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058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电池组作为电源而对马达进行驱动的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电动工具中公知一种将安装于壳体的电池组作为电源而对马达进行驱动,从而使输出部动作的所谓被称为dc工具的电动工具。这样的dc工具如非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具备与规定的额定电压的电池组相对应的马达。

非专利文献1:“牧田综合目录2016-4”,“online”,第8-12页,“平成28年4月21日检索”,网址<url:http://ecatalog.makita.co.jp/flash/administrator/20/#12>

为了得到大的功率,若增大电池组的额定电压(例如18v),则与此相符地,马达的尺寸(定子的外径)也会增大,从而导致收纳马达的壳体的大型化。因此,在狭窄的作业位置的转手变得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上述电动工具即使使用额定电压大的电池组,也能够维持小型化,使得使用的便利性优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收纳马达的马达壳体、以及能够安装额定电压为18v的电池组的电池安装部,马达壳体的最大宽度与电池组的最大宽度满足以下关系:

马达壳体的最大宽度/电池组的最大宽度<0.7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收纳马达的马达壳体、以及能够安装额定电压为18v的电池组的电池安装部,马达的外径为40mm以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收纳马达的马达壳体、以及能够安装额定电压为18v的电池组的电池安装部,马达壳体呈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筒状,从轴线到马达壳体的最大高度位置的距离为27mm以下。

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的构成中,利用螺钉对左右一对对开壳体进行组装而形成马达壳体,在用于在马达的上侧组装对开壳体的螺钉凸台的下表面形成有倒角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收纳马达的马达壳体、以及能够安装额定电压为18v的电池组的电池安装部,所用马达的额定电压为10.8v。

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发明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5中的任一构成中,马达的正反切换杆以能够向左右方向进行滑动操作的方式设置于马达壳体与电池组之间,正反切换杆的向左右方向的最大滑动位置位于比横卧时的接地面更靠内侧。

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发明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6中的任一构成中,在电池安装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具备操作部以及显示部的开关面板,马达壳体配置于开关面板的上方,开关面板的左右宽度比马达壳体的左右宽度小。

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7的构成中,显示部在俯视观察下配置于马达壳体的左右宽度内。

技术方案9所记载的发明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8中的任一构成中,马达的外径为38mm,马达壳体的外径为46mm。

技术方案10所记载的发明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9中的任一构成中,电池安装部设置于电动工具整体的下部并且通过手柄部与马达壳体连接,在安装有电池组的状态下的电动工具整体的重心在俯视观察下位于电池组的底面内且位于手柄部内。

技术方案11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0的构成中,马达壳体的轴线相比于与电池组的底面平行的前后方向的直线向下倾斜。

技术方案12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11中的任一构成中,电池组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剖面积大于马达壳体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剖面积。

技术方案13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12中的任一构成中,在马达壳体的前方设置有扭矩调整用的操作环,在操作环的前方设置有把持批头的卡盘,在操作环或者卡盘的下方且比操作环的前半部分更靠前方的位置,设置有照射卡盘的前方的灯。

技术方案14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3的构成中,卡盘的外径比马达的外径大。

技术方案15所记载的发明为第一电动工具与第二电动工具的组合,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动工具与第二电动工具分别具备具有形成为规定的层叠厚度的多个钢板的马达,对于第一电动工具而言,使钢板形成为第一层叠厚度,并且能够安装第一额定电压的第一电池组进行使用,对于第二电动工具而言,使钢板形成为与第一层叠厚度不同的第二层叠厚度,并且能够安装与第一额定电压不同的第二额定电压的第二电池组进行使用。

技术方案16所记载的发明为第一电动工具与第二电动工具的组合,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动工具与第二电动工具分别具备具有形成为规定的层叠厚度的多个钢板的马达,对于第一电动工具而言,马达使用第一线圈,并且能够安装第一额定电压的第一电池组进行使用,对于第二电动工具而言,马达使用线径与第一线圈不同的第二线圈,并且能够安装与第一额定电压不同的第二额定电压的第二电池组进行使用。

根据本发明,即使使用额定电压为18v的电池组也能够维持小型化,使用的便利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冲击式螺丝刀的侧面图。

图2是冲击式螺丝刀的主视图。

图3是冲击式螺丝刀的放大俯视图。

图4是冲击式螺丝刀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5是图1的a-a线放大剖视图。

图6是无刷马达的上侧的螺钉凸台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使冲击式螺丝刀横卧状态的说明图。

图8的(a)、(b)是对主体部与电池组的最大剖面积进行比较的说明图,(a)表示主体部,(b)表示电池组的最大剖面。

图9是安装有额定容量不同的电池组的冲击式螺丝刀的侧面图。

图10是表示显示部的变更例的冲击式螺丝刀的侧面图。

图11是表示显示部的变更例的冲击式螺丝刀的主视图(局部剖面)。

图12是表示主体部的变更例的冲击式螺丝刀的侧面图。

图13是表示主体部的变更例的冲击式螺丝刀的主视图。

图14表示使主体部倾斜的变更例的冲击式螺丝刀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15是表示使主体部倾斜的变更例的冲击式螺丝刀的主视图。

图16是螺丝刀钻头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17是螺丝刀钻头的主视图。

图18是共用dc工具并且区分使用电池组的系统的说明图。

图19是共用电池组并且区分使用dc工具的系统的说明图。

图20是两个类型的dc工具与电池组的套件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冲击式螺丝刀;2、2a…主体部;3…手柄部;4…电池安装部;5、5a…电池组;8…正反切换杆;9…端子台;11…控制器;12…控制电路基板;13…开关面板;14…按钮开关;15、15a…显示部;16…外壳;22…无刷马达;23…锤体外壳;24…行星齿轮减速机构;25…主轴;26…击打机构;27…砧座;31…马达壳体;35…螺钉凸台;36…倒角部;38…定子;39…转子;46…旋转轴;65…锤体;66…螺旋弹簧;75…延伸配置部;77…led;90…螺丝刀钻头;91…齿轮组件;94…扭矩调整环;95…主轴;96…钻头卡盘;hr…右侧的对开壳体;hl…左侧的对开壳体;s…接地面;wm…马达壳体的最大宽度;wb…电池组的最大宽度;ws…开关面板的横向宽度;ah…主体部的最大剖面积;ab…电池组的最大剖面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作为电动工具的一个例子的冲击式螺丝刀的侧面图,图2是主视图,图3是放大俯视图,图4是中央纵剖视图,图5是图1的a-a线放大剖视图。

冲击式螺丝刀1具有以中心轴为前后方向的主体部2、以及从该主体部2向下方突出的手柄部3,在设置于手柄部3下端的电池安装部4安装有成为电源的电池组5。在手柄部3的上部收纳有使扳机7向前方突出的开关6,并在开关6的上侧设置有马达的正反切换杆8。在电池安装部4设置有具备端子板10的端子台9、以及具有搭载了微计算机、开关元件等的控制电路基板12的控制器11。另外,在电池安装部4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关面板13,该开关面板13具备对扭矩、冲击力进行切换操作的操作部亦即按钮开关14、以及显示目前的扭矩、冲击力、电池组5的剩余容量的显示部15。

电池组5在收纳多个单位电池(这里为锂离子电池)的箱形外壳16的上表面,具备与端子台9的端子板10电连接的未图示的端子,并且在左右两侧具备嵌合在设置于电池安装部4左右两侧的引导部17、17之间的一对轨道部18、18。19为从外壳16向上方突出地被推压,并与设置于电池安装部4的前侧下表面的凹部20卡合从而进行防脱的挂钩,通过利用设置于外壳16的前表面的按钮21进行向外壳16内压入的操作,从而能够取下电池组5。该电池组5的额定电压为18v。

在主体部2,从后方起,依次收纳有无刷马达22、锤体外壳23。在锤体外壳23的内部内设有:行星齿轮减速机构24,其对无刷马达22的旋转轴46的旋转进行减速;主轴25,其因该行星齿轮减速机构24而减速旋转;击打机构26,其对主轴25的旋转附加冲击动作;以及砧座27,其成为最终输出轴,砧座27从主体部2的前端向前方突出。包括该砧座27的锤体外壳23成为输出部。在砧座27的末端设置有批头的插入孔28、以及用于对被插入的批头进行装卸的套筒29,在套筒29的后方且在锤体外壳23的前部外装有橡胶制的缓冲件30。

主体部2的后半部具有收纳无刷马达22并与手柄部3成为一体的筒状的马达壳体31,该马达壳体31以及手柄部3通过利用多个螺钉32、32··对由马达壳体31的一半与手柄部3的一半一体成形的左右一对对开壳体hr、hl进行组装而形成。马达壳体31的后端在侧面形成排气口33、33··且被封闭,在排气口33的前方且在马达壳体31的侧面形成有吸气口34、34。

另外,在对开壳体hr、hl中,在螺钉固定用的螺钉凸台中,如图6所示位于无刷马达22的上侧的螺钉凸台35,在下表面形成有倒角部36,因此与此相应地能够与马达壳体31的上侧部分一起配置于下方(靠近无刷马达22)。并且,在对开壳体hr、hl的表面,马达壳体31的侧面以及手柄部3的侧面、电池安装部4的侧面,被一体成形的弹性体37、37··所保护。

无刷马达22为具有定子38以及转子39的内转子型马达。首先,定子38具有:定子铁心40,其层叠多张钢板而形成;前绝缘部件41以及后绝缘部件42,它们设置于定子铁心40的前后;多个线圈43、43··,其经由前绝缘部件41以及后绝缘部件42卷绕于定子铁心40;以及传感器电路基板44,其安装于前绝缘部件41,在后表面搭载有旋转检测元件45、45··。

该定子38的外径为与以10.8v的额定电压使用的电动工具用的无刷马达相同的38mm,但对于线圈43,与18v的额定电压相对应地使线径变细且使卷数增多。该定子38的外径与螺钉凸台35的形状相辅,包括弹性体37的马达壳体31的最大直径抑制为55mm。

转子39具有位于轴心的旋转轴46、配置于旋转轴46周围的筒状的转子铁心47、以及保持于转子铁心47内的永磁体48,48··。在旋转轴46的前端安装有小齿轮49,其后方组装有轴承50,在旋转轴46的后端且排气口33,33··的内侧安装有离心风扇51,其后方组装有轴承52。轴承52保持于马达壳体31的后部内表面。旋转轴46的前端贯通在无刷马达22的前方保持于马达壳体31的轴承保持器53而向前方突出,轴承50保持于轴承保持器53。

轴承保持器53为金属制的圆盘状,通过使设置于马达壳体31内表面的卡止肋54与形成于中央的收缩部卡止,从而以限制向前后方向移动的状态保持于马达壳体31。在外周形成有外螺纹部的环壁55朝向前方突出地设置于轴承保持器53的前表面周缘,该环壁55旋入锤体外壳23的后端,而封闭锤体外壳23的后部。锤体外壳23为前半部分变细的金属制筒状体,在前端形成有前筒部56,与马达壳体31的内表面卡合,而无法转动。

而且,在轴承保持器53的前部,经由轴承57对主轴25的后端进行轴支承。该主轴25在后部具有中空且圆盘状的行星架部58,使旋转轴46的小齿轮49从后表面起向形成于轴心的有底孔59内突出。

行星齿轮减速机构24包括具有内齿的内齿轮60、以及具有与内齿轮60啮合的外齿的三个行星齿轮61、61··。内齿轮60在前部外周侧具有大径部62,该大径部62卡合于锤体外壳23的内周面而无法转动,并且在环壁55与设置于锤体外壳23内周的阶梯部63之间被限制轴向的移动。行星齿轮61利用销64在行星架部58内被支承为能够旋转,与小齿轮49啮合。

击打机构26包括外装于主轴25的锤体65、以及将该锤体65向前方推压的螺旋弹簧66。首先,锤体65在前表面具有一对爪67、67,并且经由跨越形成于内表面的外侧凸轮槽、以及形成于主轴25表面的内侧凸轮槽而嵌合的滚珠68、68,而与主轴25结合。另外,在锤体65的后表面形成有环状的槽69,这里插入有螺旋弹簧66的前端。螺旋弹簧66的后端被行星架部58的前表面所承受。

砧座27被保持于锤体外壳23的前筒部56的轴承70支承,在后端形成有一对臂71、71,上述一对臂71、71在旋转方向上与锤体65的爪67、67卡合。在轴承70的后表面突出地设置有越过前筒部56的后表面与臂71接近的突条72,在该突条72的外侧嵌合有承受臂71的树脂制的垫圈73。另外,在主轴25的前表面轴心形成有嵌合孔74,这里同轴地插入砧座27的后端。

在锤体外壳23的下方且与扳机7之间形成有延伸配置部75,上述延伸配置部75从对开壳体hr、hl延伸而部分性地覆盖锤体外壳23的下表面。在该延伸配置部75以使led77朝向斜上方的姿势收纳有具备led77的led基板76。透镜78设置于led77的前方,从设置于延伸配置部75的前表面的窗79露出。由此,led77点亮时的光经由透镜78,向砧座27的前方照射。

在如以上构成的冲击式螺丝刀1中,若以使轨道部18嵌合于引导部17、17之间的状态使电池组5从电池安装部4的前方滑动,则上表面的各端子与设置于端子台9的端子板10电连接,并且挂钩19卡合于凹部20而以防脱的状态被安装。

在该安装状态下,如图2,3所示,在俯视观察下,左右宽度比马达壳体31大的电池组5的两侧向马达壳体31的两侧突出。此时,包括弹性体37的马达壳体31的最大宽度wm与电池组5的最大宽度wb之比即wm/wb大约为0.73。

这样,由于电池组5的最大宽度wb大,所以如图7所示,在将冲击式螺丝刀1横向放置于平坦接地面s时,即使正反切换杆8处于向接地面s侧突出的切换位置,也不会抵接于接地面s。即,由于正反切换杆8的最大滑动位置位于比横卧时的接地面s更靠内侧的位置,所以可防止正反切换杆8偶发的切换。

另外,如图2所示,开关面板13的横向宽度ws比位于其正上方的马达壳体31的最大宽度wm小。这样,通过使开关面板13的左右宽度小于马达壳体31的左右宽度,从而来自上方的落下物(或者将冲击式螺丝刀1向上方抬起时位于上侧的障碍物)触碰主体部2的马达壳体31,而不易触碰开关面板13、显示部15。特别是,如图3、5所示,由于显示部15在俯视观察下配置于马达壳体31的最大宽度wm内,无法从正上方看到,所以显示部15也能够相对于落下物有效地实施保护。

并且,从图4所示的无刷马达22的旋转轴46的轴线(马达壳体31的轴线)l到包括弹性体37的主体部2的最大高度位置的距离d为27mm。

而且,冲击式螺丝刀1整体的重心位于图1所示的圆圈g内。该重心位置在俯视观察下位于电池组5的底面范围内,且处于手柄部3内。

另外,如图8所示,在水平剖面下的电池组5的最大剖面积ab(图8的(b))与相同的水平剖面下的包括马达壳体31在内的主体部2的最大剖面积(这里为通过旋转轴46的轴线l的水平剖面积)ah(图8的(a))中,电池组5的最大剖面积ab大。

在该冲击式螺丝刀1中,若压入扳机7而导通开关6,则无刷马达22被供电,旋转轴46旋转。即,控制器11的控制电路基板12得到从传感器电路基板44的旋转检测元件45输出的表示转子39的永磁体48的位置的旋转检测信号,取得转子39的旋转状态,根据所取得的旋转状态,控制各开关元件的导通/断开,通过依次对定子8的各线圈43流通电流,从而使转子39与旋转轴46一起旋转。

这样,与小齿轮49啮合的行星齿轮61在内齿轮60内进行公转运动,经由行星架部58使主轴25减速旋转。由此,锤体65也旋转,经由爪67所卡合的臂71,使砧座27旋转,从而能够实现利用批头的螺钉紧固。若进行螺钉紧固,而砧座27的扭矩提高,则锤体65使滚珠68沿主轴25的内侧凸轮槽滚动的同时抵抗螺旋弹簧66的推压而后退,若爪67从臂71脱离,则利用螺旋弹簧66的推压与内侧凸轮槽的引导,锤体65前进的同时旋转,而使爪67再次卡合于臂71,从而使砧座27产生旋转冲击力(冲击式)。该反复该过程,能够进一步紧固。

另一方面,若伴随着旋转轴46的旋转而离心风扇51旋转,则从前侧的吸气口34获取的空气通过无刷马达22进行冷却后,从后侧的排气口33排出。

这样,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冲击式螺丝刀1,通过使马达壳体31的最大宽度wm与电池组5的最大宽度wb之比成为0.73,从而即使使用额定电压18v的电池组5也能够维持小型化,使用的便利性优异。

其中,该wm/wb并不局限于0.73,只要到0.75左右,就能够实现小型化以及防止正反切换杆8的偶发的切换,所以优选不足0.75。

同样地,由于将无刷马达22的定子38的外径设为38mm,将马达壳体31的外径设为55mm,所以即使使用额定电压18v的电池组5,也可实现马达壳体31的径向的小型化,使用的便利性优异。

其中,定子38的外径并不局限于38mm,只要在40mm以下,就能够实现马达壳体31的小型化,所以也可以设定为40mm以下。

另外,由于将马达壳体31设置为轴线l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筒状,将从轴线l到马达壳体31的最大高度位置的距离d设为27mm,所以即使使用额定电压18v的电池组5,也能实现马达壳体31的高度方向的小型化,即便在狭窄的场所也便于使用。

但是,由于距离d越小,越实现小型化,所以若能够使马达壳体31的壁厚变薄等,则也能够比27mm小。

特别是在这里,由于在无刷马达31的上侧用于组装对开壳体hr、hl的螺钉凸台35的下表面形成倒角部36,所以可容易地进行距离d的缩短化。即使增大该倒角部36、或使螺钉凸台35的位置向上侧靠近,也能够实现距离d的缩短化。

而且,由于在安装了电池组5的状态下的工具整体的重心在俯视观察下位于电池组5的底面内且位于手柄部3内,所以形成为平衡性好、不易倒下的构造。

另外,由于与水平方向上的包括马达壳体31在内的主体部2的最大剖面积ah相比,水平方向上的电池组5的最大剖面积ab更大,所以重心位于下侧,整体变得稳定,把持手柄部3时的平衡感也变得良好。

此外,如图9所示,对于电池组而言,即使额定电压相同,单位电池的数量少且额定容量小的电池组5a中,上下高度变小。但是由于最大宽度、最大剖面积不变,所以马达壳体31的最大宽度wm与电池组5a的最大宽度wb的关系以及主体部2的最大剖面积ah与电池组5a的最大剖面积ab的关系、主体部2的轴线l与最大高度位置之间的距离d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但是,重心(圆圈g)处于比图1稍高的位置。

另外,剩余容量的显示部并不局限于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设置于开关面板的情况,也可以相对于开关面板另行设置。图10、11表示其一个例子,该显示部15a在马达壳体31的下部朝向正反切换杆8的后方沿左右方向被收纳,在两端具备由沿前后方向排列的四个刻度构成的点亮部81、81。使该点亮部81,81从设置于马达壳体31的左右侧窗80、80露出,利用点亮部81的刻度的点亮数显示剩余容量。这种情况下,显示部15a的横向宽度纳入马达壳体31的最大宽度wh内。

并且,如图12、13所示,即使是具有前后方向的长度短的主体部2a的冲击式螺丝刀1a,也能够实现18v的电池组5(5a)对10.8v的无刷马达的使用。在该主体部2a中,马达壳体31成为前后短的筒状,其后端被具有排气口33的后罩82所封闭,在与缓冲件30之间,在锤体外壳23的外侧设置有树脂制的罩83。这种情况下,马达壳体31的最大宽度wm与电池组5(5a)的最大宽度wb的关系以及主体部2的最大剖面积ah与电池组5(5a)的最大剖面积ab的关系、主体部2的轴线l与最大高度位置之间的距离d、开关面板13的横向宽度ws与马达壳体31的最大宽度wm的关系,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另一方面,如图14、15所示的冲击式螺丝刀1b那样,也能够使主体部2以其轴线l1相对于与电池组5的底面平行的前后方向的轴线l以规定角度向下的方式倾斜。若像这样倾斜,则在向下作业时,按压工具整体的力会毫无损耗地从手柄部3向批头传递,可轻松进行作业。向下作业时,若电池组5侧重,则主体部2被施加要以手柄部3为中心向上侧倾斜的作用力(旋转力),但是通过使轴线l1向下倾斜,能够修正这样的倾斜。在图14、15的情况下,马达壳体31的最大宽度wm与电池组5(5a)的最大宽度wb的关系以及主体部2的最大剖面积ah与电池组5(5a)的最大剖面积ab的关系、主体部2的轴线l1与最大高度位置之间的距离d、开关面板13的横向宽度ws与马达壳体31的最大宽度wm的关系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而且,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冲击式螺丝刀,也能够用于其他的电动工具。图16、17虽然对螺丝刀钻头90进行了例示,但是对与上述冲击式螺丝刀1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该螺丝刀钻头90的主体部2中,无刷马达22的前方设置有具备减速/变速机构92、离合器机构93等的齿轮组件91,在其前方设置有扭矩调整环94,上述扭矩调整环94用于在离合器机构93中切换螺丝刀模式与钻头模式,并且进行螺丝刀模式下的扭矩调整。在从齿轮组件91向前方突出的主轴95的末端设置有钻头卡盘96。

在这里,虽然无刷马达22的定子38的外径也为与以10.8v的额定电压使用的电动工具用的无刷马达相同的38mm,但是对于线圈43,与18v的额定电压相对应地,使线径变细,并且使卷数增多。该定子38的外径与螺钉凸台35的形状相辅,马达壳体31的最大直径被抑制为55mm。另外,钻头卡盘96的外径比定子38的外径大。

并且,这里的定子38通过使定子铁心40的钢板的层叠数减少,从而在轴向变短,手柄部3也位于主体部2的靠前位置。由此,led77与延伸配置部75一起,在扭矩调整环94的下部位于前半侧,接近钻头卡盘96的后端面。由此,作为灯的led77靠近钻头卡盘96前方的作业位置,能够更加明亮地进行照射。另外,通过手柄部3位于主体部2的前侧,从而能够稳定地支承主体部2,变得易于使用。

此外,在该螺丝刀钻头90中,马达壳体31的最大宽度wm与电池组5(5a)的最大宽度wb的关系以及主体部2的最大剖面积ah与电池组5(5a)的最大剖面积ab的关系、主体部2的轴线l与最大高度位置之间的距离d的关系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另外,灯只要处于比操作环的前半部分靠前方的位置,则也可以处于卡盘的下方。

而且,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如上述实施方式的冲击式螺丝刀、螺丝刀钻头那样,马达壳体沿前后方向形成并且在手柄部的下端安装有电池组的t型dc工具,也能够使用在马达壳体沿左右方向形成并且电池组安装于手柄侧的圆盘锯、在前后方向的马达壳体的后端安装有电池组的多用工具、竖锯、电锤钻等其他dc工具中。马达也并不局限于无刷。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对具有10.8v用马达的dc工具仅使用18v的电池组的情况,但是如图18所示,对于具有10.8v用马达m的dc工具t,通过在与电池安装部之间夹有适配器、更换单元化的控制器,从而能够选择(更换)10.8v的电池组b1与18v的电池组b2进行使用,也可考虑共用dc工具t并区分使用额定电压不同的两个类型的电池组b1、b2的系统。也可考虑区分使用三个类型以上的电池组。

相反,如图19所示,对于10.8v或者18v的电池组b,能够选择具有10.8v用马达m1的dc工具t1、具有18v用且定子外径为小径(例如44mm)的马达m2的dc工具t2、以及具有18v用且定子外径为大径(例如52mm)的马达m3的dc工具t3进行使用,也可考虑共用电池组b并区分使用马达不同的三种类型的dc工具t1~t3的系统。也可考虑区分使用两种类型或者四种类型以上的dc工具。两种类型的情况下,如图20所示,也可以形成为具有10.8v用马达m1的dc工具t1、具有18v用马达m2的dc工具t2、以及各工具t1、t2所使用的18v的电池组b、b(电池组b也可以为一个)的套件。

另外,形成为这样的dc工具的套件(组合)时的额定电压,如利用图16、17的螺丝刀钻头所说明的那样,能够通过改变定子的定子铁心的钢板的层叠厚度从而进行选择。即,将钢板形成为第一层叠厚度并能够安装第一额定电压(例如10.8v)的第一电池组进行使用的第一电动工具、以及将钢板形成为与第一层叠厚度不同的第二层叠厚度并能够安装第二额定电压(例如18v)的第二电池组进行使用的第二电动工具的组合也能够实现。

同样地,通过改变定子的线圈的线径,也能够选择额定电压。即,在定子使用第一线圈并能够安装第一额定电压(例如10.8v)的第一电池组进行使用的第一电动工具、以及在定子使用线径与第一线圈不同的第二线圈并能够安装第二额定电压(例如18v)的第二电池组进行使用的第二电动工具的组合也能够实现。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10.8v-18v间的马达与电池组的使用进行了说明,但电压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能够以18v-36v、18v-54v、36v-72v等任意的电压进行使用。此外,10.8v有时被称为12vmax,18v有时被称为20vmax。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