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冲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9575发布日期:2019-11-08 23:46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防冲撞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冲撞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冲撞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企业及社会对安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不但加油加汽站等高防护等级的单位需要安装防冲撞装置,其他人员密集场所、危险品及石油石化行业等也需要安装防冲撞装置。在需要安装防冲撞装置的单位和部门,安装部位大多都需要车辆临时通过,不能安装固定式的防冲撞装置,需要安装一种能够满足防冲撞需求,同时可灵活拆卸,保证车辆临时通过的防冲撞装置。

在野外特定的场、站、库,由于地处野外,无遮挡、风沙大等原因,普通可拆卸式防冲撞柱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被砂土填充、掩埋,影响实际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冲撞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冲撞结构会出现被掩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冲撞结构,包括:连接底座,连接底座用于设置在基底内,连接底座上设置有安装孔;防撞件,防撞件设置在安装孔内,防撞件的部分段体位于基底的上部;遮挡件,遮挡件用于遮挡在安装孔的孔口上,遮挡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基底内;其中,防撞件和遮挡件可选择地设置在连接底座上,以在防撞件从安装孔内拆下后,遮挡件用于遮挡在安装孔的孔口上。

进一步地,防撞件包括:限位部,限位部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基底内,限位部用于遮挡在安装孔的孔口上。

进一步地,防撞件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设置在安装孔内;防撞部,防撞部的至少部分位于基底的上部,限位部设置在连接部与防撞部之间。

进一步地,限位部、连接部以及防撞部均为圆柱体,连接部和防撞部的外径值均小于限位部的外径值。

进一步地,限位部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的槽口朝向连接底座设置,连接底座与基底之间具有容纳间隙,第一容纳槽的周向槽壁设置在容纳间隙内,以使第一容纳槽的槽底遮挡在安装孔的孔口上。

进一步地,遮挡件包括:遮挡部,遮挡部设置在基底内且用于遮挡在安装孔上;第二提手部,第二提手部设置在遮挡部上;其中,第二提手部与遮挡部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第二提手部沿靠近或远离安装孔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调节第二提手部与遮挡部之间形成的第二容纳空间的大小。

进一步地,连接底座为多个,多个连接底座间隔地设置在基底内,防撞件为多个,多个防撞件与多个连接底座一一相对应地设置,遮挡件为多个,多个遮挡件与多个连接底座一一相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防冲撞结构还包括:加强部,加强部与多个连接底座均连接。

进一步地,加强部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加强部间隔地设置在连接底座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防冲撞结构通过在连接底座上可选择的设置有防撞件或遮挡件,当需要防止车辆通过时,将防撞件设置在连接底座的安装孔内,当需要让车辆通过时,遮挡件遮挡在安装孔的孔口上,即可以保证车辆通过也可以防止外部物质进入到安装孔内。其中,连接底座用于设置在基底内,防撞件的部分段体位于基底的上部,遮挡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基底内。本实用新型的防冲撞结构通过在连接底座上可选择的设置有防撞件或遮挡件,当不使用防撞件时,将遮挡件遮挡在安装孔的孔口上,从而可以防止安装孔被掩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冲撞结构会出现被掩埋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冲撞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连接底座;11、安装孔;20、基底;30、防撞件;31、限位部;32、连接部;33、防撞部;34、第一提手部;40、遮挡件;41、遮挡部;42、第二提手部;50、加强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冲撞结构,请参考图1,防冲撞结构包括:连接底座10,连接底座10用于设置在基底20内,连接底座10上设置有安装孔11;防撞件30,防撞件30设置在安装孔11内,防撞件30的部分段体位于基底20的上部;遮挡件40,遮挡件40用于遮挡在安装孔11的孔口上,遮挡件4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基底20内;其中,防撞件30和遮挡件40可选择地设置在连接底座10上,以在防撞件30从安装孔11内拆下后,遮挡件40用于遮挡在安装孔11的孔口上。

本实用新型的防冲撞结构通过在连接底座10上可选择的设置有防撞件30或遮挡件40,当需要防止车辆通过时,将防撞件30设置在连接底座10的安装孔11内,当需要让车辆通过时,遮挡件40遮挡在安装孔11的孔口上,即可以保证车辆通过也可以防止外部物质进入到安装孔11内。其中,连接底座10用于设置在基底20内,防撞件30的部分段体位于基底20的上部,遮挡件4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基底20内。本实用新型的防冲撞结构通过在连接底座10上可选择的设置有防撞件30或遮挡件40,当不使用防撞件30时,将遮挡件40遮挡在安装孔11的孔口上,从而可以防止安装孔11被掩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冲撞结构会出现被掩埋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基底20可以为地面,也可以为任意防止防冲撞结构的基础面。

为了能够保证防撞件30的部分段体稳定地设置在安装孔11内,如图1所示,防撞件30包括:限位部31,限位部31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基底20内,限位部31用于遮挡在安装孔11的孔口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防撞件30上设置有限位部31,在防撞件30安装到安装孔11内时,限位部31与安装孔11的孔口限位接触,即可以保证防撞件30设置在安装孔11内,又可以保证防撞件30在基底20上具有足够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31用于遮挡在安装孔11的孔口上,也可以防止外部物质进入到安装孔11内。

优选地,防撞件30还包括:连接部32,连接部32设置在安装孔11内;防撞部33,防撞部33的至少部分位于基底20的上部,限位部31设置在连接部32与防撞部33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防撞件30由连接部32、限位部31以及防撞部33组成,其中,连接部32、限位部31以及防撞部33可以是依次连接的部件。或者,连接部32和防撞部33为一结构,而限位部31为连接部32和防撞部33外表面的环形结构。

优选地,限位部31、连接部32以及防撞部33均为圆柱体,连接部32和防撞部33的外径值均小于限位部31的外径值。

针对限位部31的具体结构,限位部31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的槽口朝向连接底座10设置,连接底座10与基底20之间具有容纳间隙,第一容纳槽的周向槽壁设置在容纳间隙内,以使第一容纳槽的槽底遮挡在安装孔11的孔口上。

针对限位部31的第一种实施例,限位部31可以是具有第一容纳槽的结构,即限位部31包裹了连接底座10的一部分结构。

针对限位部31的第二种实施例,限位部31是一个实体环形结构,即限位部31的一个端面直接与安装孔11的孔口相接触,二者不存在包裹关系。

防撞件30还包括:第一提手部34,第一提手部34设置在防撞部33背离限位部31的一端;其中,第一提手部34与防撞部33之间具有第一容纳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防撞部33上设置有第一提手部34,第一提手部34用于供人拿取防撞件30。

针对遮挡件40的具体结构,如图所示,遮挡件40包括:遮挡部41,遮挡部41设置在基底20内且用于遮挡在安装孔11上;第二提手部42,第二提手部42设置在遮挡部41上;其中,第二提手部42与遮挡部41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遮挡件40包括遮挡部41和第二提手部42,遮挡部41用于遮挡在安装孔11上,第二提手部42用于拿取遮挡件40。

为了防止第二提手部42与外部车辆碰撞,第二提手部42沿靠近或远离安装孔11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调节第二提手部42与遮挡部41之间形成的第二容纳空间的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当将遮挡件40设置在安装孔11上后,第二提手部42向安装孔11的方向移动,从而处于部分收回状态,以此防止与外部车辆接触。

为了满足具体使用需求,连接底座10为多个,多个连接底座10间隔地设置在基底20内,防撞件30为多个,多个防撞件30与多个连接底座10一一相对应地设置,遮挡件40为多个,多个遮挡件40与多个连接底座10一一相对应地设置。

为了保证多个防撞件30的连接强度,防冲撞结构还包括:加强部50,加强部50与多个连接底座10均连接。

优选地,加强部5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加强部50间隔地设置在连接底座10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防冲撞结构通过在连接底座10上可选择的设置有防撞件30或遮挡件40,当需要防止车辆通过时,将防撞件30设置在连接底座10的安装孔11内,当需要让车辆通过时,遮挡件40遮挡在安装孔11的孔口上,即可以保证车辆通过也可以防止外部物质进入到安装孔11内。其中,连接底座10用于设置在基底20内,防撞件30的部分段体位于基底20的上部,遮挡件4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基底20内。本实用新型的防冲撞结构通过在连接底座10上可选择的设置有防撞件30或遮挡件40,当不使用防撞件30时,将遮挡件40遮挡在安装孔11的孔口上,从而可以防止安装孔11被掩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冲撞结构会出现被掩埋的问题。

针对本实用新型的防冲撞结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底座10为长度为1m的埋地立管,埋入地面(基底20)以下,埋地立管上端与地面平齐,通过焊接方式加强筋(加强部50)与多个埋地立管连接,加强埋地立管整体强度。限位部31、连接部32以及防撞部33。

在本实施例中,防撞柱(防撞部33)下部防撞柱插管(连接部32)的长度为0.8m,插入埋地立管内,防撞柱防尘帽盖(限位部31)在埋地立管上,上端与地面平齐,起到防砂、防水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在需要拆除防撞柱使车辆通行时,可使用防撞柱提手(第一提手部34),将防撞柱提出地面。将活动防尘帽(遮挡件40)盖在埋地立管顶部,将可拆卸式防撞柱替换为活动防尘帽,活动防尘帽提手(第二提手部42)可落下,上端与地面平齐,防沙、防水,方便车辆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铁链将多个防撞柱通过防撞柱提手串连,增加防撞柱整体强度。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冲撞结构可满足既有安保需求又有临时车辆通行的环境。具有防沙土防雨水的功能,防止沙土掩埋和雨水长期浸泡造成腐蚀,延长使用寿命。制作简单,安装方便,拆卸灵活,省时省力,减少员工劳动强度。适合野外安装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防冲撞结构是一种可拆卸式防冲撞柱,底部安装加强筋,提高防撞强度,满足安保要求;顶部用铁链串连,提高防撞强度,满足安保要求;安装有固定防尘帽满足道路封闭时的防砂防水要求,提供活动式防尘帽,满足防撞柱拆卸后的防砂防水要求。可安装于野外站、库,及有需要封闭需求的道路,满足安保及临时通车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