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预防坠落式危岩的网绳-插头联动式景观锚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92970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用于预防坠落式危岩的网绳-插头联动式景观锚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危岩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其中山地、高原等地区占总面积的78%,其余为平原地区。我国西藏、甘肃、新疆、云南、重庆等西部地区,公路沿线、矿山及城镇区域内存在上亿个具有严重安全隐患的危岩体。危岩体具有的突发性失稳崩落、裂隙发育不可测、与母体岩体连接稳定性差等特点,是导致重大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巨大。例如,2002年10月,湖北省咸丰县境内的高乐山镇泡木园村老沟溪一长约100m、高120m,体积约
2.5万m3的危岩体大面积顺层下滑,造成12人死亡,7人受伤,10人下落不明的重大灾害事故;2009年6月5日,重庆武隆鸡尾山发生岩体崩塌,造成的死亡和失踪人数超过30余人;2015年3月19日,广西桂林市叠彩山发生危岩崩塌,造成7人死亡、25人不同程度受伤。可见,危岩体一旦发生崩塌灾害,将会直接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交通运营等方面得到了迅猛发展,危岩加固技术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关注,能否有效地预防或加固危岩,是保障危岩所在地区人民生命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0003]目前,对于危岩应急加固技术有支撑、加固、支撑-加固联合、清除、拦石网、拦石墙、拦石栅栏、排水、危岩内外部缝隙拉结加固等。这些方法属于永久性处理技术,需要事先勘察、进行可行性分析、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建设程序,处治时间需要3个月以上,施工甚至需要I年以上,使治理工程难度大、工期长,不能满足应急救灾需求。并且,以上的治理措施需要对危岩本身经过钻孔凿洞等步骤,同时也没有景观修复的处理方法,因而鲜有对危岩用预防坠落式危岩的网绳-插头联动式景观锚固装置的方法。
[0004]中国专利CN202577323U大体量危岩外表裂隙拉结加固结构,采用深入母岩体内的第一加固柱和深入危岩体内的第二加固柱,第一加固柱和第二加固柱通过拉结横梁相连在一起的方法进行危岩加固,但是这种方法在施工时,需要对危岩钻孔后进行加固措施,破坏了对危岩本身的稳定性,有导致危岩的崩塌的风险。
[0005]中国专利CN101725143A危岩应急加固螺栓及其制作、安设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对危岩进行打孔,破坏了危岩的稳定性,而且只适用于厚度不大于3m的危岩,适用范围不广;其次,螺栓易受潮锈蚀,使用寿命有限。
[0006]中国专利CN1884718危岩撑-锚联合支护治理方法,在操作上需要确定加固部位,查找主控制面等步骤,设计和勘察过程比较繁琐,需要的准备时间较长。同时需要在危岩内实施超长钻孔,对危岩体人为产生破坏,施工不当,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

【发明内容】

[0007]针对现有危岩加固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坠落式危岩的网绳-插头联动式景观锚固装置对危岩岩体不产生破坏,施工快捷,并且有景观修复的优点。
[000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种用于预防坠落式危岩的网绳-插头联动式景观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于危岩7外周围的若干锚固单元、覆盖于危岩7上表面的防护网、附着于所述防护网的景观物,
[0010]每个锚固单元包括插头1、倒拉筒2,所述插头I插入卡钳于倒拉筒2的内部实现两者的连接;倒拉筒2与母体岩体8通过浆液5锚固连接;
[0011]所述插头I为“铅笔”状主体,主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倒钩槽10和若干倒钩9,插头倒钩槽10为长方体凹槽,其长度与倒钩9的长度一致;倒钩9通过栓钉12铰接于倒钩槽10边侧,同时由可伸缩装置11弹性支撑。所述可伸缩装置11,其结构为:包括伸缩弹簧25、弹簧套筒26,伸缩弹簧25置于弹簧套筒26内。弹簧套筒26分为上下两级套筒,上级套筒的形状为锲形,下级套筒的形状为圆柱体。下级套筒与插头倒钩槽10下部的小孔套接,周边点焊连接。上级套筒下端与下级套筒套接,上级套筒内部顶端与伸缩弹簧点焊连接。上级套筒外部顶端与倒钩9接触。
[0012]所述插头倒拉筒形状2为矩形柱体,内部为空心圆柱体27,与插头I外径相适应,用于插头I的插人;其内部均匀布置有若干倒钩卡钳槽13、预留四个贯穿钢筋孔14、四根贯穿钢筋15,所述倒钩槽13为锲形凹槽;插头倒拉筒2预留钢筋贯穿孔14,用于将钢筋15贯通其内,使得钢筋15与插头倒拉筒2连接成一体,钢筋插头倒拉筒2的钢筋15和插头I的尖端圆锥体18同时与母体岩体8通过浆液5连接。钢筋15通过焊接帽16与插头倒拉筒2固定。
[0013]防护网是由若干网绳3交织而得,节点通过人工绑扎进行锁紧连接,各个网绳3的尾端与插头I的尾端111螺纹连接。所述网绳3为圆柱体状,为双层结构,包括外层的仿植物外套19和内层的受力绳20。受力绳末端设有螺纹21,受力绳20通过螺纹21拧进插头I的圆柱体尾端111中实现与插头I连接。
[0014]所述插头倒拉筒2通过模具浇筑而成,实现工厂预制成品,这样制作的目的是可以快速制成装置,并且可以实现商品化生产,成本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施工治理时间。
[0015]插头倒拉筒2的材料为新型不锈钢合金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抗弯强度,并且质量轻,耐腐蚀度高的特点。
[0016]插头I的材料为新型不锈钢,具有质量轻、耐腐蚀能力强、强度高的特点,插头I长度< 30cm,直径< 15cm。
[0017]浆液5为新型混凝土材料,具有较强的抗剪强度,较高的粘结力,使用寿命术50年,具有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凝固的特点。
[001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有:
[0019]1、本发明不需要在危岩岩体上进行钻孔等具有破坏危岩稳定性的施工,更好地保护了危岩的稳定状态。
[0020]2、本发明可实现快速组装并且形成加固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施工进度,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工程量小、性能可靠、稳固效果好等优点。
[0021]3、本发明可以实现危岩生态修复、景观绿化的功效,具有环境景观协调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发明装置正视图。
[0023]图2为本发明装置侧视图。
[0024]图3为本发明的插头大样图。
[0025]图4为本发明的插头倒钩与插头的连接图。
[0026]图5为本发明的插头倒拉筒的剖视图。
[0027]图6为本发明的插头倒拉筒的平面图。
[0028]图7为本发明的插头倒拉筒的钢筋与其连接图。
[0029]图8为本发明的插头与插头倒拉筒连接图。
[0030]图9为本发明的插头倒拉筒与岩体连接图。
[0031]图10为本发明的网绳正视图。
[0032]图11为本发明的网绳剖视图。
[0033]图12为本发明的网绳与插头连接构造图。
[0034]图13为本发明的网绳连接点的固定作法图。
[0035]图14为本发明的网绳、插头、插头倒拉筒、岩体相互连接示意图。
[0036]图15为本发明的加强钢丝大样图。
[0037]图16为本发明加强钢丝绑扎网绳交接处示意图。
[0038]图17为本发明可伸缩装置的剖视放大图。
[0039]其中,I插头,2插头倒拉筒,3网绳,4加强钢丝,5楽液,6景观绿叶,7危岩,8母体岩体,9倒钩,10插头的倒钩槽,11可伸缩弹性装置,12栓钉,13插头倒拉筒倒钩槽,14钢筋预留孔,15钢筋,16焊接帽,17插头倒拉筒非卡槽部分,18插头尖端圆锥体,19仿生植物外套,20受力绳,21螺纹,22绑扎圆环,224绑扎圆环合金杆,23空隙,25可伸缩弹簧,26弹簧套筒,27倒拉筒中心圆柱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结合附图所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0041]实施例
[0042]本发明所指的危岩7可视为其内部有裂隙发育,并且随时有坠落风险的岩石。本发明所指的母体岩体8,为结构稳定的岩体,并且无裂隙发展破坏的趋势。
[0043]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整体锚固装置,包括分布于危岩7外周围的若干锚固单元、覆盖于危岩7上表面的防护网、附着于所述防护网的景观物。
[0044]锚固单元的设计结构,参见图3-图9。
[0045]每个锚固单元包括插头1、倒拉筒2,所述插头I插入卡钳于倒拉筒2的内部实现两者的连接;倒拉筒2与母体岩体8通过浆液5锚固连接;
[0046]所述插头I为“铅笔”状主体,主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倒钩槽10和若干倒钩9,插头倒钩槽10为长方体凹槽,其长度与倒钩9的长度一致;倒钩9通过栓钉12铰接于倒钩槽10边侧,同时由可伸缩装置11弹性支撑。所述可伸缩装置11,其结构为:包括伸缩弹簧25、弹簧套筒26,伸缩弹簧25置于弹簧套筒26内。弹簧套筒26分为上下两级套筒,上级套筒的形状为锲形,下级套筒的形状为圆柱体。下级套筒与插头倒钩槽10下部的小孔套接,周边点焊连接。上级套筒下端与下级套筒套接,上级套筒内部顶端与伸缩弹簧点焊连接。上级套筒外部顶端与倒钩9接触。
[0047]所述插头倒拉筒形状2为矩形柱体,内部为空心圆柱体27,与插头I外径相适应,用于插头I的插人;其内部均匀布置有若干倒钩卡钳槽13、预留四个贯穿钢筋孔14、四根贯穿钢筋15,所述倒钩槽13为锲形凹槽;插头倒拉筒2预留钢筋贯穿孔14,用于将钢筋15贯通其内,使得钢筋15与插头倒拉筒2连接成一体,钢筋插头倒拉筒2的钢筋15和插头I的尖端圆锥体18同时与母体岩体8通过浆液5连接。钢筋15通过焊接帽16与插头倒拉筒2固定。
[0048]如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的插头倒拉筒的钢筋与其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