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盘根加取装置。
背景技术:
螺杆泵采油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油田的生产过程中,更换螺杆泵井盘根则是油井管理中一项经常性的维护工作。螺杆泵的泵头位于井口盘根盒的正上方,井口盘根盒与泵头仅有20厘米的距离。
由于空间位置的限制,致使螺杆泵井更换盘根时,不能像更换抽油机井盘根那样采用起子将盘根逐一加入。因此,螺杆泵井在加入盘根时,一般采用榔头敲击的办法,这种方法不仅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延长盘根更换时间,而且还容易造成砸坏盘根螺纹、砸坏盘根盒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螺杆泵井盘根更换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盘根加取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盘根加取装置,尤其适用于螺杆泵井盘根的加取,所述装置包括:支撑柱、活动柱和齿轮传动组件,所述支撑柱和所述活动柱均为空心柱,所述活动柱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中,所述支撑柱和所述活动柱的侧壁对应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柱及所述活动柱的轴向平行,所述支撑柱的侧壁还设有齿轮槽,所述齿轮传动组件包括齿轮、把手、转动轴和固定在所述齿轮槽中的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通槽平行设置,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齿轮槽内且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轮同轴固定在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上,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设有所述把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柱的齿轮槽与所述支撑柱的通槽相对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中轴线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齿轮槽包括沿所述支撑柱的轴向延伸的竖向槽和与所述竖向槽的一端垂直连通的横向槽,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竖向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竖向槽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齿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竖向槽的一端距离所述支撑柱的一端15-20mm,所述竖向槽的长度为50-60mm。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齿条的齿宽为15-20mm,所述齿条的长度为50-60mm,所述齿条的齿数为50-6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槽的宽度为30-40mm。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柱为圆柱形,所述支撑柱的底面直径为150-180mm,所述支撑柱的高为100-150mm。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活动柱为圆柱形,所述活动柱的底面直径为50-80mm,所述活动柱的高为80-100mm。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活动柱和所述支撑柱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盘根加取装置使用时,通过支撑柱和活动柱侧壁开设的通槽将盘根加取装置套到泵井的光杆上,将盘根加取装置坐到井口,通过转动盘根加取装置的齿轮传动组件,带动活动柱向下运动,使得活动柱顶住盘根,并将盘根压入盘根盒,完成加盘根任务。采用该装置能够快速加盘根操作,解决了螺杆泵井盘根更换不便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劳动轻度,减少了劳动力,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用途广泛,油田生产单位均能使用。另外,该装置组合简单,装拆方便,易制作及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盘根加取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盘根加取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盘根加取装置的支撑柱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盘根加取装置(下文简称加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尤其适用于螺杆泵井盘根的加取,参见图1,该加取装置包括:支撑柱10、活动柱20和齿轮传动组件30,所述支撑柱10和所述活动柱20均为空心柱,所述活动柱20套设在所述支撑柱10中。
图2是图1所示加取装置的俯视图,结合图2,所述支撑柱10和所述活动柱20的侧壁对应设有通槽40,所述通槽4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柱10及所述活动柱20的轴向平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支撑柱10的侧视图。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柱10的侧壁还设有齿轮槽50。
所述齿轮传动组件30包括齿轮31、把手32、转动轴33和固定在齿轮槽50中的齿条34,齿条34与通槽40平行设置,齿轮31设置在齿轮槽50内且与所述齿条34啮合,齿轮31同轴固定在转动轴33上,转动轴33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柱10的侧壁上,转动轴33的另一端设有所述把手32。
盘根加取装置的支撑柱10和活动柱20的形状根据盘根的形状设置,例如为了加取圆形盘根,支撑柱10和活动柱20为圆柱形。
其中,转动轴33的一端可以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柱10的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柱10的齿轮槽50与支撑柱10的通槽40相对设置在支撑柱10的中轴线两侧,这样避免两个槽设置过于紧密,导致支撑柱10强度受影响。
如图3所示,齿轮槽50可以包括沿支撑柱10的轴向延伸的竖向槽51和与竖向槽51的一端垂直连通的横向槽52,齿条34固定在所述竖向槽51内。其中,竖向槽51用于固定齿条34,而横向槽52可以在该装置不使用时,固定齿轮34。
如图3所示,竖向槽51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齿条34,齿条34可以通过焊 接的方式设置在竖向槽51上。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在竖向槽51的两个侧壁分别设置两个齿条34。设置一个齿条34相比如设置两个齿条而言,可以节省一个齿条,节省成本和安装步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竖向槽51的一端可以距离支撑柱10的一端15-20mm,竖向槽51的长度可以为50-60mm。优选地,竖向槽51距离支撑柱10的一端15mm,竖向槽51的长度为50mm,该尺寸的齿轮槽既能够满足齿轮传动组件的行程需求,又不至于过大影响支撑柱的整体强度。
横向槽52的长度可以为50-60mm。横向槽52的宽度大于齿轮34半径尺寸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齿条的齿宽可以为15-20mm,齿条的长度可以为50-60mm,齿条的齿数可以为50-60。优选地,齿条的齿宽为15mm,齿条的长度为50mm,齿条的齿数为60,能够满足活动柱的移动需求。
相应地,齿轮31的齿宽、齿数均与齿条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槽40的宽度可以为30-40mm,优选为30mm。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柱10为圆柱形,支撑柱10的底面直径可以为150-180mm,支撑柱10的高可以为100-150mm。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动柱20为圆柱形,活动柱20的底面直径为50-80mm,活动柱20的高为80-100mm。
优选地,支撑柱10的底面直径为150mm、支撑柱10的高为100mm。活动柱20的底面直径为50mm、活动柱20的高为80mm,避免尺寸过大,难以放入螺杆泵井口位置。
前述底面直径均为外径,支撑柱10的底面内径只要大于活动柱20的底面外径即可,活动柱20的底面内径只要大于光杆的直径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动柱20和支撑柱10同轴设置,从而方便根据支撑柱位置,将活动柱对准盘根。
如图2所示,把手32包括摇杆321和连接杆322,连接杆322的一端连接转动轴33,连接杆322的另一端设置有摇杆321,从而形成把手。
该装置在使用时,先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携带盘根和加取装置到井口,停井断电;卸掉盘根盒压盖,取出格兰;将加取装置顺通槽方向,套在光杆上放到井口,向下摇动齿轮传动组件,使支撑柱上升顶住格兰和盘根盒压盖,继 续向下摇动齿轮传动组件,通过给活动柱施压,活动柱再给盘根施压,使盘根进入盘根盒,完成加盘根任务。向上摇动齿轮传动组件,待活动柱离开盘根盒座,取出加取装置,将格兰放入盘根盒内,上好盘根盒压盖。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支撑柱10上升能更好地顶住格兰和盘根盒压盖,可以在支撑柱10的顶端设置顶面,相应地,活动柱20也可以在顶端设置顶面。当然,支撑柱10和活动柱20也可以不设置顶面。
本实用新型的盘根加取装置使用时,通过支撑柱和活动柱侧壁开设的通槽将盘根加取装置套到泵井的光杆上,将盘根加取装置坐到井口,通过转动盘根加取装置的齿轮传动组件,带动活动柱向下运动,使得活动柱顶住盘根,并将盘根压入盘根盒,完成加盘根任务。采用该装置能够快速加盘根操作,解决了螺杆泵井盘根更换不便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劳动轻度,减少了劳动力,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用途广泛,油田生产单位均能使用。该装置组合简单,装拆方便,易制作及推广。另外,该盘根加取装置尺寸小,尤其适用于螺杆泵井等空间狭小的场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