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板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7673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板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板整理收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压板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通常冲床、塑压机床在加工时都需要用压板压紧 模具于机床上,而车床、铣床、磨床、钻床等设备也需要用压板压紧 工件于机床上。

目前压板一般都是由一块长条形及中间带长槽孔的平板钢和普通螺杆螺帽所组成,平板钢螺纹连接在螺杆上,螺帽焊接在螺杆的端部;当然不同型号的压板会使用不同形状的压板,与螺杆和螺帽组成。

现有的压板可参考公开号为CN2638914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 一种自动平衡式快速装卸压板装置,其包括压板、调节块、螺杆头部呈平行六面体的螺栓和紧固螺母组成,在压板中央穿孔处制有圆弧形凹槽,调节块的底部形状为半圆柱体,其与压板上凹槽的弧面相吻合,其中压板呈拱形。

实际实用时,车间内会有很多不同型号的压板,现有技术中,一般将压板放置在框内或者堆放在地面上,但是无论是上述那种压板,结构均不是很规则,压板之间会相互交错在一起,不便于取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板收纳装置,便于将压板取出并适用于放置不同长度的压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压板收纳装置,包括架体和设置在架体上供压板正立悬挂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为上排支撑件和下排支撑件,下排支撑件固定在架体上,上排支撑件的下方设置有驱动上排支撑件沿竖直方向运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固接在架体上的壳体、两端与壳体转动连接的蜗杆、位于壳体内并由蜗杆驱动而转动的蜗轮以及与蜗轮同轴设置的驱动杆,驱动杆贯穿蜗轮并与蜗轮螺纹连接,蜗杆的一端伸出壳体外侧,蜗杆伸出壳体的端部固接有与蜗杆同轴设置的手轮,驱动杆的顶部固接有与其自身同轴设置的支撑台,支撑台与上排支撑件可拆卸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收纳压板时,将压板按顺序悬挂在上排组件和上排组件上即可,所有的压板均正立悬挂在上排支撑件和下排支撑件上,摆放有序,减少了相邻压板之间的相互影响,所以可以便于将压板取出;驱动组件的设置,可以带动上排支撑件沿竖直方向移动,则上排支撑件与下排支撑件之间的距离可以随之变化,则可以供不同长度的压板放置;通过驱动件驱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驱动杆和支撑台同步沿竖直方向运动,从而可以实现带动上排支撑件同步移动。

较佳的,支撑组件包括沿架体长度方向设置的主支撑臂以及垂直于主支撑臂设置的多个副支撑臂,所述上排支撑件对应的主支撑臂和副支撑臂分别为上主臂和上副臂,下排支撑件对应的主支撑臂与副支撑臂分别为下主臂和下副臂,上主臂的两端与架体滑动连接,上副臂和下副臂上均开设有供压板从远离架体一侧滑入的放置区,螺杆位于放置区内,螺帽与上副臂或者下副臂的上表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副支撑臂上开设放置区,并使得压板从远离架体的一侧滑入放置区内,可以实现将压板有序的悬挂在放置区内,同时,相邻的副支撑臂之间留有间距,则在取出压板时,可以减少相邻副支撑臂上放置的压板之间互相交错,进一步降低相邻副支撑臂上放置的压板之间相互影响,有助于将压板取出。

较佳的,所述上排支撑件对应的主支撑臂和副支撑臂分别为上主臂和上副臂,上主臂端端部形成有燕尾块,架体上开设有与燕尾块相适配的燕尾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上排支撑件移动时,在驱动组件驱动上排支撑件移动的同时,上主臂可以通过燕尾块和燕尾槽的配合沿架体同步移动,此外,燕尾块和燕尾槽的设置可以对上主臂的两端起到限位作用。

较佳的,所述架体上螺栓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立柱,立柱上转动连接有多组沿竖直方向排列的支撑杆,支撑杆绕立柱的周向转动至上副臂下方后,支撑杆与架体两端的上副臂底部部分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至预定高度后,可以将支撑杆转动至与上副臂的底部抵接,对上副臂起到一起的支撑作用,进而对上排支撑件起到支撑作用,降低驱动杆的损耗;调节过程中,可以将支撑杆转动至与上副臂分离的一侧,从而避免在调节时对上副臂造成阻碍。

较佳的,所述上排支撑件上开设的放置区宽度依次增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区宽度依次增加,可以在适用于不同长度压板的同时,还可以适用于螺杆直径不同的压板,进一步提高了上排支撑件的适用性。

较佳的,所述上副臂远离主副臂的一端以及下副臂远离下主臂的一端均开设有导向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弧面的开设,可以在放置压板时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便于将压板放入放置区内。

较佳的,所述上副臂和下副臂均由空心钢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心钢在满足支撑压板的同时,相对于实心的钢体重量较轻,也相对节约材料。

较佳的,所述上排支撑件对应的放置区与下排支撑件对应的放置区交错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在上排放置区内的压板与放置在下排放置区内的压板也可以相对交错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上排压板与下排压板之间的相对影响,进一步方便压板的取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排支撑件和下排支撑件的设置可以供压板有序的放置,从而便于压板的取出;驱动组件可以驱动上排组件沿竖直方向运动,可以使得本收纳装置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压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压板收纳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体现驱动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体现支撑杆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架体;11、燕尾槽;12、立柱;2、驱动组件;21、驱动杆;211、支撑台;22、蜗轮;23、壳体;24、蜗杆;241、第一轴承;2411、第一内圈;2412、第一外圈;25、第二轴承;251、第二外圈;252、第二内圈;26、手轮;3、下排支撑件;31、下副臂;311、导向弧面;32、下主臂;321、连接板;33、放置区;4、支撑杆;41、转筒;42、杆体;5、上排支撑件;51、上副臂;52、上主臂;6、压板;61、螺杆;62、螺帽;63、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压板收纳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架体1和设置在架体1上供压板6正立悬挂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为上排支撑件5和下排支撑件3,上排支撑件5位于下排支撑件3的上方,压板6包括螺杆61、固接在螺杆61上端端部的螺帽62以及螺纹连接在螺杆61上的板体63。

支撑组件包括沿架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主支撑臂以及垂直焊接在主支撑臂的多个副支撑臂,副支撑臂由空心钢制成。

上排支撑件对应的主支撑臂和副支撑臂分别为上主臂52和上副臂51,下排支撑件对应的主支撑臂和副支撑臂分别为下主臂32和下副臂31,其中上副臂51沿上主臂52的长度方向排列,上副臂51的一端焊接在上主臂52上,另一端悬空设置并开设有导向弧面311。下副臂31和下主臂32的连接方式与上主臂52和下副臂31的连接方式相同,下副臂31与上副臂51长度和形状均相同。本实施例中上排支撑件5和下排支撑件3各设有四个上副臂51和四个下副臂31。

上副臂51与下副臂31上均开设有放置区33,放置区33远离上主臂52或者下主臂32的一端敞开并可以供螺杆61滑入,螺杆61放入放置区33后,螺帽62的底部上副臂51或者下副臂31的上表面抵接从而将压板6悬挂在上排支撑件5和下排支撑件3上。

上排支撑件5上开设的放置区33与下排支撑件3上的放置区33沿架体1长度方向交错分布。

结合图2和图3,架体1上设置有驱动上排支撑件5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2,驱动组件2可以设置有一组,并设置在上排支撑件5的重心下方,驱动组件2包括固接在架体1上的壳体23、两端与壳体23转动连接的蜗杆24、位于壳体23内由蜗杆24驱动而转动的蜗轮22以及与蜗轮22同轴设置的驱动杆21,驱动杆21贯穿蜗轮22并与蜗轮22螺纹连接,蜗杆24的一端伸出壳体23外侧,伸出的一端端部固接有手轮26。

蜗杆24的两端套设有第一轴承241,第一轴承241的外圈和内圈分别为第一外圈2412和第一内圈2411,第一外圈2412与壳体23的内壁固接,第一内圈2411与蜗杆24固接;蜗轮22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第二轴承25,第二轴承25的外圈和内圈分别为第二外圈251和第二内圈252,第二外圈251与壳体23的内壁固接,第二内圈252与蜗轮22固接;结合图4,驱动杆21的上端端部焊接有用于与上排支撑件5连接的支撑台211,上排支撑件5的主臂32上焊接有水平的连接板321,支撑台211与连接板321螺栓连接在一起。

上主臂52的两端端部均形成有燕尾块(图中未示出),架体1上开设有与燕尾块相适配的燕尾槽11(如图1所示)。

如图2和图5所示,为了对上排支撑件5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在架体1的焊接有竖直设置的立柱12,立柱12可以对称设置在架体1的两端。

立柱12上转动连接有多个支撑杆4,支撑杆4包括水平设置的杆体42以固接在杆体42一端的转筒41,立柱12上开设有与转筒41相适配的环形槽,绕立柱12的周向转动杆体42至上副臂51的下方后,杆体42与架体1两端的上副臂51(即位于最外侧的上副臂51)底部部分抵接,从而支撑上排支撑件5。

为了适用于多种型号的压板6放置,上排支撑件5和下排支撑件5上开设的多个放置区33宽度均依次增加,即可以设置为上排的四个放置区33宽度由左至右逐渐增加,下排的放置区33宽度也由左至右逐渐增加。

在放置压板6时,直接将压板6依次放入放置区33内,此时,螺杆61部分位于放置区33内,螺帽62与上副臂51或者下副臂31的上表面相抵接,多个压板6之间留有一定间距,间距的大小根据实际情况留取即可。

当需要调整上排支撑件5的高度时,将上排支撑件5上的压板6取下,手动将杆体42转动至与两端的上副臂51分离,转动手轮26,则手轮26带动蜗杆24转动,蜗杆24带动蜗轮22同步转动,由于蜗轮22与驱动杆21螺纹连接,则驱动杆21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支撑台211带动整个上排支撑件5同步移动;同时,燕尾块在燕尾槽11内同步滑动,调整至预定高度后,停止转动手轮26即可,然后可以将相对应高度处的杆体42转动至上副臂51的下方,并与上副臂51抵接,然后再将压板6放入放置区33内即可。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