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达防砸道闸及其碳纤维发光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0394发布日期:2020-09-29 09:2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雷达防砸道闸及其碳纤维发光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雷达防砸道闸及其碳纤维发光杆。



背景技术:

道闸是专门用于道路上限制机动车行驶的通道出入口管理设备,现广泛应用于公路收费站、停车场、小区、企事业单位门口,来管理车辆的出入。

道闸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具备防砸功能,以保护车辆和行人的安全。目前,传统的方式是在机芯中设置限位槽,同时采用轻质的闸杆,或在闸杆中填充塑料泡沫,当闸杆碰到目标物时,及时卡住,使闸杆停止运动。此方法无法提前感应目标物,在目标物抵达闸杆前不能及时停止闸杆运行;为改进以上方式的不足,地感线圈防砸被广泛应用,然而,地感线圈敷设需要破路施工,不仅安装和维护不方便,对原来的路面损坏也比较大,而且费力费时,更突出的问题在于,地感线圈只对金属物体的感应起作用,不能检测行人、动物等非金属物质,在人车混行的进出口场合中存在极大的不安全因素。

另一方面,道闸杆是道闸重要构成部分,其材质需要具有轻质、坚固、耐磨等特性。目前,道闸杆的材质主要有不锈钢管、铁管、铝管、铝合金管、塑料管等,不锈钢与铁管质量不及铝合金管轻,塑料则耐磨性差,高温及寒冷条件下不耐用。因此铝合金管作为主流的道闸杆被广泛应用。然而,现有的铝合金管道闸杆质量较重,强度难以满足高速应用场景需要,在高速道闸的应用中存在较大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将雷达技术及碳纤维材料运用于道闸领域,提供一种比现有道闸速度更高且更具安全的防砸道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雷达防砸道闸,包括碳纤维发光杆、雷达装置、机芯、机箱;所述雷达装置固定在所述机箱外部,所述机芯固定在所述机箱内部;所述雷达装置包括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功率放大器、pcb板及封装盒,所述机箱包括机箱本体及顶帽。

优选地,所述发射天线用于发射电磁波信号以探测所述碳纤维发光杆周围的目标物,所述接收天线用于接收经所述碳纤维发光杆周围的目标物反射回来的回波并将所述回波转化为电流。

优选地,所述功率放大器能够放大所述机芯的运行功率。

优选地,所述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及功率放大器顺次耦合在pcb板上,所述pcb板螺钉固定在所述封装盒内。

优选地,所述电磁波信号的波长频段为毫米波频段。

优选地,所述pcb板与所述机芯电源导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机芯为直流无刷机芯。

优选地,所述雷达装置螺钉固定在所述机箱本体的第一面,所述碳纤维发光杆与所述机芯铰接,并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机箱本体的第二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碳纤维发光杆,包括碳纤维管、至少一个led灯带和包胶壳体。

优选地,所述碳纤维管包括管体本部、配合部和轴环,所述配合部设置在所述碳纤维管的第一端,并与所述管体本部相邻接,所述轴环内壁紧贴所述配合部表面,所述led灯带固定在所述碳纤维管表面,所述包胶壳体将所述碳纤维管与所述led灯带封装在其内部。

优选地,所述管体本部表面设有卡槽,用于固定所述led灯带,所述配合部表面设有第一螺钉孔,用于固定所述碳纤维管,所述轴环表面设有与所述配合部同规格的第二螺钉孔。

优选地,所述led灯带固定在所述管体本部从第一端至第二端表面或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管体本部与所述配合部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螺钉孔贯通所述配合部管体表面形成通孔,所述第二螺钉孔贯通所述轴环管体表面形成通孔。

优选地,所述包胶壳体为聚氨酯通过包胶工艺形成的半透明管件。

优选地,所述轴环与所述配合部通过过盈配合方式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或技术效果:在道闸机箱上安装雷达防砸装置,避免了地感线圈的预埋工序,节省人力、物力;与此同时,雷达不仅能提前监测车辆,在车辆抵达闸杆前起竿,而且还能检测行人和动物,更具安全性;另一方面,用新型采用碳纤维管替代了原有的铝合金管,减少原铝合金管的重量,能完全适应0.3s高速道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雷达防砸道闸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雷达防砸道闸的雷达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碳纤维发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雷达防砸道闸及其碳纤维发光杆整体示意图。

1、碳纤维发光杆;10、led灯带;11、碳纤维管;110、管体本部;111、卡槽;112、配合部;113、轴环;114、第一螺钉孔;115、第二螺钉孔;12、包胶壳体;2、雷达装置;20、发射天线;21、接收天线;22、功率放大器;23、pcb板;24、封装盒;3、机芯;4、机箱;40、机箱本体;41、顶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将要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将要参考相应的附图,这些附图构成了实施例的一部分,其中描述了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能采用的各种实施例。应明白,还可使用其他的实施例,或者对本文列举的实施例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修改,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实质。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对“配合部”、“本体部”的描述仅出于描述所述对象与其他物体关联的位置状态或功能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其字面或隐含指明其他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上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一种雷达防砸道闸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雷达防砸道闸的实施例,包括碳纤维发光杆1、雷达装置2、机芯3和机箱4。具体地,雷达装置2固定在机箱4外部,机芯3固定在机箱4内部。

如图2所示,雷达装置2包括发射天线20、接收天线21、功率放大器22、pcb板23及封装盒24。具体地,机箱4包括机箱本体40及顶帽41;发射天线20用于发射电磁波信号以探测碳纤维发光杆1周围的目标物;接收天线21用于接收经碳纤维发光杆1周围的目标物反射回来的回波,并将回波转化为电流;功率放大器22能够在发射天线20检测到目标物时,增大机芯的运行功率。

进一步地,发射天线20、接收天线21及功率放大器22顺次耦合在pcb板23上,pcb板23螺钉固定在封装盒24内。

优选地,电磁波信号的波长频段为毫米波频段。由于毫米波频段的雷达工作波长短,较小的天线尺寸即能够获得较高的角度分辨率,增强检测目标物的效果。

优选地,机芯3为直流无刷机芯,且与pcb板23电源导线连接。直流无刷机芯的运行速度快、噪音小、可变向,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地,雷达装置2螺钉固定在机箱本体40的第一面,碳纤维发光杆1与机芯3铰接,并可转动连接在机箱本体40的第二面。

碳纤维发光杆1与机芯3铰接,用于传递转动力矩,使得碳纤维发光杆1能够在0°-90°范围内枢转。

具体实施方案为:雷达装置2能够实时发射检测金属物体、人和动物,在碳纤维发光杆1落杆过程中有车或人靠近,距离不足1米时,发射天线20检测到,返回回波,接收天线21将接收的回波转化为电流,接收天线21、功率放大器22与机芯3同在一回路中,功率放大器22放大回路中的电流,机芯3的运行功率增加,使机芯3的反转力矩增大,碳纤维发光杆1由落杆转化为起竿,当车或人车完全离开时,功率放大器22停止工作,回路中的电流还原至落杆时的大小,碳纤维发光杆1顺利落杆,保证了车或人的安全。

实施例2:一种碳纤维发光杆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发光杆的实施例,包括碳纤维管11、led灯带10、包胶壳体12。具体地,碳纤维管11是道闸杆的核心骨架,用于挡拦行车,其一端与传动机构30相连,通过传动机构30的升降功能带动碳纤维管11起竿与落杆,实现落杆停车,起竿通行。

优选地,led灯带10至少一个直接背胶固定在碳纤维管11表面也可以安装在卡槽111内,用于提醒车辆防止误撞。

优选地,led灯带10内设控制电路和光线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将感知的光线强弱信号传达至控制电路,通过控制电路调整led灯的开关档位,以此控制led灯带10光线强度。在led灯带10固定在碳纤维管11上之后,采用聚氨酯通过包胶工艺将led灯带10与碳纤维管11进行封胶,形成半透明包胶壳体12。封胶后的碳纤维管11具有弹性、更加轻质,不仅能有效防止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和车辆的损害,还能适应0.3s的高速道闸;同时,封胶后更加有效地保护led灯带10和碳纤维管1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碳纤维管11,包括管体本部110、配合部112和轴环113;管体本部110从第一端至第二端表面设有卡槽111,用于固定led灯带10;配合部112设置在碳纤维管11第一端与管体本部110相邻,配合部112表面设有第一螺钉孔114,用于固定碳纤维管11;轴环113内壁紧贴配合部112表面,在轴环113表面设有与配合部112同规格的第二螺钉孔115。

优选地,轴环113与配合部112连接方式为过盈配合。轴环的材质优选树脂材料,用于有效地紧固和保护碳纤维管11。

可选地,碳纤维管11的端面可以为圆形端面或八角形端面;led灯带10固定方式不限于卡槽固定,也可以是背胶固定等其他固定方式。

本实施例采用新型的碳纤维管替代了原有的铝合金管,减少原铝合金管的重量,能完全适应0.3s高速道闸;包胶后碳纤维管具有弹性,有效防止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及车辆的损害;led灯带被包胶封装后起到有效防水,保证led灯带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雷达防砸道闸及其碳纤维发光杆更具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道闸机箱上安装雷达防砸装置,避免了地感线圈的预埋工序,节省人力、物力;与此同时,雷达不仅能提前监测车辆,在车辆抵达闸杆前起竿,而且还能检测行人和动物,更具安全性;另一方面,用新型采用碳纤维管替代了原有的铝合金管,减少原铝合金管的重量,能完全适应0.3s高速道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同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