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Y型交通标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5270发布日期:2020-09-15 18:04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Y型交通标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标志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y型交通标志结构。



背景技术:

道路交通标志是显示交通法规及道路信息的图形符号,其主要用于使交通法规得到形象、具体、简明的表达,同时交通标志还表达了难以用文字描述的内容,用以管理交通、指示行车方向以保证道路畅通与行车安全的设施。道路交通标志牌适用于公路、城市道路以及一切专用公路,具有法令的性质,车辆、行人都必须遵守。道路交通标志结构主要有立柱和安装于立置的标志牌组成,标志牌与立柱之间通过安装件连接。

参照公告号为cn20396646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交通标志牌的安装件,其包括连接件和锁紧箍,以及连接二者的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所述连接件开有活动槽,且活动槽一侧开有开口,另一侧设置有铆钉孔。连接件通过在铆钉孔处与标志牌钉紧拉铆钉,从而使标志牌与连接件紧密连接。

但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立柱与连接件之间的接触为线接触,接触面积小使得立柱与连接件之间的位置容易发生偏移,从而影响标志牌的安装位置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y型交通标志结构,具有安装位置准确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y型交通标志结构,包括指示牌、用于安装所述指示牌的支撑组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指示牌和所述支撑组件的连接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于地面的立柱和固定设置于所述立柱上端横梁;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指示牌的连接块、安装于所述连接块的底衬件以及安装于所述连接块的抱箍件,所述底衬件上具有与所述横梁外圆面贴合的抵槽,所述抵槽与所述横梁靠近所述连接块一侧抵触,所述抱箍件上具有与所述横梁外圆面贴合的压槽,所述横梁远离所述连接块一侧抵触以将所述横梁压紧于所述抵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安装在地面上以使横梁置于空中,抵槽和压槽分别与横梁外圆面上相对两侧以使横梁位于底衬件和抱箍件之间,而后将底衬件和抱箍件同时安装在连接块上以使指示牌安装在横梁向,由此,通过抵槽的设置增到了指示牌和横梁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少安装过程中指示牌位置发生的偏移,从而提高指示牌安装位置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所述底衬件和所述抱箍件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靠近所述横梁开设有滑槽,所述底衬件上开设有底衬安装孔,所述抱箍件上开设有抱箍安装孔,所述连接螺栓的帽部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连接螺栓的杆部同时穿过所述底衬安装孔和所述抱箍安装孔,所述连接螺母位于所述横梁远离所述指示牌的一侧以与所述连接螺栓的杆部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螺栓的帽部在滑槽内滑动,以对指示牌和横梁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而后转动连接螺母以使连接螺母能够将底衬件和抱箍件压紧在连接块上,从而提高指示牌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衬件包括形成所述抵槽的底衬抵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底衬抵板两端的底衬支板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底衬支板的底衬连板,所述底衬安装孔位于所述底衬连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衬抵板形成抵槽以与横梁的外圆面抵触,底衬支板使得底衬抵板与底衬连板之间留有供底衬抵板受力形变的空间,从而底衬抵板能够更加贴合横梁的外圆面,从而提高横梁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衬抵板呈向着靠近所述连接块方向凸起的圆弧形设置,所述底衬抵板的圆心角为10°~1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保证抵槽能够贴合横梁的情况下,便于底衬件的生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抱箍件包括形成所述抵槽的抱箍压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抱箍压板两端的抱箍支板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抱箍支板的抱箍连板,所述抱箍安装孔位于所述抱箍连板上,所述底衬件的两个底衬支板均位于两个抱箍支板之间,所述抱箍压板呈向着远离所述连接块方向凸起的弧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底衬支板均位于两个抱箍支板之间以使横梁安装在两个抱箍支板之间,从而提高横梁的安装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衬连板上开设有预装孔,所述预装孔位于所述抱箍连板远离所述底衬抵板的一侧,所述预装孔内套设有预装螺栓,所述预装螺栓的帽部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底衬连板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侧抵压有与所述预装螺栓螺纹连接的预装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装螺栓和预装螺母配合以将底衬件预先安装在指示牌上,而后再使底衬件与抱箍件配合以使指示牌安装在横梁上,从而使得指示牌与横梁之间的安装位置更加精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梁包括一端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的斜置杆和与所述斜置杆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横置杆,所述立柱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斜置杆固定连接的杆支撑肋,所述杆支撑肋位于所述斜置杆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杆支撑肋与斜置杆固定连接以提供给横梁一个向上的支撑力,从而使得横梁的安装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埋设于路基的接地部和固定设置于所述立柱下方的接柱部;

所述接柱部包括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的底座法兰盘,所述底座法兰盘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的柱支撑肋,所述底座法兰盘上开设有底座穿孔;

所述接地部包括安装于路面的基础法兰盘和若干埋设于路基的地脚螺杆,所述基础法兰盘上开设有基础穿孔,所述地脚螺杆的上端同时穿所述底座穿孔和所述基础穿孔以螺纹连接有地脚螺母,所述地脚螺杆以所述立柱的轴线为中心周向间隔分布,路基中埋设有环绕包覆所有地脚螺杆的箍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脚螺杆埋设在路基中,转动地脚螺母以将底座法兰盘压紧在基础法兰盘上,从而提高立柱与地面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脚螺杆的下端具有勾持端,所述勾持端位于所述地脚螺杆远离所述立柱轴线的一侧,所述勾持端向上勾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勾持端勾持在路基中以提高立柱的安装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立柱安装在地面上以使横梁置于空中,抵槽和压槽分别与横梁外圆面上相对两侧以使横梁位于底衬件和抱箍件之间,而后将底衬件和抱箍件同时安装在连接块上以使指示牌安装在横梁向,由此,通过抵槽的设置增到了指示牌和横梁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少安装过程中指示牌位置发生的偏移,从而提高指示牌安装位置的准确性;

2.连接螺栓的帽部在滑槽内滑动,以对指示牌和横梁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而后转动连接螺母以使连接螺母能够将底衬件和抱箍件压紧在连接块上,从而提高指示牌安装的稳定性;

3.预装螺栓和预装螺母配合以将底衬件预先安装在指示牌上,而后再将使底衬件与抱箍件配合以使指示牌安装在横梁上,从而使得指示牌与横梁之间的安装位置更加精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指示牌;2、支撑组件;21、立柱;22、横梁;221、斜置杆;222、横置杆;23、杆支撑肋;24、接柱部;241、底座法兰盘;242、柱支撑肋;25、接地部;251、基础法兰盘;252、地脚螺杆;2521、勾持端;253、箍筋;254、地脚螺母;3、连接组件;31、连接块;311、滑槽;312、防脱沿;313、加宽沿;32、底衬件;321、底衬抵板;3211、抵槽;322、底衬支板;323、底衬连板;3231、底衬安装孔;3232、预装孔;33、抱箍件;331、抱箍压板;3311、压槽;332、抱箍支板;333、抱箍连板;3331、抱箍安装孔;34、连接螺栓;35、连接螺母;36、预装螺栓;37、预装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y型交通标志结构,包括指示牌1、用于安装指示牌1的支撑组件2以及用于连接指示牌1和支撑组件2的连接组件3。优选地,每个指示牌1上设置有三组连接组件3。

支撑组件2包括安装于地面的立柱21、固定设置于立柱21上端横梁22、固定设置于立柱21下方的接柱部24以及埋设于路基以用于固定接柱部24的接地部25。

立柱21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

横梁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横梁22分别位于立柱21水平方向上相对的两侧。优选地,其中一个横梁22的高度位置高于另一个横梁22的高度位置。高度较高的横梁22上安装有三个指示牌1,高度较低的横梁22上安装有两个指示牌1。

具体地,横梁22包括一端与立柱21固定连接的斜置杆221和与斜置杆221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横置杆222。优选地,斜置杆221和横置杆222之间一体成型。

指示牌1位于横置杆222上。横置杆222的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且横置杆222的轴线垂直于立柱21的轴线。

斜置杆221沿着靠近立柱21的方向向下倾斜,横置杆222位于斜置杆221远离立柱21的一端。斜置杆221与横置杆22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优选地,斜置杆221与横置杆222之间的夹角为135°。

进一步地,立柱21上固定设置有与斜置杆221固定连接的杆支撑肋23,杆支撑肋23位于斜置杆221的下方。杆支撑肋23呈钝角三角形板状设置。杆支撑肋23的其中一条钝角边与立柱21的外圆面抵触,杆支撑肋23的另一条钝角边与斜置杆221的外圆面抵触。杆支撑肋23与斜置杆221固定连接以提供给横梁22一个向上的支撑力,从而使得横梁22的安装更加稳定。

接柱部24包括与立柱21下端面固定连接的底座法兰盘241。底座法兰盘241呈正方形板状以水平设置。立柱21的轴线穿过底座法兰盘241的中心。

底座法兰盘241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若干底座穿孔。底座穿孔的轴线与立柱21的轴线平行。所有底座穿孔以立柱21的轴线为中心周向等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底座法兰盘241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与立柱21固定连接的柱支撑肋242。柱支撑肋242的纵截面呈类直角梯形设置以具有大端和小端。柱支撑肋242的大端端面与立柱21的外缘面焊接连接,柱支撑肋242的小端位于其大端远离立柱21的一侧。所有柱支撑肋242以立柱21的轴线为中心周向等间隔分布。

接地部25包括安装于路面的基础法兰盘251。基础法兰盘251呈正方形板状以水平设置,基础法兰盘251的形状大小均与底座法兰盘241的形状大小相同。

基础法兰盘251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若干基础穿孔。所有基础穿孔以立柱21的轴线为中心周向等间隔分布。基础穿孔的数量与底座穿孔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以使位置相对应的基础穿孔轴线与底座穿孔的轴线重合。

路基中埋设有若干地脚螺杆252。地脚螺杆252的数量与基础穿孔的数量相同。地脚螺杆252以立柱21的轴线为中心周向等间隔分布。

地脚螺杆252的上端同时穿过基础穿孔和底座穿孔以位于底座法兰盘241的上方。底座法兰盘241的上端面抵触有与地脚螺杆252螺纹连接的地脚螺母254。转动地脚螺母254以将底座法兰盘241压紧在基础法兰盘251上。

进一步地,路基中埋设有若干环绕包覆所有地脚螺杆252的箍筋253。所有箍筋253沿着竖直方向等间隔分布。箍筋253的内壁与地脚螺杆252抵触。

地脚螺杆252呈“j”字型设置,以使地脚螺杆252的下端具有勾持端2521,勾持端2521向上勾起。勾持端2521位于地脚螺杆252远离立柱21轴线的一侧。

参照图3和图4,连接组件3包括固定设置于指示牌1的连接块31、安装于连接块31的底衬件32以及安装于连接块31的抱箍件33。连接块3、底衬件32和抱箍件33之间通过连接螺栓34和连接螺母35固定连接。每组连接组件3中的连接螺栓34为两个,连接螺母35的数量与连接螺栓34的数量相同。

连接块31与指示牌1之间通过铆钉或焊接连接。连接块31呈矩形长条状设置。连接块31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连接块3靠近横梁22开设有滑槽311,且滑槽311沿竖直方向贯穿连接块3。滑槽311呈“凸”字型设置,以使滑槽311靠近横梁22一侧的开口上具有防脱沿312。连接螺栓34的帽部位于滑槽311内,且连接螺栓34帽部靠近横梁22的一侧与防脱沿312远离横梁22的一侧抵触。

进一步地,连接块31水平方向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加宽沿313,从而增大连接块31与指示牌1之间的接触面积。

底衬件32包括底衬抵板321、固定设置于底衬抵板321两端的底衬支板322以及固定设置于底衬支板322的底衬连板323。优选地,底衬抵板321、底衬支板322和底衬连板323一体成型。

底衬抵板321呈向着靠近连接块31方向凸起的圆弧形设置,以形成与横梁22外圆面贴合的抵槽3211。底衬抵板321的圆心角为10°~120°。优选地,底衬抵板321的圆心角为90°。

底衬支板322呈矩形长条状设置。底衬支板322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底衬抵板321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底衬支板322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且对称轴线过底衬抵板321的圆心。优选地,底衬支板322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指示牌1的端面垂直。

底衬连板323呈矩形长条状设置。底衬连板323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底衬连板3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底衬连板323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底衬支板3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底衬连板323与防脱沿312靠近横梁22一侧的端面抵触。

进一步地,底衬连板323上贯穿开设有底衬安装孔3231和预装孔3232。底衬安装孔3231的轴线与预装孔3232的轴线平行。底衬安装孔3231相对预装孔3232靠近底衬支板322。

进一步地,预装孔3232内套设有预装螺栓36。预装螺栓36的帽部位于滑槽311内,且预装螺栓36帽部靠近横梁22的一侧与防脱沿312远离横梁22的一侧抵触。底衬连板323远离连接块31的一侧抵压有与预装螺栓36螺纹连接的预装螺母37。预装螺栓36和预装螺母37配合以将底衬件32预先安装在指示牌1上。

抱箍件33包括抱箍压板331、固定设置于抱箍压板331两端的抱箍支板332以及固定设置于抱箍支板332的抱箍连板333。优选地,抱箍压板331、抱箍支板332和抱箍连板333一体成型。

抱箍压板331呈向着远离连接块31方向凸起的圆弧形设置,以形成与横梁22外圆面贴合的压槽3311。压槽331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抵槽3211的直径。压槽3311的圆心角小于或等于180°。优选地,压槽3311的直径等于抵槽3211的直径,压槽3311的圆心角等于180°。

压槽3311和抵槽3211之间形成有用于紧固横置杆222的紧固空间。

抱箍支板332呈矩形长条状设置。抱箍支板332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抱箍压板331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抱箍支板332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且对称轴线过抱箍压板331的圆心。底衬件32的两个底衬支板322均位于两个抱箍支板332之间。优选地,抱箍支板332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指示牌1的端面垂直。

抱箍连板333呈矩形长条状设置。抱箍连板333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抱箍连板3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抱箍连板333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抱箍支板3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抱箍连板333与底衬连板323靠近横梁22一侧的端面抵触。抱箍连板333远离底衬抵板321一端的端面位于预装孔3232靠近底衬安装孔3231的一侧。

进一步地,抱箍连板333上贯穿开设有抱箍安装孔3331。抱箍安装孔3331的轴线与底衬安装孔3231的轴线重合。

连接螺栓34的杆部同时穿过抱箍安装孔3331和底衬安装孔3231,连接螺母35抵压在抱箍连板333靠近的一侧以与连接螺栓34的端部螺纹连接。转动连接螺母35以使连接螺母35能够将底衬件32和抱箍件33压紧在连接块31上。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地脚螺杆252的下端埋设在路基中,地脚螺杆252的上端同时穿过基础法兰盘251和底座法兰盘241,转动地脚螺母254以将底座法兰盘241压紧在基础法兰盘251上;使用预装螺栓36以将底衬件32安装在指示牌1上,而后将横置杆222的一端与抵槽3211抵触且另一端与压槽3311抵触,转动连接螺母35以使横置杆222被抱箍件33压紧在底衬件32上,从而完成指示牌1的安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