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铁路声屏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0691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稳定性铁路声屏障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声屏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铁路声屏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铁路建设的越来越多,而且离人们居住地也越来越近,为了减少高速铁路上的列车产生的噪音对人们的影响,在高速铁路两旁会建设声屏障,但是现有的声屏障搭建麻烦,大多用螺栓固定安装在立柱上,稳定性差,在火车经过时产生的震动容易把声屏障震脱落。而且现有声屏障多为单层结构,隔音效果不是很稳定,不利于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铁路声屏障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稳定性铁路声屏障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底座的两端设有螺纹连接通孔,且螺纹连接通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两端对称安装有立柱,且立柱的底端通过螺栓与安装槽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内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声屏障本体,所述立柱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横杆。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为工字型,且安装槽与凹槽的内表面均粘贴有应力条。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表面喷覆有环氧树脂抗腐蚀层,且立柱的顶部设有端盖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声屏障本体包括铝板,所述铝板的表面固定套有PC板,所述铝板与PC板之间填充有吸音岩棉。

优选的,所述PC板的表面等间距密布有开口向下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与横杆连接处粘贴有橡胶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高稳定性铁路声屏障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通过立柱与底座顶部的安装槽用螺栓连接可以便于声屏障装置的拆装,立柱内侧的凹槽和安装槽内粘贴应力条可以提高声屏障装置的抗震能力,声屏障本体包括铝板和PC板,且铝板和PC板之间填充吸音岩棉可以提高声屏障本体的隔音效果,限位孔内部的横杆可以提高立柱的稳定性,同时在保护声屏障本体的同时防止声屏障本体脱落,安全稳定,适用范围广,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声屏障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安装槽、3螺纹连接通孔、4立柱、5凹槽、6声屏障本体、61铝板、62PC板、63吸音岩棉、7限位孔、8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高稳定性铁路声屏障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安装槽2,所述底座1的两端设有螺纹连接通孔3,且螺纹连接通孔3内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安装槽2的内部两端对称安装有立柱4,且立柱4的底端通过螺栓与安装槽2固定连接,所述立柱4的内侧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声屏障本体6,所述立柱4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限位孔7,所述限位孔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横杆8。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2为工字型,且安装槽2与凹槽5的内表面均粘贴有应力条。可以保证立柱4和声屏障本体6安装的抗震能力,提高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4的表面喷覆有环氧树脂抗腐蚀层,且立柱4的顶部设有端盖安装孔。提高立柱4的抗腐蚀能力,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便于防水端盖的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声屏障本体6包括铝板61,所述铝板61的表面固定套有PC板62,所述铝板61与PC板62之间填充有吸音岩棉63,所述PC板62的表面等间距密布有开口向下的通孔。提高声屏障本体6的隔音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孔7与横杆8连接处粘贴有橡胶垫圈。保证横杆8安装的稳定性,提高保护效果。

该高稳定性铁路声屏障装置,通过立柱4与底座1顶部的安装槽2用螺栓连接可以便于声屏障装置的拆装,立柱4内侧的凹槽5和安装槽2内粘贴应力条可以提高声屏障装置的抗震能力,声屏障本体6包括铝板61和PC板62,且铝板61和PC板62之间填充吸音岩棉63可以提高声屏障本体6的隔音效果,限位孔7内部的横杆8可以提高立柱4的稳定性,同时在保护声屏障本体6的同时防止声屏障本体6脱落,该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便于拆装,稳定性高,隔音效果好,适用范围广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