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箱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1895发布日期:2019-09-13 22:03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组合箱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箱,特别是指具有多重组装变化的一种组合箱组件。



背景技术:

关于供例如:滑板、直排轮、脚踏车、学步车或滑步车等来活动用的活动走道,都必须一一制造出相对应的各式活动走道,例如:具有上下坡的一般活动走道或具有阶梯路面的特殊活动走道…等。

然而,现有的各式各样的活动走道皆具有各种不同的组合件,导致组合上有着极为麻烦的缺失。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乃为本案发明人所亟欲解决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箱组件,借由模块化设计的组合箱,以能搭配二坡道而轻易且方便地组合出所需的各种活动走道,在组合上具有多重组装变化的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箱组件,用以搭接于二坡道之间,该组合箱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合箱,该组合箱包含:一箱本体,具有彼此相对的一顶面和一底面以及连接于该顶面和该底面之间且彼此相对的二侧面;以及二第一侧翼,分别设置于该箱本体之该二侧面且靠近该顶面,该第一侧翼具有一跨接斜面,该跨接斜面与该顶面之间具有一跨接落差段,所述二坡道分别跨接于该二第一侧翼的该跨接斜面,且所述二坡道分别经由各该跨接落差段抵接于各该侧面而定位。

优选地,上述组合箱设置为多数,该些组合箱具有由大渐小的彼此相异的尺寸,该些组合箱彼此并排邻接。

优选地,上述第一侧翼具有与上述顶面对应的一压制面;在任相邻二组合箱之间,尺寸较大之组合箱的第一侧翼的压制面局部压制于尺寸较小之组合箱的顶面。

优选地,上述箱本体的二侧面为一第一侧面和一第二侧面,设置于第一侧面之第一侧翼的长度大于设置于第二侧面之第一侧翼的长度。

优选地,上述组合箱更包含一第二侧翼,该箱本体的二侧面为一第一侧面和一第二侧面,该第二侧翼设置于该箱本体之该第一侧面且具有一挡止面;在任相邻二组合箱之间,其中一组合箱之第二侧翼的挡止面抵接于其中另一组合箱之第二侧面而挡止。

优选地,上述第二侧翼系靠近该箱本体之该底面。

优选地,上述任相邻二组合箱之间的其中一组合箱之该第二侧翼与其中另一组合箱之第二侧面之间彼此固定。

优选地,上述任相邻二组合箱之间的其中一组合箱之第一侧翼的跨接斜面与其中另一组合箱之顶面之间形成有一阶梯落差距离。

优选地,上述组合箱为一中空箱体而具有一中空空间,该组合箱之二侧面皆开设有与中空空间连通的一侧开口。

优选地,上述组合箱为一中空箱体而具有一中空空间,该组合箱之底面开设有与中空空间连通的一底开口。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功效:能轻易且方便地组合出所需的各种活动走道,在组合上具有多重组装变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箱于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箱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箱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箱搭接于二翘翘板之间的侧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依据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箱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依据图5中之一部分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箱组件搭接于二翘翘板之间的侧视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组合箱

1a…组合箱二

1b…组合箱三

10…箱本体

101…第一侧面

102…第二侧面

103…顶面

104…底面

11…第一侧翼

111…跨接斜面

112…压制面

113…跨接落差段

12…第二侧翼

121…挡止面

13…侧开口

14…底开口

D…阶级落差距离

9…翘翘板

91…板体

911…坡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和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箱组件,本实用新型组合箱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合箱1,换言之,组合箱1的数量可为一个(见图1)亦可为多数个(见图5),如图1-图4为仅包括一个组合箱1的一实施例,如图5-图7则为包括多数个组合箱1、组合箱二1a、组合箱三1b…等的另一实施例,且无论哪一实施例都能借由模块化设计的组合箱1、组合箱二1a、组合箱三1b,以能搭配二坡道911而轻易且方便地组合出所需的各种活动走道,在组合上确实具有多重组装变化的效果,详如下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组合箱组件可为一个组合箱1,这组合箱1包含一箱本体10以及二第一侧翼11,较佳还包含一第二侧翼12。

箱本体10具有彼此相对的二侧面以及彼此相对的一顶面103和一底面104,二侧面包含一第一侧面101和一第二侧面102,第一、二侧面101、102系连接于顶、底面103、104之间且彼此间隔。

二第一侧翼11分别设置于第一、二侧面101、102且靠近顶面 103,各第一侧翼11具有一跨接斜面111,较佳还具有与跨接斜面111 相对的一压制面112。其中,各跨接斜面111与顶面103之间皆具有一跨接落差段113(见图3)。

如图4和图4A所示,据此,本实用新型组合箱组件中的组合箱1即能搭接于二坡道之间。所述坡道可为任意可行的坡道,只要具有坡度以供爬坡即可,例如在自然间由土墩所形成的天然坡道(图中未示),或由翘翘板9之板体91所倾斜而成之人造的坡道911(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并未限定,于本实施例中则以搭接于人造的坡道911 为例进行说明。

欲使用本实用新型组合箱1组合成一活动走道时,所述二坡道 911分别跨接于组合箱1之二第一侧翼11的跨接斜面111上,使板体91的一端能经由跨接落差段113而抵接并定位于第一、二侧面101、 102,据此以具有让板体91稳固地跨接于任意承载面(例如:地面) 与跨接斜面111之间的效果。此时,借由本实用新型组合箱1与所述二坡道911,以组合出包含一平面道(即:组合箱1的顶面103)、一上坡道以及一下坡道(分别为二翘翘板9的二坡道911)的一般活动走道,使用者即能先通过图4中的上坡道,再经过图4中的平面道,接着通过图4中的下坡道。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组合箱组件亦可为多数个组合箱彼此并排邻接,这些组合箱包含结构完全相同的组合箱1、组合箱二 1a、组合箱三1b…等,它们只有尺寸彼此不同,而且由右至左(指图 5所揭方位)分别具有由大渐小的不同尺寸,如此一来,以在任相邻二组合箱1、组合箱二1a之间(或组合箱二1a、组合箱三1b之间),让其中一组合箱1的第一侧翼11搭接于其中另一组合箱二1a的顶面 103而形成一阶级落差距离D(见图6)。此外,在附图未绘示的其它实施例中,设置于组合箱1之第一侧面101上的第一侧翼11,其长度系可大于设置于同一组合箱1之第二侧面102上的第一侧翼11的长度,以使尺寸较大之组合箱1的第一侧翼11的压制面112能局部压制于尺寸较小之组合箱二1a的顶面103,从而让任相邻二组合箱1、组合箱二1a之间(或组合箱二1a、组合箱三1b之间)具有较佳的结构稳定度,从而让使用者在活动时具有较佳的安全性。

在这些组合箱1、组合箱二1a、组合箱三1b中,以其中一组合箱1为例,它还包含有一第二侧翼12,第二侧翼12设置于箱本体1 的第一侧面101且靠近底面104。第二侧翼12的外侧系具有一挡止面121,以在任相邻二组合箱1、组合箱二1a之间(或组合箱二1a、组合箱三1b之间),让其中一组合箱1之第二侧翼12的挡止面121 抵接于其中另一组合箱二1a的第二侧面102而挡止,如此以在任相邻二组合箱1、组合箱二1a之间(或组合箱二1a、组合箱三1b之间) 具有更佳的结构稳定度。

较佳还可将任相邻二组合箱1、组合箱二1a(或组合箱二1a、组合箱三1b)经由第二侧翼12彼此固定。例如,以钉子、螺接组件或黏剂等,将其中一组合箱1之第二侧翼12的挡止面121固接于其中另一组合箱二1a的第二侧面102,如此以在任相邻二组合箱1、组合箱二1a之间(或组合箱二1a、组合箱三1b之间)具有最佳的结构稳定度。

如图5并参考图1和图3所示,组合箱1、组合箱二1a、组合箱三1b系为一中空箱体而具有一中空空间(未标示组件符号),且组合箱1、组合箱二1a、组合箱三1b的第一、二侧面101、102皆开设有一侧开口13,组合箱1、组合箱二1a、组合箱三1b的底面104则开设有一底开口14,侧开口13和底开口14皆连通于中空空间,以利于使用者将手伸入侧开口13或/及底开口14内,进而具有方便将任相邻二组合箱1、组合箱二1a(或组合箱二1a、组合箱三1b)彼此固定的效果。

如图7所示,欲使用本实用新型组合箱组件组合成一活动走道时,所述其中一坡道911系跨接于图中最右端之组合箱1的第一侧翼11 的跨接斜面111上,所述其中另一坡道911则跨接于图中最左端之组合箱三1b的第一侧翼11的跨接斜面111上,使各板体91的一端皆能经由跨接落差段113(参图6)而分别抵接并定位于第一、二侧面101、102。又,借由本实用新型组合箱组件与所述二坡道911,以能组合出包含一阶梯路面(即:各组合箱1、组合箱二1a、组合箱三1b的顶面103和跨接斜面111)、一上坡道以及一下坡道(分别为二翘翘板9 的二坡道911)的特殊活动走道,使用者即能先通过图7中的上坡道,再经过图7中的阶梯路面,接着通过图7中的下坡道。

当使用者通过阶梯路面时,无论是从上阶到下阶,或从下阶到上阶,皆可借由各组合箱1、组合箱二1a、组合箱三1b的跨接斜面111 而具有利于下坡或利于上坡的效果,如此一来就不会因为上一阶与下一阶之间没有斜面的辅助而难以上坡或形成危险的阶级落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可达到预期之使用目的,而解决习知之缺失,又因极具新颖性及进步性,完全符合新型专利申请要件,爰依专利法提出申请,敬请详查并赐准本案专利,以保障实用新型人之权利。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保护范围,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之等效结构变化,均理同包含于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要求范围内,合予陈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