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桥梁加宽用新旧桥面拼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67215发布日期:2019-12-10 20:58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桥梁加宽用新旧桥面拼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桥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路桥梁加宽用新旧桥面拼接结构。



背景技术:

桥梁指的是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修建的建筑物,它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桥梁一般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主要指桥跨结构和支座系统;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桥梁按照结构体系划分,有梁式桥、拱桥、刚架桥、悬索承重(悬索桥、斜拉桥)四种基本体系,按用途划分,可以划分为有公路桥、铁路桥、公铁两用桥、城市桥。公路桥梁的建造,首先要根据公路线路的性质和要求,以及勘察测量的资料,并结合技术经济分析进行可行性研究;然后进行技术设计,并绘出施工图纸和编制文件。

新旧桥面搭接是桥梁改扩建工程的关键技术,其质量优劣,关系到桥梁的使用寿命、行车舒适性等问题。现有技术中,新桥面与旧桥面都是采用直缝连接,并在直缝处设置连接件用于加强连接强度,然而经过多年的车辆载荷,公路桥梁原有桥面的沉降变形已经达到稳定状态,而加宽部分的新桥面填料还会产生压缩变形和沉降变形,这就使得新旧桥面之间强度差异不同而产生差异沉降,进而导致新旧桥面结合部位的桥面结构出现严重的纵向开裂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路桥梁加宽用新旧桥面拼接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新旧桥面结合部位的桥面结构容易出现纵向开裂分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公路桥梁加宽用新旧桥面拼接结构,包括新桥面和旧桥面,所述新桥面和所述旧桥面拼接处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包括水平拼接面和竖直拼接面,所述台阶上设置有搭接结构,所述搭接结构包括水平加强钢筋和斜向加强钢筋;

所述水平加强钢筋位于所述竖直拼接面上,且一端固定在所述旧桥面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竖直拼接面并埋在所述新桥面内;

所述斜向加强钢筋中部容纳在所述旧桥面内,所述斜向加强钢筋一端穿过所述水平拼接面并延伸至所述新桥面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竖直拼接面并延伸至所述新桥面内,所述斜向加强钢筋端部与所述水平加强钢筋固定连接;

所述新桥面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沥青混凝土面层、透水混凝土层、隔水层、防水层和混凝土基层,所述隔水层采用两布一膜土工防渗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水平加强钢筋的设置,加强了新桥面和旧桥面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强度,斜向加强钢筋的设置,不仅加强了新桥面和旧桥面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强度,还能有效改善因新桥面压缩变形和沉降变形,而导致新桥面和旧桥面搭接处出现松动和分离的现象,连接牢固,提高了新旧桥面的连接稳定性,减少新旧桥面结合部位的桥面结构出现纵向开裂分离。雨水可通过沥青混凝土面层、透水混凝土层向下渗透,有效减少道路积水,便于车辆、行人正常通过。渗透下来的水将沿着隔水层向新桥面外部流出,减少新桥面内底部积水,延长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隔水层包括水平段和弯曲段,所述水平段位于所述台阶处,所述弯曲段向远离所述旧桥面一侧向下弯曲。

采用上述结构,使得雨水能沿着隔水层向新桥面外部流出,起到引流作用,防止雨水向新桥面内底部渗透,能有效减少桥面积水。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容纳在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内,另一端向下倾斜且延伸至所述新桥面外部,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隔水层弯曲段上方。

采用上述结构,使得透水混凝土层内的雨水通过排水管向外排出,防水效果较好。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防水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粘贴设置的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第三防水层和沥青稀浆层,所述第一防水层为乙烯橡胶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为聚氨酯防水涂料层,所述第三防水层为丙烯酸防水涂料层。

进一步优化为:防止雨水通过新旧桥面缝隙向内底部渗透,有效改善了公路桥梁内部积水现象,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水平加强钢筋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水平加强钢筋、第二水平加强钢筋和第三水平加强钢筋,所述第一水平加强钢筋固定在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内,所述第二水平加强钢筋固定在所述防水层中的沥青稀浆层内,所述第三水平加强钢筋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基层内;

所述斜向加强钢筋包括第一斜向加强钢筋和第二斜向加强钢筋,所述第一斜向加强钢筋上端固定在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内,下端固定在所述防水层中的沥青稀浆层内,所述第二斜向加强钢筋上端固定在所述防水层中的沥青稀浆层内,下端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基层内。

采用上述结构,提高了斜向加强钢筋与新旧桥面之间以及水平加强钢筋与新旧桥面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新旧桥面能紧密的固定在一起,减少新旧桥面结合部位的桥面结构出现纵向开裂分离。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一斜向加强钢筋上端与所述第一水平加强钢筋焊接,下端与所述第二水平加强钢筋焊接,所述第二斜向加强钢筋上端与所述第二水平加强钢筋焊接,下端与所述第三水平加强钢筋焊接。

采用上述结构,提高搭接结构的连接紧密性,加强了新旧桥面之间的连接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水平加强钢筋、第二水平加强钢筋和第三水平加强钢筋的设置,加强了新桥面和旧桥面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强度,第一斜向加强钢筋和第二斜向加强钢筋的设置,不仅加强了新桥面和旧桥面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强度,还能有效改善因新桥面压缩变形和沉降变形,而导致新桥面和旧桥面搭接处出现松动和分离的现象,连接牢固,提高了新旧桥面的连接稳定性,减少新旧桥面结合部位的桥面结构出现纵向开裂分离。雨水可通过沥青混凝土面层、透水混凝土层向下渗透,有效减少道路积水,便于车辆、行人正常通过。渗透下来的水将沿着隔水层向新桥面外部流出,减少新桥面内底部积水,延长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新旧桥面拼接结构的结构;

图2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新旧桥面拼接结构的结构。

图中,1、旧桥面;2、新桥面;21、沥青混凝土面层;22、透水混凝土层;23、隔水层;24、防水层;25、混凝土基层;26、排水管;3、搭接结构;311、第一水平加强钢筋;312、第二水平加强钢筋;313、第三水平加强钢筋;321、第一斜向加强钢筋;322、第二斜向加强钢筋;4、台阶;41、水平拼接面;42、竖直拼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公路桥梁加宽用新旧桥面拼接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旧桥面1和位于旧桥面1一侧用于加宽旧桥面1的新桥面2。新桥面2和旧桥面1拼接处设置有台阶4,台阶4包括水平拼接面41和竖直拼接面42。台阶4上设置有用于加强旧桥面1和新桥面2连接强度的搭接结构3,搭接结构3包括水平加强钢筋和斜向加强钢筋。水平加强钢筋位于竖直拼接面42上,且一端固定在旧桥面1内,另一端穿过竖直拼接面42埋在新桥面2内。斜向加强钢筋中部容纳在旧桥面1内,斜向加强钢筋一端穿过水平拼接面41并延伸至新桥面2内,另一端穿过竖直拼接面42并延伸至新桥面2内,斜向加强钢筋端部与水平加强钢筋固定设置。

参照图1、2,新桥面2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沥青混凝土面层21、透水混凝土层22、隔水层23、防水层24和混凝土基层25,隔水层23采用两布一膜土工防渗材料制成。隔水层23包括水平段和弯曲段,水平段位于台阶4处,弯曲段向远离旧桥面1一侧向下弯曲。透水混凝土层22底部设置有排水管26,排水管26一端容纳在透水混凝土层22内,另一端向下倾斜且延伸至新桥面2外部,排水管26位于隔水层23弯曲段上方。防水层24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粘贴设置的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第三防水层和沥青稀浆层,第一防水层为乙烯橡胶防水层,第二防水层为聚氨酯防水涂料层,第三防水层为丙烯酸防水涂料层。

参照图1、2,水平加强钢筋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水平加强钢筋311、第二水平加强钢筋312和第三水平加强钢筋313,第一水平加强钢筋311固定在透水混凝土层22内,第二水平加强钢筋312固定在防水层24中的沥青稀浆层内,第三水平加强钢筋313固定在混凝土基层25内。斜向加强钢筋包括第一斜向加强钢筋321和第二斜向加强钢筋322,第一斜向加强钢筋321上端固定在透水混凝土层22内,下端固定在防水层24中的沥青稀浆层内,第二斜向加强钢筋322上端固定在防水层24中的沥青稀浆层内,下端固定在混凝土基层25内。第一斜向加强钢筋321上端与第一水平加强钢筋311焊接,下端与第二水平加强钢筋312焊接,第二斜向加强钢筋322上端与第二水平加强钢筋312焊接,下端与第三水平加强钢筋313焊接。

防开裂分离原理:第一水平加强钢筋311、第二水平加强钢筋312和第三水平加强钢筋313的设置,加强了新桥面2和旧桥面1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强度,第一斜向加强钢筋321和第二斜向加强钢筋322的设置,不仅加强了新桥面2和旧桥面1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强度,还能有效改善因新桥面2压缩变形和沉降变形,导致新桥面2和旧桥面1搭接处出现松动和分离的现象。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