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植草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1611发布日期:2019-11-01 20:47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植草沟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草沟系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植草沟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在下雨时城市能够吸水、渗水、净水以及蓄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植草沟做为治理污染的生态技术,对径流具有净化和缓解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现有的可参考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5711615U,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11月23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植草沟系统,包括植草沟,所述植草沟的两侧设置有路沿石,所述路沿石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引流口,所述引流口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所述路沿石两者之间固定连接。

在这种植草沟系统中,因砾石层中设置有雨水收集管,且该雨水收集管和雨水井的进水口相连接,从而实现将雨水汇入到雨水井中;但是雨水在进入到雨水收集管内时,仅通过雨水收集管表面的雨水收集孔收集雨水,且植草沟的宽度较大,此时雨水收集管难以及时的使得雨水汇入到雨水井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植草沟系统,雨水渗入地面以下时,可以较为方便对雨水进行收集并且排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植草沟系统,包括植草沟,所述植草沟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种植土层、过滤层、素土层,其中,过滤层靠近素土层的一侧设置呈“V”形,在所述过滤层内且位于较低的位置设置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上表面开设有若干集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过滤层设置呈“V”形,使得雨水进入过滤层之后,会有两侧向中间汇集,从而,使得中间的水较多,通过在该位置设置集水管,可以方便对雨水进行排出。

较佳的,所述过滤层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石英砂层和卵石层,所述卵石层为“V”形,所述收集管设置在卵石层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层包括石英砂层以及卵石层,因石英砂的颗粒半径较小,从而对雨水能起到净化作用;而卵石之间的间隙较大,此时雨水能够较为快速的进行流动,方便进行排水。

较佳的,所述集水管倾斜设置,其一端较高,另一端较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集水管倾斜设置,当雨水进行集水管中时,可以沿着集水管向较低位置流动,从而方便进行排水。

较佳的,所述植草沟内设置有多个沿着所述植草沟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的拦截坝,所述拦截坝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植草沟的宽度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植草沟进行分区。

较佳的,所述拦截坝上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呈“T”,水平两端向拦截坝的两侧延伸形成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下端高于所述种植土层上表面;所述拦截坝的下端位于所述过滤层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排水槽,当雨水较大时,可以将植草沟内的雨水进行排出。

较佳的,所述排水口处覆盖有第一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滤网,对植草沟内水中的漂浮物进行拦截。

较佳的,所述植草沟的两侧设置有路沿石,所述路沿石上设置有多个引流口,所述植草沟靠近所述引流口的区域通过铺设卵石形成有缓冲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从引流口进入到植草沟内时,雨水的长时间冲刷容易植草沟中的种植土层下陷,此时铺设卵石形成有缓冲层,从而从引流口进入到植草沟内的雨水进行缓冲,减少种植土层下陷的情况发生。

较佳的,所述引流口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远离所述植草沟的端面与所述路沿石远离所述植草沟的端面相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第二过滤网可以外外侧进入植草沟的雨水进行过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过滤层设置呈“V”形,使得雨水进入过滤层之后,会有两侧向中间汇集,从而,使得中间的水较多,通过在该位置设置集水管,可以方便对雨水进行排出;

2、通过将过滤层设置呈“V”形,使得雨水进入过滤层之后,会有两侧向中间汇集,从而,使得中间的水较多,通过在该位置设置集水管,可以方便对雨水进行排出;

3、通过将集水管倾斜设置,当雨水进行集水管中时,可以沿着集水管向较低位置流动,从而方便进行排水;

4、通过设置的排水槽,当雨水较大时,可以将植草沟内的雨水进行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植草沟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植草沟系统突出植草沟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植草沟系统中突出排水槽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植草沟;11、种植土层;12、过滤层;13、石英砂层;14、卵石层;15、素土层;2、路沿石;21、引流口;22、第二过滤网;23、缓冲层;3、集水管;31、集水孔;4、拦截坝;41、排水槽;411、排水口;42、第一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植草沟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植草沟1,在植草沟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路沿石2。植草沟1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种植土层11、过滤层12以及素土层15,种植土层11用于种植植被,素土层15是经过夯实处理的。过滤层12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石英砂层13以及卵石层14,石英砂层13由5-10cm厚的石英砂铺设后形成,卵石层14为10-20cm厚的卵石铺设后形成。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下雨时,雨水经过种植土层11,一部分被种植土层11吸收,另一部分向下渗透,进入过滤层12,在过滤层12内设置有集水管3,通过集水管3对水流进行排出。

其中,为了方便集水管3对水流进行排出,将卵石层14靠近素土层15的一侧设置呈“V”形,即在中间的一侧卵石层14较低,在两侧的卵石层14位置较高,从而,在水流进入卵石层14内时,由于卵石层14缝隙较大,水流会顺着卵石层14向中间位置流动。与此同时,将集水管3设置在卵石层14“V”形较低的位置,且在集水管3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集水孔31,从而方便水流由集水孔31流入集水管3,在集水管3内汇集后流出。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集水管3中的水流能够快速排出,可将集水管3倾斜设置,其中,倾斜角度可以为3-5度之间。

在植草沟1内且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拦截坝4,且拦截坝4平行于植草沟1的宽度方向,通过拦截坝4对植草沟1分区域。

当雨水较大时,如果只依靠种植土层11的渗透效果进行排水,在其表面会沉积有大量水,从而对外部的植物产生浸泡。为了对内部的积水进行排出,在拦截坝4上开设有排水槽41,且排水槽41设置呈“T”形,其水平两端分别连通拦截坝4的水平两侧面,且形成排水口411,排水槽41的竖直一端贯穿拦截坝4的底部。

同时,为了防止过多的泥土进入排水槽41内,排水口411的高度应该高于种植土层11上表面,从而可以对泥土等颗粒进行过滤,与此同时,排水口411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过滤网42,通过第一过滤网42可以对漂浮物进行过滤。

在路沿石2上排列开设有多个引流口21,通过引流口21能使得雨水流到植草沟1内,同时在每个引流口21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22,第二过滤网22的两端固定连接在路沿石2时,同时第二过滤网22远离植草沟1的端面和路沿石2远离植草沟1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此时使得雨水中的垃圾和沉淀物不易在靠近第二过滤网22的地方逐渐累积。同时在靠近引流口21的植草沟1上通过铺设卵石后形成有缓冲层23,从而能对通过引流口21进入到植草沟1上的雨水进行缓冲。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