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把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8061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门把手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的门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门把手装置具备供用户把持的拉手(handle grip)。拉手在一端侧具备轴支承于基底构件的轴支承部,在另一端侧具备穿过基底构件的引导孔的插通部。当对拉手进行打开操作时,插通部在引导孔内移动,因此在插通部与引导孔的壁之间形成有规定的间隙。该间隙成为拉手在沿着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微动的松动的原因。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基底构件的引导孔配置有供拉手的插通部滑动接触的引导构件的门把手装置。利用引导构件来限制拉手的插通部沿着旋转轴线移动,由此防止拉手相对于基底构件的松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2257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的门把手装置需要在基底构件设置用于固定引导构件的固定部,因此需要重新设置基底构件的成形模具,使制造成本升高。更详细说明时,在门把手装置中,在变更拉手的设计时,有时作为基底构件而再利用现有产品。但是,在重新采用专利文献1的构造的情况下,也需要对基底构件进行设计变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现有的基底构件而能够防止拉手的松动的门把手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把手装置,其中,所述门把手装置具备:基底构件,其在一端侧形成轴部或者轴承部,并且在另一端侧形成具有朝内部空间突出的限制部的引导孔;拉手,其在一端侧具有形成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轴部的状态的轴承部或者形成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轴承部的状态的轴部,并且在另一端侧突出能够在所述引导孔中进退的插通部;以及滑动引导件,其装配于所述拉手,并具有与所述限制部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

在该门把手装置中,通过向拉手的插通部装配具有与基底构件的限制部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的滑动引导件,能够防止拉手相对于基底构件的松动。由于仅向现有的拉手装配滑动引导件即可,因此无需进行基底构件的设计变更,能够抑制制造成本,并且变更拉手的设计。

所述拉手的插通部或者所述滑动引导件中的任一方具有固定用凸部,剩余的另一方具有供所述固定用凸部压入的固定用凹部,所述拉手的轴承部或者轴部向所述基底构件的轴部或者轴承部安装的安装方向是与所述插通部相对于所述引导孔的进退方向交叉的方向,所述固定用凸部相对于所述固定用凹部的压入方向与所述安装方向交叉。

根据该方式,在向基底构件装配拉手时,即使装配于拉手的滑动引导件与基底构件接触,由于此时作用的力的方向与固定用凸部相对于固定用凹部的压入方向交叉,因此能够防止滑动引导件从拉手脱落。

所述滑动引导件具备沿着所述插通部的突出方向分别配置的一对侧框架、以及连结所述一对侧框架的连结部,所述侧框架具有所述固定用凸部或者所述固定用凹部中的任一方。

根据该方式,滑动引导件采用利用连结部来连结一对侧框架的单一的结构,因此部件管理较为容易,并且能够一体成形,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所述连结部具有伸缩部。

根据该方式,滑动引导件能够使一对侧框架的间隔自由变化,因此在向拉手的插通部安装时,能够确保用于将固定用凸部压入固定用凹部的空间等,能够提高安装作业性。

所述拉手的插通部具有剖面呈矩形的定位凸部,该定位凸部沿着该插通部突出的方向延伸且具有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所述滑动引导件的侧框架具有与所述定位凸部的一端侧的第一侧面抵接的第一定位部、以及与所述定位凸部的另一端侧的第二侧面抵接的第二定位部。

根据该方式,在拉手的定位凸部的两侧面使滑动引导件的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抵接,由此能够使其安装状态稳定。因此,即使向滑动引导件施加外力,也能够抑制从拉手发生位置偏移、脱落。

所述拉手能够以所述轴部为中心而在沿着所述基底构件的非操作位置和与所述基底构件分离的操作位置之间转动,所述滑动引导件的滑动接触部在所述拉手处于非操作位置时与所述限制部弹性抵接,并在所述拉手从所述非操作位置朝向所述操作位置旋转时不与所述限制部接触。

根据该方式,能够防止位于非操作位置的拉手的松动。另外,在拉手的操作状态下,滑动引导件的滑动接触部与基底构件的限制部成为非接触状态。因此,能够减轻滑动引导件从基底构件受到的滑动阻力,不会损害拉手的操作性。

所述基底构件以及所述拉手以所述轴部的轴心沿着铅垂方向的方式配置,所述滑动接触部设为仅能够与所述拉手的插通部的上侧弹性地压接。

根据该方式,在拉手位于非操作位置时,仅设于插通部的上侧的滑动接触部与基底构件的限制部弹性地压接。由此,拉手的插通部向下侧被施力,插通部的下侧与基底构件的限制部抵接。通常,由于用户从上方把持拉手,因此向拉手施加朝向下方的负载。此时,由于在拉手的插通部的下侧没有间隙,因此拉手维持为被限制部限制位置的状态。因此,把持着拉手的用户不会感到松动。另外,即使在该状态下用户将拉手朝上方向移动,由于具有弹性的滑动部与基底构件的限制部抵接,因此能够抑制松动。

所述滑动引导件具备在所述插通部的两侧配置的一对侧框架、以及连结所述一对侧框架的连结部,所述侧框架具有所述抵接部以及比所述抵接部突出的所述滑动接触部。

根据该方式,在拉手位于操作位置时,即使相对于拉手在沿着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施加负载,由于抵接部与限制部进行抵接,因此能够防止轴承部发生破损,并且抑制拉手朝向旋转轴方向的倾斜。另外,在拉手的操作时,抵接部与限制部滑动接触,因此能够将拉手可靠地引导至操作位置。另外,由于将在非操作位置与限制部抵接的滑动接触部以及在操作位置与限制部抵接的抵接部作为配置于拉手的插通部主体的滑动引导件而一体成形,因此能够构成为不会增加部件件数。

所述滑动引导件由相对于所述限制部的滑动阻力比所述插通部低的材料形成。

根据该方式,能够减轻拉手的操作时的滑动阻力,因此能够可靠地提高拉手的操作性。

在所述拉手的所述插通部设有操作部,该操作部与可旋转地轴支承于所述基底构件的杆构件卡合,并操作该杆构件,在所述滑动引导件上一体成形有覆盖所述操作部的罩部。

根据该方式,由于具备覆盖拉手的插通部主体的操作部的罩部,因此能够抑制杆构件的磨损。另外,由于罩部与滑动引导件一体成形,因此能够抑制部件件数增加、制造成本升高。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中,由于在拉手的插通部中配置具有与基底构件的限制部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的滑动引导件,因此能够防止拉手相对于基底构件的松动。另外,由于无需对基底构件进行任何设计变更,能够再利用现有产品,因此能够在变更拉手的设计时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大。

附图说明

图1是门把手装置的主视图。

图2A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

图2B是表示对拉手进行打开操作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II线剖视图。

图4A是门把手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B是从相反侧观察除去把手罩的图4A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基底构件的主视图。

图6是拉手的立体图。

图7A是表示拉手处于非操作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B是图7A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8A是表示拉手的操作过程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B是图8A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9A是表示拉手处于操作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B是图9A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0A是拉手的插通部与滑动引导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0B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图10A的分解立体图。

图11A是拉手的插通部的俯视图。

图11B是拉手的插通部的仰视图。

图12A是滑动引导件的立体图。

图12B是从与图12A不同的方向观察的滑动引导件的立体图。

图13A是滑动引导件的主视图。

图13B是滑动引导件的后视图。

图14A是滑动引导件的剖视图。

图14B是从与图14A不同的方向观察的滑动引导件的剖视图。

图15A是表示向插通部安装滑动引导件的第一工序的立体图。

图15B是表示向插通部安装滑动引导件的第二工序的立体图。

图15C是表示向插通部安装滑动引导件的第三工序的立体图。

图16A是表示图15B所示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6B是表示向插通部安装有滑动引导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门把手装置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门板

2 第一开口部

3 第二开口部

4 弯曲部

5 螺纹固定部

10 门把手装置

15 基底构件

16 第一螺孔

17 第二螺孔

18 臂安装孔

19 轴部(轴承部)

20 引导孔

21a~21d 壁

22A、22B 限制部

22a 凹部

22b 倒角部

23 插入部

24 引导部

25 轴承

27 端盖

28 凸起

29 施力弹簧

30 杆构件

31 旋转轴

32 操作承受部

33 拉杆连接孔

35 复位弹簧(施力构件)

36 拉杆

40 拉手

42 拉手主体

43 把手罩

45 臂部

46 旋转轴部(轴支承部)

47 分割用狭缝

48 插通部

50 插通部主体

50a 上表面

50b 下表面

50c 端面

51 操作部

52 切口部

52a 台阶部

53a~53d 固定用凸部(固定部)

54 定位凸部

54a 前端

54b 基端

55 突出部

56 卡定承受部

60 滑动引导件

61A、61B 侧框架

62 限位部

63a~63d 固定用凹部(固定部)

64 内壁部

65 定位台阶部

66A、66B 连结部

67 伸缩部

68 滑动接触部

68a 顶部

69 狭缝

70A、70B 抵接部

71 罩部

72 开口部

73 狭缝

74 中央连结部

74a 端面部

74b 对置面部

75 第一定位部

76 第二定位部

77 卡定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整体结构)

图1~图3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的门把手装置10。该门把手装置10具备在图2A所示的门板1上配置的基底构件15、可旋转地配置在基底构件15的车内侧上部的杆构件30、以及可旋转地配置在基底构件15的车外侧的拉手40。如图2B所示,门把手装置10在将拉手40朝车外方向Z进行打开操作时,如图3所示,杆构件30进行旋转。由此,经由图1所示的拉杆36使配置于车门的未图示的锁定机构动作,由此车门被打开。

(门板的详情)

如图2A所示,门板1构成车门的外表面。在门板1上,在图2A中沿X方向、即车门的前后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而设有第一开口部2与第二开口部3。拉手40的一端侧的臂部45从车外侧穿过在图2A中位于右侧的第一开口部2。拉手40的另一端侧的插通部48从车外侧穿过在图2A中位于左侧的第二开口部3。在门板1的第一开口部2与第二开口部3之间形成有朝向车内方向Z凹陷的弯曲部4。

(基底构件的详情)

进一步参照图4A~图5,基底构件15具备沿着门板1的弯曲部4的曲面,并配置在门板1的车内侧。在基底构件15上,以位于第一开口部2的左侧的方式设有第一螺孔16,以位于第二开口部3的左侧的方式设有第二螺孔17。如图2A最明确所示,通过使螺钉贯穿第一螺孔16而紧固于门板1的螺纹固定部5,将基底构件15固定于门板1。另外,通过使螺钉贯穿第二螺孔17且将螺钉紧固于在门板1的车外侧配置的端盖27的凸起28,由此在基底构件15与端盖27之间夹入并固定门板1。

在基底构件15上,设有与第一开口部2连通且供拉手40的臂部45配置的臂安装孔18。臂安装孔18由基底构件15的壁划分。在基底构件15上,以在图2A中从右侧的壁向臂安装孔18内突出的方式设有将拉手40安装为能够旋转的轴部19。如图5最明确所示,轴部19、19在图5中从基底构件15的右侧的壁起隔开规定间隔而突出设置有一对。基底构件15以使轴部19(拉手40)的旋转轴线(轴心)L在图5中沿车门的上下方向Y延伸的方式配置于门板1。另外,在轴部19处配置有抑制拉手40沿前后方向X松动的施力弹簧29。

另外,在基底构件15上,以位于与轴部19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方式设有与第二开口部3连通且供拉手40的插通部48配置的引导孔20。引导孔20由上壁21a、下壁21b、以及一对横壁21c、21d划分,且沿着车内外方向Z延伸并贯通。一并参照图7A,在引导孔20的轴部19侧设有限制拉手40的插通部48沿着旋转轴线L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限制部22A、22B。限制部22A、22B从引导孔20的上壁21a以及下壁21b的车外侧端部向在上下方向Y上分别对置的一侧突出。另外,在限制部22A、22B的车外侧的一面设有用于固定未图示的把手座的凹部22a。

如图5最明确所示,引导孔20被划分为未突出设置限制部22A、22B的插入部23和突出设置有限制部22A、22B的引导部24。插入部23在轴部19的相反侧与引导部24邻接。插入部23的由上壁21a以及下壁21b划分出的上下方向Y的槽宽度为H1,比拉手40的插通部48的上下方向Y的最大尺寸大。引导部24的设有限制部22A、22B的部分的上下方向Y的槽宽度为H2,比插通部48的上下方向Y的最大尺寸小。另外,引导部24的车内侧的槽宽度与插入部23的槽宽度H1相同。拉手40的插通部48在首先插入并配置于引导孔20的插入部23之后,使拉手40向轴部19侧(安装方向)滑动,由此配置于引导部24。

(杆构件的详情)

如图3所示,杆构件30具备沿着车门的前后方向X突出且可旋转地安装于基底构件15的轴承25(参照图4A)的旋转轴31。在该旋转轴31上配置有将杆构件30向图3所示的非操作位置施力的复位弹簧(施力构件)35。在杆构件30的下部设有向引导孔20内突出的操作承受部32。另外,在杆构件30的上部设有将拉杆36连结为能够旋转的拉杆连接孔33。

杆构件30的操作承受部32承受拉手40的打开操作,由此克服复位弹簧35的作用力而在图3中绕逆时针旋转。由此,经由拉杆36对锁定机构进行打开工作。当拉手40的打开操作停止时,杆构件30因复位弹簧35的作用力而旋转至非操作位置。由此,拉手40经由杆构件30被施力至非操作位置。

(拉手的详情)

一并参照图6和图2A~图4B,拉手40相对于基底构件15夹着门板1而配置在车外侧。本实施方式的拉手40在向基底构件15的引导孔20内配置的插通部主体50上安装由其它构件构成的滑动引导件60,由此抑制相对于基底构件15的松动,并且提高操作性。

如图4A最明确所示,拉手40具备沿着基底构件15安装的拉手主体42、以及覆盖该拉手主体42的车外侧表面的把手罩43。在形成于拉手主体42与把手罩43之间的内部空间配置用于接收遥控器的操作信号的天线(未图示)。拉手40在向拉手主体42安装有天线以及把手罩43之后安装于基底构件15。

拉手40的一端经由门板1的第一开口部2而位于基底构件15的臂安装孔18内,另一端经由门板1的第二开口部3而位于基底构件15的引导孔20内。该拉手40配置为相对于基底构件15而能够在图2A所示的操作前的非操作位置与图2B所示的操作后的操作位置之间旋转。非操作位置的拉手40位于相对于门板1的弯曲部4隔开规定间隔的位置。

拉手主体42具备穿过第一开口部2而配置在臂安装孔18内的大致L字状的臂部45。在该臂部45的前端,支承基底构件15的轴部19、19的轴承部46、46设于上下方向Y的两面。参照图4A以及图4B,轴承部46由大致凹陷为半椭圆形状的凹槽构成,作为轴部19侧的前后方向X的前端侧开口。另外,在臂部45设有沿着XZ平面延伸的分割用狭缝47。利用该分割用狭缝47,能够使分割为两部分的臂部45的分割片朝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弹性地移动。

在将拉手40向基底构件15安装时,穿过门板1的第一开口部2而向基底构件15的臂安装孔18插入臂部45。之后,在图2A中使拉手40沿着前后方向X而向右侧(安装方向)滑动,由此向基底构件15的轴部19插入轴承部46。由此,能够夹着门板1而在基底构件15上将拉手40安装为能够旋转。

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拉手主体42具备穿过第二开口部3朝向门板1的车内侧突出并在基底构件15的引导孔20内配置为能够进退的插通部48。一并参照图6和图4A以及图4B,插通部48具备与拉手主体42一体成形的插通部主体50与配置为覆盖于插通部主体50的滑动引导件60。在该滑动引导件60上形成有与基底构件15的限制部22A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68。利用该滑动接触部68,如图7A~图9B所示,抑制拉手40相对于基底构件15的松动,提高拉手40的操作性。

(插通部主体的详情)

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插通部主体50以在拉手40的非操作位置以及操作位置的任一者中前端均位于引导孔20内的尺寸形成。一并参照图3,在插通部主体50的前端设有与操作承受部32卡合而操作杆构件30的操作部51。操作部51沿着前后方向X朝向轴部19突出。该操作部51的突出方向与拉手40相对于基底构件15的安装方向相同。另外,在插通部主体50设有用于将与操作部51卡合的杆构件30的操作承受部32配置为能够工作的切口部52。该切口部52设为从插通部主体50的轴承部46侧朝向相反方向凹陷。

如图10A~图11B所示,在插通部主体50上设有用于固定滑动引导件60的固定用凸部(固定部)53a~53d。固定用凸部53a~53d在基底构件15的与限制部22A、22B对置的上下面设有四处。详细来说,如图10A以及图11A所示,在插通部主体50的上表面50a,在插通部主体50突出的车内外方向Z上隔开规定间隔而设有三个固定用凸部53a~53c。如图10B以及图11B所示,在插通部主体50的下表面50b,在插通部主体50的前端侧设有一个固定用凸部53d。这些固定用凸部53a~53d在与拉手40相对于基底构件15的安装方向即前后方向X交叉(正交)的上下方向Y上突出。另外,各固定用凸部53a~53d的突出方向是也与插通部48在引导孔20内进退的方向即作为插通部48向引导孔20插入的方向的车内外方向Z交叉的方向。

在插通部主体50的下表面50b,设有沿着车内外方向Z呈直线状延伸的定位凸部54。该定位凸部54与固定用凸部53a~53d同样地沿与拉手主体42相对于基底构件15的安装方向即前后方向X交叉的上下方向Y突出。定位凸部54设置为位于插通部主体50的全长的中间部分。另外,在插通部主体50的上表面50a,以在插通部主体50的基端侧形成大致四边形状的方式设有朝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55。

(滑动引导件的详情)

一并参照图10A以及图10B和图12A~图13B,滑动引导件60具备一对侧框架61A、61B和连结这些侧框架61A、61B的连结部66A、66B。该滑动引导件60由与拉手40的插通部主体50相比相对于基底构件15的限制部22A、22B的滑动阻力较低的材料形成。例如基底构件15为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制,拉手主体42为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制,滑动引导件60为聚酯弹性体制。

侧框架61A、61B是在轴承部46的轴线L延伸的上下方向Y上的插通部主体50的两侧即上表面50a与下表面50b上重叠配置的板体。在这些侧框架61A、61B的前端,设有沿上下方向Y突出的限位部62、62。参照图7A~图9A,限位部62、62的外端间的尺寸与引导孔20的槽宽度H1大致相同,比限制部22A、22B间的槽宽度H2宽。限位部62、62在对拉手40进行打开操作时与上壁21a以及下壁21b滑动接触而防止拉手40的上下方向Y的倾斜。另外,通过与限制部22A、22B抵接而防止插通部48从引导孔20拔出。

如图12B以及图14A所示,在重叠配置于插通部主体50的上表面50a的侧框架61A上分别设有与固定用凸部53a~53c对应的固定用凹部(固定部)63a~63c。如图12A以及图14B所示,在重叠配置于插通部主体50的下表面50b的侧框架61B上设有与固定用凸部53d对应的固定用凹部63d。侧框架61A、61B具备向内表面侧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内壁部64。固定用凹部63a、63b、63d设于侧框架61A、61B的内壁部64。本实施方式的固定用凹部63a~63d由设于内壁部64或者侧框架61A的贯通孔构成。另外,在侧框架61A的内壁部64的基端侧形成有供形成于插通部主体50的突出部55配置的定位台阶部65。

如图12B最明确所示,连结部66A、66B设于侧框架61A、61B的一端与另一端。位于插通部48的前端侧的连结部66A形成为大致沿着XY平面延伸的板状,连结侧框架61A、61B的前端侧端部。位于插通部48的基端侧的连结部66B形成为大致沿着YZ平面延伸的板状,连结侧框架61A、61B的基端侧的前后方向X的后方侧。在这些连结部66A、66B上,形成由波纹形状的凹凸部构成、且能够进行上下方向Y的伸缩的伸缩部67。利用该伸缩部67来扩宽上下的侧框架61A、61B的间隔,并配置于插通部主体50的外侧。然后,通过将各侧框架61A、61B沿相互接近的方向Y按压,由此向固定用凸部53a~53d压入固定用凹部63a~63d。

在配置于插通部主体50的上侧的侧框架61A设有在拉手40位于非操作位置时与限制部22A抵接的滑动接触部68、以及在拉手40位于操作位置时能够与限制部22A抵接的抵接部70A。在配置于插通部主体50的下侧的侧框架61B设有在拉手40位于非操作位置时与限制部22B抵接且在拉手40位于操作位置时能够与限制部22B抵接的抵接部70B。

一并参照图7A以及图7B和图12A以及图12B,滑动接触部68以从上侧的抵接部70A朝上方突出的方式仅设于侧框架61A。通过设置沿着侧框架61A朝车内外方向Z平行延伸的一对狭缝69、69,将该滑动接触部68形成在狭缝69、69之间。狭缝69、69设置为,在拉手40位于非操作位置时,从侧框架61A的与限制部22A、22B的车外侧端对应的位置朝向车内侧延伸。

滑动接触部68呈在狭缝69、69之间朝上方鼓出的曲面状,在上下方向Y上能够弹性变形。如图7B最明确所示,滑动接触部68设于以在拉手40旋转至非操作位置的状态下与限制部22A抵接的方式使顶部68a偏向插通部48的车外侧的位置。由此,如图8A~图9B所示,滑动接触部68位于伴随着拉手40从非操作位置朝向操作位置旋转而不与限制部22A抵接的部分。本实施方式的滑动接触部68设置为位于供插通部主体50的突出部55配置的定位台阶部65。通过在滑动接触部68弹性变形的方向上配置插通部主体50的突出部55,从而抑制滑动接触部68的过度的弹性变形。

抵接部70A、70B为侧框架61A、61B的外侧面,朝向作为插通部48的进退方向的车内外方向Z延伸。抵接部70A是侧框架61A的比滑动接触部68靠车内侧的部分,抵接部70B是侧框架61B整体。抵接部70A、70B位于在将固定用凹部63a~63d正常压入插通部主体50的固定用凸部53a~53d的状态下与基底构件15的限制部22A、22B隔开能够抵接的间隔的位置。

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在拉手40旋转至非操作位置的状态下,滑动接触部68与上侧的限制部22A抵接,由此使下侧的抵接部70B成为与下侧的限制部22B抵接的状态。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在拉手40旋转至操作位置时,由于滑动接触部68与限制部22A的抵接被解除,因此在抵接部70A、70B与限制部22A、22B之间产生能够微动的间隙。若在该操作位置向拉手40施加上下方向Y的外力,则使抵接部70A、70B与对置的限制部22A、22B抵接,由此限制拉手40的移动。

如图12A~图13B所示,在滑动引导件60的前端一体成形有覆盖插通部主体50的前端的操作部51的罩部71。罩部71形成为与一对侧框架61A、61B的前端连续的中空的直角梯形。在罩部71的突出方向X的基端侧形成有供操作部51插入的开口部72。参照图13B~图14B,在罩部71的下表面设有沿作为罩部71的突出方向的前后方向X延伸的狭缝73。利用该狭缝73,能够确保连结部66A可以伸缩的状态。

另外,在滑动引导件60上设有与在插通部主体50的切口部52的基端侧形成的台阶部52a卡合的中央连结部74。该中央连结部74形成为与一对侧框架61A、61B的中间部分分别连续的U字状。中央连结部74具备与插通部主体50的轴承部46侧的端面50c重叠的端面部74a、以及与操作部51对置的对置面部74b。利用该中央连结部74,在滑动引导件60的中间部分阻止侧框架61A、61B扩宽,从而抑制两端的连结部66A、66B过度伸长。另外,中央连结部74在将滑动引导件60安装于插通部主体50时实现引导部的作用。

如图12A、图13B以及图14B所示,在滑动引导件60的侧框架61B设有与插通部主体50的定位凸部54抵接的一对定位部75、76。第一定位部75设为在侧框架61B的车内外方向Z(长边方向)的前端侧沿着长边方向延伸。该第一定位部75的基端侧的端部与中央连结部74的形成位置一致。另外,第一定位部75设为在侧框架61B的前后方向X(宽度方向)上位于罩部71突出的方向的端部。第二定位部76设为在侧框架61B的车内外方向Z的基端侧沿着长边方向延伸。该第二定位部76的前端侧的端部位于在与第一定位部75的基端侧的端部之间隔开能够插入定位凸部54的间隔的位置。另外,第二定位部76设为在侧框架61B的前后方向X上位于第一定位部75的相反侧的端部。

如图16B所示,在将滑动引导件60安装于插通部主体50的状态下,第一定位部75与定位凸部54的前端54a侧(一端侧)即操作部51突出的方向上的定位凸部54的第一侧面抵接。另外,第二定位部76与定位凸部54的基端54b侧(另一端侧)即与第一定位部75相反的一侧的定位凸部54的第二侧面抵接。由此,突出设置于插通部主体50的定位凸部54的前后方向X的端面被第一定位部75与第二定位部76夹入并被定位。

如图4A所示,在滑动引导件60上设有从车外侧的端部朝外侧突出的卡定爪77。通过将滑动引导件60安装于插通部主体50而使该卡定爪77与设于拉手主体42的卡定承受部56卡定。由此,防止滑动引导件60从插通部主体50脱落以及位置偏移。

(门把手装置的组装)

首先,在向拉手主体42的插通部主体50安装滑动引导件60时,如图15A所示,在滑动引导件60的罩部71的突出侧配置插通部主体50。接下来,如图15B以及图16A所示,将插通部主体50前端的操作部51插入并贯穿于由一对侧框架61A和61B、中央连结部74以及连结部66B围成的滑动引导件60的空间。

如图15C所示,插通部主体50相对于滑动引导件60的插入在中央连结部74与台阶部52a抵接的状态下停止。在该状态下,以与中央连结部74抵接的台阶部52a为中心,使滑动引导件60与插通部主体50相对地旋转。由此,能够使滑动引导件60的两端的伸缩部67伸缩,并且如图16B所示,在插通部主体50上覆盖滑动引导件60。最后,将一对侧框架61A、61B沿相互接近的方向按压,向固定用凸部53a~53d压入固定用凹部63a~63d。

如此,滑动引导件60通过设于连结部66A、66B的伸缩部67能够使一对侧框架61A、61B向扩宽以及缩窄该一对侧框架61A、61B的间隔的方向移动。因此,能够确保用于将插通部主体50的固定用凸部53a~53d压入滑动引导件60的固定用凹部63a~63d的空间。因此,能够提高滑动引导件60向拉手40的插通部主体50安装时的作业性。

一并参照图7A和图16B,在向拉手主体42的插通部主体50安装有滑动引导件60的状态下,在插通部主体50的上下表面50a、50b重叠配置有一对侧框架61A、61B。另外,将插通部主体50的操作部51插入配置于罩部71的内部,使台阶部52a与中央连结部74卡合。另外,成为定位凸部54被第一定位部75与第二定位部76夹入的状态。因此,即使向滑动引导件60施加外力,滑动引导件60也不会从插通部48简单脱落。

接下来,将安装有滑动引导件60的拉手40向安装于门板1的车内侧的基底构件15安装。详细来说,穿过第一开口部2而从车外侧向基底构件15的臂安装孔18插入拉手主体42的臂部45。另外,穿过第二开口部3而从车外侧向基底构件15的引导孔20的插入部23插入拉手40的插通部48。在此,设于插通部主体50的固定用凸部53a~53d向与供插通部48插入的方向Z交叉的方向Y突出。因此,即使滑动引导件60与引导孔20的周围的壁21a~21d发生干涉,滑动引导件60也不会从插通部主体50脱落。

在向臂安装孔18插入有臂部45、且向引导孔20的插入部23插入有插通部48的状态下,臂部45的轴承部46与基底构件15的轴部19位于在前后方向X上隔开规定间隔的位置。在该状态下,使拉手40相对于基底构件15沿着前后方向X滑动,将轴承部46可旋转地安装于轴部19。由此,如图2A以及图7A所示,插通部48配置在从引导孔20的插入部23突出有限制部22A、22B的引导部24。另外,插通部48的操作部51以能够卡合的方式位于杆构件30的操作承受部32的车内侧。在此,插通部主体50的固定用凸部53a~53d在与轴承部46向轴部19安装的方向X交叉的方向Y上突出。因此,即使滑动引导件60与限制部22A、22B发生干涉,滑动引导件60也不会从插通部主体50脱落。

如此通过向固定于门板1的基底构件15安装拉手40,结束门把手装置10的组装。

(门把手装置的动作)

如图2A、图7A以及图7B所示,在拉手40旋转至非操作位置的状态下,拉手40的插通部48的滑动接触部68与基底构件15的限制部22A弹性抵接。由此将插通部48朝向下方施力,使位于滑动接触部68的相反侧的抵接部70B与限制部22B抵接。由此,将拉手40的插通部48压接于基底构件15的限制部22A、22B间。因此,能够抑制拉手40的上下方向上的松动。

在此,通常,用户从上方把持拉手40,因此对拉手40施加朝向下方的负载。此时,由于在非操作状态的拉手40的插通部48的下侧没有间隙,因此将拉手40维持为被限制部22A、22B限制位置的状态。因此,即使在该非操作位置向拉手40施加上下方向上的外力,把持着拉手40的用户也不会感到松动。另外,即使在该非操作位置处用户将拉手40朝下方向移动,由于具有弹性的滑动接触部68与基底构件15的限制部22A抵接,因此能够抑制松动。

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在对拉手40沿车外方向Z进行打开操作时,插通部48沿着引导孔20向车外方向Z移动。由此,滑动接触部68与限制部22A滑动接触,并且缓缓地解除弹性的抵接。然后,当滑动接触部68与限制部22A分离且使抵接部70A位于限制部22A的对置位置时,解除插通部48与限制部22A、22B的压接状态。因此,能够减轻拉手40相对于基底构件15的滑动阻力。因此,能够防止拉手40的操作性受损。

如图2B、图9A以及图9B所示,当杆构件30的操作承受部32与限制部22A、22B抵接时,拉手40朝向车外方向Z的操作受到限制。在该操作位置,插通部48的抵接部70A、70B位于与基底构件15的限制部22A、22B隔开能够抵接的间隙的位置。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拉手40的旋转轴线L沿上下方向Y延伸,因此下侧的抵接部70B与对置的限制部22B抵接,上侧的抵接部70A位于与限制部22A隔开间隔的位置。因此,即使在该操作位置向拉手40施加朝向下方的负载,也能够防止轴部19或者轴承部46破损。需要说明的是,在拉手40的操作时,由于抵接部70B与限制部22B滑动接触,因此不会损害操作性。

当用户的手离开拉手40时,拉手40通过杆构件30的复位弹簧35的作用力朝车内方向Z旋转。此时,由于在拉手40的插通部48与限制部22A、22B之间具有间隙,因此不会产生由滑动阻力引起的返回不良。然后,通过使拉手40与基底构件15或者门板1抵接,使拉手40朝向车内方向Z的旋转在非操作位置停止。由此,返回至拉手40的插通部48的滑动接触部68被限制部22A压接、抵接部70B与限制部22B弹性抵接的状态。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门把手装置10中,由于在拉手40的插通部48上配置具有与基底构件15的限制部22A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68的滑动引导件60,因此能够防止拉手40相对于基底构件15的松动。因此,仅通过在拉手40上设置固定滑动引导件60的固定部(固定用凸部53a~53d),无需对基底构件15进行任何设计变更,能够再利用现有产品。因此,在变更拉手40的设计时,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大。

另外,滑动引导件60由与拉手主体42相比相对于基底构件15的滑动阻力较低的材料形成,因此能够降低拉手40的操作时的滑动阻力,能够可靠地提高拉手40的操作性。另外,具有一对侧框架61A、61B的滑动引导件60通过连结部66A、66B来一体成形,因此部件管理较为容易,并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并且,由于将滑动接触部68、抵接部70A和70B、以及罩部71与滑动引导件60一体成形,因此能够抑制部件件数增加、制造成本增高。另外,由于利用罩部71来覆盖操作杆构件30的操作部51,因此能够抑制杆构件30的磨损。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也可以如图17所示,在供拉手40的插通部48的滑动接触部68滑动接触的基底构件15的限制部22A,在车内侧设有倒角部22b。如此一来,由于能够减轻滑动接触部68与限制部22A的滑动阻力,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拉手40的操作性。

另外,伸缩部67设于连结部66A、66B整体,但也可以仅设于连结部66A、66B的全长的一部分。另外,在一对连结部66A、66B设有伸缩部67,但也可以仅在任一方设有伸缩部67。另外,在中央连结部74未设置伸缩部67,但也可以在中央连结部74设置伸缩部67。另外,也可以设为连结侧框架61A、61B的连结部66A、66B、74中的任一者均不设置伸缩部67的结构。

另外,滑动接触部68通过设置一对狭缝69、69而能够弹性变形,但也可以通过使上侧的侧框架61A的一部分的壁厚变厚,从而设为无法弹性变形。另外,在基底构件15上设置轴部19,在拉手40上设置轴承部46,但也可以在基底构件15上设置轴承部,在拉手40上设置轴部。当然,在基底构件15上将拉手40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结构可以根据期望进行变更。

另外,使拉手40以沿上下方向Y延伸的旋转轴线L为中心在水平方向上旋转,但也可以以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旋转。另外,作为拉手40的插通部主体50与滑动引导件60的固定部而在插通部主体50设置固定用凸部53a~53d,在滑动引导件60设置固定用凹部63a~63d,但也可以在插通部主体50设置固定用凹部,在滑动引导件60设置固定用凸部。另外,固定部不限于凸部与凹部,能够根据期望进行变更。

另外,滑动接触部68通过设置一对狭缝69、69而能够弹性变形,但也可以通过使上侧的侧框架61A的一部分的壁厚变厚,从而设为无法弹性变形。另外,插通部48设为具备拉手主体42的插通部主体50与其它构件的滑动引导件60的结构,但也可以设为未设置滑动引导件60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在拉手主体42上设置滑动接触部6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