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珍珠棉钻孔上的电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9134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珍珠棉钻孔上的电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珍珠棉的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珍珠棉钻孔上的电钻装置。



背景技术:

珍珠棉又称泡沫聚乙烯薄膜,是一种新型环保的包装材料,它由低密度聚乙烯脂经物理发泡产生无数的独立气泡构成。具有隔水防潮、防震、隔音、保温、可塑性能佳、韧性强、循环再造、环保、抗撞力强等诸多优点,具有良好的抗化学性能,珍珠棉具有可回收性,其用途广泛。在珍珠棉的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珍珠棉进行挖孔,目前对于该步骤就是只采用普通的实心的电钻头对其进行钻孔,这样一方面需要操作人员掌握一定的力度对珍珠棉进行钻孔,要不然很容易致使工作台面的坑坑洼洼,另一方面,挖孔后不要的珍珠棉直接散落在地面上,大大影响了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用于珍珠棉钻孔上的电钻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珍珠棉钻孔上的电钻装置,包括电钻本体、电钻夹头,所述电钻夹头可拆卸式的安装在电钻本体的前端部,所述电钻夹头由卡柱、导向块和空心圆管组成,所述卡柱插设在电钻本体的前端部,所述导向块固定连接在卡柱的后端面,所述空心圆管通过锁紧螺栓与导向块相连接,所述导向块上开设有沿所述导向块宽度方向设置的通槽,且所述导向块远离卡柱的端面上开设有与空心圆管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与通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直径比空心圆管的内径大。

进一步的,所述通槽的截面呈椭圆状结构,所述通槽设置于导向块靠近卡柱的端面的1/3处。

进一步的,所述通槽与通孔呈十字交叉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柱与导向块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圆管远离导向块的端面上设置有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卡柱、导向块和空心圆管均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电钻本体的前端部的正中间设置有供卡柱插接的卡柱孔。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珍珠棉钻孔上的电钻装置,通过采用由由卡柱、导向块和空心圆管组成的电钻夹头,即钻孔后不用的珍珠棉可从空心圆管输送至导向块后从导向块中的通槽排出,使得该电钻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使用较方便的同时可以避免由于操作员力度掌握不好造成的工作台面的坑坑洼洼,可以大大改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珍珠棉钻孔上的电钻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珍珠棉钻孔上的电钻装置的电钻夹头的示意图。

图中:1.电钻本体 2.电钻夹头 21.卡柱 22.导向块 23.空心圆管 3.通槽 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参考图1和图2,一种用于珍珠棉钻孔上的电钻装置,包括电钻本体1、电钻夹头2,电钻夹头2可拆卸式的安装在电钻本体1的前端部,所述电钻夹头2由卡柱21、导向块22和空心圆管23组成,卡柱21插设在电钻本体1的前端部,导向块22固定连接在卡柱21的后端面,空心圆管23通过锁紧螺栓与导向块22相连接,导向块22上开设有沿所述导向块宽度方向设置的通槽3,且导向块22远离卡柱21的端面上开设有与空心圆管23相连通的通孔4,通孔4与通槽3连通,通孔4的直径比空心圆管23的内径大,通槽3的截面呈椭圆状结构,通槽3设置于导向块22靠近卡柱21的端面的1/3处,通槽3与通孔4呈十字交叉状连接,卡柱21与导向块22为一体成型,空心圆管23远离导向块22的端面上设置有倒角,卡柱21、导向块22和空心圆管23均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电钻本体1的前端部的正中间设置有供卡柱插接的卡柱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珍珠棉钻孔上的电钻装置,通过采用由由卡柱、导向块和空心圆管组成的电钻夹头,即钻孔后不用的珍珠棉可从空心圆管输送至导向块后从导向块中的通槽排出,使得该电钻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使用较方便的同时可以避免由于操作员力度掌握不好造成的工作台面的坑坑洼洼,可以大大改善工作环境,进一步的,通孔4的直径比空心圆管23的内径大,通槽3的截面呈椭圆状结构,通过合理的设置通槽的形状和大小,有利于钻孔后不用的珍珠棉可从空心圆管输送至导向块后从导向块中的通槽排出,进一步的,通槽3设置于导向块22靠近卡柱21的端面的1/3处,使得导向块可以为空心圆管提供支承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