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建筑底部防偏转加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06654发布日期:2022-02-12 14:43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建筑底部防偏转加固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加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建筑底部防偏转加固组件。


背景技术:

2.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建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加固是通过对构件的补强和结构性能的改善来恢复或提高现有桥梁的承载能力,以延长其使用年限,适应现代交通运输的要求。
3.目前在对桥梁加固时需要利用加固组件来提高桥梁整体的承载能力,而目前的加固组件只是能够起到简单对桥梁进行固定支撑,无法根据桥梁底部支撑柱的宽度进行调节,进而造成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一旦桥梁发生变形就会造成桥梁与加固组件之间造成损坏,影响加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桥梁建筑底部防偏转加固组件,通过设置调节固定部件,第二调节筒在第二调节筒内部滑动,能够调节两个固定板之间的距离,进而适用于不同宽度大小的桥梁支撑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建筑底部防偏转加固组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外部设置有凹形卡箍,所述凹形卡箍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凹形卡箍顶部设置有调节固定部件;
6.所述调节固定部件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设置在两个凹形卡箍的顶部,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调节筒,另一个所述固定板一端设置有第二调节筒,所述第二调节筒一端延伸至第一调节筒的内部,且所述第一调节筒与第二调节筒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筒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一调节筒内部位于第二调节筒的一端设置有压块,所述固定板顶部设置有支撑部件。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两个凹形块,两个所述凹形块分别设置在两个固定板的顶部,两个所述凹形块的内部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凹形块铰接。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与支撑板顶部之间铰接,所述安装板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凹形卡箍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凹形卡箍以支撑柱为中心对称分布。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和凹形块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部设置有限位螺纹杆。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节筒内径大于第二调节筒的外径,且第一调节筒为中空设置,第二调节筒为实心设置。
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凹形卡箍和固定板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凹形卡箍和固定板均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1、通过设置调节固定部件,往相对一侧移动两个固定板,使第二调节筒在第二调节筒内部滑动,能够调节两个固定板之间的距离,进而适用于不同宽度大小的桥梁支撑柱,而且通过将两个固定板固定在支撑柱的两端,并通过相互固定的两个弧形卡箍提高加固组件与支撑柱的连接紧密度,而第二调节筒在第一调节筒内部滑动时,第二调节筒一端的压块促使弹簧受到挤压,进而当桥梁发生变形后,通过弹簧的挤压并复位能够减少桥梁在变形时,桥梁与加固部件在连接时的损坏性;
15.2、通过设置支撑部件,往一侧调节两个支撑板之间的倾斜角度,进而能够提高支撑板对桥梁底部的支撑面积,通过限位孔和限位螺纹杆能够对偏转过后的支撑板进行限位,避免支撑板发生偏转,而且通过相互铰接的支撑板和安装板,使安装板的安装角度发生偏转,进而能够使安装板与桥梁底部之间贴合,提高对桥梁的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未安装时结构立体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调节筒和第二调节筒连接时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凹形块与支撑板连接结构立体图。
20.附图标记为:1、支撑柱;2、凹形卡箍;3、安装孔;4、固定板;5、第一调节筒;6、第二调节筒;7、弹簧;8、压块;9、凹形块;10、支撑板;11、安装板;12、螺纹孔;13、限位孔;14、限位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桥梁建筑底部防偏转加固组件,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外部设置有凹形卡箍2,凹形卡箍2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3,凹形卡箍2顶部设置有调节固定部件;
23.调节固定部件包括两个固定板4,两个固定板4分别设置在两个凹形卡箍2的顶部,其中一个固定板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调节筒5,另一个固定板4一端设置有第二调节筒6,第二调节筒6一端延伸至第一调节筒5的内部,且第一调节筒5与第二调节筒6活动连接,第一调节筒5内部设置有弹簧7,第一调节筒5内部位于第二调节筒6的一端设置有压块8,固定板4顶部设置有支撑部件。
24.如附图1、2、4所示,支撑部件包括两个凹形块9,两个凹形块9分别设置在两个固定板4的顶部,两个凹形块9的内部均设置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与凹形块9铰接,以便于通过
将支撑板10与凹形块9之间进行铰接,进而能够调节支撑板10倾斜的角度,可提高对桥梁的支撑面积。
25.如附图2所示,支撑板10顶部设置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底部与支撑板10顶部之间铰接,安装板11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12,以便于通过安装板11与支撑板10之间进行铰接,进而能够调节支撑板10的倾斜角度,使安装板11与桥梁底部之间贴合更加紧密,而且通过安装板11表面开设的螺纹孔12,方便工作人员将安装板11与桥梁底部之间进行固定。
26.如附图1、2所示,凹形卡箍2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凹形卡箍2以支撑柱1为中心对称分布,以便于通过两个对称分布凹形卡箍2,能够将两个凹形卡箍2对称安装在支撑柱1的两端,进而对调节固定部件进行加固,提高加固的效果。
27.如附图4所示,支撑板10和凹形块9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孔13,限位孔13内部设置有限位螺纹杆14,以便于通过限位孔13和限位螺纹杆14的相互配合,使支撑板10在调节好角度后对支撑板10和凹形块9之间进行限位,进而提高支撑板10的支撑稳定性。
28.如附图1、2、3所示,第一调节筒5内径大于第二调节筒6的外径,且第一调节筒5为中空设置,第二调节筒6为实心设置,以便于能够将第二调节筒6设置在第一调节筒5的内部,进而使第二调节筒6在第一调节筒5内部滑动。
29.如附图1、2所示,凹形卡箍2和固定板4连接方式为焊接,以便于通过两个对称分布的凹形卡箍2和固定板4能够使整个加固组件与桥梁底部的支撑柱1进行加固,凹形卡箍2和固定板4均由不锈钢材质制成,以便于通过将凹形卡箍2和固定板4材料设置为不锈钢,进而能够提高凹形卡箍2与固定板4韧性,不易发生变形等损坏。
30.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参照附图1-4所示,首先将两个凹形卡箍2放置在桥梁底部的支撑柱1两端,将弧形卡箍顶部的固定板4和支撑柱1的表面均开设出孔,通过往两侧移动固定板4,使第二调节筒6在第一调节筒5内部滑动,从而能够根据支撑柱1的宽度调节两个对称分布的凹形卡箍2和固定板4之间的距离,两个固定板4的一端贴合在支撑柱1的表面,通过螺栓将固定板4与支撑柱1之间分别进行连接,并将两个弧形卡箍通过安装孔3进行连接,使两个固定板4牢牢与支撑柱1连接,而两个固定的弧形卡箍牢牢抱住支撑柱1;
31.通过往两侧调节支撑板10,使相互铰接的支撑板10与凹形块9之间发生倾斜,进而通过倾斜后的支撑板10能够提高对桥梁的支撑面积,调节后的支撑板10通过限位孔13和限位螺纹杆14进行限位,使支撑板10不再发生偏移,调节好两个支撑板10的偏转角度后,通过转动与支撑板10顶部铰接的安装板11,使安装板11的顶部贴合在桥梁的底部,并将螺栓插进螺纹孔12内部,将安装板11与桥梁的底部进行安装,同时根据桥梁底部支撑柱1的数量安装多个加固组件。
32.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3.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4.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