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标志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0837发布日期:2020-01-10 15:33阅读:1119来源:国知局
道路交通标志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标志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交通标志牌。



背景技术:

《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规定:道路交通标志由标志板和支撑件组成。反光型标志板面应粘贴符合gb/t18833要求的反光膜以及耐久性与反光膜相匹配的黑膜为面膜。标志底板可采用铝合金板、铝合金型材、钢板、合成树脂类板材等制作。

《led主动发光道路交通标志》gb/t31446-2015规定:led主动发光道路交通标志由底板、主动发光单元、壳体、逆反射材料、驱动控制电路等组成,太阳能供电的标志还应包括太阳电池组件、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电路等。

在本技术领域,标志板还可以称作道路交通标志牌。由于特殊的应用环境,主动发光型道路标识牌的技术要求区别于一般的发光标志。

公开于2015年2月25日的中国专利文献cn204178666u记载了一种led背投式主动发光道路交通标志,包括箱体、led面光源、逆反射标志底板、逆反射材料,led面光源设置于箱体内,逆反射标志设置于箱体正面,逆反射材料粘贴于逆反射标志底板正面。它采用背投式主动发光,led面光源需要铺满道路交通标志的板面,按照规范要求及其公开的内容,相邻led灯的间距小于35mm,大量的led灯以及箱体材料,势必会增加道路交通标志牌的重量和厚度,且其逆反射标志底板为镂空的铝合金基材,会极大影响标志的结构整体性。因此,该交通标志板有如下问题:1.构造复杂,且因需镂空面板,在整体性及抗风性能上不利,较传统交通标志增重较多,因此对固定杆和固定方式的要求特别高;2.由于led面光源设置于箱体内,一旦出现故障,拆卸检修作业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交通标志牌,以解决现有的主动发光型道路交通标志牌对固定杆和固定方式要求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采用“光电分离”思路,将光源发生器(如led光源等易损器件)与不易损坏的光学器件(光转发组件等)分离设置,达到轻薄且易维护的目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道路交通标志牌,包括道路交通标志牌主体和光源发生器,所述光源发生器用于发出光源光束,所述道路交通标志牌主体包括固定在一起的耐候性基体、光转发组件和逆反射膜;所述光转发组件包括光耦合器、光波导装置和光转发部,所述光耦合器用于接收所述光源光束,并使进入所述光耦合器内的光线能够进入所述光波导装置,所述光转发部用于改变所述光波导装置的波导界面性质,以使进入所述光波导装置内的光线能够以主动发光型交通标志所需要的角度透过所述逆反射膜的透光部分射出,并形成所述主动发光交通标志的发光部。

其中,所述光源发生器与所述道路交通标志牌主体可拆卸固定在一起,或者,所述光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道路交通标志牌主体分体设置,也就是说,光源发生器与所述道路交通标志牌主体并不必然需要固定在一起,例如,光源发生器和道路交通标志牌主体均固定在标志杆上。将易损部件与光源发生器与道路交通标牌主体可拆装连接或相分离设置,便于道路交通标志牌实现轻薄且易维护的目标。

优选的,在靠近于所述逆反射膜一侧,所述耐候性基体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光转发组件的第一安装槽和用于放置所述光源发生器的第一通孔,在远离所述逆反射膜的一侧,在所述耐候性基体的所述第一通孔处安装有门体。

优选的,所述耐候性基体包括标志底板和固定在标志底板上的找平垫层,在所述找平垫层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光波导装置和所述光转发部,在所述标志底板上设有用于设置所述光耦合器的第三通孔,所述光源发生器安装在所述标志底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标志底板、找平垫层、光波导装置、光转发部不可拆卸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光波导装置为导光板或导光膜,所述光转发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光波导装置表面或内部的光学涂层、膜材料和蚀刻体中的至少一种,以形成所述发光部的部分或全部。

优选的,所述光耦合器包括高透导光光纤和设置在高透导光光纤的至少一个端头处的光线角度调制部,所述光线角度调制部用于使进入所述光波导装置内的光线能够在所述光波导装置内形成全反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光线角度调制部包括透镜。

优选的,所述光源光束与所述标志光束形成0~180°但不包括180°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光转发组件,能够节约所需的光源发生器的表面积,从而节约光源发生器的发光源数量,这样减轻了道路交通标志牌的重量;光波导装置及光转发组件较易处理成超薄结构,固定于基板正面而非背部,这样不需要对标志基板做镂空处理,提升标志的结构整体性;而且,借助于光耦合器,也能减小道路交通标志牌的厚度,从而降低了对固定杆的规格要求,也可以选择更多的固定方式;最后,光源发生器与标志主体分离的设计,使易损的光源发生器在交通标志生命周期内更易维护、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道路交通标志牌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一种道路交通标志牌的移除逆反射膜后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耐候性基体的前视图。

图4为图3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一种道路交通标志牌的移除逆反射膜后的结构图。

图6为图5中耐候性基体的前视图。

图7为图6的后视图。

图8为图2或图5中部分光波导装置和光转发部的示意图。

图9为沿图8的a-a剖面线的剖视图,图中,位于光波导装置内的双点划线用于标识剖视图内的第一标志体的边界。

图中,1-耐候性基体,11-第一安装槽,12-第一通孔,13-第一安装槽,14-第三通孔,15-第二安装孔,16-第二安装孔,2-光源发生器,3-光转发组件,31-光耦合器,32-光波导装置,33-光转发部,4-逆反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道路交通标志牌,包括道路交通标志牌主体和光源发生器,所述光源发生器用于发出光源光束,所述道路交通标志牌主体包括固定在一起的耐候性基体、光转发组件和逆反射膜;所述光转发组件包括光耦合器、光波导装置和光转发部,所述光耦合器用于接收所述光源光束,并使进入所述光耦合器内的光线能够进入所述光波导装置,所述光转发部用于改变所述光波导装置的波导界面性质,以使进入所述光波导装置内的光线能够以主动发光型交通标志所需要的角度透过所述逆反射膜的透光部分射出,并形成所述主动发光交通标志的发光部。

其中,所述光源发生器与所述道路交通标志牌主体可拆卸固定在一起,或者,所述光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道路交通标志牌主体分体设置,也就是说,光源发生器与所述道路交通标志牌主体并不必然需要固定在一起,例如,光源发生器和道路交通标志牌主体均固定在标志杆上。将易损部件光源发生器与道路交通标牌主体可拆装连接或相分离设置,便于道路交通标志牌实现轻薄且易维护的目标。

耐候性基体可以采用《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中所规定的标志底板的材料制作形成。逆反射膜可以采用符合gb/t18833要求的反光膜以及耐久性与反光膜相匹配的黑膜。现有技术中,逆反射膜用符合规范要求的逆反光膜整体铺贴,在对应于逆反射膜的透光部分的位置镂空;在对应于镂空区域铺贴高透光率逆反光膜,使标志光束能够透射出来。

光源发生器可以选择led光源。光波导装置就是传输光频电磁波的导行结构的构件。光转发部是能够改变光波导装置界面特性的光学器件或光学微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光学涂层、膜材料、光波导装置表面或内部的蚀刻体。

实施例2:一种道路交通标志牌,参见图1-4和图8-9,包括固定在一起的耐候性基体1、光源发生器2、光转发组件3和逆反射膜4,光源发生器2用于发出光源光束,可以采用单个led灯、两个以上的led形成的光源阵列。本实施例中,光源发生器2与耐候性基体1可拆卸固定在一起。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是,在靠近于逆反射膜4一侧,耐候性基体1上设有用于放置光转发组件3的第一安装槽和用于放置光源发生器2的第一通孔12。参见图3,第一安装槽11用于设置光波导装置32和光转发部33,第一安装槽13用于设置光耦合器,根据需要,可以在远离逆反射膜4的一侧,在耐候性基体1的第一通孔12处安装有门体(未画)。由于光源发生器22为电器部件,较其它部件易损坏,在维修时,打开门体后,就可以方便地取出光源发生器2,以便于维修更换光源发生器2,这个过程中不需要破坏逆反射膜3的整体性,这样就能避免逆反射膜3的版面拼接缝过多。

图2中仅示出一个光源发生器2,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光源发生器2。

实施例3:一种道路交通标志牌,参见图1和图5-9,包括固定在一起的耐候性基体1、光源发生器2、光转发组件3和逆反射膜4,作为实施例1的耐候性基体另一种实现方式,耐候性基体1包括标志底板和固定在标志底板上的找平垫层,在找平垫层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光波导装置32和光转发部33,参见图6,第二安装孔15用于设置光波导装置32和光转发部33,第二安装孔16用于设置光耦合器31的一部分。在标志底板上设有用于设置光耦合器31的第三通孔14,光源发生器2安装在标志底板上,这时,光源发生器2设置在道路交通标志牌的表面,维护时拆装更方便。作为优选,标志底板、找平垫层、光波导装置、光转发部不可拆卸固定在一起,这样,道路交通标志牌就具有较好的一体性,也较为轻薄,而且便于维护光源发生器2。找平垫层可以选用铝合金、钢材、合成树脂、玻璃钢等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现有的不会发光的道路交通标志牌形成标志底板。

实施例4:一种道路交通标志牌,包括固定在一起的耐候性基体1、光源发生器2、光转发组件3和逆反射膜4,作为对实施例1、实施例2或实施例3中部分构成要素的优选方案,本实施例附加了以下特征:

可选的,光波导装置32为导光板、导光膜,或者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反光面,光转发部为用于形成能够增加或减少对应位置处的光波导装置32厚度的反射面或透射面,以形成发光部的部分或全部。导光板与导光膜的区别是,导光板较导光膜厚,且导光板为硬质材料,导光膜为柔性材料。

可选的,光耦合器31包括高透导光光纤和设置在高透导光光纤的至少一个端头处的光线角度调制部,所述光线角度调制部用于使进入所述光波导装置内的光线能够在所述光波导装置内形成全反射现象。光线角度调制部可选调光透镜,调光透镜最好能够一体成形在高透导光光纤的端头处,高透导光光纤的另一端可以与光波导装置固定连接在一起,也可以相对光波导装置定位。

可选的,所述光源光束与所述标志光束形成0~180°但不包括180°的夹角。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可选的附加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成新的方案。

现有技术中,固定方式有粘结固定、铆接固定、螺栓固定、卡接固定。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