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开闭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3698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车窗开闭调节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使车辆的门的窗玻璃升降的车窗开闭调节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车辆的门使用通过马达的驱动力来使窗玻璃升降的车窗开闭调节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窗开闭调节器具备:沿作为开闭体的窗玻璃的移动方向固定于门内板的导轨;沿导轨的长度方向张架的金属线;被导轨引导而与窗玻璃一起移动的作为移动体的树脂制的托板;以及设于导轨的下端并经由金属线来对托板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具有供金属线卷绕于外周面的滚筒、和使滚筒旋转的马达,滚筒在外壳内保持为能够旋转并且马达支撑于外壳。另外,在导轨的上端部配置有对金属线进行方向变换的方向转换部件。金属线卷绕在方向转换部件与滚筒之间,其两端部固定在移动体上。

金属线的两端部经由松弛去除用弹簧固定于托板。由此,对金属线赋予张力。将从滚筒经由方向转换部件到达移动体的金属线作为上升用金属线,将从滚筒直接到达搬运器的金属线作为下降用金属线,就驱动部而言,在托板上升时,马达正转而卷取上升用金属线并且送出下降用金属线,在托板下降时,马达反转而卷取下降用金属线并且送出上升用金属线。由此,窗玻璃与托板一起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43686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托板支承窗玻璃的重量的同时使窗玻璃升降,因此特别是窗玻璃上升时作用较大的载荷。另外,还在对滚筒以及马达进行保持以及支撑的外壳上作用马达的转矩产生的载荷。但是,由于在托板以及外壳上形成有供上升用金属线以及下降用金属线插通的槽等,因而难以确保刚性,为了得到所要求的耐久性,而需要例如充分确保槽的底部的厚度等。因此导致托板以及外壳的厚度的增大以及重量的增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事情而提出的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轻量化的车窗开闭调节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供一种车窗开闭调节器,其设于车辆的门,且使上述门的窗玻璃升降,上述车窗开闭调节器具备:沿上述窗玻璃的移动方向配置的导轨;沿上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张架的金属线;以及被上述导轨引导而与上述窗玻璃一起移动的移动体,上述移动体具有:卷绕有上述金属线的一部分的滚筒;对上述滚筒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机构;以及对上述滚筒及上述驱动机构进行保持的外壳,上述外壳具有:形成有对上述滚筒进行容纳的容纳空间的滚筒外壳;以及固定于上述滚筒外壳并对上述驱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容纳的辅助外壳,上述滚筒外壳形成有使上述金属线插通的凹槽,该凹槽与上述容纳空间连通,并且上述滚筒外壳包含被上述凹槽以及上述容纳空间分割而成的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上述辅助外壳具有:对上述驱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容纳的主体部;以及固定于上述滚筒外壳的多个固定部,多个上述固定部包含固定于上述第一区域的第一固定部和固定于上述第二区域的第二固定部。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小型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窗开闭调节器、以及设有该车窗开闭调节器的车辆的门的示意图。

图2是以图1的A-A线剖面表示配置有车窗开闭调节器的门的内部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车窗开闭调节器的整体图。

图4是车窗开闭调节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表示滚筒外壳的结构例,图5(a)是俯视图,图5(b)是俯视图,图5(c)是侧视图。

图6是用于对作用于滚筒外壳的力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6(a)是俯视图,图6(b)是主视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窗开闭调节器的滚筒外壳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8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滚筒外壳的结构例,图8(a)是俯视图,图8(b)是侧视图。

图9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滚筒外壳的结构例,图9(a)是俯视图,图9(b)是俯视图,图9(c)是侧视图。

图中:

1—车窗开闭调节器,3—金属线,3a—上部金属线,3b—下部金属线,4—移动体,5—马达,5a—连接器部,6—外壳,9—门,20—导轨,21—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22—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23、24—弹簧,26、27—螺栓,40—滚筒,41—槽,42—中心孔,42a—内周花键,51—输出轴,61、61A—滚筒外壳,61a—容纳空间,61b—第一导向槽,61c—第二导向槽,61d—嵌合部,62、62A—齿轮外壳,62a—筒部,63—螺栓,64—螺母,71—第一结合部件,72—第二结合部件,81—第一保持部,82—第二保持部,90—窗玻璃,90a、90b—圆孔,91—外壁,92—内壁,93—螺母,610a—第一区域,610b—第二区域,611~614—螺栓插通孔,615、616—贯通孔,617—突条,620—主体部,621—第一固定部,622—第二固定部,623—第三固定部,624—第四固定部,621a~623a—贯通孔,710—容纳空间,711—保持部,711a—第一壁部,711b—第二壁部,711c—连结部,712—被支撑部,712a—插通孔,720—容纳空间,721—保持部,721a—第一壁部,721b—第二壁部,721c—连结部,722—被支撑部,722a—插通孔,731、732—螺栓,820—容纳空间,821—第一支撑壁,821a—贯通孔,822—第二支撑壁,822a—第一贯通孔,822b—第二贯通孔,823—凸缘部,824—突出部,824a—延伸部,824b—突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窗开闭调节器、以及设有该车窗开闭调节器的车辆的门的示意图。图1中示出了从车辆的外侧观察右后座的门的状态。另外,图1中用假想线(双点划线)表示门的轮廓以及窗框,而且用虚线表示配置于车窗开闭调节器的窗玻璃的内侧(车室侧)的部分。

该车窗开闭调节器1设于车辆的门9,使门9的窗玻璃90升降。窗玻璃90被图中省略的玻璃导向件引导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此外,图1中,作为一个例子而图示了将车窗开闭调节器1用于车辆的右后座的门的情况,但也能够在车辆的其他门上设置车窗开闭调节器1。

车窗开闭调节器1具备:沿窗玻璃90的移动方向配置的导轨20;沿导轨20的长度方向张架的金属线3;以及被导轨20引导而与窗玻璃90一起移动的移动体4。移动体4具有:供金属线3的一部分卷绕的滚筒40(如后述的图4所示);产生对滚筒40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力的作为驱动部的马达5;以及保持滚筒40及马达5的外壳6。外壳6通过第一及第二结合部件71、72而与窗玻璃90结合。关于移动体4的详细结构将于后文叙述。

在导轨20的上端部配置有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21,在导轨20的下端部配置有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22。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21以及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22作为对金属线3的两端部进行支撑的一对金属线支撑部发挥功能。

马达5配置于在从车宽方向观察车窗开闭调节器1的情况下、与第一及第二结合部件71、72不重叠的位置。更为具体而言,马达5配置在相对于固定在外壳6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的第二结合部件72而向下方偏移的位置。由此,避免马达5与第一及第二结合部件71、72的干涉,减小移动体4的车宽方向的厚度。

图2是以图1的A-A线剖面表示配置有车窗开闭调节器1的门9的内部的示意图。

车窗开闭调节器1配置于门9的外壁91与内壁92之间。内壁92中的车室侧(与外壁91相反的一侧)的面例如由树脂构成的图中省略的内衬覆盖。外壁91以高度方向的中央部向车宽方向的外侧鼓出的方式弯曲。另外,窗玻璃90与外壁91同样,以高度方向的中央部向车宽方向的外侧鼓出的方式弯曲。导轨20以沿该窗玻璃90的方式弯曲成弓状。

车窗开闭调节器1在内壁92固定有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21及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22。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21通过插通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21的螺栓26(如图1所示)而安装于内壁92。螺栓26的前端部贯通内壁92而与配置于内壁92的车室侧的螺母93螺纹结合。另外,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22通过插通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22的螺栓27(如图1所示)而安装于内壁92。螺栓27的前端部贯通内壁92而与配置于内壁92的车室侧的螺母93螺纹结合。

马达5在门9内配置于比导轨20靠车宽方向的外侧。在导轨20与外壁91之间形成有不妨碍移动体4的移动的宽度的空间。

以下,参照图3至图5对车窗开闭调节器1的各部分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表示车窗开闭调节器1的整体的整体图。图4是车窗开闭调节器1的分解立体图。图5表示外壳6的滚筒外壳61的结构,图5(a)是俯视图,图5(b)是俯视图,图5(c)是侧视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或“下”是指车窗开闭调节器1被安装到门9上的状态的“上”或“下”,“左”或“右”是指从车室外朝向车室内观察车窗开闭调节器1被安装到门9上的状态时的“左”或“右”。

滚筒40是圆筒状,在其外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槽41。另外,在滚筒40的中心孔42的内周面形成有沿滚筒40的轴向延伸的内周花键42a。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外壳6具有:对滚筒40进行容纳的板状的滚筒外壳61;以及对马达5以及图中省略的蜗轮机构的一部分进行容纳的齿轮外壳62。此外,马达5以及蜗轮驱动相当于本发明中的“驱动机构”,齿轮外壳62相当于本发明中的“辅助外壳”。滚筒外壳61以及齿轮外壳62均由树脂构成。更为具体而言,滚筒外壳61由例如聚缩醛(POM)构成,齿轮外壳62由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构成。

马达5是通过从连接器部5a供给的电流而产生旋转驱动力的直流马达。在马达5的转子,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有容纳于齿轮外壳62的筒部62a的图中省略的蜗杆。

马达5的旋转通过容纳于齿轮外壳62的蜗轮机构而减速,并经由蜗轮机构的输出轴51而传递至滚筒40。如图5(a)所示,输出轴51的一端部从齿轮外壳62突出。

如图4所示,在滚筒外壳61,作为在板厚方向(车宽方向)上具有深度的凹槽而形成有与对滚筒40进行容纳的容纳空间61a连通并将金属线3导向容纳空间61a的第一导向槽61b及第二导向槽61c。

第一导向槽61b形成于容纳空间61a的上方,朝向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21开口。第二导向槽61c形成于容纳空间61a的下方,朝向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22开口。在图3所示的车宽方向观察时,第一导向槽61b及第二导向槽61c形成于比容纳空间61a的中心部偏靠导轨20侧的位置。

齿轮外壳62具有:对蜗轮机构进行容纳的有底圆筒状的主体部620;以及从主体部620的外周向径向外侧突出并固定于滚筒外壳61的作为多个固定部的第一至第三固定部621~623。在第一至第三固定部621~632分别形成有供多个螺栓63插通的贯通孔621a~623a,通过插通于贯通孔621a~623a的多个螺栓63以及螺母64,将齿轮外壳62紧固于滚筒外壳61。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滚筒外壳61和齿轮外壳62由螺栓63以及螺母64紧固,但紧固机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由铆钉紧固。

如图5(b)所示,滚筒外壳61具有通过容纳空间61a以及第一及第二导向槽61b、61c而在车辆前后方向(图3中的左右方向)上被分割的第一区域610a及第二区域610b。本实施方式中,齿轮外壳62的第一固定部621及第三固定部623固定于第一区域610a,并且第二固定部622固定于第二区域610b。此外,第三固定部623也可以固定于第二区域610b。

若更为详细而言,则如图3所示,在从车宽方向观察到的滚筒外壳61的俯视图中,在比相对于连结第一固定部621及第二固定部622各自的贯通孔621a、622a的中心点O1、O2间的假想线S1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线S2上的第一及第二固定部621、622靠下方向偏移的位置设有第三固定部623,以由第一至第三固定部621~623形成三角形的方式分别配置。根据该配置结构,如图5(a)所示,齿轮外壳62以横跨滚筒外壳61的第一及第二区域610a、610b的方式固定,增强滚筒外壳61的强度。此外,图5(a)中用双点划线表示齿轮外壳62。

如图4以及图5(b)所示,在滚筒外壳61,且在与齿轮外壳62的第一至第三固定部621~623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供多个螺栓63分别插通的螺栓插通孔611~613。另外,在滚筒外壳61,且在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贯通孔615、616。通过分别插通该贯通孔615、616的螺栓731、732(如图1所示),将第一及第二结合部件71、72固定于滚筒外壳61。也就是,第一及第二结合部件71、72分别设置在滚筒外壳61的第一区域610a及第二区域610b。另外,在图5(a)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第一及第二结合部件71、72的图示。此外,第一及第二结合部件71、72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结合部”。

另外,在滚筒外壳61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而沿导轨20滑动的突条617。滚筒外壳61通过突条617与导轨20滑动而被导轨20引导。导轨20例如通过对锌钢板等金属板实施折弯加工而形成。

如图4所示,第一结合部件71一体地具有对窗玻璃90进行保持的保持部711、和支撑于滚筒外壳61的被支撑部712。保持部711一体地具有:在车宽方向上对置而对窗玻璃90进行夹持的第一及第二壁部711a、711b;以及用其下端侧连结第一及第二壁部711a、711b的连结部711c。

第一及第二壁部711a、711b在车宽方向上隔着预定的间隙而对置,该间隙作为用于对窗玻璃90进行容纳的容纳空间710而形成。窗玻璃90在容纳空间710内通过例如粘接剂等而相对于保持部711固定。被支撑部712相比保持部711形成为左右方向的尺寸较小,并从保持部711的连结部711c向下方延伸。在被支撑部712形成有供螺栓731(如图1所示)插通的插通孔712a,通过该螺栓731将滚筒外壳61和第一结合部件71紧固。

同样,第二结合部件72一体地具有对窗玻璃90进行保持的保持部721、和支撑于滚筒外壳61的被支撑部722。保持部721一体地具有:在车宽方向上对置而对窗玻璃90进行夹持的第一及第二壁部721a、721b;以及用其下端侧连结第一及第二壁部721a、721b的连结部721c。

第一及第二壁部721a、721b在车宽方向上隔着预定的间隙而对置,该间隙作为用对对窗玻璃90进行容纳的容纳空间720而形成。窗玻璃90在容纳空间720内通过例如粘接剂等而相对于保持部721固定。被支撑部722相比保持部721形成为左右方向的尺寸较小,并从保持部721的连结部721c向下方延伸。在被支撑部722形成有供螺栓732插通的插通孔722a,通过该螺栓732将滚筒外壳61和第二结合部件72紧固。

金属线3通过保持于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21及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22的弹簧23、24(如图3所示)赋予张力。由此,金属线3不会松弛地张架于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21与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22之间。关于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21及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22的详细结构将于后文叙述。

以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21侧的端部为始点、以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22侧的端部为终点对金属线3的铺设路径进行说明,从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21导出的金属线3沿导轨20向下方延伸,经由滚筒外壳61的第一导向槽61b被导向容纳空间61a内。被导向容纳空间61a内的金属线3容纳于滚筒40的槽41并绕滚筒40的外周面多圈后经由第二导向槽61c向滚筒外壳61的外部导出。从第二导向槽61c导出的金属线3沿导轨20向下方延伸而支撑于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22。

若将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21与滚筒外壳61之间的金属线3作为上部金属线3a、将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22与滚筒外壳61之间的金属线3作为下部金属线3b,则通过滚筒40的旋转,上部金属线3a以及下部金属线3b的长度发生变化。也就是,若将移动体4上升时的滚筒40的旋转方向作为正方向、将移动体4下降时的滚筒40的旋转方向作为反方向,则通过滚筒40向正方向旋转,上部金属线3a的长度变短,并且下部金属线3b的长度变长。另外,通过滚筒40向反方向旋转,上部金属线3a的长度变长,并且下部金属线3b的长度变短。与该上部金属线3a以及下部金属线3b的长度的变化相应地,移动体4相对于导轨20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接着,参照图6,对滚筒40旋转时、滚筒外壳61从金属线3受到的力进行说明。图6是用于对移动体4移动时作用于滚筒外壳61的力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6(a)是移动体4的俯视图,图6(b)是移动体4的主视图。

在滚筒40向顺时针方向(图6(b)所示的箭头A方向)旋转而滚筒外壳61到达导轨20的上止点(导轨20的最上端)时,在滚筒外壳61,作为从滚筒40作用于金属线3作用的张力F1,经由从容纳空间61a底部突出而与滚筒40的中心孔42嵌合的嵌合部61d,作用有沿第一导向槽61b的金属线3的铺设方向的方向的力F2。这样,通过力F2,在滚筒外壳61作用有图6(b)所示的箭头B方向(第一导向槽61b的宽度变宽并且第二导向槽61c的宽度变窄的方向)的弯曲力矩。

这样,分力F2引起的弯曲力矩施加于滚筒外壳61,因而滚筒外壳61特别容易以第一及第二导向槽61b、61c的槽底部为起点引起变形。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齿轮外壳62以横跨滚筒外壳61的第一及第二区域610a、610b的方式固定,因此经由齿轮外壳62的第一至第三固定部621~623承受上述的分力F1及F2引起的变形力,抑制滚筒外壳61的变形。此外,以滚筒外壳61到达导轨20的上止点的情况为例对上述的内容进行了说明,但对于滚筒外壳61向逆时针方向(与图6(b)所示的箭头A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而到达下止点(导轨20的最下端)的情况也相同。

(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可得到以下所述的作用以及效果。

(1)移动体4的滚筒外壳61在由第一及第二导向槽61b、61c以及容纳空间61a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割的第一区域610a及第二区域610b分别固定有齿轮外壳62的第一及第二固定部621、622。由此,抑制移动体4的滚筒外壳61的刚性的下降。更为具体而言,滚筒外壳61一边承受窗玻璃90的载荷一边被金属线3牵引而在导轨20沿上下方向移动,假设在齿轮外壳62未固定于固定滚筒外壳61的情况下,有伴随上述的载荷的応力集中于第一及第二导向槽61b、61c的槽底部而滚筒外壳61变形的担忧,但根据本实施方式,齿轮外壳62通过第一至第二固定部621、622以横跨滚筒外壳61的第一及第二区域610a、610b的方式固定,因此增强滚筒外壳61的刚性,防止上述所叙述的那样的变形。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不会增大滚筒外壳61的厚度,能够确保刚性,因此能够能够使移动体4的滚筒外壳61的板厚变薄。也就是,能够实现车窗开闭调节器1的小型轻量化。

(2)移动体4的齿轮外壳62具有第三固定部623,该第三固定部623设置在相对于在从车宽方向观察到的俯视图中连结第一固定部621和第二固定部622的假想线S1而向垂直的方向偏移的位置,因此与第一及第二固定部621、622的两点固定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提高刚性。

(3)移动体4具有将滚筒外壳61结合于窗玻璃90的第一及第二结合部件71、72,这些第一及第二结合部件71、72分别设于滚筒外壳61的第一区域610a及第二区域610b。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1)以及(2)中所叙述的效果。

(4)齿轮外壳62的第一至第三固定部621~623通过螺栓63以及螺母64紧固于滚筒外壳61,因此齿轮外壳62牢固地固定于滚筒外壳61。由此,能够可靠地确保滚筒外壳61的刚性。

(变形例)

接着,参照图7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窗开闭调节器1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变形例的车窗开闭调节器1中的滚筒外壳61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在图7中,对于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实际上相同的功能的构成要素,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图7中用双点划线表示齿轮外壳62A。

就变形例的车窗开闭调节器1而言,齿轮外壳62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窗开闭调节器1不同,其他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重复的说明。变形例的齿轮外壳62A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具有第一至第三固定部621~623方面相同,在还具有第四固定部624方面不同。也就是,齿轮外壳62相对于滚筒外壳61在四点固定。

如图7所示,在滚筒外壳61的第二区域610b,且在与齿轮外壳62A的第四固定部624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螺栓插通孔614。第四固定部624以与第一至第三固定部621~623一起构成四边形的方式,固定于滚筒外壳61的第二区域610b。

根据这样构成的变形例的车窗开闭调节器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较,齿轮外壳62A的固定点较多,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实施方式中得到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8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车窗开闭调节器除了滚筒外壳61A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窗开闭调节器1的滚筒外壳61的形状不同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窗开闭调节器1同样地构成。在图8中,对于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实际上相同的功能的构成要素,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8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窗开闭调节器1的滚筒外壳61的结构例,(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

本实施方式中,滚筒外壳61A具有保持窗玻璃90的第一及第二保持部81、82。也就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与窗玻璃90结合的结合部的第一及第二结合部件71、72与滚筒外壳61分开形成,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滚筒外壳61A一体地具有与窗玻璃90结合的结合部。

第一及第二保持部81、82从滚筒外壳61A的第一区域610a及第二区域610b各自的上端部向上方向分别延伸而形成。第一及第二保持部81、82分别设于滚筒外壳61A的第一及第二区域610a、610b。第一及第二保持部81、82各自的结构实际上相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以第二保持部82为例进行说明。

第二保持部82具有支撑窗玻璃90的第一及第二支撑壁821、822,第一支撑壁821和第二支撑壁822具有预定的间隙地相互对置。窗玻璃90容纳于在第一及第二支撑壁821、822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820内,分别与第一及第二支撑壁821、822接触。

第一支撑壁821从与第二支撑壁822对置的对置面突出,形成有与形成于窗玻璃90的圆孔90b卡定的凸缘部823。由此,窗玻璃90保持于第二保持部82。另外,在第一支撑壁821形成有从车宽方向观察使第二支撑壁822的一部分面向外部的大致矩形的贯通孔821a。

如图8(b)所示,在第二支撑壁822形成有从与第一支撑壁821对置的对置面突出的突出部824。突出部824具有:从第二支撑壁822向车宽方向延伸而对窗玻璃90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延伸部824a;以及从延伸部824a的前端部向上方向突出而对窗玻璃90的车宽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突起部824b。延伸部824a的前端部以及突起部824b位于第一支撑壁821的贯通孔821a内。

如图8(a)所示,突起部824b形成为左右方向的尺寸比延伸部824a小,且配置于延伸部824a的中央部。另外,在第二支撑壁822形成有:使第一支撑壁821的凸缘部823在车宽方向面向外部的第一贯通孔822a;以及设于比第一贯通孔822a靠下部的第二贯通孔822b。第一支撑壁821的凸缘部823的一部分配置于贯通孔822a内。

(第二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除了对第一实施方式叙述的(1)至(3)的作用以及效果意外,由于作为与窗玻璃90结合的结合部的第一及第二结合部件81、82具有与窗玻璃90的圆孔90a、90b卡定的凸缘部823,因此不需要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螺栓731、732,从而能够削减部件件数。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9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车窗开闭调节器除了齿轮外壳62所配置的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窗开闭调节器1的齿轮外壳62所配置的位置不同以外,其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窗开闭调节器1同样地构成。

图9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窗开闭调节器的外壳6的结构例,(a)是俯视图,(b)是俯视图,(c)是侧视图。此外,以下,为了使说明明确,将指向滚筒外壳61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的端面简称为“表面”,将指向车宽方向的内侧的面简称为“里面”。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齿轮外壳62固定于滚筒外壳61的表面,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齿轮外壳62固定于滚筒外壳61的里面。

在滚筒外壳61,对滚筒40进行容纳的容纳空间61a形成于滚筒外壳61的里面,且向齿轮外壳62侧(图9(c)中的右侧)开口。另外,在滚筒外壳61,形成有将金属线3导向容纳空间61a的第一导向槽61b以及第二导向槽61c作为在板厚方向具有深度的凹槽,并向与容纳空间61a相同的方向开口。另外,在滚筒外壳61安装有对该容纳空间61a进行封闭的大致圆筒状的罩8。由此,防止滚筒40从滚筒外壳61脱落。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齿轮外壳62具有第一至第三固定部621~623(在图9中仅示出了第一及第二固定部621、622)。在第一至第三固定部621~632分别形成有供多个螺栓63插通的贯通孔621a~623a,通过插通于贯通孔621a~623a的多个螺栓63以及螺母64,将齿轮外壳62在滚筒外壳61的里面紧固。

本实施方式中,齿轮外壳62的第一固定部621以及第三固定部623固定于第一区域610a的里面,并且第二固定部622固定于第二区域610b的里面。通过该配置结构,齿轮外壳62横跨滚筒外壳61中的第一及第二区域610a、610b而固定,因此增强滚筒外壳61的强度。

在滚筒外壳61,且在与齿轮外壳62的第一至第三固定部621~623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供多个螺栓63分别插通的螺栓插通孔611~613。另外,在滚筒外壳61,且在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贯通孔615、616。通过分别插通该贯通孔615、616的螺栓731、732(如图1所示),在滚筒外壳61固定有第一及第二结合部件71、72。也就是,第一及第二结合部件71、72分别设于滚筒外壳61的第一区域610a以及第二区域610b。

(第三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以及效果。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齿轮外壳62固定于滚筒外壳61的里面,因此能够减少外壳6向车宽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量。由此,能够对应下述情况:例如在图1所示的门9内,需要在车宽方向的比窗玻璃90靠外侧配置与车窗开闭调节器不同的部件的空间。

以上,基于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上述所记载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发明内容技术方案的范围的发明。另外,应该注意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特征的所有组合不限于必须是用于解决发明的课题的方案。另外,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能够适当变形并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