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锁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4726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窗锁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窗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开关方便的门窗锁扣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外开式消火栓门等大都采用按压式自锁门扣,但这种锁扣需要在门板上打孔以安装按压钮,因此这种锁扣不适用于外表需要完整的类似墙面设有干挂或瓷砖的消火栓暗门、电表箱暗门、水表箱暗门或弱电箱暗门等场合。公开日为2016年6月8日,公开号为CN 105649444 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自锁式门扣,包括本体、滑块、卡爪、导向槽、弹簧、钢勾、固定扣、限位槽、限位块、盖板舌片,所述的滑块位于本体内部,所述的滑块与本体滑配相连,所述的卡爪数量为两件,所述的卡爪对称分布于滑块顶部左右两端,所述的导向槽位于滑块内部,所述的弹簧位于滑块与本体之间,所述的弹簧与滑块紧配相连,所述的钢勾位于本体内部,且所述的钢勾贯穿滑块,所述的钢勾与本体卡扣相连,且所述的钢勾与滑块滑配相连,所述的固定扣数量为两件,所述的固定扣对称分布于本体左右两端,所述的固定扣与本体一体相连,所述的限位槽位于本体前端,所述的限位槽为方形通槽,所述的限位块位于滑块前端,且所述的限位块贯穿限位槽,所述的限位块与滑块一体相连,所述的盖板舌片左右两端设有倒扣。但该自锁式门扣需要在门板上打孔以安装按压钮,因此这种自锁式门扣不适用于外表需要平整的类似墙面设有干挂或瓷砖的消火栓暗门、电表箱暗门、水表箱暗门或弱电箱暗门或类似结构的暗窗等应用场合,另外这种自锁式门扣的扣接力不强,不适用于厚重门扇的扣接,同时开门时需要按下按钮且用力拉门才能打开,对于需要快速开启的消火栓门来说操作不便,浪费了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门窗锁扣装置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扣接能力强、开启速度快且可保证门扇外观完整的门窗锁扣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具体方案是,一种门窗锁扣装置,包括设置在门窗上的活动扣与设置在门窗框上的固定扣,所述活动扣包括一直条状扣板,直条状扣板的前端部设有一个向固定扣一侧凸起的活动扣接部,直条状扣板的后端部设有一个向固定扣一侧延伸的顶板,所述固定扣包括一安装板及铰接在安装板上的L形扣板,所述L形扣板的前端设有向活动扣一侧凸起的固定扣接部,L形扣板的后端设有按压部,L形扣板上设有定位孔,安装板上设有可进入定位孔从而将L形扣板位置固定的定位装置,L形扣板与安装板之间还设有推动扣板前端向活动扣一侧转动的推动机构,门窗与门窗框之间还设有开门压簧。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门窗上的活动扣与设置在门窗框上的固定扣两部分,活动扣的前端(门窗关闭过程中更靠近固定扣的一端)设有活动扣接部,活动扣的后端设有顶板;固定扣包括一安装板及铰接在安装板上的L形扣板,所述L形扣板的前端(门窗开启时远离门窗的一端)设有固定扣接部,L形扣板的后端设有按压部,L形扣板上设有定位孔,安装板上设有L形扣板定位装置、L形扣板推动机构,门窗与门窗框之间还设有开门压簧。上述结构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开启状态的门窗关闭时,门窗转动,活动扣靠近固定扣,门窗接近关闭时,活动扣上的活动扣接部抵触固定扣上的固定扣接部,由于固定扣上的L形扣板可以转动,固定扣接部受到挤压后L形扣板转动避让,使活动扣接部继续前进,当门窗处于关闭位置时,活动扣接部整体越过固定扣接部,此时活动扣接部与固定扣接部之间的接触消失,L形扣板在推动机构的作用下反转,其固定扣接部抵接与活动扣接部的后侧,实现活动扣接部与固定扣接部之间扣接,门窗关闭。

门窗关闭时,设置在门窗与门窗框之间的开门压簧被压缩,储存了开门能量,并使门窗固定在一个稳定的位置。当需要打开门窗时,继续往里推门窗,此时活动扣接部后端的顶板与L形扣板后端的按压部抵触,并推动L形扣板转动,固定扣接部与活动扣接部脱离,门窗解锁,由于L形扣板具有类似杠杆的位移放大作用,按压部较小位移可使固定扣接部出现较大的位移,该位移使得安装板上的定位装置进入L形扣板上的定位孔从而将L形扣板的位置固定,L形扣板的位置被固定后松开门窗,门窗即在开门压簧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开启,从而完成快速开门过程。再次关门时先将定位装置复位即可重复前述关门过程。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扣接能力强、开启速度快且可保证门扇外观完整的优点。

作为优选,活动扣接部的前侧与固定扣接部的后侧均设有导向弧面,活动扣接部的后侧与固定扣接部的前侧均设有抵接平面,门窗关闭时,活动扣接部与固定扣接部扣接,固定扣接部的前侧与活动扣接部的后侧抵接。导向弧面用于活动扣接部与固定扣接部抵触时使固定扣接部平滑地移开;而活动扣接部与固定扣接部采用抵接平面抵接,可以确保本实用新型的扣接强度,使其适用于厚重的门窗。

作为优选,推动机构为扭簧,扭簧的中部设置在L形扣板的铰接机构上,扭簧的一端固定在安装板上设置的销钉上,扭簧的另一端抵靠在L形扣板前端远离固定扣接部的侧边上。扭簧用于L形扣板转动,这里的销钉还有限制L形扣板最大转动角度的作用。

作为优选,定位装置包括一销轴,销轴的中部设有一凸环,凸环将销轴分隔成上轴与下轴,安装板上设有销轴孔,所述上轴设置在销轴孔内且其长度大于安装板的厚度,所述下轴穿过安装板下表面设置的销轴座,其端部设置有拉环,销轴座与凸环之间的销轴上套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的销轴始终处于L形扣板转动时所覆盖的范围内,即无论L形扣板处于什么位置,销轴的上轴或至少部分上轴均处于L形扣板的投影轮廓内,除上轴的上端部进入L形扣板定位孔内的状态外,其余情况下上轴的上端部均与L形扣板的下表面抵接。销轴上套的弹簧提供上轴上升的动力,拉环用于定位装置的复位,使进入L形扣板定位孔内的上轴重新回到L形扣板的下方,使L形扣板恢复转动功能。拉环可以直接拉动,也可以在拉环上设置拉绳,以方便拉动拉环。

作为优选,铰接机构包括设置在L形扣板上的铰接孔,铰接孔位于L形扣板上的后端靠近L形转角的位置,铰接孔内设有轴套,安装板上设有螺孔,固定螺钉穿过轴套与螺孔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按压部由L形扣板的后端向上弯折构成,所述的顶板由直条状扣板的后端向上弯折并延伸构成,直条状扣板的前端向下弯折构成活动扣接部前侧的导向弧面。

作为优选,开门压簧固定在门窗或门窗框上,门窗关闭时,门窗与开门压簧抵接,开门压簧压缩。

本实用新型的门窗是指门或窗,门窗框是指门框、窗框或相当于门框或窗框的结构,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门窗锁扣扣接力不强、操作不便且无法适用于外表需要完整的门窗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扣接能力强、开启速度快且可保证门扇外观完整的优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状态下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扣的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扣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L形扣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直条状扣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L形扣板定位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L形扣板与直条状扣板扣合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门窗,2.活动扣,3.门窗框,4.固定扣,5.直条状扣板,6.活动扣接部,7.顶板,8.安装板,9.L形扣板,10.固定扣接部,11.按压部,12.定位孔,13.定位装置,14.开门压簧,15.扭簧,16.铰接机构,17.销钉,18.销轴,19.凸环,20.上轴,21.下轴,22.销轴孔,23.销轴座,24.拉环,25.弹簧,26.铰接孔,27.轴套,28.螺孔,29.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门窗锁扣装置,包括设置在门窗1上的活动扣2与设置在门窗框3上的固定扣4,所述活动扣包括一直条状扣板5(见图5图6),直条状扣板的前端部设有一个向固定扣一侧凸起的活动扣接部6,活动扣接部的前侧设有导向弧面,活动扣接部的后侧设有抵接平面,直条状扣板的后端部设有一个向固定扣一侧延伸的顶板7;所述的顶板由直条状扣板的后端向上弯折并延伸构成,直条状扣板的前端向下弯折构成活动扣接部前侧的导向弧面。

固定扣包括一安装板8及铰接在安装板上的L形扣板9(见图4),所述L形扣板的前端设有向活动扣一侧凸起的固定扣接部10,固定扣接部的后侧设有与活动扣接部对应的导向弧面,固定扣接部的前侧设有活动扣接部对应抵接平面,门窗关闭时,活动扣接部与固定扣接部扣接,固定扣接部的前侧与活动扣接部的后侧抵接。L形扣板的后端设有按压部11,按压部由L形扣板的后端向上弯折构成, L形扣板上设有定位孔12,安装板上设有可进入定位孔从而将L形扣板位置固定的定位装置13,L形扣板与安装板之间还设有推动扣板前端向活动扣一侧转动的推动机构,推动机构为扭簧15,扭簧的中部设置在L形扣板的铰接机构16上,扭簧的一端固定在安装板上设置的销钉17上,扭簧的另一端抵靠在L形扣板前端远离固定扣接部的侧边上。门窗与门窗框之间还设有开门压簧14,开门压簧固定在门窗框上,门窗关闭时,门窗与开门压簧抵接,开门压簧压缩。

定位装置包括一销轴18(见图2),销轴的中部设有一凸环19,凸环将销轴分隔成上轴20与下轴21,安装板上设有销轴孔22,所述上轴设置在销轴孔内且其长度大于安装板的厚度,所述下轴穿过安装板下表面设置的销轴座23,其端部设置有拉环24,销轴座与凸环之间的销轴上套设有弹簧25。铰接机构包括设置在L形扣板上的铰接孔26,铰接孔位于L形扣板上的后端靠近L形转角的位置,铰接孔内设有轴套27,安装板上设有螺孔28,固定螺钉29穿过轴套与螺孔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开启状态的门窗关闭时,门窗转动,活动扣靠近固定扣,门窗接近关闭时,活动扣上的活动扣接部抵触固定扣上的固定扣接部,由于固定扣上的L形扣板可以转动,固定扣接部受到挤压后L形扣板转动避让,使活动扣接部继续前进,当门窗处于关闭位置时,活动扣接部整体越过固定扣接部,此时活动扣接部与固定扣接部之间的接触消失,L形扣板在推动机构的作用下反转,其固定扣接部抵接与活动扣接部的后侧,实现活动扣接部与固定扣接部之间扣接,门窗关闭(见图8)。

门窗关闭时,设置在门窗与门窗框之间的开门压簧被压缩,储存了开门能量,并使门窗固定在一个稳定的位置。当需要打开门窗时,继续往里推门窗,此时活动扣接部后端的顶板与L形扣板后端的按压部抵触,并推动L形扣板转动,固定扣接部与活动扣接部脱离,门窗解锁,由于L形扣板具有类似杠杆的位移放大作用,按压部较小位移可使固定扣接部出现较大的位移,该位移使得安装板上的定位装置进入L形扣板上的定位孔从而将L形扣板的位置固定(见图7),L形扣板的位置被固定后松开门窗,门窗即在开门压簧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开启,从而完成快速开门过程。

本实施例是以安装在右外开门上的锁扣装置为基准对锁扣进行描述的,即本实施例的门窗是一个右外开的门,门窗框是门关闭时相应的周边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左侧为门的开启侧,右侧为门的铰接侧,前侧为门外侧,后侧则为门内侧;本实用新型的锁扣装置同样适用于左外开门或窗,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因此这种的位置关系对调的技术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除上述实施例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或技术数据可以进行重新选择及组合,从而构成新的实施例,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进行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的,因此这些本实用新型没有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