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道智能道闸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66619阅读:来源:国知局
、快运行和慢停止的工作模式。
[0026]其中,所述第三从动带轮14通过基座20安装在主机壳体I上,所述第三从动带轮14上的主轴15与基座20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所述第二从动带轮13与微调装置21相连,所述微调装置21包括主连杆22、动力件23和副连杆24,所述主连杆22的下端与动力件23相连,主连杆22的上端开有通孔,主连杆22的通孔与第二从动带轮13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所述动力件23的下端与副连杆24的上端相连,副连杆24的下端与主机壳体I之间铰接,第二从动带轮13可在动力件23的驱动下位置发生变化。通过动力件23调节第二从动带轮13的位置,以控制摇杆7上弹簧18的松紧度,保证摇杆7的稳定运作。
[0027]其中,所述手动系统5包括手动摇把25,所述手动摇把25与手动杆26相连,所述手动杆26与连轴27同心设置,所述连轴27靠近手动杆26的一端开有卡槽,所述手动杆26靠近连轴27的一端设置与卡槽相配合的凸块,所述手动杆26安装在主机壳体I上并可相对于主机壳体I左右串动,所述手动杆26与连轴27配合后可在手动摇把25的带动下驱动从动齿轮12转动。在电动系统4正常的情况下,将手动摇把25向外移,手动杆26与连轴27相离,电动系统4驱动摇杆7和翻板机构19转动,当电动系统4出现故障后,将手动摇把25向内移,手动杆26与连轴27相结合,摇动手动摇杆7带动翻板机构19转动,保证正常运行。
[0028]其中,所述翻板机构19的一端自由,另一端与摇杆7的上端相连,所述基座20上还设置有红灯感应区28和绿灯感应区29,翻板机构19处于水平状态时,红灯感应区28启动,禁止车辆通行,翻板机构19处于竖直状态时,绿灯感应区29启动,允许车辆通行。
[0029]其中,所述翻板机构19包括顶杆30和底杆31,所述顶杆30与底杆31之间连接有多块翻折板2,多个翻折板2并排设置,多个翻折板2合并能够显示广告画面,所述底杆31的底部安有支脚32,所述支脚32的底部设有橡胶套33,橡胶套33避免翻板机构19对混凝土地基3造成损伤。
[0030]其中,所述主机壳体I底部的四个角上设置有三角形的角板34,所述角板34上开有安装孔35。
[0031]其中,所述螺栓为膨胀螺栓36,所述膨胀螺栓36穿过安装孔35后与混凝土地基3相连,结构稳定。
[0032]其中,根据实际需要,所述动力件23可为液压缸,或为气缸,或为连杆机构。
[0033]其中,所述驱动电机6为低速铝外壳电机,波箱分体涉及,低噪音,散热快。
[0034]其中,所述主机壳体I的外壁上粘贴有广告展示层,作为商用。
[0035]其中,所述顶杆30与底杆31上均粘贴有广告展示层,作为商用。
[0036]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设计智能过热保护系统,在频繁使用下,控制马达的温升,使马达不易烧坏。
[0037]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系统4和手动系统5的双重传动结构,使用稳定,使用寿命长,闸杆慢启动,快运行,慢停止,运行稳定,排除了闸杆运行带来的抖动。
[003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非机动车道智能道闸,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壳体(1),所述主机壳体(I)由多块翻折板(2)相互组装而成,所述主机壳体(I)的底部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在混凝土地基(3)上,所述主机壳体(I)内设有用于控制翻板机构(19)的电动系统(4)和手动系统(5),所述电动系统(4 )包括驱动电机(6 )和摇杆(7 ),所述驱动电机(6 )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8 )与主动带轮(9)相连,所述主动带轮(9)通过皮带与第一从动带轮(10)相连,所述第一从动带轮(10)与主动齿轮(11)通过销轴相连,所述主动齿轮(11)与从动齿轮(12)啮合,所述从动齿轮(12)通过连轴(27)与第二从动带轮(13)相连,所述第二从动带轮(13)通过皮带与第三从动带轮(14)相连,所述第三从动带轮(14)通过主轴(15)与摇杆(7)的中部相连,所述主轴(15)与摇杆(7)之间过盈配合并通过销固定,所述摇杆(7)的下部设置有多个连接孔(16),多个连接孔(16)顺着摇杆(7)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所述主机壳体(I)的侧壁上还设有挂壁(17 ),所述挂壁(17 )与摇杆(7 )之间连有一根或多根弹簧(18 ),所述摇杆(7 )的上端与翻板机构(19)相连; 所述第三从动带轮(14)通过基座(20)安装在主机壳体(I)上,所述第三从动带轮(14)上的主轴(15 )与基座(20 )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所述第二从动带轮(13 )与微调装置(21)相连,所述微调装置(21)包括主连杆(22 )、动力件(23 )和副连杆(24 ),所述主连杆(22 )的下端与动力件(23)相连,主连杆(22)的上端开有通孔,主连杆(22)的通孔与第二从动带轮(13)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所述动力件(23)的下端与副连杆(24)的上端相连,副连杆(24)的下端与主机壳体(I)之间铰接,第二从动带轮(13)可在动力件(23)的驱动下位置发生变化; 所述手动系统(5)包括手动摇把(25),所述手动摇把(25)与手动杆(26)相连,所述手动杆(26)与连轴(27)同心设置,所述连轴(27)靠近手动杆(26)的一端开有卡槽,所述手动杆(26)靠近连轴(27)的一端设置与卡槽相配合的凸块,所述手动杆(26)安装在主机壳体(I)上并可相对于主机壳体(I)左右串动,所述手动杆(26)与连轴(27)配合后可在手动摇把(25)的带动下驱动从动齿轮(12)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机动车道智能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机构(19)的一端自由,另一端与摇杆(7)的上端相连,所述基座(20)上还设置有红灯感应区(28)和绿灯感应区(2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机动车道智能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机构(19)包括顶杆(30)和底杆(31),所述顶杆(30)与底杆(31)之间连接有多块翻折板(2),多个翻折板(2)并排设置,所述底杆(31)的底部安有支脚(32),所述支脚(32)的底部设有橡胶套(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机动车道智能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I)底部的四个角上设置有三角形的角板(34 ),所述角板(34 )上开有安装孔(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机动车道智能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为膨胀螺栓(36),所述膨胀螺栓(36)穿过安装孔(35)后与混凝土地基(3)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机动车道智能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23)为液压缸,或为气缸,或为连杆机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机动车道智能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6)为低速招外壳电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机动车道智能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I)的外壁上粘贴有广告展示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机动车道智能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30)与底杆(31)上均粘贴有广告展示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道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控制,智能化程度高,且使用安全的道闸;具体技术方案为:非机动车道智能道闸,包括主机壳体,主机壳体由多块翻折板相互组装而成,所述主机壳体的底部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在混凝土地基上,主机壳体内设有用于控制翻板机构的电动系统和手动系统,电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和摇杆,主机壳体的侧壁上还设有挂壁,挂壁与摇杆之间连有一根或多根弹簧,摇杆的上端与翻板机构相连,翻板机构能够自动回位,简单快捷,可有效控制翻板机构的抖动,传动稳定,使用寿命长,实现慢启动、快运行和慢停止的工作模式。
【IPC分类】E01F13/04
【公开号】CN204875599
【申请号】CN201520282416
【发明人】王计成
【申请人】王计成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