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警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4600发布日期:2020-08-07 17:05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警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警示用具,特别是一种建筑工程临时性警戒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建筑行业对建筑安全施工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及安全警示设施日趋完善,目前建筑行业传统采用的临时警戒装置为拉设警戒带进行临时防护,即两端放置两个固定路锥或钢管,在两端固定物间拉设警戒带。这种现有临时防护设施不仅拉设的警戒带容易脱落下坠,无法保证警戒期间的完整性,警戒带无法重复使用而且该种临时防护不够正规,警戒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警戒装置,要解决现有警戒带临时防护措施容易脱落下坠,警戒带无法重复使用,临时防护不正规,警戒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警戒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一组反光路锥,所述反光路锥包括本体和附属结构,

所述反光路锥包括起始的一个第一反光路锥和沿第一反光路锥成直线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反光路锥,

所述第一反光路锥的附属结构为安置反光警示卷带的卷带盒,所述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卷带盒,所述卷带盒竖向贯穿插有手动摇杆,所述手动摇杆包括竖向位于盒内的转动轴段和盒外的手柄段,所述转动轴段的底部连接在卷带盒的底板上,所述转动轴段的顶部穿出卷带盒的顶板并连接手柄段,所述反光警示卷带水平卷曲缠绕在转动轴段上,

所述卷带盒朝向第二反光路锥的一侧侧板上开有竖向出口缝,所述竖向出口缝的下方、该侧板上固定连接有反挡板,所述反光警示卷带的起始端固定连接有竖向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长度大于竖向出口缝的长度,所述反挡板阻挡限位杆的底端部,所述反光警示卷带的下侧边间隔固定连接有一组定位螺帽,

所述定位螺帽的设置间距与第二反光路锥的设置间距相同,所述第二反光路锥的附属结构为固定连接在本体顶部的竖向的螺杆,所述反光警示卷带自卷带盒拉出,定位螺帽与螺杆螺纹连接。

所述本体包括底座板和固定连接在底座板中央的锥体,所述底座板为矩形,所述锥体与底座板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圈加强肋,所述锥体为空心体,由塑料制成。

所述螺杆和定位螺帽均为不锈钢制成。

所述底座板包括面板和四周向下垂直面板的槽帮板,所述槽帮板和面板之间形成底座空间。

所述面板对角设置有两个可旋转提手,面板上开有供可旋转提手嵌入的嵌槽,所述嵌槽内置有转轴。

所述面板的下侧、可旋转提手的下方底座空间内各自紧贴槽帮板竖向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平的转杆,所述转杆上套有折叠式钢钎,所述折叠式钢钎的尾端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套箍在转杆中间,所述折叠式钢钎围绕转杆转动连接。

所述面板的下侧对应折叠式钢钎中部设有限位环。

所述反光警示卷带上开有卸风孔,所述卸风孔沿反光警示卷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两种反光路锥配合使用,第一反光路锥上安置卷带盒,保证警戒带的可回收使用,警戒带上固定连接螺帽,并配合第二反光路锥顶部的螺杆进行使用,两者螺纹连接即可保证警戒带的稳定固定,安装简单,可拆卸方便,不易脱落,警戒性完整,反光带可以保证放置时纵向整体为一条直线,不用时仅需要回收至卷带盒中即可,无过多装置。

本实用新型安装工序简单便捷,如警戒距离较长,可设置多个路锥即可加长防护范围。如在多风地区,一方面通过卸风孔卸力,另一方面为防止设置好的警戒装置被吹倒,可将反光路锥底部钢钎调出扎入地下进行固定该路锥,提起时可通过路锥底盘上侧的折叠提手拉出锚入地面的路锥。

本实用新型一般用于现场路况出问题的地方,如路面凹陷、雨污水井检修等位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反光路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反光路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螺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底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反光路锥、2-第二反光路锥、3-卷带盒、31-底板、32-顶板、33-侧板、4-手动摇杆、41-转动轴段、42-手柄段、5-反光警示卷带、6-竖向出口缝、7-反挡板、8-限位杆、9-定位螺帽、10-螺杆、11-本体、12-底座板、121-面板、122-槽帮板、13-锥体、14-加强肋、15-底座空间、16-可旋转提手、17-嵌槽、18-转轴、19-连接板、20-转杆、21-折叠式钢钎、22-套筒、23-限位环、24-卸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7所示,一种建筑工程警戒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一组反光路锥,所述反光路锥包括本体11和附属结构。

所述反光路锥包括起始的一个第一反光路锥1和沿第一反光路锥成直线设置的两个第二反光路锥2。

所述第一反光路锥的附属结构为安置反光警示卷带5的卷带盒3,所述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卷带盒3,所述卷带盒3竖向贯穿插有手动摇杆4,所述手动摇杆包括竖向位于盒内的转动轴段41和盒外的手柄段42,所述转动轴段41的底部连接在卷带盒3的底板31上,所述转动轴段41的顶部穿出卷带盒的顶板32并连接手柄段42,所述反光警示卷带5水平卷曲缠绕在转动轴段41上。

所述卷带盒3朝向第二反光路锥2的一侧侧板33上开有竖向出口缝6,所述竖向出口缝6的下方、该侧板33上固定连接有反挡板7,所述反光警示卷带5的起始端固定连接有竖向的限位杆8,所述限位杆8的长度大于竖向出口缝6的长度,所述反挡板7阻挡限位杆8的底端部,所述反光警示卷带5的下侧边间隔固定连接有一组定位螺帽9。

所述定位螺帽9的设置间距与第二反光路锥2的设置间距相同,所述第二反光路锥的附属结构为固定连接在本体顶部的竖向的螺杆10,所述反光警示卷带5自卷带盒3拉出,定位螺帽9与螺杆10螺纹连接。所述螺杆10和定位螺帽9均为不锈钢制成。

所述本体11包括底座板12和固定连接在底座板中央的锥体13,所述底座板12为矩形,所述锥体13与底座板12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圈加强肋14,所述锥体13为空心体,由塑料制成。所述底座板12包括面板121和四周向下垂直面板的槽帮板122,所述槽帮板122和面板121之间形成底座空间15。

所述面板121对角设置有两个可旋转提手16,面板121上开有供可旋转提手16嵌入的嵌槽17,所述嵌槽17内置有转轴18。

当地面情况不佳或者多风区,需要将反光路锥固定时,所述面板121的下侧、可旋转提手16的下方底座空间15内各自紧贴槽帮板122竖向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板19,所述连接板1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平的转杆20,所述转杆20上套有折叠式钢钎21,所述折叠式钢钎21的尾端设有套筒22,所述套筒22套箍在转杆20中间,所述折叠式钢钎21围绕转杆20转动连接。使用时,将折叠式钢钎21旋转出来插入地面之内,作为路锥与地面固定装置。使用完毕后,可以通过可旋转提手将反光路锥拔起。所述面板121的下侧对应折叠式钢钎21中部设有限位环23。保证折叠式钢钎21的使用安全。

所述反光警示卷带5上开有卸风孔24,所述卸风孔24沿反光警示卷带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卸风孔24可以减小反光警示卷带的风阻力。卸风孔24的孔径为1cm。

本实施例中,反光警示卷带的总长度可以为50m或者100m,卷带盒的侧面可以张贴标语。反光路锥的设置间距可以为5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