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式市政道路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652747发布日期:2021-06-29 21:03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装式市政道路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申请涉及市政道路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拼装式市政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规模不断增大,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其施工方法、施工周期、施工效果等也成为了决定市政施工最终质量及效果的重要一环。
3.相关技术中的市政道路施工,通常采用混凝土道路施工方案,通过平地机、压路机等设备对待铺装路面进行平整后,于待铺装路面上安装模板,再使用混凝土在施工现场对待铺装路面进行摊铺,摊铺完成后进行模板的拆除及路面的养护等。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现浇混凝土进行施工的方式工序复杂,现场检验及控制数据繁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水电,不满足国家提倡的绿色施工、节能环保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满足国家提倡的绿色施工、节能环保的要求,本申请提供一种拼装式市政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拼装式市政道路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拼装式市政道路,包括多个沿道路延伸方向依次相连的拼装块,相邻两个所述拼装块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将二者连接的内凹部和外凸部,相邻两个所述拼装块的分布方向为拼装块的长度方向,相邻两个所述拼装块的拼接缝方向为拼接块的宽度方向,所述内凹部包括开设于拼装块侧壁的凹槽和固设于凹槽中的钢箱,所述钢箱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使外凸部插入的开口,所述外凸部包括固设于拼装块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沿拼装块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自由端固设有第一锁紧块,所述钢箱的内腔侧壁上固设有用于限制第一锁紧块沿拼装块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固设有沿拼装块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自由端固设有第二锁紧块,所述钢箱的内侧壁上固设有用于限制第二锁紧块沿拼装块的宽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锁紧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相邻拼接块进行拼装时,移动拼装块使外凸部插入于内凹部中,且第一锁紧块与第一锁紧件配合、第二锁紧块与第二锁紧件配合,第一锁紧块和第一锁紧件的配合限制了第一锁紧块沿拼装块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限制了相邻两个拼装块沿拼装块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第二锁紧块与第二锁紧件配合限制了第二锁紧块沿拼装块的宽移动,实现了相邻两个拼装块之间的连接,操作工序简单,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设备、水电等资源,满足国家提倡的绿色施工、节能环保的要求。
8.优选的,所述第一锁紧件包括固设于钢箱的内腔侧壁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
定板上固设有两个上下对称的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弹片沿拼装块的宽度方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弹片相对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自靠近钢箱开口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当所述外凸部插入于内凹部至两个拼装块相对的两侧壁相互时,两个所述第一弹片的自由端均与第一锁紧块抵接,限制所述第一锁紧块沿拼装块长度方向的移动,此时所述第一锁紧块能沿第一弹片的长度方向移动至第二锁紧块与第二锁紧件锁紧配合。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拼装相邻两个拼装块时,移动拼装块使外凸部插入于内凹部中,第一锁紧块插入于两个第一弹片之间,两个第一弹片在第一锁紧块的作用下弯折形变,至两个拼装块相对的两侧壁相互时,两个所述第一弹片的自由端均与第一锁紧块、抵接,限制第一锁紧块沿拼装块的长度方向移动,此时移动拼装块使第一锁紧块沿第一弹片的长度方向移动,直至第二锁紧块与第二锁紧件锁紧配合,实现相邻两个拼装块之间的连接,整体结构以及配合关系简单,便于加工及装配。
10.优选的,所述第二锁紧件包括固设于钢箱的内腔侧壁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固设有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沿拼装块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弹片相对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自靠近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锁紧块与第二锁紧件处于锁紧配合状态时,两个所述第二弹片的自由端均与第二锁紧块抵接,所述第二锁紧块背向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钢箱的侧壁抵接,限制所述第二锁紧块沿拼装块的宽度方向移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拼装块的宽度方向移动第二锁紧块,两个第二弹片在第二锁紧块的作用下弯折形变,直至第二锁紧块与钢箱的侧壁抵接,两个第二弹片恢复原来的形状,且两个第二弹片的自由端抵接于第二锁紧块,限制第二锁紧块沿拼装块宽度方向的移动,进而对两个拼装块沿其宽度方向的相对移动进行了限制。
12.优选的,所述钢箱的外侧壁与凹槽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二者连接的现浇混凝土层。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现浇混凝土的方式连接于凹槽中,连接强度较高。
14.优选的,所述钢箱的外侧壁设置为波浪型。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钢箱的外侧壁与混凝土层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钢箱与混凝土层之间的连接强度。
16.优选的,所述钢箱固设有第二锁紧件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通孔,所述连接孔处固设有薄膜,所述第二锁紧块上固设有用于将薄膜刺穿的插杆,所述插杆伸入于现浇混凝土层中。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薄膜的设置将钢箱的内腔与混凝土层阻隔,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进入于钢箱内腔中,随着第二锁紧块不断向第二锁紧件靠近,尖刺将薄膜刺破,且伸入于现浇混凝土层中,待混凝土终凝后,尖刺与现浇混凝土层连接,增加了钢箱与混凝土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进一步限制了两个拼装块沿拼装块的宽度方向相对移动。
18.优选的,所述插杆背向第二锁紧块的一端设置为尖端。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插杆插入于现浇混凝土层中。
20.一种拼装式市政道路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绑扎钢筋笼,为钢箱预留出放置位置,将钢箱放入于钢筋笼中;s2、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
s3、将拼装块依次放置于待铺装路面上,沿拼装块的长度方向移动拼装块使外凸部插入于内凹部中,至两个拼装块相对的两侧壁相互抵接;s4、沿拼装块的宽度方向移动拼装块使第二锁紧块与第二锁紧件处于锁紧配合状态;s5、重复上述步骤,对拼装块进行依次拼装;s6、待混凝土终凝后,对相邻两个拼装块之间的接缝进行填缝处理。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市政道路进行现场拼装,简化了施工步骤,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设备、水电等资源,满足国家提倡的绿色施工、节能环保的要求。
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对相邻拼接块进行拼装时,移动拼装块使外凸部插入于内凹部中,且第一锁紧块与第一锁紧件配合、第二锁紧块与第二锁紧件配合,第一锁紧块和第一锁紧件的配合限制了第一锁紧块沿拼装块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限制了相邻两个拼装块沿拼装块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第二锁紧块与第二锁紧件配合限制了第二锁紧块沿拼装块的宽移动,实现了相邻两个拼装块之间的连接,操作工序简单,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设备、水电等资源,满足国家提倡的绿色施工、节能环保的要求;2.钢箱的波浪型侧壁的设置增加了钢箱的外侧壁与混凝土层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钢箱与混凝土层之间的连接强度;3.薄膜的设置将钢箱的内腔与混凝土层阻隔,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进入于钢箱内腔中,随着第二锁紧块不断向第二锁紧件靠近,尖刺将薄膜刺破,且伸入于现浇混凝土层中,待混凝土终凝后,尖刺与现浇混凝土层连接,增加了钢箱与混凝土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进一步限制了两个拼装块沿拼装块的宽度方向相对移动。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申请中显示第一拼装块和第二拼装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3是本申请中显示第一锁紧块与第一锁紧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6.图4是本申请中显示第一锁紧块与第一锁紧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7.图5是本申请中显示第二锁紧块与第二锁紧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8.图6是图5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拼装块;11、凹槽;12、钢箱;121、连接孔;13、现浇混凝土层;2、第二拼装块;21、第一连接杆;22、第二连接杆;221、加强肋;3、第一锁紧块;31、第一锁杆;32、第一锁块;321、橡胶垫;4、第一锁紧件;41、第一固定板;42、第一弹片;5、第二锁紧块;51、第二锁杆;52、第二锁块;53、插杆;6、第二锁紧件;61、第二固定板;62、第二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拼装式市政道路,参照图1,包括多个沿道路延伸方向依次相连的拼装块,拼装块设置为矩形的混凝土块体,相邻两个拼装块的分布方向为拼装块的长度方向,相邻两个拼装块的拼装缝的延伸方向为拼装块的宽度方向。
32.相邻两个拼装块连接时,将其中一个拼装块固定于指定位置,移动另一个拼装块将二者连接,拼装过程中处于固定状态的拼装块设置为第一拼装块1,拼装过程中处于移动状态的拼装块设置为第二拼装块2。第一拼装块1和第二拼装块2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将二者连接的内凹部和外凸部,内凹部和外凸部均沿拼装块的宽度方向间隔均布有多组。
33.参照图2,内凹部包括开设于第一拼装块1侧壁的凹槽11,凹槽11设置为矩形的槽体。凹槽11中连接有呈矩形设置的钢箱12,钢箱12的一侧开口,钢箱12的开口方向与凹槽11的开口方向相同,钢箱12的外侧壁与凹槽11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二者连接的现浇混凝土层13。钢箱12沿第一拼装块1宽度方向的两侧壁均设置为波浪型,呈波浪型设置的侧壁增加了钢箱12的外侧壁与现浇混凝土层13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钢箱12与现浇混凝土层13之间的连接强度。
34.参照图3,钢箱12朝向其开口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一锁紧件4,第一锁紧件4包括固定于钢箱12的第一固定板41,第一固定板41沿第一拼装块1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固定板41的横截面形状为开口背向钢箱12侧壁的u型。第一固定板41的两个自由端分别向内弯折形成第一弹片42,两个第一弹片42均呈弧形设置且上下对称,两个第一弹片42相对的两侧面之间的距离自靠近钢箱12开口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35.外凸部包括预埋于第二拼装块2中的第一连接杆21,第一连接杆21沿第一拼装块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伸出于第二拼装块2的侧壁。第一连接杆21背向第二拼装块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第一锁紧件4锁紧配合的第一锁紧块3。
36.结合图3和图4,第一锁紧块3包括固定于第一连接杆21的第一锁杆31和固定于第一锁杆31背向第一连接杆21的一端的第一锁块32,第一锁杆31沿第一连接杆2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锁块32朝向第一锁杆31的侧面为与第一锁杆31垂直的平面。为便于第一锁紧块3插入于第一锁紧件4中,第一锁块32背向第一锁杆31的一端设置有倒角。第一锁块32背向第一锁杆31的一端固定有橡胶垫321。
37.移动第二拼装块2,使第一锁紧块3插入于第一锁紧件4中,两个第一弹片42在第一锁块32的作用下弯折形变,直至第一拼装块1和第二拼装块2相对的两侧壁相互抵接,第一锁块32完全通过两个第一弹片42,第一锁杆31抵接于两个第一弹片42之间,橡胶垫321抵接于第一固定板41的内侧壁,两个第一弹片42的自由端抵接于第一锁块32朝向第一锁杆31的平面,第一锁紧块3能于第一锁紧件4中沿拼装块的宽度方向移动,此时第一锁紧块3和第一锁紧件4处于锁紧状态,限制了第一锁紧块3沿拼装块长度方向的移动,进而限制了第二拼装块2沿拼装块长度方向背向第一拼装块1移动。
38.结合图4、图5和图6,钢箱12朝向第二锁紧块5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二锁紧件6,第二锁紧件6包括固定于钢箱12侧壁的第二固定板61,第二固定板61沿第一拼装块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固定板61上下间隔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固定板61相互平行。第二固定板61的两
个自由端分别向内弯折形成第二弹片62,两个第二弹片62均呈弧形设置且上下对称,两个第二弹片62相对的两侧面之间的距离自靠近第一连接杆21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39.外凸部还包括固定于第一连接杆21侧壁的第二连接杆22,第二连接杆22沿第二拼装块2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二连接杆22与第一连接杆21之间固定有多个用于加强第二连接杆22的强度的加强肋221,第二连接杆22背向第一连接杆21的一端固定有用于与第二锁紧件6锁紧配合的第二锁紧块5。
40.第二锁紧块5包括固定于第二连接杆22的第二锁杆51和固定于第二锁杆51背向第二连接杆22的一端的第二锁块52,第二锁杆51沿第二连接杆22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锁块52朝向第二锁杆51的侧面为与第二锁杆51垂直的平面。为便于第二锁紧块5插入于第二锁紧件6中,第二锁块52背向第二锁杆51的一端设置有倒角。第二锁块52背向第二锁杆51一端的端面设置为与钢箱12的侧壁相适配的波浪型面。第二锁块52背向第二锁杆51的端面上固定有插杆53,插杆53沿第二锁杆51的长度方向设置,插杆53背向第二锁块52的一端设置为尖端。
41.钢箱12与第二锁紧块5相对应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插杆53一一对应的连接孔121,连接孔121为通孔,钢箱12的内侧壁上固定有用于将多个连接孔121遮盖的薄膜,薄膜具有一定的韧性,在被异物刺破后,其破损的边缘处与异物的边缘贴合,薄膜于附图中未示出。
42.沿第二拼装块2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拼装块2,使第二锁紧块5插入于第二锁紧件6中,第一锁紧块3于第一锁紧件4中沿拼装块的宽度方向移动,两个第二弹片62在第二锁块52的作用下弯折形变,直至第二锁块52完全通过两个第二弹片62,第二锁杆51抵接于两个第二弹片62之间,第二锁块52抵接于钢箱12的侧壁,插杆53刺破薄膜插入于现浇混凝土层13中,两个第二弹片62的自由端抵接于第二锁块52朝向第二锁杆51的侧壁,此时第二锁紧块5和第二锁紧件6处于锁紧状态,限制了第二锁紧块5沿拼装块宽度方向的移动,进而限制了第二拼装块2沿拼装块宽度方向的移动,实现了对第一拼装块1和第二拼装块2的锁紧。
43.结合图1至图6,一种拼装式市政道路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于凹槽11内侧绑扎钢筋笼,为钢箱12预留出放置位置,将钢箱12放入于钢筋笼中;s2、在凹槽11的开口端边缘处和钢箱12的开口端边缘处之间安装模板,模板安装完成后,向凹槽11内周面和钢箱12外周面之间浇筑混凝土;s3、将完成步骤s1和步骤s2且现浇混凝土层13初凝后的拼装块依次放置于待铺装路面上;s4、对相邻两块拼装块进行拼装,将第一拼装块1固定于指定位置,移动第二拼装块2,使第一锁紧块3插入于第一锁紧件4中,两个第一弹片42在第一锁块32的作用下弯折形变,直至第一拼装块1和第二拼装块2相对的两侧壁相互抵接,第一锁块32完全通过两个第一弹片42,第一锁杆31抵接于两个第一弹片42之间,橡胶垫321抵接于第一固定板41的内侧壁,两个第一弹片42的自由端抵接于第一锁块32朝向第一锁杆31的平面,此时第一锁紧块3和第一锁紧件4处于锁紧状态,限制了第二拼装块2沿拼装块长度方向背向第一拼装块1移动;s5、沿第二拼装块2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拼装块2,使第二锁紧块5插入于第二锁紧件6中,第一锁紧块3于第一锁紧件4中沿拼装块的宽度方向移动,两个第二弹片62在第二锁
块52的作用下弯折形变,直至第二锁块52完全通过两个第二弹片62,第二锁杆51抵接于两个第二弹片62之间,第二锁块52抵接于钢箱12的侧壁,插杆53刺破薄膜插入于现浇混凝土层13中,两个第二弹片62的自由端抵接于第二锁块52朝向第二锁杆51的侧壁,此时第二锁紧块5和第二锁紧件6处于锁紧状态,限制了第二拼装块2沿拼装块宽度方向的移动,实现了对第一拼装块1和第二拼装块2的锁紧;s6、重复上述步骤,对拼装块进行依次拼装;s7、待现浇混凝土层13终凝后,对相邻两个拼装块之间的拼接缝进行填缝处理。
44.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