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装水量的扫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1907发布日期:2020-01-24 14:24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装水量的扫地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环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装水量的扫地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真空抽吸型地面扫地机一般具有用于沿着地面行驶的轮子和至少一个用于清扫地面的可转动驱动的清扫刷以及真空垃圾箱。借助于这种地面扫地机可以清扫地面,例如街道、人行道或者停车场等。地面扫地机的至少一个扫刷作用在待清洁的地面上并且将清扫物引导到吸嘴组件,清扫物由吸嘴组件吸入并通过与其连接的管道运送到真空垃圾箱中。为此,真空垃圾箱由抽吸设备以负压加载,从而构成从吸嘴组件到真空垃圾箱以及从真空垃圾箱到抽吸设备的吸取流。扫地机构造为自走式的,例如呈车辆的形式,其中,真空垃圾箱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后部的区域中,并且车辆可以在前面的区域中具有驾驶员舱。将扫刷装置、吸嘴组件设置在扫地机的行驶方向的前面,需要清扫时则将扫刷装置放下,并驱动扫刷旋转,以及将垃圾汇聚到吸嘴组件的前方,被吸嘴组件吸入到后方垃圾箱中,并且在清扫时为了避免扬尘的产生,将会同时对路面进行喷水降尘。

故扫地车需要通过水箱装载水进行行走清洁,而扫地车除了装载水外,还必须需要配备扫刷、垃圾箱、驾驶室、风机、油压系统、驱动系统、电池等设备,故可用于装载水利用空间相对较小,而较小的装水量则会直接影响扫地车的作业距离、作业效率和作业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空间利用率和装水量的扫地车。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扫地车,包括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和车架组件,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车架组件上,扫地车还包括连通管路组件、左前水箱、右前水箱、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左前水箱设置在靠近左前轮的位置处,右前水箱设置在靠近右前轮的位置处,左后水箱设置在靠近左后轮的位置处,右后水箱设置在靠近右后轮的位置处,连通管路组件连通在左前水箱、右前水箱、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之间。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的前后零碎空间分别对应地布置左前水箱、右前水箱、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由于水体属于流体其不需要特定的放置空间,故可以将水箱设置成配合轮子的异型,并在内部设置储水腔便可实现巧妙利用零碎空间,再利用连通管路组件连通在左前水箱、右前水箱、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之间,利用连通原理便可作为整体水箱使用,利用车辆外周的零碎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和装水量,从而大大提高扫地车的作业距离、作业效率和作业品质。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车架组件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铰接,前车架可相对于后车架在水平面上转动。

由上可见,通过铰接的车架可提供扫地车的行走灵活性,同时也实现左前水箱、右前水箱、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在转向是相互不干涉。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左前水箱内设置左前储水腔,左前水箱包括左侧部和左底部,左侧部和左底部呈弯曲布置,左侧部设置有左前轮眉让位部,左前轮眉让位部位于左前轮外。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右前水箱内设置右前储水腔,右前水箱包括右侧部和右底部,右侧部和右底部呈弯曲布置,右侧部设置有右前轮眉让位部,右前轮眉让位部位于右前轮外。

由上可见,通过在水箱设置轮眉让位部对车轮的位置进行避让,并利用车轮后侧的左底部和右底部,尽最大限度地获取可载水空间,提高装水量。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左后水箱包括第一储水部、第二储水部和第一连通部,左后水箱设置有左后轮眉让位部,左后轮眉让位部位于左后轮外,第一储水部和第二储水部分别设置在左后轮的前后方,第一连通部位于第一储水部和第二储水部之间并位于左后轮的上方。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右后水箱包括第三储水部、第四储水部和第二连通部,右后水箱设置有右后轮眉让位部,右后轮眉让位部位于右后轮外,第三储水部和第四储水部分别设置在右后轮的前后方,第二连通部位于第三储水部和第四储水部之间并位于右后轮的上方。

由上可见,通过在水箱设置轮眉让位部对车轮的位置进行避让,并利用车轮前后方的设置储水部,尽最大限度地获取可载水空间,提高装水量。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左前水箱、右前水箱、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分别在底部设置有连通口;连通管路组件分别与左前水箱的连通口、右前水箱的连通口、左后水箱的连通口和右后水箱的连通口连接。

由上可见,通过将连通管路组件分别与各个底部的连通口连接,利用连通原理使得各个水箱的水平基本持平,从而避免水箱水量不均,避免配重不均和行走不稳定,也提高水箱的水利用率。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扫地车还包括左前支撑板、右前支撑板、左后支撑板、右后支撑板,左前支撑板、右前支撑板、左后支撑板、右后支撑板分别与车架组件固定连接,左前水箱设置在左前支撑板上,右前水箱设置在右前支撑板上,左后水箱设置在左后支撑板上,右后水箱设置在右后支撑板上。

由上可见,通过支撑板对水箱进行支撑固定,继而提高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扫地车还包括液体存储箱,液体存储箱位于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之间,液体存储箱位于左后轮和右后轮的前方。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扫地车还包括切换阀,切换阀连接在液体存储箱和连通管路组件之间。

由上可见,液体存储箱设置在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之间,且位于左后轮和右后轮的前方,继而充分利用空间,并且液体存储箱可存储一些功能性液体,如防冻液等,可有效提高扫地车的泛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扫地车实施例水路系统的系统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扫地车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扫地车实施例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扫地车实施例在省略驾驶室和垃圾箱后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扫地车实施例在省略驾驶室和垃圾箱后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扫地车实施例在底部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扫地车实施例中垃圾箱体省略外壳后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扫地车实施例中垃圾箱体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扫地车包括车架组件11、车轮组件、喷嘴组件、驾驶室和垃圾箱体4,车架组件11包括前车架111和后车架112,前车架111和后车架112铰接,前车架111可相对于后车架112在水平面上转动,车轮组件包括左前轮121、右前轮122、左后轮123和右后轮124,左前轮121和右前轮122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前车架111上,左后轮123和右后轮124可转动地设置在后车架112上,驾驶室设置在前车架111上,垃圾箱体4设置在后车架112上。前车架111的前方还设置有左扫刷和右扫刷,喷嘴组件包括左喷嘴281和右喷嘴282,左喷嘴281设置在左扫刷的上方,右喷嘴282设置在右扫刷的上方。

参照图4至图6,扫地车还包括连通管路组件、左前水箱21、右前水箱22、左后水箱23和右后水箱24,左前水箱21设置在靠近左前轮121的位置处,右前水箱22设置在靠近右前轮122的位置处,左后水箱23设置在靠近左后轮123的位置处,右后水箱24设置在靠近右后轮124的位置处。

左前水箱21内设置左前储水腔,左前水箱21包括左侧部211和左底部212,左侧部211和左底部212呈弯曲布置,左侧部211设置有左前轮眉让位部213,左前轮眉让位部213位于左前轮121外。左前水箱21上还设置有注水口214

右前水箱22内设置右前储水腔,右前水箱22包括右侧部和右底部,右侧部和右底部呈弯曲布置,右侧部设置有右前轮122眉让位部,右前轮122眉让位部位于右前轮122外。左前水箱21和右前水箱22围成容纳腔,驾驶室设置在左前水箱21和右前水箱22的上方。

左后水箱23包括第一储水部231、第二储水部232和第一连通部234,左后水箱23设置有左后轮眉让位部234,左后轮眉让位部234位于左后轮123外,第一储水部231和第二储水部232分别设置在左后轮123的前后方,第一连通部234位于第一储水部231和第二储水部232之间并位于左后轮123的上方。左后水箱23在顶面设置有承载端面。

右后水箱24包括第三储水部、第四储水部和第二连通部,右后水箱24设置有右后轮眉让位部,右后轮眉让位部位于右后轮124外,第三储水部和第四储水部分别设置在右后轮124的前后方,第二连通部位于第三储水部和第四储水部之间并位于右后轮124的上方。右后水箱23在顶面设置有承载端面。

扫地车还包括左前支撑板114、右前支撑板113、两个左后支撑板125、两个右后支撑板126,左前支撑板114和右前支撑板113分别固定连接在前车架111的两侧,两个左后支撑板125、两个右后支撑板126分别固定连接在后车架112的两侧上,两个左后支撑板125位于左后轮的前后方,两个右后支撑板126位于右后轮的前后方。左前水箱21设置在左前支撑板114上,右前水箱22设置在右前支撑板113上,左后水箱23设置在左后支撑板125上,右后水箱24设置在右后支撑板126上。左前水箱21、右前水箱22、左后水箱23和右后水箱24分别各自对应的支撑板处且位于底部设置有连通口。在左前水箱21可设置有液位传感器261以及液位表262,当然液位传感器261以及液位表262亦可设置在其他水箱中。

扫地车还包括液体存储箱271,液体存储箱位于左后水箱23和右后水箱24之间,液体存储箱271位于左后轮123和右后轮124的前方,且液体存储箱271位于后车架靠近前车架的一侧处。液体存储箱271可用于存放防冻液等一些功能性液体。

扫地车还包括第一泵装置、第二泵装置、外接管路291、高压水枪294、卷管器295、放水阀263、切换阀272,第一泵装置采用隔膜泵276,第二泵装置采用高压泵277。当然泵装置还可采用其他形式的泵。连通管路组件位于车架组件的底部,连通管路组件包括主管路26、多个连接管路25、第一分管路274和第二分管路275,主管路26沿车架组件11的前后方向布置,左前水箱21、右前水箱22、左后水箱23和右后水箱24分别通过连接管路25与主管路26连接,连接时可通过四通进行连接,即连接管路25分别对应对水箱的连通口连接。

切换阀272采用l型三通切换阀,切换阀272连接在液体存储箱271和主管路26之间,过滤器273与切换阀272连接,第一分管路274和第二分管路275并联地与过滤器连接,第一分管路274与喷嘴组件的左喷嘴281和右喷嘴282连接,第一分管路274上设置有隔膜泵276,第一分管路274与过滤器273连接。第二分管路275与外接管路291连接,并通过高压水泵277连接驱动。放水阀263设置在车架组件11的后方,放水阀263与主管路26连接。切换阀272亦可采用其他形状的阀设备,如液体存储箱271存储不同种类的功能液体,其可采用四通阀也是均可的。

卷管器295、第二泵装置和外接管路291均设置在车架组件11的后方,在本实施例中,卷管器295、第二泵装置和外接管路291设置在后车架112上,且位于后车架112的靠后方,外接管路291盘卷在卷管器295上,高压水枪294可通过接头与外接管路291可拆卸连接。当然对于卷管器295、第二泵装置和外接管路291还可进行位置细微调整,如可设置在后车架的靠左或靠右一侧,亦可方便使用。

参照图7和图8,垃圾箱体包括存储箱体411、密闭盖体412、滤网42、叶轮43、输送管44和转动驱动装置44,滤网42设置在存储箱体411内,存储箱体411在滤网42的下方设置有输入口412,存储箱体411的下侧设置有输入口412,输送管44设置有入口和出口,输送管44的入口与输入口412连接,输送管44的出口朝向密闭盖体412,输送管44设置在存储箱体411内,密闭盖体412可转动地盖合在存储箱体411上,密闭盖体412和存储箱体411围成垃圾容纳腔,垃圾容纳腔设置有垃圾倾倒口。

密闭盖体412在垃圾容纳腔内具有内端面,在内端面上设置有引流槽,引流槽包括输入槽、分流槽和分流槽,输入槽位于分流槽和分流槽之间,输入槽位于中部,分流槽、分流槽自输入槽横向弯曲延伸,分流槽、分流槽分别朝向横向两侧弯曲,输送管44的出口朝向输入槽地布置。

存储箱体411设置有安装板411,安装板411位于滤网42的上方,叶轮43设置在滤网42的上方,转动驱动装置44设置在叶轮43的上方,叶轮43朝向滤网42设置有负压口431,叶轮43在径向侧设置有排出口,转动驱动装置与叶轮43连接并驱动叶轮43转动,垃圾箱体还包括清洗管路292,清洗管路292的输出口294位于滤网42的上方且位于负压口431的一侧上,且叶轮43和清洗管路292的输出口294均设置在安装板411上。输送管44、安装板411和滤网42均朝同一方向倾斜布置,负压口431位于出口和入口之间。

垃圾箱体还包括外壳45,外壳45位于存储箱体411外侧,清洗管路292位于外壳45和存储箱体411之间延伸布置,清洗管路292的接入口293设置在靠近垃圾倾倒口的位置处,并清洗管路292的接入口固定设置在后车架的后方上,清洗管路292的接入口293采用快速接口,外接管路291可拆卸地与清洗管路292的接入口连接,继而使得清洗管路292的输出口294输出水,并可被叶轮的负压口431吸入,继而实现自清洗。

由上可见,通过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的前后零碎空间分别对应地布置左前水箱、右前水箱、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由于水体属于流体其不需要特定的放置空间,故可以将水箱设置成配合轮子的异型,并在内部设置储水腔便可实现巧妙利用零碎空间,再利用连通管路组件连通在左前水箱、右前水箱、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之间,利用连通原理便可作为整体水箱使用,利用车辆外周的零碎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和装水量,从而大大提高扫地车的作业距离、作业效率和作业品质。通过铰接的车架可提供扫地车的行走灵活性,同时也实现左前水箱、右前水箱、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在转向是相互不干涉。通过在水箱设置轮眉让位部对车轮的位置进行避让,并利用车轮后侧的左底部和右底部,尽最大限度地获取可载水空间,提高装水量。且通过在水箱设置轮眉让位部对车轮的位置进行避让,并利用车轮前后方的设置储水部,尽最大限度地获取可载水空间,提高装水量。通过将连通管路组件分别与各个底部的连通口连接,利用连通原理使得各个水箱的水平基本持平,从而避免水箱水量不均,避免配重不均和行走不稳定,也提高水箱的水利用率。通过支撑板对水箱进行支撑固定,继而提高稳定性。液体存储箱设置在左后水箱和右后水箱之间,且位于左后轮和右后轮的前方,继而充分利用空间,并且液体存储箱可存储一些功能性液体,如防冻液等,可有效提高扫地车的泛用性。

以及,在原有喷嘴的水路系统上,通过在车架的后方设置有第二泵装置和外接管路,使得扫地车在常规的清扫作业外,能够利用外接管路与其他清洁设备连接,如高压水枪、清洁喷头等,继而实现扩展扫地车的清洁功能,提高清洁方便性。外接管路盘卷在卷管器上,使得外接管路能够提高清洁作业半径。

并且,通过将清洗管路的输出口设置在位于滤网的上方,即位于滤网的内侧,且靠近叶轮的负压口,当需要清洗时,使叶轮转动负压抽风,清洗管路的输出口输出水,在负压的作用下,使得水能够被叶轮吸入,并且水在高速转动下打散,继而均匀地对叶轮进行清洗,由于水被打散呈雾态,故可从叶轮的排风口高压排出,继而实现叶轮的自清洗,且安全高效。将清洗管路的输出口和叶轮设置在同一安装板上,其便于安装,只要将输出口设置在叶轮的一侧即可,在负压吸引力的作用下便可将水汽抽进入叶轮中。将清洗管路的接入口设置在靠近垃圾倾倒口的位置处,方便与对清洗管路的接入或拆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