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交通安全设施领域,具体说的是一种有收纳功能的警示筒。
背景技术:
交通安全警示筒主要是用在道路上,主要的作用是提醒正在施工、有突发情况、前方陷阱等突发情况的发生,也具有分流车流和人流的功能,提醒道路上人流和车辆注意安全,占用道路的同时只起到了警示作用,目前的警示筒结构简单功能均比较单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常要在警示筒与警示筒之间栓上绳子起到拦截的作用,而绳子或者其他配件需要每次单独携带过去这样非常不方便,所以寻找一种有储存绳子和相应配件功能的警示筒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储存物品功能的一种有收纳功能的警示筒。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有收纳功能的警示筒,包括中空的本体,本体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本体的侧面设有通孔,通孔上活动连接有孔盖。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本体的侧面上设有用于配合安装孔盖的滑槽。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孔盖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筋。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本体的周向上设有反光带。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反光带包括至少两条,且由上到下设置。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本体的顶部设有提手环。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本体为圆柱状。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本体和底座的重量之比为0.2-0.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警示筒在中空的本体的侧面设有通孔,方便将一些如绳索钉子等配件通过通孔放置在中空的本体,在使用的时候直接从警示筒内就可以拿出来,不用单独携带,这样极大的方便了相关道路工作人员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本体;4-反光带;5-提手环;6-滑槽;7-孔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有收纳功能的警示筒,包括中空的本体2,本体2为圆柱状。本体2的底部设有底座1,所述本体2的侧面设有通孔,通孔上活动连接有孔盖7。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
警示筒设置在地面上相应的位置起到警示作用,工作人员打开孔盖7,将一些如绳索钉子等配件通过通孔放置在中空的本体2中,在使用的时候直接从警示筒内就可以拿出来,不用使用的时候再单独携带,这样极大的方便了相关道路工作人员工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本体2,所述本体2的侧面上设有用于配合安装孔盖7的滑槽6,孔盖7与滑槽6之间可以滑动,滑动到相应位置通孔打开,在滑下则通孔关闭,通孔开闭容易操作。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和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孔盖7的结构,所述孔盖7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筋,防滑筋的作用是防止手推动孔盖7的时候打滑。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和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本体2的结构,所述本体2的周向上设有反光带4,反光带4包括至少两条,且由上到下设置,夜间行驶时,灯光照射到反光带4上,光会沿着光照入的方向返回,提示人们前方有情况,注意行驶,至少两条反光带4的设置让反光带4反射回去的光更充分,人可以容易观察到前方的警示筒。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和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设提手环5,所述本体2的顶部设有提手环5,提手环5的设置方便人转移本警示筒。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和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本体2和底座1的重量,所述本体2和底座1的重量之比为0.2-0.5,底座1比本体2的重量重,使得警示筒的重心较低,不易倾倒。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和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