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30893发布日期:2022-09-24 01:5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2.在河道治理过程中,为了避免河道坡面出现坍塌及水土流失等现象,一般要对坡面进行防护施工。相关技术中,河道坡面的防护大多采用混泥土结构、金属防护网等施工结构,此类施工结构具有诸多缺陷,例如,混泥土结构成本高、工期长;金属防护网整体结构强度差,很容易出现损坏。另外,相关技术的坡面施工结构,在倾斜角度较大的坡面施工难度大,占用河道的面积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或部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施工更方便快捷,整体结构稳定性更强,有效地避免了水土流失。
4.本技术提供一种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包括:
5.坡脚防护结构,所述坡脚防护结构包括固定于河道坡脚处的至少一个第一笼体;
6.坡面防护结构,所述坡面防护结构设于河道的坡面,且与所述坡脚防护结构固定相连,所述坡面防护结构由若干个沿纵向排列的第二笼体连接而成,其中,所述第二笼体由预设形状的网体及多个网片组装而成,所述网体沿着所述坡面铺设,所述网体的长度方向沿着坡面的横向,多个所述网片在所述横向上相间隔地连接于所述网体,以使所述第二笼体内形成多个相间隔的填充空间。
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网体支撑于所述坡面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笼体的底板,所述网体在纵向上的至少一侧朝远离于所述坡面的方向弯折后形成所述第二笼体的第一隔板,多个所述网片分别形成所述第二笼体的多个第二隔板,多个所述第二隔板的侧边与所述底板及所述第一隔板相连。
8.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二笼体沿纵向先后依次组装,相邻的所述第二笼体共用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侧边通过多个连接件与所述底板及所述第一隔板相连。
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网体在施工前为卷状体,所述卷状体在施工时沿坡面的横向滚动后展开,所述网体在展开后为矩形的片状体,所述片状体的长度匹配于所述第一笼体的长度设置,所述片状体在纵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网片的边长。
1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为卡扣和/或绑丝。
1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网体在纵向上的至少一侧朝远离于所述坡面的方向弯折后形成u型和/或l型结构。
12.一种实施方式中,与所述第一笼体相连的所述第二笼体的网体呈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其中一个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笼体相连,另一个第二隔板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笼体相连,其中,相邻的所述第二笼体的网体呈l型结构。
1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网体为聚酯石笼网。
1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笼体内的填充材料包括石料或土料,当所述第二笼体内的填充材料为土料时,所述第二笼体的内侧衬设有土工布,且顶部设有植生层。
15.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二笼体的每个所述填充空间的顶部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连接有顶盖网片;或,多个所述第二笼体的每个所述填充空间的顶部形成有开口,多个所述开口通过一体式的网体覆盖。
16.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7.本技术提供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包括坡脚防护结构,所述坡脚防护结构包括固定于河道坡脚处的至少一个第一笼体;坡面防护结构,所述坡面防护结构设于河道的坡面,且与所述坡脚防护结构固定相连,所述坡面防护结构由若干个第二笼体并列连接而成,其中,所述第二笼体由预设形状的网体及多个网片组装而成,所述网体沿着所述坡面铺设,所述网体的长度方向沿着坡面的横向,多个所述网片在所述横向上相间隔地连接于所述网体,以使所述第二笼体内形成多个相间隔的填充空间。本技术提供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施工更方便快捷,整体结构稳定性更强,整能进行角度较大的坡面施工,节约了河道占地,有效避免了水土流失。
1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19.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20.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图1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第二笼体的网体铺设示意图;
22.图3是图1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第二笼体的网体弯折示意图;
23.图4是图1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第二笼体的网体与网片的配合示意图;
24.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第二笼体的网体铺设示意图;
25.图6是图5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第二笼体的网体与网片的配合示意图;
26.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第二笼体的网片连接示意图。
27.附图标记:100、坡脚防护结构;200、坡面防护结构;110、第一笼体;210、第二笼体;211、网体;2111,2112、第一隔板;2113、底板;2114、第二隔板;2115、连接件;220、卷状体;300、坡面;400、坡脚;500、河道。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实
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9.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技术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1.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2.在河道治理过程中,为了避免河道坡面出现坍塌及水土流失等现象,一般要对坡面进行防护施工。相关技术中,河道坡面的防护大多采用混泥土结构、金属防护网等施工结构,此类施工结构具有诸多缺陷,例如,混泥土结构成本高、工期长;金属防护网整体结构强度差,很容易出现损坏。另外,相关技术的坡面施工结构,在倾斜角度较大的坡面施工难度大,占用河道的面积较多。
3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施工更方便,整体结构稳定性强,能进行角度较大的坡面施工,节约了河道占地,有效地避免了水土流失。
34.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35.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36.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包括坡脚防护结构100,坡脚防护结构100包括固定于河道500坡脚400处的至少一个第一笼体110;坡面防护结构200,坡面防护结构200设于河道500的坡面300,且与坡脚防护结构100固定相连,坡面防护结构200由若干个沿纵向排列的第二笼体210连接而成,其中,第二笼体210由预设形状的网体211及多个网片组装而成,网体211沿着坡面300铺设,网体211的长度方向沿着坡面300的横向,多个网片在横向上相间隔地连接于网体211,以使第二笼体210内形成多个相间隔的填充空间,填充空间内用于填装填充材料。由于若干个第二笼体210由网体211及多个网片组装而成,因此施工更方便快捷,能进行角度较大的坡面施工,节约了河道占地,有效地避免了水土流失。
37.本实施例的坡面防护结构200可以设置于河道500的至少一侧,坡脚防护结构100的第一笼体110沿着河道500的延伸方向(即河道500水流方向)铺设,并且固定安装于坡脚
400处。
38.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网体211可以是一体式的聚酯石笼网,网体211在施工前为卷状体220,卷状体更便于施工前的运输。卷状体220在施工时沿坡面300的横向滚动后展开,展开后即可将网体211平整地铺设于坡面300。
39.网体211在展开后呈矩形的片状体,片状体的长度匹配于第一笼体110的长度设置,片状体的宽度至少大于或网片的单侧边长。一些实施例中,片状体的宽度大约等于网片的两个侧边的长度之和;一些实施例中,片状体的宽度大约等于网片的三个侧边的长度之和。
40.图2是图1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第二笼体的网体铺设示意图;图3是图1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第二笼体的网体弯折示意图。
41.参见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将网体211的至少部分朝远离于坡面300的方向弯折后能形成第二笼体210的至少一个第二隔板,这样能够与多个网片更快速地组装成第二笼体210。
42.图4是图1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第二笼体的网体与网片的配合示意图。
43.参见图4,一些实施例中,网体211平铺于坡面300的部分形成第二笼体210的底板2113,网体211在纵向上的至少一侧朝远离于坡面300的方向弯折后形成第二笼体210的第一隔板2111,多个网片分别形成第二笼体210的多个第二隔板2114,多个第二隔板2114的侧边与底板2113及第一隔板2111、2112相连。
44.由于第一隔板2111、2112是通过对网体211弯折后形成,这样的结构一方面减少了第二笼体210的组成部件及连接件2115的数量,提高了施工速度,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使得第一隔板2111与底板2113的连接稳定性更高,提升了第二笼体210的整体结构强度。
45.参见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笼体210沿纵向先后依次组装,相邻的第二笼体210共用第一隔板2111;第二隔板2114的侧边通过多个连接件2115与底板2113及第一隔板2111相连。在施工时,多个第二笼体210按照先后顺序在坡面300从下到上依次安装,即首先安装与坡脚防护结构110相连的第二笼体210,再依次安装其余的多个第二笼体210。
46.本实施例中,沿坡面300从下到上安装多个第二笼体210时,底部安装完成的第二笼体210可以为上方相邻的第二笼体210的安装提供支撑,保证了多个第二笼体210相结合的紧密性及连接可靠性。
47.本实施例中,网体211在纵向上的至少一侧朝远离于坡面300的方向弯折后形成u型和/或l型结构。
48.一种实现方式中,与第一笼体110相连的第二笼体210的网体211呈u型结构,u型结构的其中一个第一隔板2112与坡脚防护结构100相连,另一个第一隔板2111与相邻的第二笼体210相连。
49.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第二笼体的网体铺设示意图;图6是图5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第二笼体的网体与网片的配合示意图。
50.继续参见图3和图6,本实施例中,与坡脚防护结构100相连的第二笼体210a为u型结构,与第二笼体210a并列连接的相邻第二笼体210b为l型结构,可以理解为,与坡脚防护
结构100相连的第二笼体210a为u型结构,沿坡面向上排列的其余的多个第二笼体为l型结构。将坡面防护结构200的多个第二笼体210设置为u型结构与l型结构的组合后,不仅能与坡脚防护结构稳定连接,而且,相邻的第二笼体210之间可以共用第一隔板2111简化了结构,减少了网体211的使用面积,降低了成本。
51.本实施例中,用于形成第二隔板2114的多个网片在坡面300的横向上相间隔地连接于网体211,网片的底边与底板2113相连,网片的侧边与第一隔板2111、2112网片相连。
52.当网体211折弯后呈u型结构时,网体211形成沿纵向相对的两个第一隔板2111、2112,两个第一隔板2111、2112相平行,两个第一隔板2111、2112的高度等于网片的高度,网片沿纵向相对的两个侧边可以分别通过多个连接件2115与两个第一隔板2111、2112相连。
53.当网体211折弯后呈l型结构时,网体211的纵向其中一侧形成一个第一隔板2111,该第一隔板2111与相邻的第二笼体210的第一隔板相对设置,网片沿纵向相对的两个侧边可以分别通过多个连接件2115与相邻的两个网体211形成第二隔板2114相连,这样就能通过多个网片在纵向上将相邻的两个网体211相连,使得多个第二笼体210之间的连接更牢固。
54.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第二笼体的网片连接示意图。
55.参见图7,本实施例中,网片与网体211之间的连接件2115可以是卡扣、绑丝或者卡扣与绑丝的组合,绑丝可以为金属丝,卡扣可以为c型金属卡扣。
56.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对连接件2115的类型及结构不作限定。
57.本实施例中,用于形成坡脚防护结构100的第一笼体110的高度可以大于第二笼体210,即第一笼体110的容纳空间的深度大于第二笼体210容纳空间的深度,多个第二笼体210在坡面300的纵向上依次并列连接。
58.第一笼体110靠近底部的至少部分形成固定部,固定部用于埋入于坡脚400处挖设的固定槽内。施工时,可以在河道500的坡脚400处预先挖设用于放置第一笼体110的安装槽,将第一笼体110的固定部埋入于安装槽内,进而使得第一笼体110在坡脚400处不会轻易产生移动,提升了第一笼体110的安装稳定性,也保证了坡脚400处不会有水土流失。
59.一些实施例中,坡脚400处挖设好安装槽后,可以在安装槽内铺设土工布,再将第一笼体110放置于土工布上方。在安装坡面防护结构200之前,首先对河道500的坡面300进行整理,例如,使坡面300保持平整,利于第二笼体210地稳定铺设。坡面300整理完成后,可以在坡面300铺设土工布,再将多个第二笼体210铺设于土工布上方。
60.本实施例中,第二笼体210内的填充材料包括石料或土料,当第二笼体210内的填充材料为土料时,第二笼体210的内侧衬设有土工布,且顶部设有植生层,植生层可以是植生毯。
61.第二笼体210内的填充材料的粒径可以大于网片的网孔尺寸,也可以小于网孔的尺寸,当填充材料的粒径大于网孔的尺寸时,填充材料例如可以是石料,石料填装完成后,可以在开口处用网体覆盖,网体可以采用卡扣进行固定。当填充材料的粒径小于网孔的尺寸时,可以先在第二笼体210的内侧衬设土工布,然后再填装填充材料,填充材料可以土料,土料填装完成后,可以在顶部覆盖植生毯,再用网体覆盖,并将网体通过卡扣固定,可以在网体的上面再覆盖一层土壤层,土壤层例如可以是5公分细土层,喷淋养护后,即可长出稠
密的草坪。这样设置后,使得本技术实施例的河道坡面防护结构200不仅施工方便、结构稳定性好,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而且能实现河道坡面的生态绿化。
62.本技术实施例的坡面防护结构200便于在坡度较大(例如坡角大于45度)的坡面进行施工,施工时,可以将第二笼体210的网体211铺设于坡面。多个第二笼体210沿着坡面300的纵向并列连接,使得多个第二笼体210能覆盖于整个坡面300,进而实现整个坡面的防护。
63.由于第一笼体110固定于坡脚400处,因此,多个第二笼体210可以沿坡面相叠加地支撑于第一笼体110的侧部,这样使得多个第二笼体210能在坡面上保持稳定,坡脚防护结构100和坡面防护结构200形成整体结构,稳定性更好,能避免在水流的冲刷下出现结构失效或损坏,有效避免了坡面300及坡脚400的水土流失。
64.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笼体210填装完成后,将填充物夯实,然后可以在第二笼体210的上方安装顶盖网片,顶盖网片用卡扣或捆扎丝固定于第二笼体210的开口处,能将填充物进行覆盖,使得填充物不会自第二笼体210内漏出。
65.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开口处还可以通过一体式的网体覆盖,网体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或聚酯。
66.一些实施例中,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还包括坡顶防护结构,坡顶防护结构铺设于坡顶处,且与坡面防护结构200的上端固定相连,坡顶防护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笼体,第三笼体由多个网片组装而成,第三笼体内形成有多个相间隔的填充空间。
67.本实施例中,坡脚防护结构100的第一笼体110、坡面防护结构200的第二笼体210以及坡顶施工结构的第三笼体能连接为整体结构,防护能力更强,不易受到损坏,施工更方便快捷,降低了施工成本,能够有效放置河道坡角、坡面及坡顶的水土流失。
68.上文中已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方案。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技术所必需的。另外,可以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本技术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