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滑动抗拉球型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92412发布日期:2020-11-20 09:5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向滑动抗拉球型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拉球型支座,具体是一种单向滑动抗拉球型支座。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单向滑动球型支座可以实现受到竖向和水平载荷的作用下,实现转动和滑动,满足结果对于支座的要求。

而今大跨梁或连桥结构越来越多,需要支座承受一定的拉拔载荷,同时也要满足竖向、水平载荷以及转动和滑动。

现有的抗拉球型支座无法满足上述的技术要求,往往受到拉拔载荷和转动的状态下,支座就无法滑动;或者在受到拉拔载荷作用下支座滑动的同时,无法实现转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向滑动抗拉球型支座,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两部分结构,实现转动和滑动相分离,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满足现代结构的设计要求。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向滑动抗拉球型支座,包括

上座板,所述上座板下侧面开有凹槽;

球冠,所述球冠设于所述凹槽内部,所述球冠的下侧面为球面;

中间抗拉板,所述中间抗拉板呈工字型,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中间层、下层,所述上层嵌入在所述凹槽内,所述上层的上侧面开有内凹口,所述内凹口与所述球冠相配合;

抗拉板,所述抗拉板设于所述上座板下方,所述抗拉板的内端部设于所述中间抗拉板的工字型侧槽内;

下滑板,所述下滑板的上侧面开有凸形槽,所述凸形槽容纳所述下层,所述下滑板的折边设于所述中间抗拉板的工字型侧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座板为圆柱形,且所述上座板的直径大于所述下滑板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中间层、下层一体成型式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中间层、下层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上壁固定有第一镜面板,所述球冠上侧面设有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镜面板与所述第一滑动板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球冠与所述中间抗拉板之间设有第五滑动板,所述第五滑动板为弧形,所述第五滑动板固定在所述内凹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抗拉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上座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凸形槽内设有第二镜面板和第三镜面板,所述下层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镜面板配合的第二滑动板,所述下层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三镜面板配合的第三滑动板。

进一步地,所述凸形槽底面设有第四镜面板,所述下层下侧面设有与所述第四镜面板配合的第四滑动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上座板的下侧面开设凹槽,其内设置球冠,并利用第一镜面板、第一滑动板实现上座板与球冠之间的水平滑动;

2、本实用新型在球冠下方设置中间抗拉板,利用球面以及第五滑动板实现球冠与中间抗拉板之间的转动,本实用新型在上座板下方固定抗拉板,利用抗拉板将中间抗拉板挡在上座板内,保证上座板、球冠、中间抗拉板之间的稳定性,避免分散;

3、本实用新型中间抗拉板下方设置下滑板,利用下滑板的折边和凸形槽将中间抗拉板限位,保证下滑板与中间抗拉板之间的稳定性;利用第二镜面板、第三镜面板、第四镜面板以及第二滑动板、第三滑动板、第四滑动板实现下滑板与中间抗拉板之间的水平滑动和竖向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的支座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cc剖面图;

图4是图3的分解图;

图中,1、上座板,101、凹槽,2、第一镜面板,3、第一滑动板,4、球冠,5、中间抗拉板,501、上层,502、中间层,503、下层,504、内凹口,6、螺栓,7、抗拉板,8、第五滑动板,9、第三滑动板,10、第二滑动板,11、第二镜面板,12、下滑板,1201、凸形槽,1202、折边,13、第四镜面板,14、第四滑动板,15、第三镜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单向滑动抗拉球型支座,随着现代大跨度梁结构应用的普遍性,需要球型支座可以承担竖向拉拔力,同时满足可以滑动以及转动功能。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单向滑动抗拉球型支座,包括上座板1,其中,上座板1为圆柱形,上座板1的下侧面开有凹槽101(图4示)。

如图4、图3所示,还包括球冠4,球冠4设于凹槽101内部,球冠4的下侧面为球面,上侧面为平面。进一步地,凹槽101上壁固定有第一镜面板2,球冠4上侧面固定设有第一滑动板3,第一镜面板2与第一滑动板3配合滑动,实现上座板1的滑动。

如图4、图3所示,还包括中间抗拉板5,中间抗拉板5呈工字型,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501、中间层502、下层503,其中,上层501、中间层502、下层503一体成型式设置或者相互之间采用固定连接,另外如图4所示中间抗拉板5上的两条虚线仅为表示三层的关系,无实际意义。上层501嵌入在凹槽101内,上层501的上侧面开有内凹口504,内凹口504与球冠4相配合,进一步地,球冠4与中间抗拉板5之间设有第五滑动板8,第五滑动板8为弧形,第五滑动板8固定在内凹口504内,实现球冠4与中间抗拉板5之间的转动。

如图4、图3所示,还包括抗拉板7,抗拉板7设于上座板1下方,具体的,抗拉板7通过螺栓6固定在上座板1上。本实施例中,抗拉板7采用两块板子组合的方式,每一块板子的边缘都开设通槽,两个通槽形成一个通孔,通孔围绕在中间层502外侧,使得抗拉板7的内端部设于中间抗拉板5的工字型侧槽内,从而让抗拉板7挡住上层501,保证上座板1和中间抗拉板5的联合,避免二者分离。

如图4、图3所示,还包括下滑板12,下滑板12的上侧面开有凸形槽1201,凸形槽1201容纳下层503,下滑板12的折边1202设于中间抗拉板5的工字型侧槽内,使得折边1202挡住下层503,避免下滑板12和中间抗拉板5分离,保证二者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凸形槽1201内设有第二镜面板11和第三镜面板15,下层503上设有与第二镜面板11配合的第二滑动板10,下层503上还设有与第三镜面板15配合的第三滑动板9;凸形槽1201底面设有第四镜面板13,下层503下侧面设有与第四镜面板13配合的第四滑动板14,实现中间抗拉板5和下滑板12之间的滑动。

进一步地,上座板1的直径大于下滑板12的宽度,保证支座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一镜面板2、第二镜面板11、第三镜面板15、第四镜面板13均采用镜面不锈钢板制成,第一滑动板3、第二滑动板10、第三滑动板9、第四滑动板14、第五滑动板8均采用改性超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上层501嵌入在上座板1的凹槽101内,并利用抗拉板7挡住上层501,此结构实现支座的上部分,使得上座板1与球冠4之间能够滑动,同时球冠4与中间抗拉板5之间能够转动;下层503嵌入在凸形槽1201内,并利用折边1202挡住下层503,此结构实现支座的下部分,使得下滑板12与中间抗拉板5之间能够滑动。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两部分结构,巧妙实现转动和滑动相分离,实现了支座在下部结构受拉力滑动的情况下,上部结构仍然可以实现转动;或支座上部在受到拉拔载荷转动的情况下,下部结构可以实现滑动位移,可以满足现代结构的设计要求。

本实用新型利用上下两部分结构实现支座的竖向承载、水平承载、竖向拉拔力、滑动面位移,实现多向转动,结构紧凑,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