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金刚砂骨料撒布的撒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6077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用于金刚砂骨料撒布的撒布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面铺设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金刚砂骨料撒布的撒布器。



背景技术:

金刚砂耐磨地面,俗称金刚砂地坪,用于增强混凝土地面的耐磨性,耐冲击性,同时可减少地面起尘,增加了地面的防油性,形成了一个高密度,易清洁,抗渗透的地面。金刚砂地坪与混凝土地面一起施工,耐久性好,可减少因周期性涂装或将表面增厚所带来的费用。同时金刚砂地坪表面美观度好,对防静电有一定效果。

大面积金刚砂地坪施工难度大,对金刚砂骨料撒布均匀程度要求高,属于新型施工方法,施工经验不足。传统的用人工抛撒的方式,抛撒的量不易控制。如金刚砂地坪要求在垫层敷设后混凝土初凝前每平米撒下数公斤金刚砂,人工抛撒不易控制撒布质量,施工时间长,特别是大面积金刚砂地坪,难以控制地坪表面平整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提出的现有技术中,传统的金刚砂骨料人工抛撒存在的抛撒量不易控制、施工时间长,难以控制地坪表面平整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刚砂骨料撒布的撒布器,本撒布器结构简单,骨料撒布较为均匀,可提高金刚砂地坪的铺设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金刚砂骨料撒布的撒布器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用于金刚砂骨料撒布的撒布器,包括车架、固定于车架上的料斗及固定于车架上的车轮,所述料斗的下端还设置有用于金刚砂出料的出口,所述出口呈条状,所述车轮至少有两个,且各车轮均呈筒状,出口朝任意一个车轮轴线的投影均落在该车轮的两端之间,且所述出口位于任意两个车轮之间。

具体的,以上料斗用于容置待撒布的金刚砂,以上出口即为金刚砂在重力的作用下,由料斗中落出的开口,以上车轮即为本撒布器的行走轮。将以上出口设置为条状,这样,在本撒布器运动的过程中,便于将金刚砂撒布为带状,这样不仅便于提高金刚砂的撒布效率,同时可避免局部的金刚砂被撒布得过厚,优选设置为出口的长度方向与车轮的轴线方向平行。

进一步的,以上设置为车轮呈筒状,且出口朝任意一个车轮轴线的投影均落在该车轮的两端之间,同时设置为所述出口位于任意两个车轮之间,旨在实现如下目的:在车轮绕自身轴线转动,以实现本撒布器行走的过程中,相当于至少有一个车轮位于出口的前端,至少有一个车轮位于出口的后端,而出口朝车轮轴线投影落在车轮两端之间的限定,可使得由出口跌落的金刚砂全部或绝大部分落在前端车轮碾压过的地面上及后端车轮即将碾压的地面上,这样,出口前端的车轮可对正在初凝的混凝土进行平整,出口后端的车轮可将撒布下来的金刚砂压入混凝土中,即以上车轮、出口各自形状及相对位置的设置,使得本撒布器不仅能够完成金刚砂的高效率均匀撒布,同时对待撒金刚砂的地面有压平作用、对撒布的金刚砂有压入的作用。

优选的,设置为所述车轮为两个,所述出口位于两个车轮之间。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由于料斗在出料过程中,随着料斗中金刚砂的减少,由料斗出口排出的金刚砂流量会发生明显变化,这样,势必导致本撒布器在工作过程中,出现金刚砂撒布不够均匀的情况,为缓解或解决上述问题,还包括固定于料斗上的第二激振器,所述第二激振器用于在料斗上产生方向位于水平方向的激振力;

还包括第二功率控制部,所述第二功率控制部用于控制第二激振器所产生激振力的大小。

具体的,以上第二激振器用于产生位于水平方向的激振力,以上激振力可作为出口出料大小的控制因素,同时通过所述第二功率控制部,来调整以上激振力的大小,以上激振力变化后,可使得料斗的出料大小发生变化,从而达到均匀金刚砂撒布厚度的目的。具体的,以上第二激振器采用电机作为动力源,以上第二功率控制部用于控制供给电机电能的电压,来达到调整第二激振器输出激振力的目的。

由于随着料斗的出料,车轮的负重会发生变化,而以上变化必然影响车轮对地面的平整效果或将金刚砂压入地面的效果,为缓解或消除上述问题,还包括固定于车架上的第一激振器,所述第一激振器用于在车架上产生方向位于竖直方向的激振力;

还包括第一功率控制部,所述第一功率控制部用于控制第一激振器所产生激振力的大小。

具体的,以上第一激振器产生的激振力用于平整地面或将金刚砂压入混凝土中,随着料斗的出料,在车轮的碾压能力慢慢减弱的情况下,以上第一功率控制部可通过使得第一激振器所产生激振力慢慢增大,来弥补料斗中金刚砂重量的减轻,从而达到本撒布器在工作的始末,对路面的平整和金刚砂的压入能力一定。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以上第一功率控制部对第一激振器所产生激振力的调节可采用以上第二功率控制部控制第二激振器的方案。

还包括挡料板,所述料斗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挡料板的第一插槽,所述挡料板通过插入所述第一插槽连接在料斗上;

所述挡料板包括板架,所述板架上设置有滤网,在挡料板插入第一插槽中后,挡料板上侧的金刚砂通过滤网上的孔隙跌落至挡料板的下侧。

本方案中,滤网目数的大小对金刚砂的落出能够起到影响作用,故采用以上挡料板通过插入第一插槽与料斗连接的可拆卸方案,便于根据不同的金刚砂撒布需要,选择具有合理目数筛网的挡料板,从而使得本撒布器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理的金刚砂撒布速度。

现有金刚砂撒布工艺中,一般选择通过两次撒布完成金刚砂在地面上的铺设,同时,前次撒布量一般多于后次撒布量,在本撒布器行走速度一定的情况下,为便于通过同一块挡料板,根据当次撒布在金刚砂撒布整个工艺路线中的次数,来匹配金刚砂两次撒布过程中撒布的金刚砂量的关系,所述板架呈矩形框状,筛网填充于矩形框的中空区域内,且沿着矩形框插入第一插槽的方向,筛网分为两个区域,且两个区域中筛网的目数不同;

挡料板插入第一插槽中后,挡料板对金刚砂下落的阻挡面积与各区域的面积相等。以上方案中,通过切换挡料板插入料斗中的具体端,使得挡料板上发生挡料作用的筛网区域不同,这样,若需要更大的撒布量时,选择孔隙更大一侧的筛网用于金刚砂的挡料即可。

现有金刚砂撒布工艺中,一般选择通过两次撒布,完成金刚砂在地面上的铺设,同时,前次撒布量一般为后次撒布量的两倍,在本撒布器行走速度一定的情况下,为便于通过同一块挡料板,根据当次撒布在金刚砂撒布整个工艺路线中的次数,来匹配金刚砂两次撒布过程中撒布的金刚砂量的关系,其中一个区域中筛网的目数为另一个区域中筛网的目数的两倍。

由于适用于金刚砂挡料的筛网优选选择钢丝网,而钢丝网本身柔软,这样,挡料板本身抗变形能力较差,同时又由于金刚砂密度较大,为避免金刚砂压塌挡料板,设置为:所述板架插入或拔出第一插槽时,板架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板架的宽度边长度方向;

板架的两条宽度边上均设置有贯通各宽度边两端的滑槽,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宽度边的顶面或底面上;

所述第一插槽的两侧均设置有条形凸棱,在挡料板插入第一插槽时,第一插槽两侧的条形凸棱分别嵌入不同宽度边的滑槽内。

具体的,本方案中,相当于在料斗上设置两条条形凸棱,两条条形凸棱分别位于第一插槽的不同侧,在挡料板插入第一插槽中时,通过条形凸棱分别与板架宽度边上滑槽的配合,使得条形凸棱能够为板架提供一个拉应力,这样,即使挡料板在金刚砂重量的作用下刚度不足,以上拉应力也可有效避免挡料板被压塌。

如上所述,挡料板需要根据具体的下料速度需要,将不同端插入第一插槽中,为便于将挡料板由第一插槽中拔出,所述板架上还设置有两个指孔,两个指孔在板架上对立设置。本方案中,两个指孔用于操作者插入手指,以便于对板架施加拉力。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两个指控的连线方向即为挡料板在第一插槽中插入或拔出的方向。

为便于随时截断料斗卸料,所述料斗上还设置有第二插槽,还包括阻料板,所述阻料板通过插入第二插槽连接在料斗上,所述阻料板作为阻碍金刚砂由料斗中落出的隔断板。以上阻料板即为控制料斗是否卸料的抽插式闸板。

为便于操作者拉动本撒布器,还包括连接于车架上的拉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以上料斗用于容置待撒布的金刚砂,以上出口即为金刚砂在重力的作用下,由料斗中落出的开口,以上车轮即为本撒布器的行走轮。将以上出口设置为条状,这样,在本撒布器运动的过程中,便于将金刚砂撒布为带状,这样不仅便于提高金刚砂的撒布效率,同时可避免局部的金刚砂被撒布得过厚,优选设置为出口的长度方向与车轮的轴线方向平行。

进一步的,以上设置为车轮呈筒状,且出口朝任意一个车轮轴线的投影均落在该车轮的两端之间,同时设置为所述出口位于任意两个车轮之间,旨在实现如下目的:在车轮绕自身轴线转动,以实现本撒布器行走的过程中,相当于至少有一个车轮位于出口的前端,至少有一个车轮位于出口的后端,而出口朝车轮轴线投影落在车轮两端之间的限定,可使得由出口跌落的金刚砂全部或绝大部分落在前端车轮碾压过的地面上及后端车轮即将碾压的地面上,这样,出口前端的车轮可对正在初凝的混凝土进行平整,出口后端的车轮可将撒布下来的金刚砂压入混凝土中,即以上车轮、出口各自形状及相对位置的设置,使得本撒布器不仅能够完成金刚砂的高效率均匀撒布,同时对待撒金刚砂的地面有压平作用、对撒布的金刚砂有压入的作用。即本撒布器不仅结构简单,还利于简化金刚砂撒布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金刚砂骨料撒布的撒布器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金刚砂骨料撒布的撒布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挡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依次为:1、料斗,2、车架,3、车轮,4、第一激振器,5、第二激振器,6、拉杆,7、挡料板,71、筛网,72、板架,73、滑槽,74、指孔,8、阻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金刚砂骨料撒布的撒布器,包括车架2、固定于车架2上的料斗1及固定于车架2上的车轮3,所述料斗1的下端还设置有用于金刚砂出料的出口,所述出口呈条状,所述车轮3至少有两个,且各车轮3均呈筒状,出口朝任意一个车轮3轴线的投影均落在该车轮3的两端之间,且所述出口位于任意两个车轮3之间。

具体的,以上料斗1用于容置待撒布的金刚砂,以上出口即为金刚砂在重力的作用下,由料斗1中落出的开口,以上车轮3即为本撒布器的行走轮。将以上出口设置为条状,这样,在本撒布器运动的过程中,便于将金刚砂撒布为带状,这样不仅便于提高金刚砂的撒布效率,同时可避免局部的金刚砂被撒布得过厚,优选设置为出口的长度方向与车轮3的轴线方向平行。

进一步的,以上设置为车轮3呈筒状,且出口朝任意一个车轮3轴线的投影均落在该车轮3的两端之间,同时设置为所述出口位于任意两个车轮3之间,旨在实现如下目的:在车轮3绕自身轴线转动,以实现本撒布器行走的过程中,相当于至少有一个车轮3位于出口的前端,至少有一个车轮3位于出口的后端,而出口朝车轮3轴线投影落在车轮3两端之间的限定,可使得由出口跌落的金刚砂全部或绝大部分落在前端车轮3碾压过的地面上及后端车轮3即将碾压的地面上,这样,出口前端的车轮3可对正在初凝的混凝土进行平整,出口后端的车轮3可将撒布下来的金刚砂压入混凝土中,即以上车轮3、出口各自形状及相对位置的设置,使得本撒布器不仅能够完成金刚砂的高效率均匀撒布,同时对待撒金刚砂的地面有压平作用、对撒布的金刚砂有压入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设置为所述车轮3为两个,所述出口位于两个车轮3之间。料斗1由压型钢板制成,车轮3的筒体部分采用外径为114mm的钢管制成,车架2采用角钢焊接而成。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由于料斗1在出料过程中,随着料斗1中金刚砂的减少,由料斗1出口排出的金刚砂流量会发生明显变化,这样,势必导致本撒布器在工作过程中,出现金刚砂撒布不够均匀的情况,为缓解或解决上述问题,还包括固定于料斗1上的第二激振器5,所述第二激振器5用于在料斗1上产生方向位于水平方向的激振力;

还包括第二功率控制部,所述第二功率控制部用于控制第二激振器5所产生激振力的大小。

具体的,以上第二激振器5用于产生位于水平方向的激振力,以上激振力可作为出口出料大小的控制因素,同时通过所述第二功率控制部,来调整以上激振力的大小,以上激振力变化后,可使得料斗1的出料大小发生变化,从而达到均匀金刚砂撒布厚度的目的。具体的,以上第二激振器5采用电机作为动力源,以上第二功率控制部用于控制供给电机电能的电压,来达到调整第二激振器5输出激振力的目的。

由于随着料斗1的出料,车轮3的负重会发生变化,而以上变化必然影响车轮3对地面的平整效果或将金刚砂压入地面的效果,为缓解或消除上述问题,还包括固定于车架2上的第一激振器4,所述第一激振器4用于在车架2上产生方向位于竖直方向的激振力;

还包括第一功率控制部,所述第一功率控制部用于控制第一激振器4所产生激振力的大小。

具体的,以上第一激振器4产生的激振力用于平整地面或将金刚砂压入混凝土中,随着料斗1的出料,在车轮3的碾压能力慢慢减弱的情况下,以上第一功率控制部可通过使得第一激振器4所产生激振力慢慢增大,来弥补料斗1中金刚砂重量的减轻,从而达到本撒布器在工作的始末,对路面的平整和金刚砂的压入能力一定。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以上第一功率控制部对第一激振器4所产生激振力的调节可采用以上第二功率控制部控制第二激振器5的方案。

还包括挡料板7,所述料斗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挡料板7的第一插槽,所述挡料板7通过插入所述第一插槽连接在料斗1上;

所述挡料板7包括板架72,所述板架72上设置有滤网,在挡料板7插入第一插槽中后,挡料板7上侧的金刚砂通过滤网上的孔隙跌落至挡料板7的下侧。

本方案中,滤网目数的大小对金刚砂的落出能够起到影响作用,故采用以上挡料板7通过插入第一插槽与料斗1连接的可拆卸方案,便于根据不同的金刚砂撒布需要,选择具有合理目数筛网71的挡料板7,从而使得本撒布器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理的金刚砂撒布速度。

现有金刚砂撒布工艺中,一般选择通过两次撒布完成金刚砂在地面上的铺设,同时,前次撒布量一般多于后次撒布量,在本撒布器行走速度一定的情况下,为便于通过同一块挡料板7,根据当次撒布在金刚砂撒布整个工艺路线中的次数,来匹配金刚砂两次撒布过程中撒布的金刚砂量的关系,所述板架72呈矩形框状,筛网71填充于矩形框的中空区域内,且沿着矩形框插入第一插槽的方向,筛网71分为两个区域,且两个区域中筛网71的目数不同;

挡料板7插入第一插槽中后,挡料板7对金刚砂下落的阻挡面积与各区域的面积相等。以上方案中,通过切换挡料板7插入料斗1中的具体端,使得挡料板7上发生挡料作用的筛网71区域不同,这样,若需要更大的撒布量时,选择孔隙更大一侧的筛网71用于金刚砂的挡料即可。

现有金刚砂撒布工艺中,一般选择通过两次撒布,完成金刚砂在地面上的铺设,同时,前次撒布量一般为后次撒布量的两倍,在本撒布器行走速度一定的情况下,为便于通过同一块挡料板7,根据当次撒布在金刚砂撒布整个工艺路线中的次数,来匹配金刚砂两次撒布过程中撒布的金刚砂量的关系,其中一个区域中筛网71的目数为另一个区域中筛网71的目数的两倍。

由于适用于金刚砂挡料的筛网71优选选择钢丝网,而钢丝网本身柔软,这样,挡料板7本身抗变形能力较差,同时又由于金刚砂密度较大,为避免金刚砂压塌挡料板7,设置为:所述板架72插入或拔出第一插槽时,板架72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板架72的宽度边长度方向;

板架72的两条宽度边上均设置有贯通各宽度边两端的滑槽73,所述滑槽73设置于所述宽度边的顶面或底面上;

所述第一插槽的两侧均设置有条形凸棱,在挡料板7插入第一插槽时,第一插槽两侧的条形凸棱分别嵌入不同宽度边的滑槽73内。

具体的,本方案中,相当于在料斗1上设置两条条形凸棱,两条条形凸棱分别位于第一插槽的不同侧,在挡料板7插入第一插槽中时,通过条形凸棱分别与板架72宽度边上滑槽73的配合,使得条形凸棱能够为板架72提供一个拉应力,这样,即使挡料板7在金刚砂重量的作用下刚度不足,以上拉应力也可有效避免挡料板7被压塌。

如上所述,挡料板7需要根据具体的下料速度需要,将不同端插入第一插槽中,为便于将挡料板7由第一插槽中拔出,所述板架72上还设置有两个指孔74,两个指孔74在板架72上对立设置。本方案中,两个指孔74用于操作者插入手指,以便于对板架72施加拉力。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两个指控的连线方向即为挡料板7在第一插槽中插入或拔出的方向。

为便于随时截断料斗1卸料,所述料斗1上还设置有第二插槽,还包括阻料板8,所述阻料板8通过插入第二插槽连接在料斗1上,所述阻料板8作为阻碍金刚砂由料斗1中落出的隔断板。以上阻料板8即为控制料斗1是否卸料的抽插式闸板。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个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本案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所示,为便于操作者拉动本撒布器,还包括连接于车架2上的拉杆6。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