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3710阅读:1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钳。



背景技术:

目前将卡簧装配于轴上时,一般都是通过卡钳来实现的,一般的卡簧200如附图1中所示,在其卡接端部都开设有卡孔201,以便卡钳的端部卡入该卡孔201后,再通过手柄将卡簧200撑开以便安装。但实际生产中也会使用很多没有卡孔的卡簧200,且卡簧200可能具有不同的形状,如附图2至附图4中所示的卡簧200,因其形状不规则又没有卡孔,则很难将其装配。且很容易因施力不当而造成损坏卡簧200的情况。因此,根据实际需要,会针对每一种卡簧200对应提供一种卡钳,相对增加了制造成本。并且由于现有卡钳的卡钳头和手柄为一体结构,而卡钳头非常容易损坏,则卡钳头一旦损坏,整个卡钳就报废了。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便于使用、效率高且成本低的卡钳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使用、效率高且成本低的卡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钳,用于卡簧的卡接,包括呈对称设置的两卡钳头和与两所述卡钳头对应设置的两手柄,两所述卡钳头呈可拆卸的安装于两所述手柄上,每一所述卡钳头包括一本体部和一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本体部的前端且与所述本体部呈一夹角的布置,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簧卡接后,在两所述手柄的驱使下两所述本体部相互枢转而使所述卡簧拉伸或复原。

较佳地,两所述卡钳头的本体部交叉后通过一销轴枢接,枢接的两所述本体部的后端对应的与两所述手柄相连接。

较佳地,两所述本体部的后端均设有插槽,两所述手柄的前端均设有与所述插槽相对应的插接部。

较佳地,两所述本体部的后端分别通过一销钉与所述两手柄的前端相连接。

较佳地,两所述手柄的前端通过一销轴枢接,两所述本体部通过所述销轴枢接于两所述手柄上,且两所述本体部的后端分别通过一销钉与两所述手柄相连接。

较佳地,所述卡接部的形状与所述卡簧的端部的形状相匹配。

较佳地,所述卡接部为相对所述本体部下弯的针状部或内扣的折弯部。

较佳地,两所述本体部共同围出一包容区,所述包容区的形状与所述卡簧的形状相匹配。

较佳地,所述包容区的形状为圆形、方形、V形或心形。

较佳地,所述夹角的大小为大于等于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卡钳的卡钳头和与手柄呈可拆卸的设置,当较易损坏的卡钳头损坏时,只需更换卡钳头即可,而手柄则可继续保留使用,最大化的减少了损失,且手柄可与不同形状的卡钳头配合使用,既节约了制造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增加了整个卡钳的通用性及实用性。并且,卡钳头的卡接部与本体部呈一夹角的布置,使得卡钳头更容易卡接于卡簧的卡孔中或卡接于卡簧的卡接端面处,从而更便于卡簧的拉伸及复原以装配。本实用新型的卡钳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卡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钳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钳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卡钳头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卡钳头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钳100,用于卡簧200的卡接,包括呈对称设置的两卡钳头10和与两卡钳头10对应设置的两手柄20,两卡钳头10呈可拆卸的安装于两手柄20上,每一卡钳头10包括一本体部11和一卡接部12,卡接部12位于本体部11的前端且与本体部11呈一夹角θ的布置,卡接部12与卡簧200卡接后,在两手柄20的驱使下两本体部10相互枢转而使卡簧200拉伸或复原。具体地,两手柄20之间还连接有弹簧30。卡钳头10的本体部11和卡接部12较优地为一体式结构,则卡钳100的结构更为简单,且便于加工。卡簧200的端部可以如图1所示的具有卡孔201,也可以如图2至图4所示的未设有卡孔201,且卡簧200的形状可以为近似圆形、心形或方形等。相应地,卡钳100可以直接从卡簧200的端部将卡簧200拉伸,也可以是套合于卡簧200的外部然后再从端部拉伸,这样可更好的固定卡簧200并有效的防止损伤卡簧200。具体地,两本体部11共同围出一包容区11a,包容区11a的形状与卡簧200的形状相匹配。包容区11a的形状具体可以为圆形、方形、V形或心形等。且为了更好的实现卡接部12与卡簧200的端部的卡接,则卡接部12的形状与卡簧200的端部的形状相匹配。当卡簧200的端部设有卡孔200时,卡接部12具体为相对本体部11下弯的针状部或圆柱部,具体请参考图5至图7;当卡簧200的端部未开设有卡孔200时,卡接部12具体为相对本体部11内扣的折弯部,则通过内扣的折弯部与卡簧200端部的卡接而将卡簧200拉伸开,具体请参考图8。其中,夹角θ的大小为大于等于90°,这样使用时更省力且更方便。更具体的:

在第一实施例中,两卡钳头10的本体部11交叉后通过一销轴40枢接,枢接的两本体部11的后端对应的与两手柄20的前端相连接。

具体地,两本体部11的后端均设有插槽111,两手柄20的前端均设有与插槽111相对应的插接部21;当然,也可以是两手柄20的前端设有插槽,而两本体部11的后端相应的设有插接部。两本体部11的后端还可分别通过一销钉50与两手柄20的前端相连接,即通过销钉50直接将本体部11锁接于手柄20上。则通过张开或握合两手柄20而带动与之相插接或锁接的两本体部11绕着销轴40相互转动,则可实现将卡簧200拉伸或复原以便装卸。较优地,为了使本体部11与手柄20插接的更加紧密,插槽111可具有一定锥度,呈收缩的设置;当然,还可在插槽111中设置卡槽,在插接部21的侧面相应的设置与卡槽相对应的凸起;还可以是在插接后再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在第二实施例中,两手柄20的前端通过一销轴40枢接,两本体部11交叉后通过销轴40枢接于两手柄20上,且两本体部11的后端分别通过一销钉50与两手柄20相连接。则通过张开或握合两手柄20而带动与之相枢接的两本体部11绕着销轴40相互转动,从而实现卡簧200的拉伸或复原以便装卸。为了进一步的简化结构,两手柄20为一体式结构,在两手柄20的相连接处设有销轴40的安设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卡钳100的卡钳头10和与手柄20呈可拆卸的设置,当较易损坏的卡钳头10损坏时,只需更换卡钳头10即可,而手柄20则可继续保留使用,最大化的减少了损失,且手柄20可与不同形状的卡钳头10配合使用,既节约了制造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增加了整个卡钳100的通用性及实用性。并且,卡钳头10的卡接部12与本体部11呈夹角θ的布置,使得卡钳100更容易卡接于卡簧200的卡孔201中或卡接于卡簧200的卡接端面处,从而更便于卡簧200的拉伸及复原以便装配。本实用新型的卡钳100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