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挡车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挡车器。
背景技术:
道闸又称挡车器,最初从国外引进,英文名叫Barrier Gate,是专门用于道路上限制机动车行驶的通道出入口管理设备 ,现广泛应用于公路收费站、停车场系统管理车辆通道,用于管理车辆的出入。电动道闸可单独通过无线遥控实现起落杆,也可以通过停车场管理系统(即IC刷卡管理系统)实行自动管理状态,入场取卡放行车辆,出场时,收取停车费后自动放行车辆。道闸由减速箱、电机、(或者采用液压)传动机构、平衡装置、机箱、闸杆支架、闸杆等部分组成。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及汽车数量的日益剧增,对道闸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道闸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道闸一体化机芯、离合装置、智能防抬功能、遇阻返回装置、升温功能(确保在零下40度环境下使用)、抽风降温系统(及时降低电机温度)、自动离合装置、防撞脱杆装置等。杆的起落速度从0.8秒到6秒不等。杆子长度0-7米,根据现场实际通道宽度而定。然而现有的车子越来越多,人们开车的技术有待提高,经常会出现一些小型车祸出现,这样就容易使得挡车器出现损坏,所以我们需要一款新型的挡车器来解决上述问题,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挡车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挡车器,包括挡杆固定臂、电动机、连轴块、连接柱、螺栓、红外发射装置、红外接收装置、连接杆、挡杆、警报灯,所述挡杆固定臂的左端设有转轴,所述挡杆设置在挡杆固定臂的右侧,且挡杆通过转轴与挡杆固定臂转动连接,所述警报灯设置在挡杆的左端,所述挡杆的表面设有防撞缓冲胎,所述连轴块固定在挡杆固定臂的底端,所述电动机设置在连轴块内部的左端,所述红外发射装置设置在电动机的右侧,所述连接柱固定在连轴块的底端,所述连接柱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挡杆的右端下方设有承重架,所述承重架的底端设有固定块,所述红外接收装置固定在固定块内部的左端,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固定块的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与外设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内部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螺栓孔,且底座通过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栓、底座均设有2个,2个螺栓、底座关于挡杆中间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电动挡车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而且能够防止防撞;防撞缓冲胎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车子撞在挡车器遭到损坏,能够有效的起到缓冲效果;警报灯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车子在远处看不见挡车器而发生车祸的危险,提高了人们的安全;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车子在没有完全离开挡杆就落下来的情况出现,有效保护车子免受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轴;2、挡杆固定臂;3、电动机;4、连轴块;5、连接柱;6、螺栓;7、底座;8、红外发射装置;9、防撞缓冲胎;10、承重架;11、红外接收装置;12、固定块;13、连接杆;14、挡杆;15、警报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动挡车器,包括挡杆固定臂2、电动机3、连轴块4、连接柱5、螺栓6、红外发射装置8、红外接收装置11、连接杆13、挡杆14、警报灯15,所述挡杆固定臂2的左端设有转轴1,所述挡杆14设置在挡杆固定臂2的右侧,且挡杆14通过转轴1与挡杆固定臂2转动连接,所述警报灯15设置在挡杆14的左端,所述挡杆14的表面设有防撞缓冲胎9,所述连轴块4固定在挡杆固定臂2的底端,所述电动机3设置在连轴块4内部的左端,所述电动机3与外设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红外发射装置8设置在电动机3的右侧,所述连接柱5固定在连轴块4的底端,所述连接柱5的下方设有底座7,所述底座7内部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螺栓孔,且底座7通过螺栓6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栓6、底座7均设有2个,2个螺栓6、底座7关于挡杆14中间对称设置,所述挡杆14的右端下方设有承重架10,所述承重架10的底端设有固定块12,所述红外接收装置11固定在固定块12内部的左端,所述连接杆13的顶端与固定块12的底端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该电动挡车器使用时,首先当车子来了之后,人们通过遥控器来控制挡杆14来进行移动,这时候挡杆14通过转轴1转动,这时候车子行走,当车子通过时红外发射装置8、红外接收装置11能够接收到信号时,挡杆14自动落下,这时候进行阻挡车子行走,如果有车子车速过快,或者闯挡车器时,防撞缓冲胎9能够很好的起到缓冲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