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工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6483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美工锤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工锤。



背景技术:

从美学角度来讲,有序和无序是美的两种表现形式,也是美的不同的展示手段,“无序”即隐含了“另一种秩序”的概念,它介于旧秩序与新秩序之间的更替过程中,处于一个看似野生、自发、随机或者即兴的状态中,是一种意义不确定的状态。“无序”的美学含义既指外部世界的无序,也指在创作过程中的内心遭遇,它由各种事物的内外合力所构成。

现有的美术用工具中,用来提供无序美学的工具少之又少。在泥塑等软质立体的艺术作品中经常需要用到锤子。现在的锤子敲击出来的为规整的形状,无法实现无序美学的表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美工锤,优点是敲击出来的面不规则,实现了无序的美学表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美工锤,包括锤头和与所述锤头固定连接的手柄,所述锤头包括锤套和弹锤,所述锤套和所述弹锤均为圆柱体形,所述锤套设置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弹锤的一端套入所述锤套内,所述弹锤的另一端设置锤击面,所述锤套封闭端的内底面和所述弹锤套入所述锤套的一端之间设置弹簧,所述锤套封闭端的内底面设置错位杆,所述弹锤套入所述锤套的一端设置错位圆锥,所述错位杆和所述错位圆锥在所述弹簧内,所述弹锤外壁设置两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在所述弹锤的横切面上的两点连线经过所述横切面的圆心,定位杆的一端插入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锤套上,所述锤头锤到物体上后,所述弹锤向所述锤套内运动,所述错位杆沿所述错位圆锥侧面运动使所述弹锤相对于所述锤套偏移。

优选:所述弹锤套入所述锤套的一端设置凹陷,所述错位圆锥设置在所述凹陷内。

优选:所述错位杆的末端设置滚轮。

优选:所述锤套的开口端下沿设置弹簧垫圈。

优选:所述锤击面为球面形或鸭嘴形或双圆锥尖形。

优选:所述定位槽为倾斜的,或者定位槽上段竖直下段倾斜。

优选:所述手柄中间段设置弹片。更优选:所述手柄中间段设置弹片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中间断开且设置套环,所述套环与所述固定杆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所述手柄末端设置空腔,挂钩依次通过拉杆、拉钩弹簧连接到所述空腔底面,所述手柄设置容纳所述挂钩的凹槽。

优选:所述手柄末端上翘。更优选:上翘角度为15°-45°之间。

优选:所述手柄向下倾斜,所述手柄末端上翘。更优选:所述手柄与所述锤套连接处夹角为45°-75°之间,上翘角度为15°-45°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尤其适用于泥塑等立体艺术品上,用来在软质的美术材料上敲击出不规则的小坑,有利于无序美学的展现。

2.弹锤的一端套入锤套内,弹锤与锤套侧壁之间留有空间,使弹锤在锤套内不仅能够上下做进出运动,还能够有向前后左右运动的空间。

3.锤击面可以设置为不同的结构,实现不同图案的美学效果,优选为球面形或鸭嘴形或双圆锥尖形,本发明在错位杆和错位圆锥的错位作用下,在定位槽的定位作用下,使弹锤接触到美术材料后相对于锤套发生偏移,敲击出不规则的小坑,由于锤击面与物体接触并且发生相对运动,使得小坑表面带有粗糙的质感。

4.弹簧的设置一方面提供弹锤位置的恢复力,另一方面延长弹锤与美术材料的接触时间,使美术材料上受到的力充分散开,更有利于敲击出的小坑成型。

5.锤套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圆筒,开口端设置了弹锤,封闭端内底面设置错位杆,弹锤套入锤套的一端设置错位圆锥,错位圆锥的底面与弹锤固定连接,错位杆末端在错位圆锥的侧面运动,提供弹锤的错位运动的力量,即弹锤相对于锤套偏移。

6.错位杆和错位圆锥设置在弹簧内,一方面优化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充分利用空间;另一方面使弹簧在反复形变时中间部位不会偏离错乱,因为弹簧两端固定,弹簧中间有错位杆和错位圆锥,错位杆和错位圆锥分别固定在锤套和弹锤上,由此弹簧中间段不会偏离出错位杆和错位圆锥。

7.弹锤套入锤套的一端设置凹陷,错位圆锥设置在凹陷内,凹陷同时提供错位杆的插入空间,可以把错位杆设计的更长一些,错位圆锥的错位角度小一些,达到同样的错位效果。错位角度即错位圆锥的侧面倾斜度。

8.错位杆末端在错位圆锥的侧面运动实现错位,定位槽的设计使错位杆在错位圆锥的侧面运动的轨迹确定,定位槽、错位杆和错位圆锥的相互配合使装置实现了弹锤敲击到物体上后的错位。定位槽可以设置为竖直的,也可以设置为倾斜的,也可以设置为竖直与倾斜混合,竖直的定位槽实现平面上的错位,倾斜的定位槽可以实现错位的同时弹锤转动,更加拓展了美学的展示手段。定位槽有两个,定位槽在弹锤横切面的两点连线经过横切面的圆心,保证弹锤运动的顺畅,定位杆对弹锤起到支持定位作用。定位槽上下都有边界,能够限制弹锤在锤套内的运动,使弹锤运动不会过于剧烈,甩出锤套或损坏弹簧。

9.错位杆末端设置滑轮,有效减少错位杆与错位圆锥之间滑动的阻力,使滑动更加顺畅,保证锤击面与物体接触的短时间内锤击面动作的顺利完成。

10.锤套和弹锤为圆柱体形,保证装置整体的美观,与实际应用的舒适,同时也节省材质,优化物体空间的利用。

11.锤套的开口端下沿设置弹簧垫圈,当弹锤完全进入锤套后,弹簧垫圈与被敲击物体接触,留下弹簧垫圈的印记,同时弹簧垫圈形变恢复力辅助锤头弹起。

12.手柄中间段设置弹片,利用弹片的形变恢复力调节敲击物体的节奏,不同节奏下敲击出不同的小坑,使美学作品中带有节奏韵律。利用弹片调节锤击面着力角度,不同的着力角度会有不同的美学展示结果。手柄中间段设置固定杆,固定杆中间断开且螺纹连接套环,通过拧动套环可以连接或断开固定杆。套环固定杆连接时弹片不发挥作用,套环不连接固定杆时弹片可以发挥作用。弹片和固定杆两端与手柄连接。

13.挂钩的设置使锤子不用时可以挂起来。手柄末端设置空腔,挂钩依次通过拉杆、拉钩弹簧连接到空腔底面,手柄设置容纳挂钩的凹槽,凹槽设置穿过拉杆的孔洞,使用挂钩时可以将挂钩拉出,不用时挂钩在拉钩弹簧的作用下拉入到凹槽内,防止对使用带来不便。

14.手柄末端上翘,配合弹片的设计,手柄末端上翘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弹片弯曲的角度,使锤击面能够更加容易的正面敲击在物体上,上翘角度在15°-45°之间可以很好地实现手柄末端上翘设计的目的。上翘角度是指手柄上翘的起点与终点的连线与手柄的夹角。

15.手柄向下倾斜,手柄与锤套连接处夹角为45°-75°之间,手柄末端相对于手柄上翘,上翘角度为15°-45°之间,这种结构尤其适合圆柱体等具有凸出的弧面的物体上进行艺术展示。

16.错位圆锥和错位杆构成滑动变阻器,错位杆末端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错位圆锥侧面线圈为滑动变阻器的线圈,错位圆锥线圈下端接头依次连接一个指示灯、开关、电源和错位杆,错位杆在错位圆锥的侧面运动到不同位置,连接到电路的电阻值大小变化,指示灯亮度随着变化,由此判断锤子敲击的力量,开关、电源和指示灯设置在手柄上,使使用更加方便。连接到电路的电阻值不同,指示灯显示的亮度不同,使锤子敲击的力量更加明显的显示。由于敲击的艺术效果由多方面因素决定,诸如:被敲击物体的软硬及粘连性质等、弹簧的弹力性质、弹片的弹力性质,锤子的重量,由于这些多重的因素存在,对锤子的使用者要求较高的操作素质,指示灯亮度不同可以帮助使用者快速的掌握锤子的使用要领。

17.错位圆锥的侧面为绝缘圈分隔的导电面,每个导电面连接一个指示灯,全部指示灯并联后依次连接开关、电源和错位杆,错位杆在错位圆锥的侧面运动到不同导电面,连接这一导电面的指示灯亮,由此判断锤子敲击的力量,开关、电源和指示灯设置在手柄上,使使用更加方便。指示灯设置不同的颜色,使锤子敲击的力量更加明显的显示。由于敲击的艺术效果由多方面因素决定,诸如:被敲击物体的软硬及粘连性质等、弹簧的弹力性质、弹片的弹力性质,锤子的重量,由于这些多重的因素存在,对锤子的使用者要求较高的操作素质,不同颜色的指示灯可以帮助使用者快速的掌握锤子的使用要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0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1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2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具有滑动变阻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具有绝缘圈的电路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倾斜的定位槽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上段竖直下段倾斜的定位槽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挂钩结构示意图。

其中,1.锤头,2.手柄,3.锤套,4.弹锤,5.弹簧,6.错位杆,7.错位圆锥,8.锤击面,9.弹簧垫圈,10.定位槽,11.定位杆,12.弹片,13.固定杆,14.套环,15.挂钩,20.绝缘圈,21.电源,22.开关,23.指示灯,31.空腔,32.拉杆,33.拉钩弹簧,3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美工锤,包括锤头1和与所述锤头1固定连接的手柄2,所述锤头1包括锤套3和弹锤4,所述锤套3和所述弹锤4均为圆柱体形,所述锤套3设置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弹锤4的一端套入所述锤套3内,所述弹锤4的另一端设置锤击面8,所述锤套3封闭端的内底面和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之间设置弹簧5,所述锤套3封闭端的内底面设置错位杆6,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设置错位圆锥7,所述错位杆6和所述错位圆锥7在所述弹簧5内,所述弹锤4外壁设置两个定位槽10,所述定位槽10在所述弹锤4的横切面上的两点连线经过所述横切面的圆心,定位杆11的一端插入所述定位槽10内,所述定位杆1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锤套3上,所述锤头1锤到物体上后,所述弹锤4向所述锤套3内运动,所述错位杆6沿所述错位圆锥7侧面运动使所述弹锤4相对于所述锤套3偏移。

优选: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设置凹陷,所述错位圆锥7设置在所述凹陷内。

优选:所述错位杆6的末端设置滚轮。

实施例2:

一种美工锤,所述锤套3的开口端下沿设置弹簧垫圈9,其余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一种美工锤,所述锤击面8为鸭嘴形,其余特征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4:

一种美工锤,所述锤击面8为双圆锥尖形,其余特征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5:

一种美工锤,所述锤击面8为球面形,其余特征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6:

一种美工锤,所述定位槽10为竖直的,其余特征与实施例1~实施例5任意一项相同。

实施例7:

一种美工锤,所述定位槽10为倾斜的,其余特征与实施例1~实施例5任意一项相同。

实施例8:

一种美工锤,所述定位槽10上段竖直下段倾斜,其余特征与实施例1~实施例5任意一项相同。

实施例9:

一种美工锤,所述手柄2中间段设置弹片12,其余特征与实施例1~实施例8任意一项相同。

实施例10:

一种美工锤,所述手柄2中间段设置弹片12和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中间断开且设置套环14,所述套环14与所述固定杆13通过螺纹连接,其余特征与实施例1~实施例8任意一项相同。

实施例11:

一种美工锤,所述手柄2设置挂钩15,其余特征与实施例1~实施例10任意一项相同。

优选:所述手柄2末端设置空腔31,挂钩15依次通过拉杆32、拉钩弹簧33连接到所述空腔31底面,所述手柄2设置容纳所述挂钩15的凹槽34。

实施例12:

一种美工锤,所述手柄2末端上翘,其余特征与实施例1~实施例11任意一项相同。

优选:上翘角度为15°-45°之间。

实施例13:

一种美工锤,所述手柄2向下倾斜,所述手柄2末端上翘,其余特征与实施例1~实施例11任意一项相同。

优选:所述手柄2与所述锤套3连接处夹角为45°-75°之间,上翘角度为15°-45°之间。

实施例14:

一种美工锤,所述错位圆锥7和所述错位杆6构成滑动变阻器,所述错位圆锥7一端依次连接指示灯23、开关22、电源21和所述错位杆6,所述开关22、所述电源21和所述指示灯23设置在所述手柄2上,其余特征与实施例1~实施例13任意一项相同。

实施例15:

一种美工锤,所述错位圆锥7的侧面为绝缘圈20分隔的导电面,每个所述导电面连接一个指示灯23,全部所述指示灯23并联后依次连接开关22、电源21和所述错位杆6,所述开关22、所述电源21和所述指示灯23设置在所述手柄2上,其余特征与实施例1~实施例13任意一项相同。

优选:所述指示灯23设置不同的颜色。

实施例16:

如图2、图12和图13所示,一种美工锤,包括锤头1和与所述锤头1固定连接的手柄2,所述锤头1包括锤套3和弹锤4,所述锤套3和所述弹锤4均为圆柱体形,所述锤套3设置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弹锤4的一端套入所述锤套3内,所述弹锤4的另一端设置锤击面8,所述锤击面8为双圆锥尖形,所述锤套3封闭端的内底面和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之间设置弹簧5,所述锤套3封闭端的内底面设置错位杆6,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设置错位圆锥7,所述错位杆6和所述错位圆锥7在所述弹簧5内,所述弹锤4外壁设置两个定位槽10,所述定位槽10上段竖直、下段倾斜,所述定位槽10在所述弹锤4的横切面上的两点连线经过所述横切面的圆心,定位杆11的一端插入所述定位槽10内,所述定位杆1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锤套3上,所述锤头1锤到物体上后,所述弹锤4向所述锤套3内运动,所述错位杆6沿所述错位圆锥7侧面运动使所述弹锤4相对于所述锤套3偏移,所述手柄2中间段设置弹片12和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中间断开且设置套环14,所述套环14与所述固定杆1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手柄2向下倾斜,所述手柄2末端上翘,所述手柄2设置挂钩15。

优选: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设置凹陷,所述错位圆锥7设置在所述凹陷内。

优选:所述错位杆6的末端设置滚轮。

优选:所述手柄2与所述锤套3连接处夹角为45°-75°之间,上翘角度为15°-45°之间。

优选:所述手柄2末端设置空腔31,挂钩15依次通过拉杆32、拉钩弹簧33连接到所述空腔31底面,所述手柄2设置容纳所述挂钩15的凹槽34。

实施例17:

如图3和图11所示,一种美工锤,包括锤头1和与所述锤头1固定连接的手柄2,所述锤头1包括锤套3和弹锤4,所述锤套3和所述弹锤4均为圆柱体形,所述锤套3设置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锤套3的开口端下沿设置弹簧垫圈9,所述弹锤4的一端套入所述锤套3内,所述弹锤4的另一端设置锤击面8,所述锤击面8为球面形,所述锤套3封闭端的内底面和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之间设置弹簧5,所述锤套3封闭端的内底面设置错位杆6,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设置错位圆锥7,所述错位杆6和所述错位圆锥7在所述弹簧5内,所述弹锤4外壁设置两个倾斜的定位槽10,所述定位槽10在所述弹锤4的横切面上的两点连线经过所述横切面的圆心,定位杆11的一端插入所述定位槽10内,所述定位杆1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锤套3上,所述锤头1锤到物体上后,所述弹锤4向所述锤套3内运动,所述错位杆6沿所述错位圆锥7侧面运动使所述弹锤4相对于所述锤套3偏移,所述手柄2中间段设置弹片12和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中间断开且设置套环14,所述套环14与所述固定杆13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设置凹陷,所述错位圆锥7设置在所述凹陷内。

优选:所述错位杆6的末端设置滚轮。

实施例18:

如图4、图11和图13所示,一种美工锤,包括锤头1和与所述锤头1固定连接的手柄2,所述锤头1包括锤套3和弹锤4,所述锤套3和所述弹锤4均为圆柱体形,所述锤套3设置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锤套3的开口端下沿设置弹簧垫圈9,所述弹锤4的一端套入所述锤套3内,所述弹锤4的另一端设置锤击面8,所述锤击面8为双圆锥尖形,所述锤套3封闭端的内底面和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之间设置弹簧5,所述锤套3封闭端的内底面设置错位杆6,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设置错位圆锥7,所述错位杆6和所述错位圆锥7在所述弹簧5内,所述弹锤4外壁设置两个倾斜的定位槽10,所述定位槽10在所述弹锤4的横切面上的两点连线经过所述横切面的圆心,定位杆11的一端插入所述定位槽10内,所述定位杆1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锤套3上,所述锤头1锤到物体上后,所述弹锤4向所述锤套3内运动,所述错位杆6沿所述错位圆锥7侧面运动使所述弹锤4相对于所述锤套3偏移,所述手柄2中间段设置弹片12和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中间断开且设置套环14,所述套环14与所述固定杆1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手柄2设置挂钩15,所述手柄2末端上翘。

所述: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设置凹陷,所述错位圆锥7设置在所述凹陷内。

所述:所述错位杆6的末端设置滚轮。

所述:所述手柄2末端设置空腔31,挂钩15依次通过拉杆32、拉钩弹簧33连接到所述空腔31底面,所述手柄2设置容纳所述挂钩15的凹槽34。

所述:上翘角度为15°-45°之间。

实施例19:

如图5、图9和图12所示,一种美工锤,包括锤头1和与所述锤头1固定连接的手柄2,所述锤头1包括锤套3和弹锤4,所述锤套3和所述弹锤4均为圆柱体形,所述锤套3设置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锤套3的开口端下沿设置弹簧垫圈9,所述弹锤4的一端套入所述锤套3内,所述弹锤4的另一端设置锤击面8,所述锤击面8为球面形,所述锤套3封闭端的内底面和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之间设置弹簧5,所述锤套3封闭端的内底面设置错位杆6,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设置错位圆锥7,所述错位杆6和所述错位圆锥7在所述弹簧5内,所述弹锤4外壁设置两个定位槽10,所述定位槽10上段竖直、下段倾斜,所述定位槽10在所述弹锤4的横切面上的两点连线经过所述横切面的圆心,定位杆11的一端插入所述定位槽10内,所述定位杆1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锤套3上,所述错位圆锥7和所述错位杆6构成滑动变阻器,所述错位圆锥7一端依次连接指示灯23、开关22、电源21和所述错位杆6,所述开关22、所述电源21和所述指示灯23设置在所述手柄2上,所述锤头1锤到物体上后,所述弹锤4向所述锤套3内运动,所述错位杆6沿所述错位圆锥7侧面运动使所述弹锤4相对于所述锤套3偏移,所述手柄2中间段设置弹片12,所述手柄2向下倾斜,所述手柄2末端上翘。

优选: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设置凹陷,所述错位圆锥7设置在所述凹陷内。

优选:所述错位杆6的末端设置滚轮。

优选:所述手柄2与所述锤套3连接处夹角为45°-75°之间,上翘角度为15°-45°之间。

实施例20:

如图6、图9和图12所示,一种美工锤,包括锤头1和与所述锤头1固定连接的手柄2,所述锤头1包括锤套3和弹锤4,所述锤套3和所述弹锤4均为圆柱体形,所述锤套3设置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锤套3的开口端下沿设置弹簧垫圈9,所述弹锤4的一端套入所述锤套3内,所述弹锤4的另一端设置锤击面8,所述锤击面8为双圆锥尖形,所述锤套3封闭端的内底面和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之间设置弹簧5,所述锤套3封闭端的内底面设置错位杆6,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设置错位圆锥7,所述错位杆6和所述错位圆锥7在所述弹簧5内,所述弹锤4外壁设置两个定位槽10,所述定位槽10上段竖直、下段倾斜,所述定位槽10在所述弹锤4的横切面上的两点连线经过所述横切面的圆心,定位杆11的一端插入所述定位槽10内,所述定位杆1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锤套3上,所述错位圆锥7和所述错位杆6构成滑动变阻器,所述错位圆锥7一端依次连接指示灯23、开关22、电源21和所述错位杆6,所述开关22、所述电源21和所述指示灯23设置在所述手柄2上,所述锤头1锤到物体上后,所述弹锤4向所述锤套3内运动,所述错位杆6沿所述错位圆锥7侧面运动使所述弹锤4相对于所述锤套3偏移,所述手柄2中间段设置弹片12。

优选: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设置凹陷,所述错位圆锥7设置在所述凹陷内。

优选:所述错位杆6的末端设置滚轮。

实施例21:

如图7、图10和图11所示,如图1、图4和图5所示,一种美工锤,包括锤头1和与所述锤头1固定连接的手柄2,所述锤头1包括锤套3和弹锤4,所述锤套3和所述弹锤4均为圆柱体形,所述锤套3设置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锤套3的开口端下沿设置弹簧垫圈9,所述弹锤4的一端套入所述锤套3内,所述弹锤4的另一端设置锤击面8,所述锤击面8为球面形,所述锤套3封闭端的内底面和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之间设置弹簧5,所述锤套3封闭端的内底面设置错位杆6,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设置错位圆锥7,所述错位杆6和所述错位圆锥7在所述弹簧5内,所述弹锤4外壁设置两个倾斜的定位槽10,所述定位槽10在所述弹锤4的横切面上的两点连线经过所述横切面的圆心,定位杆11的一端插入所述定位槽10内,所述定位杆1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锤套3上,所述错位圆锥7的侧面为绝缘圈20分隔的导电面,每个所述导电面连接一个指示灯23,全部所述指示灯23并联后依次连接开关22、电源21和所述错位杆6,所述开关22、所述电源21和所述指示灯23设置在所述手柄2上,所述锤头1锤到物体上后,所述弹锤4向所述锤套3内运动,所述错位杆6沿所述错位圆锥7侧面运动使所述弹锤4相对于所述锤套3偏移,所述手柄2中间段设置弹片12。

优选: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设置凹陷,所述错位圆锥7设置在所述凹陷内。

优选:所述错位杆6的末端设置滚轮。

优选:所述指示灯23设置不同的颜色。

实施例22:

如图8、图10和图11所示,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美工锤,包括锤头1和与所述锤头1固定连接的手柄2,所述锤头1包括锤套3和弹锤4,所述锤套3和所述弹锤4均为圆柱体形,所述锤套3设置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锤套3的开口端下沿设置弹簧垫圈9,所述弹锤4的一端套入所述锤套3内,所述弹锤4的另一端设置锤击面8,所述锤击面8为双圆锥尖形,所述锤套3封闭端的内底面和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之间设置弹簧5,所述锤套3封闭端的内底面设置错位杆6,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设置错位圆锥7,所述错位杆6和所述错位圆锥7在所述弹簧5内,所述弹锤4外壁设置两个倾斜的定位槽10,所述定位槽10在所述弹锤4的横切面上的两点连线经过所述横切面的圆心,定位杆11的一端插入所述定位槽10内,所述定位杆1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锤套3上,所述错位圆锥7的侧面为绝缘圈20分隔的导电面,每个所述导电面连接一个指示灯23,全部所述指示灯23并联后依次连接开关22、电源21和所述错位杆6,所述开关22、所述电源21和所述指示灯23设置在所述手柄2上,所述锤头1锤到物体上后,所述弹锤4向所述锤套3内运动,所述错位杆6沿所述错位圆锥7侧面运动使所述弹锤4相对于所述锤套3偏移,所述手柄2中间段设置弹片12和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中间断开且设置套环14,所述套环14与所述固定杆1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手柄2向下倾斜,所述手柄2末端上翘。

优选:所述手柄2与所述锤套3连接处夹角为45°-75°之间,上翘角度为15°-45°之间。

优选:所述弹锤4套入所述锤套3的一端设置凹陷,所述错位圆锥7设置在所述凹陷内。

优选:所述错位杆6的末端设置滚轮。

优选:所述指示灯23设置不同的颜色。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