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自动化操控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自动化机器人在各大领域中使用都及其广泛,而现有中为机器人充电的充电装置设置模式单一,充电连接稳定性差,且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自动化操控机器人。
本发明装置的一种新型自动化操控机器人,包括固定设置在基座上的充电桩体以及通过充电线与机器人电连的充电端头,所述充电桩体顶部固定设有防尘板,所述充电桩体右侧端面内设有充电端部,所述充电端部中上下相应设置有开端朝右的插合槽,所述充电端部中上下相应设置有位于两个插合槽之间且开端朝向所述插合槽的第一滑推槽,两个第一滑推槽之间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外侧设有减缓装置,所述减缓装置包括减缓板与吸热薄片,所述第一滑推槽中活动安装有第一滑推臂,所述第一滑推臂朝向所述插合槽的端面设置有第一斜角面,所述第一滑推臂中设置有开端朝向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中螺纹配合安装有与所述第一电机动力连接的第一螺柱,所述插合槽远离所述第一滑推槽的端壁中设置有开端朝向所述插合槽的第二滑推槽和第三滑推槽,所述第三滑推槽位于所述第二滑推槽右侧,所述第二滑推槽和第三滑推槽之间设置有联通的第一安设槽,所述第二滑推槽和所述第三滑推槽中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二滑推臂和第三滑推臂,所述第二滑推臂和第三滑推臂朝向所述第一安设槽的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齿链条和第二齿链条,所述第一安设槽中可转动地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链条和第二齿链条配合连接的齿链轮,所述第三滑推臂朝向所述插合槽的端面固定设置有触夹片,所述充电端部中还安装有位于所述插合槽左侧的滑推腔,所述滑推腔右端壁中设置有第四滑推槽,所述滑推腔右端壁中还上下相应设置有与所述插合槽联通的通合槽,所述滑推腔中安装有可左右活动的滑推板,所述滑推板中上下相应设置有第二安设槽,所述第二安设槽中可转动地安装有左右伸延的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右端贯穿所述滑推板并固定设置有伸进所述通合槽中的第二螺柱,所述第二安设槽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杆固定连接的第二锥斜轮,两个第二安设槽之间还设置有联通的转仓,所述转仓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下两端相应安装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伸进所述第二安设槽中并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锥斜轮配合连接的第一锥斜轮,所述滑推板右端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滑推槽活动配合的第一滑推块,所述第一滑推块右端面上下相应设置有与所述触夹片电连接的电连片,所述第四滑推槽右端壁上下相应设置有与市电连接的触夹片,所述第二滑推槽远离所述插合槽的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的触控器;所述充电端头左端面上下相应设置有与所述插合槽配合的插合杆,所述插合杆中左端面中设置有开端朝左的第五滑推槽,所述插合杆内侧端面中设置有开端朝内设置的第六滑推槽,所述插合杆外侧端面中设置有开端朝外设置的第七滑推槽,所述插合杆中还设置有左右伸延的第八滑推槽,所述第八滑推槽贯穿所述第六滑推槽和第七滑推槽并与所述第五滑推槽联通,所述第五滑推槽中安装与可左右活动的第二滑推块,所述第二滑推块中设置有开端朝左且与所述第二螺柱配合的第二螺孔,所述第八滑推槽中安装有可左右滑行且与所述第二滑推块固定连接的第四滑推臂,所述第四滑推臂中设置有上下联通的通合孔,所述通合孔左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角面相配合的第二斜角面,所述第四滑推臂左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斜角面平行的第三斜角面,所述第七滑推槽中活动安装有第五滑推臂,所述第五滑推臂朝向所述第八滑推槽的端面设置有斜边槽,所述斜边槽右端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斜角面配合的第四斜角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推槽左右端壁中设置有第一导送槽,所述第一导送槽中活动安装有第一导送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推槽左端设置有第二导送槽,所述第二导送槽中活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二滑推臂固定连接的第二导送块,所述第二导送槽中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导送块相抵的第一弹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滑推槽右端壁中设置有第三导送槽,所述第三导送槽中活动安装有第三导送块,所述第三导送槽中还安装有与所述第三导送块相抵的第二弹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推腔左端壁上下相应固定安装有垫圈,所述滑推腔右端壁还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滑推板左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三弹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七滑推槽右端壁中设置有第四导送槽,所述第四导送槽中活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五滑推臂固定连接的第四导送块,所述第四导送槽中还安装有与所述第四导送块相抵的第四弹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八滑推槽位于所述四导送槽同侧的端壁中设置有第五导送槽,所述第五导送槽中活动安装有与所述第四滑推臂固定连接的第五导送块,所述第五导送槽中还安装有与所述第五导送块相抵的第五弹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推槽的宽度与所述第六滑推槽的宽度相等,且所述第一滑推槽到所述充电端部右端面的距离与所述第六滑推槽到所述充电端头左端面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推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七滑推槽的宽度相等,且所述第二滑推槽到所述充电端部右端面的距离与所述第七滑推槽到所述充电端头左端面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减缓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吸热薄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吸热薄片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减缓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两片以上的所述吸热薄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充电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充电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充电端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第二安设槽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电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装置的一种新型自动化操控机器人,包括固定设置在基座91上的充电桩体9以及通过充电线与机器人电连的充电端头50,所述充电桩体9顶部固定设有防尘板92,所述充电桩体9右侧端面内设有充电端部10,所述充电端部10中上下相应设置有开端朝右的插合槽15,所述充电端部10中上下相应设置有位于两个插合槽15之间且开端朝向所述插合槽15的第一滑推槽22,两个第一滑推槽22之间安装有第一电机21,所述第一电机21外侧设有减缓装置,所述减缓装置包括减缓板215与吸热薄片216,所述第一滑推槽22中活动安装有第一滑推臂17,所述第一滑推臂17朝向所述插合槽22的端面设置有第一斜角面16,所述第一滑推臂17中设置有开端朝向所述第一电机21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中螺纹配合安装有与所述第一电机21动力连接的第一螺柱19,所述插合槽15远离所述第一滑推槽22的端壁中设置有开端朝向所述插合槽15的第二滑推槽37和第三滑推槽14,所述第三滑推槽14位于所述第二滑推槽37右侧,所述第二滑推槽37和第三滑推槽14之间设置有联通的第一安设槽40,所述第二滑推槽37和所述第三滑推槽14中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二滑推臂36和第三滑推臂41,所述第二滑推臂36和第三滑推臂41朝向所述第一安设槽40的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齿链条和第二齿链条,所述第一安设槽40中可转动地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链条和第二齿链条配合连接的齿链轮39,所述第三滑推臂41朝向所述插合槽15的端面固定设置有触夹片13,所述充电端部10中还安装有位于所述插合槽15左侧的滑推腔280,所述滑推腔280右端壁中设置有第四滑推槽27,所述滑推腔280右端壁中还上下相应设置有与所述插合槽15联通的通合槽32,所述滑推腔280中安装有可左右活动的滑推板28,所述滑推板28中上下相应设置有第二安设槽44,所述第二安设槽44中可转动地安装有左右伸延的第一转杆30,所述第一转杆30右端贯穿所述滑推板28并固定设置有伸进所述通合槽32中的第二螺柱301,所述第二安设槽44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杆30固定连接的第二锥斜轮45,两个第二安设槽44之间还设置有联通的转仓,所述转仓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5,所述第二电机25上下两端相应安装有第二转杆29,所述第二转杆29伸进所述第二安设槽44中并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锥斜轮45配合连接的第一锥斜轮46,所述滑推板24右端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滑推槽27活动配合的第一滑推块24,所述第一滑推块24右端面上下相应设置有与所述触夹片13电连接的电连片26,所述第四滑推槽27右端壁上下相应设置有与市电连接的供电头23,所述第二滑推槽37远离所述插合槽15的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电机25连接的触控器38;所述充电端头50左端面上下相应设置有与所述插合槽15配合的插合杆41,所述插合杆41中左端面中设置有开端朝左的第五滑推槽,所述插合杆41内侧端面中设置有开端朝内设置的第六滑推槽52,所述插合杆41外侧端面中设置有开端朝外设置的第七滑推槽,所述插合杆41中还设置有左右伸延的第八滑推槽60,所述第八滑推槽60贯穿所述第六滑推槽52和第七滑推槽并与所述第五滑推槽联通,所述第五滑推槽中安装与可左右活动的第二滑推块58,所述第二滑推块58中设置有开端朝左且与所述第二螺柱301配合的第二螺孔59,所述第八滑推槽60中安装有可左右滑行且与所述第二滑推块58固定连接的第四滑推臂64,所述第四滑推臂64中设置有上下联通的通合孔66,所述通合孔66左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角面相配合的第二斜角面65,所述第四滑推臂64左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斜角面65平行的第三斜角面62,所述第七滑推槽中活动安装有第五滑推臂67,所述第五滑推臂67朝向所述第八滑推槽60的端面设置有斜边槽,所述斜边槽右端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斜角面62配合的第四斜角面61。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一滑推槽22左右端壁中设置有第一导送槽18,所述第一导送槽18中活动安装有第一导送块20。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二滑推槽37左端设置有第二导送槽35,所述第二导送槽35中活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二滑推臂36固定连接的第二导送块33,所述第二导送槽35中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导送块33相抵的第一弹条34,所述第一弹条34用以将所述第二导送块33朝向所述插合槽15顶压而使所述第二滑推臂36朝向所述插合槽15的端面与所述插合槽15远离所述第一滑推槽22的端壁平齐,并使所述第二滑推臂36远离所述触控器38。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三滑推槽14右端壁中设置有第三导送槽12,所述第三导送槽12中活动安装有第三导送块42,所述第三导送槽12中还安装有与所述第三导送块42相抵的第二弹条11,所述第二弹条11用以将所述第三导送块42远离所述插合槽15顶压而使所述触夹片13远离所述插合槽15。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滑推腔280左端壁上下相应固定安装有垫圈31,所述滑推腔280右端壁还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滑推板28左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三弹条43,所述第三弹条43用以将所述滑推板28向左顶压而与所述垫圈31相抵。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七滑推槽右端壁中设置有第四导送槽56,所述第四导送槽56中活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五滑推臂67固定连接的第四导送块63,所述第四导送槽56中还安装有与所述第四导送块63相抵的第四弹条57,所述第四弹条57用以将所述第四导送块63朝向所述第八滑推槽60顶压而使所述第四斜角面61伸进所述斜边槽中而与所述第三斜角面62相抵,并使所述第五滑推臂67远离所述第八滑推槽60的端面与外侧端面平齐。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八滑推槽位于所述四导送槽56同侧的端壁中设置有第五导送槽54,所述第五导送槽54中活动安装有与所述第四滑推臂64固定连接的第五导送块53,所述第五导送槽54中还安装有与所述第五导送块53相抵的第五弹条55,所述第五弹条55用以将所述第五导送块53向右顶压而使所述第四滑推臂64右端与所述第八滑推槽右端面相抵,并可使所述第二滑推块58左端面与所述插合杆51左端面相平齐。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一滑推槽22的宽度与所述第六滑推槽52的宽度相等,且所述第一滑推槽22到所述充电端部10右端面的距离与所述第六滑推槽52到所述充电端头50左端面的距离相等,从而在所述插合杆51插入到所述插合槽15中且所述充电端头50左端面与所述充电端部10右端面时,所述第一滑推槽22与所述第六滑推槽52对准。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二滑推槽37的宽度与所述第七滑推槽的宽度相等,且所述第二滑推槽37到所述充电端部10右端面的距离与所述第七滑推槽到所述充电端头50左端面的距离相等,从而在所述插合杆51插入到所述插合槽15中且所述充电端头50左端面与所述充电端部10右端面时,所述第二滑推槽37与所述第七滑推槽对准。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减缓板215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21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机21固定连接,所述吸热薄片216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21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机21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吸热薄片216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减缓板2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两片以上的所述吸热薄片216,所述吸热薄片216用以吸收并散发所述第一电机21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所述减缓板215用以减少所述第一电机21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防止震动力过大而影响本装置的正常运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提高机器人充电安全性以及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