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施工警示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17669发布日期:2021-12-04 12:56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施工警示牌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施工警示牌。


背景技术:

2.市政施工警示牌,是一种在市政施工处,用于提醒人们的一种装置。
3.公告号为cn212411547u的中国专利《室外施工警示牌》,公开了一种室外施工警示牌,室外施工警示牌,包括基座部分和展示板组件,基座部分包括底板组件、立柱和挡板,底板组件包括底板、立杆管,展示板组件包括基板和立杆,基板固定在立杆上,立杆管设置在底板中央,底板、立柱和挡板围成顶部开口的容纳腔,立杆与立杆管连接使得立杆竖立在容纳腔中。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该施工警示牌存在不能调节高度以满足更大可视范围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施工警示牌不能调节高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施工警示牌。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市政施工警示牌,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市政施工警示牌,包括警示板、设置在警示板下端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连接杆和支撑架;所述连接杆包括与警示板连接的安装管、上端供安装管插接的固定管、设置在固定管内的能调节所述安装管在所述固定管内插接位置的长度伸缩组件;所述支撑架包括周向分布且上端转动连接在固定管下端的多根支撑杆、设置在所述固定管内且调节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固定管转动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所述固定管上设置有驱动所述长度伸缩组件和所述角度调节组件的把手。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安装管在固定管内插接位置时,通过把手控制设置在固定管内的长度伸缩组件的运动,以实现控制设置在警示板下的安装管的上下运动,进而控制安装管在固定管内的插接位置,从而满足调节警示板高度的目的;当需要调节支撑杆与固定管转动角度时,通过把手控制设置在固定管内的角度调节组件,使设置在支撑架上且与固定管连接的支撑杆发生运动,进而满足支撑杆与固定管的角度调节目的,通过角度调节同样能够起到整体高度调节的目的。
9.可选的,所述长度伸缩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管内的第一螺纹杆、设置在所述第一螺纹杆下端的第一伞齿轮、设置在所述固定管下端的第一启动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启动杆上的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和所述第二伞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螺纹杆上端与所述安装管螺纹连接,所述把手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启动杆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安装管在固定管上的位置时,通过把手对第一启动杆的转动,控制与第一伞齿轮啮合的第二伞齿轮发生转动,进而实现控制第一螺纹杆转动,同时由于安装管轴向插接在固定管内,且周向无法转动,因而第一螺纹杆在发生转动时能够驱使安装管被迫在固定管内发生轴向滑移,进而满足调节安装管与固定管之间的
长度的目的;此外第一启动杆与固定管之间有轴承配合,提高了第一启动杆在固定管内旋转运动的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安装管横截面为棱柱形,所述固定管上端设置有供所述安装管插接且内孔截面呈棱柱状的安装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管和固定管的连接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即可提高安装管在固定管内滑移运动的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第一启动杆上设置有内孔截面呈棱柱状的第一插接孔,所述把手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孔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转动时,不会与第一启动杆发生相对运动。当需要第一启动杆运动时,需施力在把手上实现把手的旋转,通过把手和第一插接孔的插接,即可以实现第一启动杆的旋转;当不使用把手时,只需施力在把手上将其取出即可,避免非工作人员进行调整。
15.可选的,所述固定管上设置有供所述把手插接定位的安装槽,所述固定管在安装槽外侧还设置有一端与固定管转动连接的挡板,所述挡板另一端卡接于设置在所述固定管上的限位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放置把手时,可以施力在挡板上,使其转到不遮挡安装槽的位置,再将把手放置在安装槽内,进而再次旋转挡板至一端卡接在由螺钉连接在固定管上的l形限位板上,从而实现把手固定在固定管上的目的。
17.可选的,所述把手包括插接于第一插接孔的插接段、提供握持区域的握持段,连接插接段和握持段的连接段,所述安装槽包括供所述插接段进入到固定管内的通孔,供所述连接段放置的固定槽,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槽外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使用把手时,旋转挡板,将把手插接段插入通孔内,连接段放置在固定槽内,握持段伸出固定管,可以通过施力在握持段,实现固定放置把手和移动施工警示牌的目的。
19.可选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管内的第二螺纹杆、设置在第二螺纹杆下端且螺纹连接的连接环、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杆和连接环上的运动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上端设置有第三伞齿轮,所述固定管内还设置有第二启动杆,所述第二启动杆上设置有与第三伞齿轮相啮合的第四伞齿轮,所述第二启动杆上还设置有供所述把手上的插接段插接定位的内孔截面呈棱柱状的第二插接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支撑杆与固定管之间的转动角度时,通过第二启动杆的转动,控制与第四伞齿轮啮合的第三伞齿轮发生转动,控制第二螺纹杆的转动,通过连接环在第二螺纹杆上发生轴向滑移,控制运动杆的运动,实现控制支撑杆的运动,进而满足调节支撑杆与固定管之间的支撑角度的目的;此外由于第二启动杆与固定管之间由轴承配合,提高了第二启动杆在固定管内旋转运动的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支撑杆一端铰链连接在固定管上,另一端上设置有万向轮。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警示牌可以通过万向轮的滚动,实现警示牌的移动,提高了警示牌放置的稳定性和移动的便利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在固定管内设置长度伸缩组件、安装管以及固定管,将把手插接段插入到
设置在长度伸缩组件上的插接孔中,施力在把手上即可以实现警示板的高度调节;
25.2.通过在固定管内设置角度调节组件、支撑杆,将把手插接段插入到设置在角度调节组件上的插接孔中,施力在把手上即可以实现支撑杆相对于固定管的角度调节,同时也可以调节警示板的高度;
26.3.通过在固定管上设置有供把手放置的安装槽、在安装槽外面设置挡板、l形板以及在支撑杆上设置万向轮,可提高工作人员对市政施工警示牌移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市政施工警示牌的正视图。
28.图2是图1的a

a剖视图。
29.图3是长度伸缩组件与安装管的连接结构图。
30.图4是市政施工警示牌的角度调节组件与支撑杆的连接结构图。
31.图5是支撑杆与连接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图2的b部放大示意图。
33.图7是的市政施工警示牌结构示意图。
34.图8时图7的c部放大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警示板;2、安装架;3、连接杆;4、支撑架;5、安装管;6、固定管;601、安装孔;7、长度伸缩组件;8、支撑杆;9、角度调节组件;10、第一螺纹杆;11、第一伞齿轮;12、第一启动杆;13、第二伞齿轮;14、第一插接孔;15、第二插接孔;16、把手;1601、握持段;1602、连接段;1603、插接段;17、安装槽;1701、通孔;1702、固定槽;18、挡板;19、限位板;20、第二螺纹杆;21、连接环;22、运动杆;23、第三伞齿轮;24、第二启动杆;25、第四伞齿轮;26、万向轮;27、第一轴承;28、第二轴承;29、第三轴承;30、第四轴承;31、第一限位槽;32、第二限位槽;33、连接轴;34、卡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

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施工警示牌。参照图1,市政施工警示牌包括警示板1、放置在地面上的安装架2,警示板1竖直放置在安装架2上。
38.参照图2,安装架2包括连接杆3和支撑架4,连接杆3包括与警示板1螺纹连接的安装管5、上端供安装管5下端插接的固定管6、设置在固定管6内的能调节安装管5在固定管6内插接位置的长度伸缩组件7。支撑架4包括周向分布且上端转动连接在固定管6下端的多根支撑杆8、设置在固定管6内且调节支撑杆8与固定管6转动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9,固定管上设置有驱动长度伸缩组件7和角度伸缩组件9的把手16。
39.参照图2和图3,长度伸缩组件7包括安装在固定管6内的第一螺纹杆10、设置在第一螺纹杆10下端的第一伞齿轮11、设置在固定管6下端的第一启动杆12、设置在第一启动杆12上的第二伞齿轮13。第一螺纹杆10在与固定管6安装时,可以在第一螺纹杆10上设置第一轴承27,再将第一轴承27固定到固定管6内壁上,固定方式可以采用在固定管6内设置第一限位槽31将第一轴承27固定到固定管6内。另一方面第一启动杆12与固定管6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28,第二轴承28可以直接通过卡接固定在固定管6的侧壁上,最终实现第一伞齿轮11
与第二伞齿轮13相啮合。
40.继续参照图2和图3,第一螺纹杆10上端与安装管5螺纹连接,安装方式可以为将第一螺纹杆10固定到固定管6内后,安装管5插接到固定管6上端的是同时转动第一螺纹杆10,将第一螺纹杆10上端与安装管5内壁螺纹连接。安装管5与固定管6插接时,可以通过将安装管5设置为棱柱状,固定管6上端设置供安装管5插接的棱柱形安装孔601,使得安装管5和固定管6插接时,不会发生相对旋转,避免安装管5随着长度伸缩组件7进行转动。
41.参照图2和图4,角度调节组件9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管6内的第二螺纹杆20、设置在第二螺纹杆20上第三伞齿轮23、设置在固定管6内的第二启动杆24、设置在第二启动杆24上的第四伞齿轮25、设置在第二螺纹杆20下端的连接环21、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杆8和连接环21上的运动杆22;第二螺纹杆20在与固定管6安装时,可以在第二螺纹杆20上设置第三轴承29,再将第三轴承29固定在固定管6内壁上,固定方式可以采用在固定管6内设置第二限位槽32将第三轴承29固定到固定管6内。另一方面,第二启动杆24与固定管6之间设置有第四轴承30,第四轴承30可以直接通过卡接固定在固定管6的侧壁上,最终实现第三伞齿轮23和第四伞齿轮25相啮合。
42.参照图4和图5,运动杆22一端铰接在连接环21外壁上,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杆8上;支撑杆8的一端铰接在固定管6上,其中铰链连接可以通过设置在运动杆22两端上的连接轴33卡接在分别设置在支撑杆8上和连接环21外壁上的卡接座34上,以及设置支撑杆8上的连接轴33卡接在设置在固定管6上的卡接座34上,通过连接轴33与卡接座34的连接,运动杆22相对于支撑杆8和连接环21实现转动连接,支撑杆8相对于固定管6实现转动连接;连接轴33的设置优选为圆柱体,为了便于运动杆22与卡接座34的转动,将运动杆22两端设置半圆弧状,使得两者转动更为顺畅。
43.参照图6至图8,固定管6上可拆卸有一个把手16,固定管6上设置有供把手16放置的安装槽17,安装槽17的外壁上设置有一端与固定管6转动连接的挡板18,挡板18一端由螺钉连接,挡板18另一端卡接于设置在所述固定管6上的限位板19,限位板19焊接在固定管6上且开口朝上,当需要放置把手16时,只需施力在挡板18上,使挡板18旋转至不遮挡安装槽17的位置,握住把手16的握持段1601将把手16的插接段1603插入到安装槽17的通孔1701即可;当需要取出把手16时,只需上施力在挡板18上,使挡板18旋转至不遮挡安装槽17的位置,施力在把手16的握持段1601将其取出;另一方面,当需要移动固定管6时,在把手16放置在安装槽17上时,施力在把手16上即可移动固定管6。一个把手16可以同时服务于第一启动杆12和第二启动杆24。
44.继续参照图6和图8,当需要调整警示板1的高度时,只需将把手16的插接段1603插入第一启动杆12上的第一插接孔14,通过施力在把手16的握持段1601上,实现把手16的旋转运动,控制第一启动杆12的转动,控制与第一伞齿轮11啮合的第二伞齿轮13发生转动,通过实现控制第一螺纹杆10转动,同时由于安装管5轴向插接在固定管6内,且周向无法转动,因而第一螺纹杆10在发生转动时能够驱使安装管5被迫在固定管6内发生轴向滑移;另一方面,当把手16需要拆卸放置时,只需将把手16的插接段1603从第一启动杆12上施力拔出即可。
45.参照图4、图8,当需要调整支撑杆8相对于固定管6的角度时,只需将把手16的插接段1603插接在第二启动杆24上的第二插接孔15处,通过施力在把手16的握持段1601上,实
现把手16的旋转运动,控制第二启动杆24的转动,通过控制与第四伞齿轮25啮合的第三伞齿轮23发生转动,进而实现控制第二螺纹杆20转动,由于连接环21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杆20上,即实现连接环21的上下滑移运动,从而控制铰接在连接环21上的运动杆22的运动,进而实现铰接在运动杆22上和固定管6上的支撑杆8的运动,使得支撑杆8与固定管6转动角度发生改变,同时高度也被调整;当把手16需要拆卸时,只需将把手16的插接段1603从第二启动杆24上施力拔出即可。
46.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把手16插接段1603插接到设置在长度伸缩组件7上的第一启动杆12内,施力在把手16握持段1601使其旋转运动即可实现设置在长度伸缩组件7上端得安装管5发生上下滑移,即实现警示板1的高度调整;同样的,将把手16插接段1603插接到设置在角度调节组件9上的第二启动杆24内,施力在把手16握持段1601使其旋转运动即可实现设置在角度调节组件9的支撑杆8发生运动,即可实现支撑杆8相对于安装管5的角度变化,同时,警示板1的高度也随之改变。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