螺旋叶12,螺旋叶12的底端延伸至清淤斗8的内部,
提升管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水电机二13,通过设置提升管11,利用防水电机二13带动螺旋叶12转动,使螺旋叶12不断的将淤泥向上提升,能够将淤泥从河水中提取出来,能够减少清淤时抽走的河水量,防水电机二13的输出轴与螺旋叶12的顶部固定连接。
22.请参阅图1,提升管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输送管14,输送管1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污泥泵15,污泥泵15固定安装在浮动平台1的顶部,污泥泵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排出管16,通过设置污泥泵15,利用污泥泵15产生吸力,将提升到提升管11顶端的淤泥吸入到输送管14中,然后经过输送管14和排出管16输送到储存仓2中,方便对淤泥进行输送,排出管16的左侧延伸至储存仓2的内部。
23.综上,该基于水利工程用河道底部清淤装置,使用时,通过第一液压缸5拉动大臂4向下移动,同时第二液压缸7带动小臂6转动到竖直状态,将清淤斗8下方到河道底部,通过防水电机一10带动清淤辊9转动,将淤泥输送到清淤斗8的内部,同时防水电机二13带动螺旋叶12转动,将淤泥向上提升,之后启动污泥泵15,使淤泥经过输送管14和排出管16输送到储存仓2中,即可。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