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溢流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14929发布日期:2022-07-12 17:47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溢流坝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水坝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溢流坝。


背景技术:

2.溢流坝是指坝顶可泄洪的坝,亦称滚水坝。溢流坝一般由混凝土或浆砌石筑成。按坝型有溢流重力坝、溢流拱坝、溢流支墩坝和溢流土石坝。
3.现有的溢流坝在进行泄洪过程中,洪水中的枯枝和垃圾容易堵塞在溢流孔处,导致溢流孔排水缓慢,严重影响溢流坝的泄洪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现有的溢流坝在进行泄洪过程中,洪水中的枯枝和垃圾容易堵塞在溢流孔处,导致溢流孔排水缓慢,严重影响溢流坝的泄洪效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生态溢流坝。
5.本技术提供一种生态溢流坝,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生态溢流坝,包括坝体,所述坝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水墙,所述挡水墙上开设有多个溢流孔,相邻的两个所述溢流孔之间的所述坝体内侧开设有回水湾,开设有所述溢流孔的挡水墙内侧设有分水板,所述分水板与所述溢流孔两侧的所述挡水墙固定连接,所述分水板的底部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内腔中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固定支架顶部与所述分水板底部固定连接。
7.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用时,用户将分水板的两端安装在挡水墙上开设的溢流孔两侧,然后将固定连接有滤网的固定支架安装在分水板的底部,当洪水来临时,洪水会携带大量的垃圾和杂质冲击分水板,垃圾和杂质在与分水板接触后,在分水板的阻挡作用下,沿分水板两侧移动,直至落在分水板两侧设置的回水湾内部,而洪水则通过分水板底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支架的内腔通过,在经过固定支架内腔中固定连接的滤网过滤后,将超出坝体顶部高度的洪水通过溢流孔排出,通过分水板和滤网分散和过滤洪水中的垃圾,尽量避免了现有的溢流坝在进行泄洪过程中,洪水中的枯枝和垃圾容易堵塞在溢流孔处,导致溢流孔排水缓慢,严重影响溢流坝的泄洪效率的问题。
8.可选的,所述坝体呈棱台状结构,所述坝体的底部宽度大于所述坝体的顶部宽度。
9.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坝体的底部宽度设置为大于坝体的顶部宽度,用于提高坝体底部的稳定性,避免由于水底压强过大,对坝体底部造成损伤的问题。
10.可选的,所述挡水墙上设置的所述溢流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溢流孔沿所述挡水墙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
11.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挡水墙上设置多个溢流孔,用于增加泄洪效率,提高单位时间内溢流孔的排水量。
12.可选的,所述分水板呈v状结构,所述分水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贯穿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挡水墙内侧壁
相螺接。
13.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分水板设置成v状结构,使洪水和垃圾与分水板接触后,能够沿分水板的两侧排走,尽量降低了洪水和垃圾对分水板的冲击力,大大调高了分水板与挡水墙连接的稳定性。
14.可选的,所述分水板靠近所述坝体的一侧底部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侧壁的倾斜角度与所述坝体的倾斜角度相适配,且所述分水板的底部高度低于所述溢流孔的底部高度。
15.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分水板上开设与坝体的倾斜角度相适配的缺口,用于将分水板抵接在坝体上,通过坝体对分水板进行支撑作用,提高分水板的抗冲击性能。
16.可选的,所述固定支架呈三角形状结构,所述固定支架靠近所述坝体的一侧与所述坝体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固定支架的内腔截面面积不小于所述溢流孔的截面面积。
17.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固定支架用于固定连接滤网,通过滤网对悬浮在洪水中的垃圾进行过滤,固定支架的内腔截面面积不小于溢流孔的截面面积,尽量避免了由于固定支架的内腔面积过小,影响溢流孔的泄洪效率的问题。
18.综上所述,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19.本技术通过分水板、回水湾、固定支架和滤网等结构间的配合设置,当洪水来临时,垃圾和杂质在与分水板接触后,在分水板的阻挡作用下,沿分水板两侧移动,落在分水板两侧设置的回水湾中,而洪水则通过分水板底部通过,在经过固定支架内腔中固定连接的滤网过滤后,将洪水通过溢流孔排出,尽量避免了现有的溢流坝在进行泄洪过程中,洪水中的枯枝和垃圾容易堵塞在溢流孔处,导致溢流孔排水缓慢,严重影响溢流坝的泄洪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技术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技术分水板和固定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技术固定支架、第二螺栓和滤网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1、坝体;2、挡水墙;3、溢流孔;4、回水湾;5、分水板;6、连接板;7、第一螺栓;8、缺口;9、固定支架;10、滤网;11、第二螺栓;12、清淤台;13、栏杆;14、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5.请参阅图1-3,一种生态溢流坝,包括具有阻挡洪水作用的坝体1,坝体1呈棱台状结构,坝体1的底部宽度大于坝体1的顶部宽度。将坝体1的底部宽度设置为大于坝体1的顶部宽度,用于提高坝体1底部的稳定性,避免由于水底压强过大,对坝体1底部造成损伤的问题。
26.坝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水墙2,挡水墙2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将超出坝体1高度的洪水进行泄出的溢流孔3。相邻的两个溢流孔3之间的坝体1内侧开设有用于收集洪水内部的垃圾和杂质作用的回水湾4。开设有溢流孔3的挡水墙2内侧设有用于将垃圾导入至回水湾4内部的分水板5,分水板5与溢流孔3两侧的挡水墙2固定连接。分水板5呈v状结构,分水
板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上设有第一螺栓7,第一螺栓7贯穿连接板6,第一螺栓7与挡水墙2内侧壁相螺接。将分水板5设置成v状结构,使洪水和垃圾与分水板5接触后,能够沿分水板5的两侧排走,尽量降低了洪水和垃圾对分水板5的冲击力,大大调高了分水板5与挡水墙2连接的稳定性。
27.分水板5的底部设有用于连接和固定作用的固定支架9,固定支架9内腔中固定连接有对洪水内部垃圾进行过滤作用的滤网10,固定支架9底部设有第二螺栓11,第二螺栓11贯穿固定支架9,第二螺栓11与分水板5的底部相螺接。在固定支架9上设置第二螺栓11,使固定支架9通过第二螺栓11螺接在分水板5上,采用螺接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不仅连接稳固,而且方便用户进行安装和拆卸。设置滤网10,使滤网10能够过滤水中的垃圾,防止垃圾进入溢流孔3内部,造成溢流孔3内部堵塞的问题。
28.使用时,用户将分水板5的两端安装在挡水墙2上开设的溢流孔3两侧,然后将固定连接有滤网10的固定支架9安装在分水板5的底部,当洪水来临时,洪水会携带大量的垃圾和杂质冲击分水板5,垃圾和杂质在与分水板5接触后,在分水板5的阻挡作用下,沿分水板两侧移动,直至落在分水板5两侧设置的回水湾4内部,而洪水则通过分水板5底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支架9的内腔通过,在经过固定支架9内腔中固定连接的滤网10过滤后,将超出坝体1顶部高度的洪水通过溢流孔3排出,通过分水板5和滤网10分散和过滤洪水中的垃圾,尽量避免了现有的溢流坝在进行泄洪过程中,洪水中的枯枝和垃圾容易堵塞在溢流孔处,导致溢流孔排水缓慢,严重影响溢流坝的泄洪效率的问题。
29.参照图1,挡水墙2上设置的溢流孔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溢流孔3沿挡水墙2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在挡水墙2上设置多个溢流孔3,用于增加泄洪效率,提高单位时间内溢流孔3的排水量。
30.参照图2,分水板5靠近坝体1的一侧底部开设有缺口8,缺口8侧壁的倾斜角度与坝体1的倾斜角度相适配,且分水板5的底部高度低于溢流孔3的底部高度。在分水板5上开设与坝体1的倾斜角度相适配的缺口8,用于将分水板5抵接在坝体1上,通过坝体1对分水板5进行支撑作用,提高分水板5的抗冲击性能。
31.参照图3,固定支架9呈三角形状结构,固定支架9靠近坝体1的一侧与坝体1外表面相贴合,固定支架9的内腔截面面积不小于溢流孔3的截面面积。设置固定支架9用于固定连接滤网10,通过滤网10对悬浮在洪水中的垃圾进行过滤,固定支架9的内腔截面面积不小于溢流孔3的截面面积,尽量避免了由于固定支架9的内腔面积过小,影响溢流孔3的泄洪效率的问题。
32.参照图1,回水湾4的顶部设有清淤台12,清淤台12与挡水墙2固定连接,清淤台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栏杆13,栏杆13远离清淤台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扶手14,扶手14的两端与分水板5相抵接。在回水湾4的顶部设置清淤台12,方便工作人员对淤积在回水湾4内部的垃圾和杂质进行清理,在清淤台12上设置栏杆13和扶手14,能够对用户形成保护,尽量避免了用户从清淤台12上跌落的问题。
33.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用户将分水板5的两端安装在挡水墙2上开设的溢流孔3两侧,然后将固定连接有滤网10的固定支架9安装在分水板5的底部,当洪水来临时,洪水会携带大量的垃圾和杂质冲击分水板5,垃圾和杂质在与分水板5接触后,在分水板5的阻挡作用下,沿分水板两侧移动,直至落在分水板5两侧设置的回水湾4内部,而洪水则通过
分水板5底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支架9的内腔通过,在经过固定支架9内腔中固定连接的滤网10过滤后,将超出坝体1顶部高度的洪水通过溢流孔3排出,通过分水板5和滤网10分散和过滤洪水中的垃圾,尽量避免了现有的溢流坝在进行泄洪过程中,洪水中的枯枝和垃圾容易堵塞在溢流孔处,导致溢流孔排水缓慢,严重影响溢流坝的泄洪效率的问题。
3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