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及气动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3726阅读:1161来源:国知局
扳手及气动扳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维修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扳手及气动扳手。



背景技术:

扳手是一种常用的安装与拆卸工具。利用杠杆原理拧转螺栓、螺钉、螺母和其他螺纹紧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扳手通常在柄部的一端或两端制有夹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使用时沿螺纹旋转方向在柄部施加外力,就能拧转螺栓或螺母。气动扳手,也称为是棘轮扳手及电动工具总合体,主要是一种以最小的消耗提供高扭矩输出的工具。

然而,市售的扳手或气动扳手的头部较厚,很难深入发动机的内部,而且结构复杂,笨重,使用不方便。

例如专利号为CN200980117153.1公开了一种用于上紧螺旋接头的气动冲击式扳手,包括具有压缩空气入口通道的外壳、排放空气出口通道、旋转电机、液压冲击发生器、以及用于空气供给管道和电缆的连接部,电缆用于将所述冲击式扳手连接至固定可编程控制单元。所述冲击式扳手还包括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以用于响应于所述扳手的输出扭矩的反馈电信号的扭矩指示装置、布置在所述空气入口通道中的电磁驱动入口阀、以及控制来自所述电机的排放空气流的电磁驱动排气阀,其中所述排气阀是由线性操作电磁致动器驱动的比例阀,并且布置为响应于来自所述扭矩指示装置的反馈信号并且根据编程上紧策略而连续地使得排放空气流以及电机功率适合于被上紧的实际螺旋接头的特征。

例如专利号为CN201310077448.9公开了一种通孔式动力棘轮扳手,包括套筒支架,摆动件,棘轮套筒,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摆动件可摆动地装设于套筒支架中并靠近棘轮套筒的外周,两棘爪可摆动地固定在摆动件上且与摆动件之间还连接有弹性元件,两棘爪在弹性元件的偏压下具有与棘轮套筒的外周接合的趋势,另外还包括设置在两棘爪和棘轮套筒之间用于隔开第一棘爪、第二棘爪与棘轮套筒的限位件,该限位件形成有适于两棘爪通过的开口,且其可绕棘轮套筒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处于第一位置时,限位件的开口朝向第一棘爪;当处于第二位置时,限位件的开口朝向第二棘爪。本发明的通孔式动力棘轮扳手便于在狭窄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换向,可有效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扳手及气动扳手,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扳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扳手,包括:扳手本体和扳手套筒;其中,

扳手本体,用于被操作工徒手握住进行作业,其顶部设有孔状结构,相应地,其内部容纳有与孔状结构同轴设置的齿轮;

扳手套筒,用于与螺母配合旋紧,其底端为与齿轮内圈直径相同的柱状结构,其顶端为直径大于所述齿轮内径的圆盘,且其顶端内部设有与螺母配合的凹槽;

所述扳手套筒底端插入所述齿轮内圈,且底部通过定位机构与扳手本体固定,其顶端的圆盘卡住扳手本体,以能够使齿轮和扳手套筒带动螺母旋紧或松开。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为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沿扳手本体长度方向插入扳手套筒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扳手本体底部套设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上错落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多角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内六角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深度为0.5cm。

进一步地,所述扳手套筒厚度为1c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气动扳手,包括上述的扳手,所述扳手本体底部连接有气源,所述气源通过扳手本体内部的传动机构与齿轮相连;其中,

传动机构,用于将气源提供的原动力传入扳手套筒,其包括制动片、用于控制制动片启停的制动勾以及设置在制动片上且与齿轮配合设置的卡齿,所述制动勾一端固定在防滑套上。

进一步地,工作状态时,制动勾另一端与制动片为接触设置;暂停时,制动勾另一端于制动片不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套一侧还设有控制气源启闭的按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扳手及气动扳手,能够伸入电机内部,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以现有技术而言,该扳手及气动扳手具有巨大的优势,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该扳手结构简单,相较于普通扳手长度较长,操作者就可以较小的力获得较大的力矩,而且扳手头的位置可以伸进电机的内部,对螺丝进行拆卸或者拧紧,实用性强,使用方便。

二、该气动扳手采用气动代替手动,且其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廉,尤其适用于电机内部螺丝的拆装,机械加工适应性强,具有极强的成本、市场潜力。

上述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扳手及气动扳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动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于图1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扳手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基于图2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动扳手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扳手; 2-气动扳手; 3-定位机构;

11-扳手本体; 12-扳手套筒;

111-孔状结构; 112-齿轮; 113-防滑套;

114-按钮;

121-柱状结构; 122-圆盘;

1222-凹槽;

13-传动机构;

131-制动片; 132-制动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扳手1,包括:扳手本体11和扳手套筒12;其中,

扳手本体11,用于被操作工徒手握住进行作业,其顶部设有孔状结构111,相应地,其内部容纳有与孔状结构111同轴设置的齿轮112;

扳手套筒12,用于与螺母配合旋紧,其底端为与齿轮112内圈直径相同的柱状结构121,其顶端为直径大于上述齿轮112内径的圆盘122,且其顶端内部设有与螺母配合的凹槽1222;

上述扳手套筒12底端插入上述齿轮112内圈,且底部通过定位机构3与扳手本体11固定,其顶端的圆盘122卡住扳手本体11,以能够使齿轮112和扳手套筒12带动螺母旋紧或松开。

该扳手1结构简单,相较于普通扳手1长度较长,操作者就可以较小的力获得较大的力矩,而且扳手头的位置可以伸进电机的内部,对螺丝进行拆卸或者拧紧,实用性强,使用方便。

更加具体地,下面针对本实施例中扳手1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对于定位机构3而言,本实施例的定位机构3为定位销,定位销具有导向作用,其沿扳手本体11长度方向插入扳手套筒12底部。定位销和圆盘122共同配合控制扳手套筒12的位置,使得扳手套筒12在齿轮112内转动,并沿扳手本体11宽度方向几乎不移动,使得其在工作过程中不易造成滑落。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定位机构3采用定位销,仅作为一种举例说明,还可以采用其他能够固定扳手套筒12柱状结构121的机构,在此就不一一说明。

对于扳手本体11而言,上述扳手本体11底部套设有防滑套113,上述防滑套113上错落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在拧动过程中,防滑套113防止人手打滑。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防滑套113上错落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仅作为一种举例说明,还可以采用其他能够防止打滑的防滑套113,在此就不一一说明。

优选地,对于凹槽1222而言,上述凹槽1222为多角凹槽1222。上述凹槽1222为内六角凹槽1222。上述凹槽1222深度为0.5cm。凹槽1222与螺母为配合设置,一般采用六角螺母,因此凹槽1222多为内六角凹槽1222。凹槽1222深度相较于整体深度较深,使得凹槽1222与螺母之间配合紧密,防止转动时候产生晃动。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凹槽1222为多角凹槽1222,仅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凹槽1222为六角凹槽1222,仅作为一种最优选的实施方式,实际应用时,还必须根据螺母的形状进行选择,配合之后,只要能够带动螺母转动即可,在此就不一一说明。

对于扳手套筒12而言,上述扳手套筒12厚度为1cm。扳手套筒12厚度一般不会超过1.5cm,其作用主要在于,扳手套筒12伸入电机内部时候,防止由于过厚被卡住。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气动扳手2,包括上述的扳手1,上述扳手本体11底部连接有气源,上述气源通过扳手本体11内部的传动机构13与齿轮112相连;其中,传动机构13,用于将气源提供的原动力传入扳手套筒12,其包括制动片131、用于控制制动片131启停的制动勾132以及设置在制动片131上且与齿轮112配合设置的卡齿,上述制动勾132一端固定在防滑套113上。卡齿与齿轮112相配合,其原理与棘轮机构相似(棘轮机构,由棘轮和棘爪组成的一种单向间歇运动机构。棘轮机构常用在各种机床和自动机中间歇进给或回转工作台的转位上,也常用在千斤顶上。在自行车中棘轮机构用于单向驱动,在手动绞车中棘轮机构常用以防止逆转。棘轮机构工作时常伴有噪声和振动,因此它的工作频率不能过高)。

该气动扳手2采用气动代替手动,且其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廉,尤其适用于电机内部螺丝的拆装,机械加工适应性强,具有极强的成本、市场潜力。

进一步地,工作状态时,制动勾132另一端与制动片131为接触设置,使得气源通过传动机构13能够使气动扳手转动;暂停时,制动勾132另一端于制动片131不接触,气源无法传递动力至扳手套筒12,暂停工作。

更加具体地,下面针对本实施例中气动扳手2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优选地,对于防滑套113而言,防滑套113一侧还设有控制气源启闭的按钮114。

现就本实施例的扳手1的工作过程作以详细分析说明:

一.操作工单手握住扳手本体11上的防滑套113,将扳手1的头部伸入电机内部,将扳手套筒12套入需要拧紧或者拆卸的螺母上。

二.根据需要,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扳手1,对螺丝进行拧紧或者拆卸。

三.若拧紧,固定螺丝后,将扳手1直接取出;若拆卸,在螺丝晃动时,先将扳手1取出,后将螺丝取出,避免其掉落到电机内部。

至此,本实施例一个工作过程完成,操作者以较小的力获得较大的力矩,而且扳手头的位置可以伸进电机的内部,对螺丝进行拆卸或者拧紧,实用性强,使用方便。

现就本实施例的气动扳手2的工作过程作以详细分析说明:

一.启动按钮114,打开气源,操作工单手握住扳手本体11上的防滑套113,将气动扳手2的头部伸入电机内部,将扳手套筒12套入需要拧紧或者拆卸的螺母上。

二.根据需要,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气动扳手2,对螺丝进行拧紧或者拆卸。

三.在拧紧或者拆卸的过程中,如需中途暂停,可以通过按压制动勾132,控制制动片131使扳手套筒12暂停转动,需要开启时,在放开制动勾132即可。

四.若拧紧,固定螺丝后,将气动扳手2直接取出;若拆卸,在螺丝晃动时,先将气动扳手2取出,后将螺丝取出,避免其掉落到电机内部。

五.按下按钮114,关闭气源。

至此,本实施例一个工作过程完成,该气动扳手2采用双开关模式,在工作过程中,无须关闭气源,即可暂停工作,实用性强。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扳手1及气动扳手2,能够伸入电机内部,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以现有技术而言,该扳手1及气动扳手2具有巨大的优势,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该扳手1结构简单,相较于普通扳手1长度较长,操作者就可以较小的力获得较大的力矩,而且扳手头的位置可以伸进电机的内部,对螺丝进行拆卸或者拧紧,实用性强,使用方便。

二、该扳手1定位机构3可以为定位销等多种形式,防止拧紧或拆卸螺丝的过程中,造成晃动,结构更加牢靠。

三、该凹槽1222与螺母配合设置,根据不同的螺母可以配合更换不同的扳手套筒12。

四、该气动扳手2采用气动代替手动,且其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廉,尤其适用于电机内部螺丝的拆装,机械加工适应性强,具有极强的成本、市场潜力。

五、该气动扳手2采用双开关模式,在工作过程中,无须关闭气源,即可暂停工作,实用性强。

上述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扳手1及气动扳手2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