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路面用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49023发布日期:2021-10-09 01:19阅读:96来源:国知局
市政路面用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市政施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路面用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大多数的路面均是由沥青或者混凝土铺设而成的。当车辆在路面上行驶的过程中,难免会对路面造成一定的损伤,这就导致路面会形成开裂或者凹坑。为此,市政工人通常需要对路面损坏的部分进行修补。
3.公告号为cn11084699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路面用修复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储料室,储料室的上方设有进料通道,储料室下端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下端设有出料管;底板的端部还设有用于压平填料的滚筒。
4.上述修复装置向路面损坏处加入填料的量通常是由工人手动控制的,这就导致填料加入的量难免存在过多或者过少的情况,过多容易造成浪费,过少则无法满足修复需求,因此存在明显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对加入路面损坏处填料的量实现精确控制,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路面用修复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市政路面用修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市政路面用修复装置,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进料漏斗,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熔化塑料的熔化炉,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用于对塑料进行称重的电子秤,所述进料漏斗上设有电控阀,所述电控阀和电子秤均电连接有控制系统。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市政工人将塑料放置在熔化炉内进行加热,塑料受热熔化后呈液态并落入凹坑内,在冷却成型的过程中通过滚筒对塑料实现压平,市政工人将完全成型的块状塑料取出凹坑,并使用刀具对块状塑料进行修整,然后将块状塑料放置在电子秤上称重,控制系统根据块状塑料的质量能够计算出所需填料的量。市政工人向进料漏斗内加入足够的填料,电控阀能够检测填料的流量,以此对加入凹坑内填料的量实现精准控制。
8.可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包括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连通有送气管,所述送气管连通有吹气管。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气泵,气泵将空气抽入送气管内,然后从吹气管喷出,以此能够将凹坑内的杂质吹除,有利于减小杂质混入塑料内,导致填料所需量计算不准确的可能性。
10.可选的,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包括水箱,所述送气管和吹气管均连通在水箱上,所述水箱上还固定穿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底端延伸至靠近水箱的底部,其顶端连通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出水端连通有水雾喷枪。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吹气管的出气端封闭,气泵持续向水箱内同通入空气,
空气将水箱内的清水压入溢流管内,然后通过喷水管和水雾喷枪喷出,市政工人手持水雾喷枪,以此将水雾喷出至凹坑的侧壁上,有利于减小后续的液态塑料冷却成型时,与凹坑的侧壁发生粘接的可能性,以此方便了市政人员将成型后的塑料取出凹坑。
12.可选的,所述进料漏斗的底部还连通有内部中空的分流室,所述分流室上连通有若干根出料软管,所述底板的下方还设有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用于驱动若干个出料软管远离分流室的一端沿着底板的宽度方向均匀布置。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流室对填料实现分流,以此在承载机构的作用下,使得填料通过若干个出料软管能够沿凹坑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同时出料软管出料的过程中,底板沿凹坑的长度方向移动,以此填料能够沿凹坑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14.可选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若干个沿底板的宽度方向排布的承载环,一个出料软管对应一个承载环,所述出料软管远离分流室的一端固定穿设在承载环上且指向地面,相邻两个承载环之间连接有弹性拉绳。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拉绳均处于紧绷状态,且各个弹性拉绳的长度均相等,以此实现了填料在凹坑宽度方向上的均匀落料。
16.可选的,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两个拉伸部,所述拉伸部包括连接在底板下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转动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配合有拉伸块,所述拉伸块上连接有拉环,最两端的弹性拉绳分别对应一个拉伸部且弹性拉绳连接在对应拉伸部的拉环上。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市政工人转动螺杆,螺杆带动拉伸块沿底板的宽度方向发生移动,以此能够调节两个螺杆之间的距离。当调节距离时,各个弹性拉绳同时发生形变,以此能够根据凹坑宽度的不同,来调节各个出料软管出料端的位置,且同时具有落料均匀的优点。
18.可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开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平行于底板的宽度方向,所述拉伸块延伸至导向槽内且与其滑动配合。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伸块与导向槽的滑动配合对拉伸块的滑动起导向作用。
20.可选的,所述分流室与进料漏斗之前还设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包括进口一、进口二和出口,所述进口一与进料漏斗连通,所述进口二用于与吹气管连通,所述出口与分流室连通。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凹坑内填入填料时,进口一与进料漏斗保持相通,进口二封闭。填料结束后,市政工人将吹气管的出气端连接在进口二上,此时通过控制系统使得进口二与出口相通。此时,气泵将外界的空气抽入水箱内,水箱内的空气依次通过吹气管、进口二、出口、分流室和出料软管,以此能够将残留在分流室和出料软管内的填料全部吹出至凹坑内,有利于实现吹气管的一管两用。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熔化后的液态塑料在凹坑内冷却成型,通过电子秤称取成型后塑料的重量,以此控制系统计算出修补路面所需的填料的量,并通过电控阀精确控制加入凹坑的填料的量;2.气泵将空气抽入送气管内,然后从吹气管喷出,以此能够将凹坑内的杂质吹除,有利于减小杂质混入塑料内,导致填料所需量计算不准确的可能性;
3.市政工人手持水雾喷枪,以此将水雾喷出至凹坑的侧壁上,有利于减小后续的液态塑料冷却成型时,与凹坑的侧壁发生粘接的可能性,以此方便了市政人员将成型后的塑料取出凹坑;4.弹性拉绳均处于紧绷状态,且各个弹性拉绳的长度均相等,以此实现了填料在凹坑宽度方向上的均匀落料;5.在两个拉伸部的配合作用下,各个弹性拉绳同时发生形变,以此能够根据凹坑宽度的不同,来调节各个出料软管出料端的位置,且同时具有落料均匀的优点;6.将吹气管连接在进口二上,气泵持续将外界的空气抽入水箱内,水箱内的空气依次通过吹气管、进口二、出口、分流室和出料软管,以此能够将残留在分流室和出料软管内的填料全部吹出至凹坑内,确保破损路面的修复效果,且有利于实现吹气管的一管两用。
附图说明
23.图1是用于体现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体现本技术中水箱、底板、溢流管之间连接关系的剖视图;图3是用于体现本技术中底板、出料软管、拉伸块、弹性拉绳之间连接关系的剖视图;图4是用于体现本技术中三通阀、分流室、电控阀、进料漏斗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11、导向槽;2、进料漏斗;3、熔化炉;4、电子秤;5、电控阀;61、气泵;62、送气管;71、吹气管;72、水箱;73、溢流管;74、喷水管;75、水雾喷枪;6、分流室;7、出料软管;81、承载环;82、弹性拉绳;91、固定块;92、螺杆;93、拉伸块;94、拉环;10、三通阀;101、进口一;102、进口二;103、出口;12、加水口;13、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相关技术中的市政工人修复路面时,通常会在路面损坏处掘出一个凹坑且凹坑通常呈矩型,以此使得市政工人借助修补设备能够更均匀的向凹坑内填入用于修补的填料。
2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路面用修复装置。参照图1,市政路面用修复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1,底板1在实际中通常作为移动小车的车身部分,底板1的端部设有用于压平填料的滚筒。
28.参照图1,底板1上设有用于吹除矩型凹坑内杂质的吹气装置、用于向矩形凹坑内喷洒水雾的喷水装置、用于融化塑料的加热装置、用于对塑料进行称重的称重件、用于将填料填入矩形凹坑的填料装置。
29.参照图1,由于市政工人挖掘矩型凹坑时,矩型凹坑内会留有一些细小的石质颗粒和灰尘等,为此在底板1上设置吹气装置。
30.吹气装置包括栓接在底板1上的气泵61、连通于气泵61出气端的送气管62、与送气管62相通的吹气管71,吹气管71由橡胶软管制成。
31.启动气泵61,气泵61工作将空气抽入送气管62内,然后由吹气管71喷出,市政工人手持吹气管71的出气端并指向凹坑,以此能够将凹坑内的杂质吹除,以此使得市政工人后
续能够准确地测量出凹坑的体积。
32.参照图1,加热装置包括栓接在底板1上的熔化炉3,熔化炉3的出料端穿过底板1。市政工人启动熔化炉3并向熔化炉3内放置足够量的塑料,塑料受热熔化呈液态并从熔化炉3的出料端掉落至矩型凹坑内。
33.当液态塑料填满整个矩型凹坑且稍微溢出后,待液态塑料稍微冷却,此时,底板1移动带动滚筒从凹坑上滚过,滚筒将多余的液态塑料全部推出凹坑。
34.待凹坑内的液态塑料完全冷却成块状时,操作人员将块状塑料取出凹坑,通过刀具对块状塑料进行修整,去除一些多余的边料。
35.参照图1,称重件包括放置在底板1上的电子秤4,电子秤4电连接有控制系统。施工工人将修整后的块状塑料放置在电子秤4上进行称重,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块状塑料的重量计算出修补路面需要的填料的量。
36.参照图1,块状的塑料通过刀具切割成小块后,加入熔化炉3还能重新熔化,因此具有能够循环重复使用的优点。
37.参照图1,由于液态塑料冷却成型时,可能会与矩型凹坑的侧壁发生粘接,为此设置喷水装置。液态塑料在掉入矩型凹坑前,首先在矩型凹坑的侧壁和底壁上喷洒水雾。
38.参照图2,喷水装置包括放置在底板1上的水箱72、固定穿过水箱72的顶壁且竖向设置的溢流管73、连通于溢流管73顶端的喷水管74,喷水管74为橡胶软管。
39.为了使得水箱72内的清水喷出时,尽可能呈雾状,喷水管74的出水端连通有水雾喷枪75。水雾喷枪75直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即可,且水雾喷枪75需要人工手动打开后,才能喷出水雾,否则清水无法喷出。
40.送气管62连通于水箱72的顶壁,以此气泵61将外界的空气送入水箱72内,水箱72内的空气不断增多且由于溢流管73的底端延伸至靠近水箱72的底端,以此能够将清水压入溢流管73内,并通过喷水管74和水雾喷枪75喷出水雾。
41.参照图2,市政工人手持水雾喷枪75并指向凹坑的侧壁,以此能够将水雾喷至凹坑的底壁和侧壁上。水雾的喷洒使得液态塑料冷却成型时不容易与凹坑的侧壁发生粘接,且有利于加快液态塑料的冷却成型速度。
42.由于水雾本身的体积较小,且喷洒的量比较少,只需要将凹坑的侧壁打湿即可,因此水雾对通过塑料精确测量凹坑的体积并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43.参照图2,吹气管71连通在水箱72的顶壁上,以此当水雾喷枪75关闭时,水箱72内的气体只能从吹气管71喷出。
44.通过将吹气管71连通在水箱72上,以此一个气泵61便能实现喷水装置和吹气装置的工作,具有节省气泵61使用数量的优点。
45.参照图2,水箱72的顶部开有加水口12并螺纹连接有顶盖13,以此操作人员能够及时向水箱72内补充清水。
46.参照图3,填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的进料漏斗2,进料漏斗2的底部穿过底板1。进料漏斗2上设有电控阀5,电控阀5位于底板1的上方且电连接于控制系统。
47.参照图3,操作人员向进料漏斗2内加入足够量的填料并打开电控阀5,电控阀5能够对填料的流量进行控制,以此能够对掉入矩型凹坑内填料的量实现精确控制,进而提高路面的修补效果。
48.参照图3,由于填料从进料漏斗2掉入矩型凹坑后,通常聚集在某处位置,无法均匀的分布至整个矩型凹坑内,滚筒对填料实现压平时,填料比较容易被推出至凹坑外。
49.参照图3,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在进料漏斗2的底部还连通有内部中空设置的分流室6,分流室6位于底板1的下方。分流室6的底壁上连通有若干根出料软管7。
50.底板1的下方还设有承载机构,承载机构用于驱动若干个出料软管7远离分流室6的一端沿着底板1的宽度方向均匀布置。
51.填料从进料漏斗2进入分流室6内实现分流,然后通过各个出料软管7落入凹坑内,在承载机构的作用下,填料能够沿凹坑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
52.底板1移动的过程中,出料软管7始终保持出料。当出料软管7从凹坑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时,出料软管7恰好停止出料,以此填料能够沿凹坑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53.通过上述的方式,填料能够均匀的分布至整个凹坑内,能够减小填料被滚筒推出凹坑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路面的修补效果。
54.参照图3,承载机构包括若干个沿底板1宽度方向排布的承载环81,一根出料软管7对应一个承载环81,出料软管7远离分流室6的一端穿设在承载环81上且通过胶水粘接。
55.出料软管7的出料端指向地面,相邻两个承载环81之间粘接有弹性拉绳82,位于最两端的承载环81上同样粘接有弹性拉绳82,各个弹性拉绳82的长度均相等。
56.参照图3,当弹性拉绳82处于紧绷状态时,各个弹性拉绳82的形变程度相同,以此在弹性拉绳82和承载环81的配合作用下,使得各个出料软管7的出料端沿着底板1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
57.参照图3,承载机构还包括两个拉伸部,两个拉伸部沿底板1的宽度方向布置,若干个承载环81均位于两个拉伸部之间。
58.拉伸部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1下的固定块91,固定块91上转动穿设有螺杆92,螺杆92平行于底板1的宽度方向。
59.螺杆92上螺纹配合有拉伸块93,两个拉伸块93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拉环94,最两端的弹性拉绳82分别对应一个拉伸块93且粘接在对应拉伸块93的拉环94上。
60.参照图3,转动两个螺杆92,螺杆92驱动拉伸块93沿底板1的宽度方向移动,以此能够调节两个拉伸块93之间的距离。
61.虽然调节两个拉伸块93之间的距离时,作用在弹性拉绳82上的拉力会变化,但此拉力能够均匀的作用至每个弹性拉绳82上,以此任意相邻两个承载环81之间依然能够保持等距。
62.通过上述的方式,当填料装置用于向不同尺寸大小的矩型凹坑实现填料时,在两个拉伸部的配合作用下,各个出料软管7出料端的位置能够根据矩形凹坑的宽度进行调节,同时填料还是能够均匀的分布至整个矩型凹坑。
63.在实际修补过程中,底板1可能不会恰好位于矩型凹坑的正上方,通过两个拉伸部,同样能够对各个出料软管7出料端的位置进行调整,确保各个出料软管7的出料端能够移动至矩型凹坑的正上方。
64.参照图3和图4,底板1的下表面开有与其宽度方向平行的导向槽11,导向槽11与底板1宽度方向的两侧均相通,拉伸块93延伸至导向槽11内且与其滑动配合。
65.拉伸块93与导向槽11的滑动配合不仅能够限制螺杆92带动拉伸块93同步转动,同
时能够对拉伸块93的运动起导向作用。
66.参照图3和图4,由于填料从出料软管7实现落料时,可能会有少量的填料附着在出料软管7的内侧壁上,以此导致凹坑内填料的量偏少。
67.参照图3和图4,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在分流室6与进料漏斗2之间还设有三通阀10,三通阀10包括进口一101、进口二102和出口103,进口一101与进料漏斗2连通,进口二102用于与吹气管71连通,出口103与分流室6连通。
68.参照图3和图4,向矩型凹坑内填入填料时,进口一101与进料漏斗2保持相通,进口二102封闭。填料结束后,市政工人将吹气管71的出气端通过抱箍箍紧在进口二102上,此时通过控制系统使得进口二102与出口103相通。
69.此时,气泵61将外界的空气抽入水箱72内,水箱72内的空气依次通过吹气管71、进口二102、出口103、分流室6和出料软管7,以此能够将残留在分流室6和出料软管7内的填料全部吹出至凹坑内。
70.由于吹气管71的出气端是通过抱箍可拆卸连接在三通阀10的进口二102上的,因此吹气管71的出气端随时能够拆卸下来,以此能够实现吹气管71的一管两用。
7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市政路面用修复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启动气泵61,气泵61将外界的空气通过送气管62通入水箱72内,市政工人手持吹气管71,以此使得吹气管71对准凹坑,水箱72内的空气从吹气管71喷出,以此能够将凹坑内的杂质吹除。
72.市政工人将吹气管71的出气端通过喉箍连接在三通阀10的进口二102上,气泵61持续向水箱72内送入空气,市政工人手持水雾喷枪75并打开水雾喷枪75,以此水箱72内的空气能够将清水压入溢流管73内,清水通过喷水管74和水雾喷枪75喷出。水雾被喷洒至凹坑的侧壁上。
73.市政工人将塑料放入熔化炉3内,塑料受热后熔化呈液态并落入凹坑内。当液态塑料稍微漫出凹坑时,移动底板1,底板1带动滚筒从凹坑上滚过,滚筒将多余的塑料全部推出凹坑。待液态塑料完全冷却成型后,市政工人将成型的块状塑料取出凹坑并通过刀具进行修整,去除边缘的毛刺等。
74.此后将块状塑料放置在电子秤4上进行称重,控制系统根据块状塑料的质量从而计算出凹坑的体积,进而得知修补凹坑所需填料的量。
75.市政工人向进料漏斗2内加入足够量的填料,移动底板1使得出料软管7的出料端位于凹坑的一端。通过驱动部调节相邻两个出料软管7出料端之间的距离,使得若干个出料软管7的出料端沿底板1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
76.打开电控阀5,进料漏斗2内的填料依次通过进口一101、出口103、分流室6,填料在分流室6内实现分流后,通过各个出料软管7落入凹坑内。与此同时,底板1沿凹坑的长度方向移动,当出料软管7的出料端运动至凹坑的另一端时,电控阀5恰好关闭,以此能够将填料均匀的分布至整个凹坑内。
77.市政工人将吹气管71的出气端通过抱箍安装在进口二102上,通过控制系统使得进口二102与出口103相通,以此在气泵61向水箱72持续供气的过程中,水箱72内的空气依次通过吹气管71、进口二102、出口103、分流室6、出料软管7,有利于将残留在分流室6和出料软管7内的填料吹出至凹坑内,进而提高路面破损处的修补效果。
7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