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5627发布日期:2018-12-07 23:24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夹片。



背景技术:

不论是房屋建筑的梁板屋盖,还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市政桥梁工程等,其中的预应力结构件通常使用夹片式锚具。夹片式锚具就是利用锥孔的楔紧原理将钢绞线锚固定位,即楔形夹片把钢绞线锚固于锚板锥形孔内,使用千斤顶对钢绞线束进行张拉,达到设计预应力值后,千斤顶缓慢放张,锚具的夹片即被匀速回缩运动的钢绞线束带进锚板的锚形孔内,形成一个锚固单元。钢绞线的应力通过锚板及锚垫板传递到建筑结构上,形成永久性预应力。

其中,夹片是锚固体系的关键零件,夹片形式为二片式和三片式,用优质合金钢制造,锚板有锥孔与夹片配合,利用锥孔的楔紧原理将钢绞线锚固。但是在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中,不论是二片式夹片,还是三片式夹片,夹片在张拉回缩过程中,时常出现不能同步楔紧钢绞线,出现夹片之间长短不一,夹片端头不齐的现象,造成夹片受力不均,形成应力集中,更严重的还导致夹片碎裂而使预应力体系失效,甚至,发生质量事故或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片,以解决现有夹片在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夹片之间长短不一,夹片端头不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夹片,包括至少两个夹片主体,每个所述夹片主体与相邻的夹片主体相对的表面设置有齿纹,相邻的夹片主体之间设置有自锁装置,各相邻的夹片主体通过所述自锁装置嵌合在一起,形成夹片。

优选地,在一个夹片主体的一个表面的一个或两个侧边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凹陷和/或凸起,在与所述夹片主体相邻的另一个夹片主体的相对的表面上的相应侧边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凹陷和/或凸起形状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凸起和/或凹陷,以形成所述自锁装置。

优选地,所述凹陷与所述凸起均为圆柱形、三角形和方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凹陷和所述凸起的直径均为2-3毫米,深度或高度为2-3毫米。

优选地,在同一个夹片主体的一个表面的同一个侧边上形成的凹陷和/或凸起以相同间距设置,并且间距为5-9毫米。

优选地,所述夹片主体为锥形体,所述锥形体的端面设置有倒角。

优选地,所述齿纹在所述夹片主体的表面均匀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片主体之间设置的自锁装置,使得夹片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各夹片主体之间可以同步回缩,以避免夹片主体之间长短不齐而导致夹片端面不齐的问题,从而使得夹片受力均匀,防止应力集中导致夹片碎裂而使预应力体系失效,降低了或避免了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各夹片主体示意图;

图2a、图2b和图2c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各夹片主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或其组合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附图未按比例画出,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

下面结合图1a-图2c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a和图1b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各夹片主体示意图,如图1a和图 1b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夹片包括两个夹片主体1,每个夹片主体1与相邻的另一个夹片主体1相对的表面设置有齿纹2,相邻的夹片主体1之间设置有自锁装置,各相邻的夹片主体1通过自锁装置嵌合在一起,形成二片式夹片。

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夹片的各夹片主体1之间的自锁装置保证在钢绞线束的带动下各夹片主体同步回缩,从而避免出现夹片端头不齐的问题,保证夹片各部分受力均匀,而不会形成应力集中导致夹片碎裂,从而降低预应力体系失效、夹片质量事故或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优选的,在一个夹片主体的一个表面的一个或两个侧边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凹陷31和/或凸起32,在与该夹片主体1相邻的另一个夹片主体1的相对的表面上的相应侧边的相应位置处设置与前述凹陷31和/或凸起32形状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凸起32和/或凹陷31,从而形成自锁装置。在夹片安装时,两个夹片主体对齐,使得分布于两个夹片主体相对表面的相应位置的凹陷31 和凸起32分别嵌合在一起,锁定夹片的轴向位移,便于两个夹片主体在受到张拉力之后同步移动,步调一致,避免出现夹片主体之间不齐,而受力不均,从而出现夹片碎裂导致预应力受损或失效现象,避免质量事故或者夹片破碎弹出导致的安全事故。

实施例2:

图2a、图2b和图2c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各夹片主体示意图,如图 2a、图2b和图2c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夹片包括三个夹片主体1,每个夹片主体1与相邻的另一个夹片主体1相对的表面设置有齿纹2,相邻的夹片主体1之间设置有自锁装置,各相邻的夹片主体1通过自锁装置嵌合在一起,形成三片式夹片。

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夹片的各夹片主体1之间的自锁装置保证在钢绞线束的带动下各夹片主体同步回缩,从而避免出现夹片端头不齐的问题,保证夹片各部分受力均匀,而不会形成应力集中导致夹片碎裂,从而降低预应力体系失效、夹片质量事故或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优选的,在一个夹片主体的一个表面的一个或两个侧边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凹陷31和/或凸起32,在与该夹片主体1相邻的另一个夹片主体1的相对的表面上的相应侧边的相应位置处设置与前述凹陷31和/或凸起32形状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凸起32和/或凹陷31,从而形成自锁装置。在夹片安装时,三个夹片主体两两对齐,使得分布于相邻两个夹片主体相对表面的相应位置的凹陷31和凸起32分别嵌合在一起,锁定夹片的轴向位移,便于两个夹片主体在受到张拉力之后同步移动,步调一致,避免出现夹片主体之间不齐,而受力不均,从而出现夹片碎裂导致预应力受损或失效现象,避免质量事故或者夹片破碎弹出导致的安全事故。

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夹片主体1均为锥形体,锥形体的端面设置有倒角。齿纹2在夹片主体1的表面均匀设置,根据夹片的实际应用情况选择齿纹2的齿形和齿距等齿纹参数,以保证夹片对钢绞线有足够的咬合力,且不会损伤钢绞线。

根据所需要的夹片对钢绞线的咬合力大小,在同一个夹片主体的一个表面的同一个侧边上形成的凹陷31和/或凸起32以相同间距设置,且间距为5-9 毫米,优选为9毫米。如图1a-图2c所示,在一个夹片主体1的一个表面的侧边设置凹陷31,则在相邻夹片主体1与该夹片主体1相对的表面上的相应侧边的相应位置处设置与凹陷31相配合的凸起32,反之,若在该夹片主体1 的一个表面的侧边设置有凸起32,则在相邻夹片主体1与该夹片主体1相对的表面上的相应侧边的相应位置处设置与凸起32相配合的凹陷31,以使各夹片主体之间紧密嵌合。

优选的,凹陷31与凸起32均为圆柱形、三角形和方形中的一种或多种。当凹陷31与凸起32均为圆柱形时,凹陷31和凸起32的直径为2-3毫米,优选为3毫米,深度或高度为2-3毫米,优选为2毫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在夹片主体的同一个侧边设置的凹陷和/ 或凸起的形状和数量均并无具体限定,可以在同一个侧边设置多个不同形状的凹陷和/或凸起,只需要与相邻的夹片主体上设置的凸起和/或凹陷的形状和数量相配合,使得两个夹片主体之间紧密嵌合在一起。

以某市政工程三跨一联立交桥现浇箱梁后张法预应力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夹片在锚具体系中的应用。

在锚具体系中,采用DVM15-4锚具,锚环尺寸Φ115*48,采用上述二片式夹片作为预应力张拉的工作夹片,采用上述三片式夹片作为预应力体系的工具夹片,形成自锁装置的凹陷和凸起均采用圆柱形状,凹陷直径为3毫米,深度为2毫米,凸起直径为3毫米,高度为2毫米,在夹片主体同一个侧边的凹陷和/或凸起的间距为9毫米。在夹片主体之间设置六个凹陷和/或凸起,如图1a和图1b所示,以二片式夹片为例,二片式夹片的其中一个夹片主体一个表面的两个侧边均分别设置有3个凹陷和3个凸起,相应地,在另一个夹片主体相对表面的两个侧边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3个凸起和3个凹陷,安装时,分布于两个夹片主体的相应侧边的相应位置处的凹陷和凸起嵌合在一起。

在现浇箱梁钢筋绑扎完成后,安装波纹管、预应力钢绞线束、锚垫板以及螺旋筋后,浇筑砼达到设计强度90%,安装二片式夹片作为预应力张拉的施工过程的工作夹片,并用钢管挤紧二片式夹片,然后安装限位板以及千斤顶 (200吨),再安装工具锚环及三片式夹片并用钢管挤压紧密,然后进行预应力张拉,张拉力值和钢绞线伸长值达到设计要求后,停止张拉。卸下工具锚环、千斤顶及限位板,检查张拉后的工作锚及夹片是否完好,检查锚垫板及砼构件是否有裂纹。八小时后,等钢绞线应力重分布后,切割多余的钢绞线进行封锚,及时进行孔道压浆,结束预应力张拉过程。整个预应力张拉操作过程简捷,二片式夹片和三片式夹片在预应力张拉受力后回缩滑移同步,受力均匀合理,避免了工作夹片或工具夹片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出现夹片不齐,不同步滑移受力,易导致夹片受力不均而碎裂现象,避免了预应力结构工程的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