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通风消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62610发布日期:2019-09-13 19:3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明通风消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消声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明通风消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汽车的普遍使用,交通噪声越来越严重,在公路旁安装隔声屏障,是普遍用来减低交通噪声的方法;然而,由于城市人口众多,且密集居住,许多人仍然受到噪声的滋扰,因此需要采取其他的降噪措施。

消声器是一种既能允许气流通过,又能有效地阻止或减弱声能向外传播的装置,该应用的好处是不需要填充吸声材料,在低于400hz的低频下,只能达到相对低的吸声性能,但是微穿孔吸声板需要较大的空腔来增加低频带区的吸声性能。

微穿孔消声板吸声结构利用穿孔自身的声阻来控制结构的相对声阻率,不需填充吸声材料,避免了二次污染,而且可以在高温、高湿及有气流冲击和腐蚀等条件下使用。微穿孔消声板结构是一种共振吸声结构,要在低频取得理想的吸声性能需要较大的背腔,整个吸声结构也需占据较大的空间,然而实际的噪声控制工程中,由于空间条件的限制,微穿孔消声板结构的低频吸声性能不理想。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吸声器,在减少空腔深度的同时并能在中低频带区达到超过50%的吸声性能,而且能通风透光,为用户提供一个健康舒畅的声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通风消声装置,该装置能通风透光,在减少空腔深度的同时并能在中低频带区的吸声性能超过50%。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透明通风消声装置,包括框架结构、面板和若干个微穿孔消声板;所述面板和所述微穿孔消声板固定在所述框架结构上;所述面板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面板的前后两侧形成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形成若干排气通道;所述微穿孔消声板上开设有若干微穿孔,所述面板和所述微穿孔消声板之间的距离为小于等于50mm;所述微穿孔排列成矩形或三角形;所述面板和所述微穿孔消声板之间间隔设有若干横向隔板。

作为本申请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框架结构由玻璃和/或金属材料制成。

作为本申请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面板由玻璃制成。

作为本申请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微穿孔消声板由透明或半透明塑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申请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微穿孔消声板的厚度在1.0mm以上。

作为本申请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微穿孔的直径在0.5mm以内。

作为本申请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微穿孔消声板的穿孔率在0.5%以内。

作为本申请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横向隔板由透明材料或吸音板制成。

本申请提供的透明通风消声装置,可安装在建筑物外墙或可打开的窗户前面或邻近,外观美观,结构稳固,简单易装,在通风和透光的同时消减通过消声装置的噪声,在减少空腔深度时并能在中低频带区达到超过50%吸声率;在消声装置的内部安装透明材料或吸音板制成的横向隔板,能增强其吸声性能和结构牢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中内置一个微穿孔消声板的透明通风消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内置两个微穿孔消声板的透明通风消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内置三个微穿孔消声板的透明通风消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透明通风消声装置中内置横向隔板的截面图。

图5为本申请透明通风消声装置实施例一的降噪性能图。

图6为本申请透明通风消声装置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吸声系数对比图;

图7为本申请透明通风消声装置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的吸声系数对比图;

附图说明如下:

1、面板;2、微穿孔消声板;3、进风口;4、出风口;5、框架结构;6、横向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透明通风消声装置,包括框架结构5、面板1和若干个微穿孔消声板2;所述面板1和所述微穿孔消声板2固定在所述框架结构5上;所述面板1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面板1的前后两侧形成进风口3和出风口4,所述进风口3和所述出风口4形成若干排气通道;所述微穿孔消声板2上开设有若干微穿孔,所述面板1和所述微穿孔消声板2之间的距离为小于等于50mm;所述微穿孔消声板2的微穿孔排列成矩形或三角形,在所述面板1和所述微穿孔消声板2之间间隔设有若干横向隔板6;框架结构5由玻璃和/或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面板1由玻璃制成,所述微穿孔消声板2由透明或半透明塑胶材料制成,所述微穿孔消声板2的厚度在1.0mm以上,所述微穿孔的直径在0.5mm以内,所述微穿孔消声板2的穿孔率在0.5%以内,所述横向隔板6由透明材料或吸音板制成。

本申请的消声装置结合了共振腔式抗性消声器以及微穿孔消声板消声器的消音原理,请参考附图1至3所示,含有交通噪音的空气从进风口3进入透明通风消声装置,经内置的微穿孔消声板2之后,空气再经面板1与微穿孔消声板2的空气隔层后,经出风口4通道排出。

本申请的透明通风消声装置,微穿孔均匀地分布在微穿孔消声板2上,各个微穿孔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各个微穿孔可以看成是一根短管,其长度即为微穿孔消声板2的厚度。当含有交通噪音的空气从进风口3进入透明通风消声装置时,声波入射到微穿孔消声板2,在声波的激励作用下,微穿孔径内的空气及微穿孔附近的空气一起来回振动,振动时的摩擦阻尼使一部分声能转换为热能耗散掉,从而降低噪声,达到消声的目的。当声波频率与共振腔固有频率相同时,使产生共振,空气往复振动的幅值和振动速度都达到最大值,此时消耗的声能最多,消音量也就最大。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透明通风消声装置,微穿孔消声板2的厚度设为1.0mm,微穿孔消声板2的微穿孔直径为0.5mm,微穿孔消声板2的穿孔率为0.5%,当面板1与微穿孔消声板2的距离为30mm时,在315hz至1250hz频带中可吸收50%的声能量,当面板1与微穿孔消声板2的距离为50mm时,在200hz至1000hz频带中可吸收50%的声能量,在减少空腔深度的同时,对中低频能达到超过50%的吸声性能。

实施例一

本申请的透明通风消声装置可以固定或移动方式装置在可打开的外窗前面或邻近,消声装置能减少从室外传播到室内的噪声,结合玻璃窗和门,形成一套具自然通风及中低频降噪功能的独特门窗系统,能减少减少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其他种类的中低频噪声,同时保持透明度和自然通风。在开口为1385mmx870mm的窗口安装本申请的透明通风消声装置,面板1由透明玻璃制成,框架结构5为铝型材结构,其内置一个微穿孔消声板2,面板1与微穿孔消声板2之间的距离为30mm,微穿孔消声板2的厚度设为1.0mm,微穿孔消声板2的微穿孔直径为0.5mm,微穿孔消声板2的穿孔率为0.5%,微穿孔消声板2的微穿孔排列成矩形,在面板1与微穿孔消声板2之间间隔设置3个横向隔板6,横向隔板6由吸声材料制成,如图5所示,该透明通风消声装置的整体声衰减为6分贝至11分贝,如图6所示,该透明通风消声装置在在315hz至1250hz频带中可吸收50%的声能量。

实施例二

在开口为1385mmx870mm的窗口安装本申请的透明通风消声装置,面板1由透明玻璃制成,框架结构5为铝型材结构,其内置一个微穿孔消声板2,面板1与微穿孔消声板2之间的距离为30mm,微穿孔消声板2的厚度设为1.0mm,微穿孔消声板2的微穿孔直径为0.5mm,微穿孔消声板2的穿孔率为0.5%,微穿孔消声板2的微穿孔排列成矩形,如图6所示,该透明通风消声装置在400hz至1250hz频带中的吸声性能达到50%。

实施例三

把本申请的透明通风消声装置应用在建筑物外墙,该透明通风消声装置的微穿孔消声板2的厚度为1.0mm,内置一个微穿孔消声板2,面板1与微穿孔消声板2之间的距离设为50mm,微穿孔消声板2的微穿孔直径为0.5mm,微穿孔消声板2的穿孔率为0.5%,在面板1与微穿孔消声板2之间间隔设有3块透明的横向隔板6,横向隔板6由吸声材料制成。在建筑物外墙设有1385mmx870mm的开口,将该透明通风消声装置安装在建筑物外墙上,与建筑物外墙融合为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该透明通风消声装置能减少从室外传播到室内的噪声,使声环境达到接收水平,同时保持透明度和自然通风,当窗户关闭时,该消声装置能为房间提供自然通风,同时减少噪声传播,内置的横向隔板6能增强吸声效果和结构稳定性,同时在该透明通风消声装置的进风口3或出风口4加上阀门,能防止雨水渗入。如图7所示,该透明通风消声装置在200hz至1000hz频带中可吸收50%的声能量。

实施例四

把本申请的透明通风消声装置应用在建筑物外墙,该透明通风消声装置的微穿孔消声板2的厚度为1.0mm,内置一个微穿孔消声板2,面板1与微穿孔消声板2之间的距离设为50mm,微穿孔消声板2的微穿孔直径为0.5mm,微穿孔消声板2的穿孔率为0.5%,在面板1与微穿孔消声板2之间间隔设有3块透明的横向隔板6,横向隔板6由透明材料制成。在建筑物外墙设有1385mmx870mm的开口,将该透明通风消声装置安装在建筑物外墙上,与建筑物外墙融合为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该透明通风消声装置能减少从室外传播到室内的噪声,使声环境达到接收水平,同时保持透明度和自然通风,当窗户关闭时,该消声装置能为房间提供自然通风,同时减少噪声传播,内置的横向隔板6能增强吸声效果和结构稳定性,同时在该透明通风消声装置的进风口3或出风口4加上阀门,能防止雨水渗入。如图7所示,该透明通风消声装置在200hz至1000hz频带中可吸收50%的声能量。

本申请的透明通风消声装置以透明材料制成,如利用有机玻璃(pmma)、聚碳酸酯(pc)、涤纶树脂(pet)或玻璃制成,如图2和图3所示,可框架结构5上设置多个微穿孔消声板2,能够提高降噪性能。可在该消声装置内部加装照明设备,以配合所需的室内气氛;在面板1和微穿孔消声板2之间加装透明或可吸声的横向隔板6,以增强其吸声性能和结构牢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