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4298发布日期:2018-08-21 16:4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冲击改锥等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公知有在手柄部的下端侧设置有接受动作模式的切换操作的开关面板的冲击改锥。

专利文献1:专利第5627738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冲击改锥中,由于开关面板被设置于手柄部的下端侧,所以使用者为了可靠地操作开关面板,需要由一只手支承冲击改锥并且由另一只手操作开关面板,操作的方式被限定,操作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性更好的电动工具。

鉴于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特征在于,具备:马达;主体部,其配置有上述马达;手柄部,其从上述主体部向下方延伸;主开关,其被设置于上述手柄部,切换上述马达的开或关;以及状态改变操作部,其在上述主体部的下部或者上述手柄部的上端部且被设置于上述主开关的上方,改变关于上述马达的旋转方向以外的旋转状态。

鉴于上述目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特征在于,具备:马达;主体部,其配置有上述马达;手柄部,其从上述主体部向下方延伸;主开关,其被设置于上述手柄部,切换上述马达的开或关;灯,其照射光;以及状态改变操作部,其在上述主体部的下部或者上述手柄部的上端部且被设置于上述主开关的上方,改变关于上述灯的点亮状态的发明。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上述发明中是特征在于,上述状态改变操作部被配置于上述主开关的前方。

鉴于上述目的,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特征在于,具备:马达;主体部,其配置上述马达;手柄部,其从上述主体部向下方延伸;主开关,其被设置于上述手柄部,切换上述马达的开或关;以及状态切换开关,其在上述主体部的前端部或者后端部或者上述手柄部的上端部的前端部或者后端部且被设置于上述主开关的上方,切换关于上述马达的旋转状态的发明。

鉴于上述目的,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是特征在于,具备:马达;主体部,其配置上述马达;手柄部,其从上述主体部向下方延伸;主开关,其被设置于上述手柄部,切换上述马达的开或关;灯,其照射光;以及状态切换开关,其在上述主体部的前端部或者后端部或者上述手柄部的上端部的前端部或者后端部且被设置于上述主开关的上方,切换关于上述灯的点亮状态的发明。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在上述发明中是特征在于,上述状态切换开关被设置于上述主体部。

本发明的主要效果是能够提供一种操作性更好的电动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冲击改锥的从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前面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图1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5是图4的上部放大图。

图6是图1的主体部与触发器之间的横剖视图。

图7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8是与图1的冲击改锥的控制机构的主要部位相关的框图。

图9是基于图8的控制机构的状态改变操作部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冲击改锥的与图1相当的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冲击改锥的与图2相当的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冲击改锥的与图3相当的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冲击改锥的与图5相当的图。

图14是图10的主体部的中央横剖视图。

图15是图12的b-b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冲击改锥的与图9相当的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冲击改锥的从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7的后面图。

图19是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冲击改锥的与图3相当的图。

图20是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冲击改锥的与图5相当的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冲击改锥的与图14相当的图。

图22是图19的c-c剖视图。

图23是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冲击改锥的与图1相当的图。

图24是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冲击改锥的与图2相当的图。

图25是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冲击改锥的与图3相当的图。

图26是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冲击改锥的与图5相当的图。

图27是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冲击改锥的与图6相当的图。

图28是图25的b-b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01、301、401…冲击改锥(电动工具);4、204、304、404…主体部;6…手柄部;7…主开关;140、240、340、440…状态改变操作部;142、242、342、442…状态切换按钮(状态切换开关);210…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地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变更例。

该方式、变更例的前后上下左右是为了便于说明而设定的,有时根据作业的状况、移动的部件的状态等而变化。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的方式、变更例。

[第一方式]

图1是电动工具的一个例子即作为旋转冲击工具的一个例子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冲击改锥1的从前方观察的立体图,图2是冲击改锥1的前面图,图3是冲击改锥1的右视图,图4是冲击改锥1的中央纵剖视图(电池未剖面),图5是图4的上部放大图,图6是冲击改锥1的主体部与触发器之间的横剖视图,图7是图3的a-a剖视图。

冲击改锥1具有形成其外廓的外壳2。

冲击改锥1具有将中心轴作为前后方向的圆柱状的主体部4、被形成为从主体部4的下部向下方突出的手柄部6。另外,在图3以及图4中右方为前方。

手柄部6是使用者把持的部分,在手柄部6的上端部配置有主开关7。主开关7具有由使用者能够用指尖进行扳动操作的触发器8、通过触发器8的操作来切换开或关的主开关主体部9。触发器8从主开关主体部9突出,从外壳2(手柄部6的上前部)露出。主开关主体部9被配置于外壳2内。

在冲击改锥1的主体部4从后侧按顺序同轴地装入(配置)风扇10、马达11、作为减速机构的行星齿轮机构12、主轴13、作为弹性部件的螺旋状的弹簧14、锤子16以及铁砧17。另外,各种部件在各种外壳、壳体中的纳入(配置)除了部件被完全收入外壳、壳体的情况以外,还适当地包含部件的一部分被收入外壳、壳体,而剩余的一部分从外壳、壳体突出或者露出的情况。

马达11是冲击改锥1的驱动源,其旋转被向主轴13传递。而且,主轴13的旋转力通过锤子16等(冲击机构部)被适当地转换为旋转冲击力(旋转力以及冲击力的至少一方),适当地接受在主轴13与锤子16之间架设的弹簧14的缓冲并且向作为输出轴的铁砧17传递。铁砧17是接受旋转冲击力并能够绕轴旋转的部件,接纳未图示的钻头(前端工具)。作为该钻头,能够使用改锥,冲击改锥1能够用于拧紧螺丝。

外壳2具有半切分状的左马达外壳18以及右马达外壳19、后盖20、筒状的锤子壳体21。左马达外壳18具有多个螺丝突起部22、22…,右马达外壳19具有与螺丝突起部22、22…对应的螺孔。左马达外壳18以及右马达外壳19通过螺孔与进入螺丝突起部22、22…的螺丝23、23…而结合。

左马达外壳18与右马达外壳19从主体部4后部(除了后端部)遍及手柄部6。左马达外壳18与右马达外壳19的、与主体部4的后端部邻接的部分为开口部。

在后盖20(主体部4外廓部分)的后部的两侧设置有上下排列的排气口24、24…,在排气口24、24…的前方且左马达外壳18与右马达外壳19的后部两侧(主体部4外廓部分)的上下设置有前后排列的吸气口25、25…。

后盖20在上下左右扩展,在覆盖左马达外壳18与右马达外壳19的开口部的(配置于主体部4的后端部)状态下,通过未图示的螺丝固定。

锤子壳体21是前部相对于后部进行了缩径的吊钟状的部件,形成主体部4的前部的外廓。锤子壳体21的后部进入形成于主体部4的左马达外壳18与右马达外壳19的前端部的开口部内。

在锤子壳体21的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外侧配置有筒状的罩26,在锤子壳体21的前端部外侧配置有由弹性体形成的环状的保险杠27。

在主体部4与手柄部6之间且触发器8的后方以左右贯通外壳2的方式设置有切换马达11的旋转方向的开关亦即正反切换杆28。

手柄部6的下端部成为相对于其上部向外侧扩展的电池安装部29,在电池安装部29的下方保持有作为能够利用电池杆30来装卸的电池31。电池31是14.4v(伏特)的锂电池,在树脂制的电池壳体内内置有8个未图示的电池单元。电池单元是轴向长的圆柱状,朝向左右方向。

在电池安装部29的内部装入包含电路基板的控制器33。在控制器33搭载有用于进行马达11的变速的开关元件。

电池31在上表面具有电池端子部,在前上部具有隆起部34。电池31通过从电池安装部29的前方向后方滑动而被安装。在安装时,隆起部34的后部与电池安装部29的前部相碰,电池端子部与被组装在电池安装部29的接头35接触。接头35与控制器33电连接。另外,在安装时,通过未图示的弹性部件向上方施力,从电池31的其它部分的上表面突出的电池爪36进入被设置于电池安装部29下前部的向上方凹陷的电池安装凹部37。另一方面,在取下电池31时,操作与电池爪36的弹性部件连结的电池按钮30,使电池爪36成为从电池安装凹部37离开的状态,并且使电池31向前方滑动。

在外壳2的下端部且电池安装部29的上部的左右设置有能够安装钩38的钩用槽39。一方的钩用槽形成在左马达外壳18(未图示),另一方的钩用槽39形成于右马达外壳19。钩38利用螺丝40而被安装。

另外,在外壳2的下端部且电池安装部29的后部安装有带条42。带条42的一端形成环状的带条安装环,该带条安装环进入后下的螺丝突起22。带条42的带条安装环以外的部分成为长的环状的带条环。

而且,在外壳2的下端部且电池安装部29的前上部(手柄部6扩展的下部的前侧上表面部)设置有操作面板44。

操作面板44与控制器33电连接,具有:切换基于锤子16的冲击力的大小的冲击力切换按钮46、切换是否设为自动变速模式的自动变速模式切换按钮48、显示部49(图8)。

显示部49具有进行当前的冲击力的显示的冲击力显示部、进行电池31的余量的显示的电池余量显示部、进行是否是自动变速模式的显示的自动变速模式显示部。

马达11是无刷马达(无刷dc马达),被装入左马达外壳18以及右马达外壳19(主体部4后部)内。马达11具备在左马达外壳18以及右马达外壳19内配置于立在内侧的加强筋内的圆筒状的定子51、被配置于定子51的内侧的转子52(内转子)。

定子51具有:轴向是前后方向且具有向内侧突出的多个(6个)内齿的圆筒状的定子铁心54;设置于定子铁心54的前后的前绝缘部件56以及后绝缘部件58;隔着前绝缘部件56以及后绝缘部件58分别卷绕于定子铁心54的内齿的多个驱动线圈60、60…。另外,传感器基板62通过螺丝63、63…被固定在前绝缘部件56。在传感器基板62的前面固定有三个未图示的磁传感器。而且,在前绝缘部件56的前面周缘合计设置有6个作为使各驱动线圈60与传感器基板62电连接的接点的未图示的线圈连接部。上述线圈连接部与向下方突出的端子部64电连接,端子部64与未图示的导线的一端连接,导线的另一端与控制器33连接。

转子52具有:作为旋转轴(转子轴)的马达轴66;被配置于马达轴66的周围的圆筒状的旋转件铁心68;被配置于旋转件铁心68的外侧且以筒状在周向上交替改变极性的永久磁铁70、70…;在它们的前侧(定子51的传感器基板62侧)被配置为放射状的多个未图示的传感器用永久磁铁。旋转件铁心68、各永久磁铁70及传感器用永久磁铁构成转子组件。转子组件中的永久磁铁70、70…以及传感器用永久磁铁一体地构成,由此能够设为四个板状的永久磁铁。

在马达轴66的旋转件铁心68的前侧,以筒状设置有树脂制的套筒72。在套筒72的前方设置有在马达轴66的前部的周围配置的马达前轴承74。马达前轴承74被安装于轴承保持架75的后部的开口部内。在马达前轴承74的前侧且马达轴66的前端部,小齿轮76与马达轴66被一体地固定。另一方面,马达轴66的后端部被马达后轴承77支承为能够旋转。马达后轴承77被保持在后盖20的内侧中央部。

在马达轴66的后部周边,配置有风扇10。风扇10是具有多张叶片的离心风扇,经由风扇套筒78被一体地固于定马达轴66。

在风扇10的外侧设置有排气口24、24…。

另外,风扇10、其一部分能够作为马达11的构成要素。

行星齿轮机构12包含:具有内齿的环状的内齿齿轮80、具有与内齿齿轮80啮合的外齿的多个行星齿轮82、82…及作为各行星齿轮82的轴的各销84。

内齿齿轮80在锤子壳体21的后端部的开口部内被安装成不能旋转。

各行星齿轮82被配置于内齿齿轮80的内侧。

各销84是将前后方向作为轴向的圆柱状。

各行星齿轮82以在对应的销84的周围能够旋转的状态被周设于销84。

主轴13在其后部具备中空的圆盘状部90。圆盘状部90相对于主轴13的其它部分,向外侧(上下左右)突出,直径比其它部分大。弹簧14的形成为环状的后端与圆盘状部90的前面抵接。另外,主轴13的后端部成为从圆盘状部90的后面向后方圆筒状地突出的状态,在其外侧配置有被安装于轴承保持架75的中央部内的主轴轴承94,将主轴13能够旋转地支承。

轴承保持架75具有后部的圆筒状内表面、与其相比直径大的中央部的圆筒状内表面、直径更大的前部的圆筒状内表面,这些内表面连结。形成于左马达外壳18以及右马达外壳19的内部的外壳加强筋96进入轴承保持架75的中央部与后部之间。另外,轴承保持架75在中央部与前部之间具备向外侧突出的保持架加强筋98,保持架加强筋98被锤子壳体21的后端部与外壳加强筋96的前面夹持。而且,轴承保持架75的前部被锤子壳体21的后端部内侧与内齿齿轮80的外表面夹持。

主轴轴承94的内径比被轴承保持架75保持的马达前轴承74的内径大。另外,主轴轴承94的后面与马达前轴承74的前面相比位于前面,主轴轴承94和马达前轴承74在前后方向上以相互错开的状态被配置。因此,从主轴13向主轴轴承94传递的力很难向马达前轴承74传递,马达前轴承74、马达11变得使用寿命长。

主轴13的内部形成有内孔100。内孔100贯穿主轴13,前部细,后部比前部粗。内孔100的后部与圆盘状部90的中空部连结。马达轴66的前端部、小齿轮76进入内孔100的后部,在圆盘状部90的内部固定有销84、84…并配置有行星齿轮82、82…,小齿轮76与行星齿轮82、82…啮合。

锤子16具有从后面向前方凹陷成筒状的凹部101,弹簧14的前部进入凹部101,在凹部101的底(前端)隔着多个弹簧球102、102…以及锤子垫片104配置有形成为弹簧14的环状的前端。

另外,在锤子16与主轴13的前部之间夹装有在冲击时主要将锤子16向前后方向引导的锤子球106、106。

锤子16前侧的铁砧17在前部的周围具备卡盘112。

铁砧17在后部具有分别向放射方向延伸的一对延伸配置部114、114。

在延伸配置部114、114的前侧设置有将铁砧17支承为能够绕轴旋转的铁砧轴承116。铁砧轴承116被安装于锤子壳体21的前端部内壁。

另外,在铁砧17的后端部中央且延伸配置部114、114的内部设置有向前方开口的后孔,形成于主轴13的前端部的凸部118进入该后孔。主轴13的旋转经由锤子16向铁砧17传递,因此锤子16、主轴13至行星齿轮机构12构成向铁砧17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机构。动力传递机构被装入主体部4(锤子壳体21)内。动力传递机构的主动力传递方向是以前后方向为轴的旋转方向。

在铁砧17的内部形成有从铁砧17的前端朝向后方的铁砧孔120。铁砧孔120接受未图示的钻头。

卡盘112固定被铁砧孔120接受的钻头。

卡盘112具有卡盘套筒122、卡盘弹簧124、卡盘垫片126、卡盘弹簧卡件127、多个卡盘球128、128。

卡盘套筒122是圆筒状的部件,具有:具有比铁砧17的前部外径大的内径的、从前端遍及中央部开口的卡盘前孔部130;具有与铁砧17的前部外径相同的内径,相对于卡盘前孔部130向内侧突出的卡盘球按压部132。

卡盘弹簧124进入卡盘前孔部130。

卡盘垫片126被配置于卡盘前孔部130前端部内且卡盘弹簧124的前侧。

卡盘弹簧卡件127是c字形的部件,以被配置于卡盘垫片126的前侧的状态被固定于铁砧17的前端部外表面。卡盘弹簧卡件127隔着卡盘垫片126将卡盘弹簧124收纳于卡盘前孔部130内。

卡盘球128、128以在铁砧孔120的径向的线上排列的方式被配置,在铁砧孔120内露出,并且能够与卡盘套筒122的卡盘球按压部132接触。

卡盘套筒122接受卡盘弹簧124的弹力并且若被向前方拉动,则卡盘球按压部132离开各卡盘球128,各卡盘球128能够向径向外侧较大地移动,在钻头插入时各卡盘球128从铁砧孔120内退避,钻头能够插入铁砧孔120,能够安装钻头。而且,在进入了钻头的后部的状态下,若使卡盘套筒122返回后方,则卡盘球按压部132与各卡盘球128接触并将各卡盘球128向内侧按压,按压钻头并固定于铁砧17。

而且,在主体部4的下部(锤子壳体21、保险杠27的下侧)且触发器8的上侧,在正反切换杆28的前方设置有状态改变操作部140。

状态改变操作部140具有:作为由使用者能够按压操作的状态切换开关的状态切换按钮142、发送用于通过状态切换按钮142的操作切换各种状态等的信号的状态切换发送部144。

状态改变操作部140在状态切换按钮142的前部露出的状态下,进入左马达外壳18以及右马达外壳19的形成于主体部4的前端部的下部的状态改变操作部设置部146。

另外,状态改变操作部140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左马达外壳18以及右马达外壳19与锤子壳体21重叠的部分,状态切换按钮142被配置于锤子壳体21的外侧。

状态改变操作部140(状态切换发送部144)通过未图示的导线与控制器33连接。

图8示出了冲击改锥1的控制机构的主要的构成。

控制器33具备控制各种要素的控制部150。

控制部150与主开关主体部9连接,控制马达11。主开关主体部9根据触发器8的拉入量,例如在第一拉入量以上的拉入则成为开(on),在小于第一拉入量则成为关(off)。控制部150根据主开关主体部9的开或关,使马达11开或关。

另外,主开关主体部9发送与从第一拉入量到进一步拉入的位置(例如最大拉入位置)的第二拉入量的拉入量对应的信号,控制部150根据该信号(触发器8的拉入量),以拉入量越多则旋转速度越是高速的方式控制马达11,来改变马达11的旋转速度。若触发器8最大被拉到第二拉入量,则控制部150以成为当前的冲击力的设定的最高速度的方式来驱动马达11。因此,主开关7能够作为改变马达11的旋转速度的旋转速度改变操作部来看待。

另外,控制部150掌握操作面板44的冲击力切换按钮46、自动变速模式切换按钮48的切换状态,根据切换状态,控制马达11的驱动、显示部49的显示等。

控制部150在每次冲击力切换按钮46被按下时,以“最快”、“强”、“中”、“弱”这4个阶段来依次切换冲击力的设定。控制部150在冲击力的设定是“最快”的情况下,将马达11驱动时的最高速度设为4个阶段中最快的状态,将锤子16的冲击力设为4个阶段中最高。另外,控制部150在冲击力的设定是“强”、“中”、“弱”的情况下,将马达11驱动时的最高速度设为4个阶段中第2、第3、第4,将锤子16的冲击力设为4个阶段中第2、第3、第4。此外,控制部150进行显示部49(冲击力显示部)的显示。例如,控制部150在包含四个灯(led)的冲击力显示部中,若冲击力的设定是“最快”、“强”、“中”、“弱”,则按顺序点亮4个、3个、2个、1个灯。

另一方面,控制部150在每次自动变速模式切换按钮48被按下时,成为自动变速模式或解除该模式并设为通常模式。控制部150在是自动变速模式的情况下,无论当前的冲击力的设定是怎样的,都根据预先输入的程序自动地改变马达11的速度。另外,控制部150进行显示部49(自动变速模式显示部)的显示。例如控制部150在包含一个灯(led)的自动变速模式显示部中,若是自动变速模式则使灯点亮,若是通常模式则使灯熄灭。

而且,控制部150掌握状态改变操作部140的操作状态,控制各种模式的状态的改变。

如图9所示,在冲击改锥1的控制部150中,与冲击力切换按钮46的控制相同,进行与状态改变操作部140相关的控制。另外,处理的步骤适当地被省略。

即,若连接电池31,控制部150则将马达11驱动时的最高速度设定为4个阶段中最快的状态,从而将关于锤子16的冲击力设定为4个阶段中最高亦即“最快”(s1)。

然后,若状态切换按钮142被按压并切换状态切换发送部144(s2为是),控制部150则将马达11驱动时的最高速度设定为4个阶段中第2快的状态,从而将关于锤子16的冲击力设定为4个阶段中上数第2的“强”(s3)。

之后,若状态切换按钮142被按压并且状态切换发送部144被切换(s4为是),控制部150则将马达11驱动时的最高速度设定为4个阶段中第3快的状态,从而将关于锤子16的冲击力设定为4个阶段中下数第2的“中”(s5)。

进一步,若状态切换按钮142被按压并且状态切换发送部144被切换(s6中是),控制部150则将马达11驱动时的最高速度设定为4个阶段中最慢的状态,从而将关于锤子16的冲击力设定为4个阶段中下数第1的“弱”(s7)。

此外,控制部150等待状态切换按钮142的按下(s8),若进行了按下则再次将冲击力设定为“最快”(返回s1)。

综上所述,控制部150如上所述那样,进行显示部49(冲击力显示部)的冲击力的显示。

对这样的冲击改锥1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若使用者把持手柄部6并扳动触发器8,则通过主开关主体部9的切换,从电池31向马达11供电,马达11以与触发器8的拉入量对应的速度被驱动。因此,触发器8是经由主开关主体部9切换马达11的开或关的部件,是操作马达11的开或关的开关操作部,触发器8和主开关主体部9构成马达11的主开关7。

根据通过传感器基板62的磁传感器掌握的转子52的旋转位置,控制器33的开关元件进行各驱动线圈的开关,转子52(马达轴66)旋转。

通过马达轴66的旋转,风扇10旋转并从排气口24、24…排出空气,形成从吸气口25、25…向排气口24的空气的流动。通过空气的流动,以马达11为代表的冲击改锥1的内部机构被冷却。

而且,马达轴66的旋转力通过行星齿轮机构12被减速并向主轴13传递,主轴13的旋转力经由锤子16向铁砧17传递。

另外,主轴13在铁砧17中接受规定阈值以上的扭矩的情况下,以使锤子16前后摆动(冲击)的方式进行引导。在冲击时,弹簧14利用其弹力按每一冲击来使锤子16恢复原位。

而且,使用者能够用食指以外的手指把持手柄部6并用食指来按压触发器8上的状态改变操作部140,在每次状态改变操作部140被按压时,控制部150把握状态切换发送部144的切换,依次切换冲击力的设定。

以上的冲击改锥1具备:马达11;配置有马达11的主体部4;从主体部4向下方延伸的手柄部6;被设置于手柄部6(上部)的、切换马达11的开或关的主开关7;在主体部4的下部前端部且被设置于主开关7的上方的、改变马达11的旋转状态(冲击力)的状态改变操作部140。由此,使用者除了能够单手握住冲击改锥1并且用另一个单手操作状态改变操作部140以外,还能够以单手的食指以外的手指来握持手柄部6并用该食指来操作状态改变操作部140,在冲击改锥1中能够仅以单手来操作状态改变操作部140并切换冲击力,操作性进一步提高。

此外,状态改变操作部140被配置于主开关7的前方。因此,一边由单手保持手柄部6一边进行状态切换按钮142的操作,能够由食指等前面的手指来进行,变得更容易。

另外,冲击改锥1具备:马达11;配置有马达11的主体部4;从主体部4向下方延伸的手柄部6;被设置于手柄部6的上部的、切换马达11的开或关的主开关7;在主体部4的前端部且被设置于主开关7的上方的、切换马达11的旋转状态(冲击力)的状态切换按钮142。由此,在冲击改锥1中,能够仅用单手操作前端部的状态切换按钮142从而切换冲击力,操作性被进一步地提高。

而且,冲击改锥1的状态切换按钮142被设置于主体部4的下部。由此,状态切换按钮142被配置于手柄部6的邻接位置,一边由单手保持手柄部6一边进行状态切换按钮142的操作变得更容易。

另外,本发明的方式并不限于上述第一方式,例如第一方式适当地具有以下的变更例。

主开关、触发器也可被配置于手柄部的上部且上端部以外,状态改变操作部也可被设置于手柄部的上端部。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维持主开关的操作性,并且能够容易地单手操作状态改变操作部。

冲击力的阶段能够进行增减。冲击力的切换也可设为从“弱”依次变强。冲击力的切换与自动变速模式的切换也可被融合,例如也可按照“最快”、“强”、“中”、“弱”、“自动变速模式”的顺序来进行切换。

也可省略操作面板的各种显示部的至少任一个,或增加其它种类的显示部,或将显示部、按钮的位置改变为操作面板外等。也可省略自动变速模式、其切换按钮。也可设置自动变速模式以外的其它模式。

也可省略操作面板、冲击力切换按钮,仅由状态改变操作部改变冲击力。

状态改变操作部也可是状态切换按钮、状态切换杆等这样的、切换冲击力的阶段等的状态切换开关,也可是状态改变刻度盘等这样的、无级或连续地改变冲击力等的部件。另外,状态改变操作部也可是切换冲击力的阶段等,或者无级或连续地改变冲击力等的触摸面板。

对于以状态切换按钮为代表的各种开关、其发送部(开关主体部)而言,代替通过按钮的按下来进行切换的部件,能够设为操作杆的拨动开关、摇杆开关、双列直插开关、基于接触传感器的开关等其它形式的部件。关于主开关也可使用触发器的拉入以外的形式。主开关也可是不改变马达的旋转速度而仅切换马达的开或关的部件。开关、刻度盘与发送部(开关主体部)也可是一体的。开关、刻度盘等的信号也可是可变电阻的电阻值等。

也可在硬件上区分控制马达的马达控制部与控制开关的开关控制部。

关于行星齿轮机构,也可代替将销插入行星架的情况,或者设为与其一起进行向突起的孔的插入、爪彼此的卡止等。另外,插入销的孔也可被设为有底的孔。

对于行星齿轮机构而言,也可改变为其它减速机构,也可省略。

马达也可是转子被配置于定子的外侧的外转子型的马达。另外,马达也可是无刷马达以外的马达。6个开关元件也可不配置于控制器而配置于传感器基板上。另外,开关元件、驱动线圈、传感器用永久磁铁、磁传感器等的数量能够适当地增减。传感器基板能够在配置于后绝缘部件的后方的状态下,螺纹固定于后绝缘部件。

马达轴与铁砧之间也可夹装1或者2以上的中间轴。

电池可以使用10.8v、18v(最大20v)、18v、25.2v、28v、36v等任意的锂电池,也可使用小于10.8v或者超过36v的电压的锂电池,也可使用其它种类的电池。

能够对外壳的区分的数量、行星齿轮的设置数,增速机构的段数、吸排气口的数量进行增减等,能够适当地改变各种部件、部分的数量、配置、材质、大小、形式等。

采用齿轮壳体,省略锤子以及铁砧,而且例如配置2阶段的行星齿轮机构等减速机构部,使减速机构部的输出轴从齿轮壳体向前方突出,将保持前端工具的前端工具保持部固定在输出轴的前部,由此也能够设为充电式的驱动电钻或者振动驱动电钻。

另外,即使是输出轴(前端工具保持部)的方向与轴向(马达的马达轴的方向、传递其旋转力的机构的传递方向)不同的(是大致90度)充电式角度电动工具,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而且,冲击扳手、螺丝刀、锤钻、往复锯、其它充电式的电动工具、与工业电源连接的电动工具,或者清洁器、鼓风机或以园艺修剪机为代表的园艺工具等,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第二方式]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冲击改锥201的从前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1是冲击改锥201的前面图,图12是冲击改锥201的右视图,图13是冲击改锥201的中央纵剖视图的上部放大图,图14是冲击改锥201的主体部204的中央横剖视图,图15是图12的b-b剖视图。

冲击改锥201除了主体部的前部的结构以外与第一方式的冲击改锥1同样地构成。以下,对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与第一方式相同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说明。

在冲击改锥201的主体部204的下部的前端部配置有与第一方式的状态改变操作部140相同地构成的、状态改变操作部240。状态改变操作部240具备作为状态切换开关的状态切换按钮242以及状态切换发送部244。

另外,在第一方式的图中未示出的后盖20固定用的螺丝208在图14中示出。

在冲击改锥201的主体部204的前部的左右且外壳202的左外壳218的前端部以及右外壳219的前端部(罩26的后侧)设置有一对灯210。外壳202的各灯210的设置部是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的灯设置部209。

各灯210具备作为发光部件的led212、搭载led212的灯基板214。

各led212具有发光部和端子部,发光部从外壳202向前方露出。各led212的端子部经由灯基板214与控制器33电连接。

各灯210(各led212)通过控制器33(控制部150),例如以图16所示的方式被控制。

即,如图16(a)所示(灯切换),若连接电池31,则控制部150将灯210的点亮状态设为熄灭,不使led212发光(s11)。

然后,若状态切换按钮242被按压而状态切换发送部244被切换(s12中是),则控制部150将灯210的点亮状态设为点亮,经由各灯基板214向各led212供给电力,使各led212发光(s13)。

此外,等待状态切换按钮242的按下(s14),若进行了按下(是),则控制部150使灯210的点亮状态再次成为熄灭(返回s11)。

另外,冲击改锥201的操作面板244相对于第一方式的操作面板44,增加了灯切换按钮247而构成。控制部150通过对灯切换按钮247的输入,将点亮状态切换为与当前的状态不同的其它的状态。也可在操作面板244设置与灯210的点亮状态相关的显示部。

另外,如图16(b)所示(正反转切换),若持续地对状态切换按钮242按下规定时间(例如2秒钟)以上(长按),则控制部150将切换接受模式切换为马达11的旋转方向的状态的切换。另外,切换接受模式的切换也可代替状态切换按钮242的长按,或者通过与其一起进行状态切换按钮242与触发器8的同时按下、状态切换按钮242的双击(规定时间(例如1秒钟)内的多次输入),或者上述组合。切换接受模式的切换也可由专用的开关进行。

切换接受模式通过由状态切换按钮242切换哪个状态来被区别,包含如图16(a)所示那样的切换灯210的点亮状态的灯切换模式、如图16(b)所示那样的将马达11的旋转方向切换为正转状态(这里从前面观察为顺时针)或者反转状态(逆时针)的正反转切换模式、如图9所示那样的切换冲击力的冲击力切换模式。

冲击改锥201的控制部150在电池31连接时(初始)设为灯切换模式,在每次长按状态切换按钮242时,依次设为正反转切换模式、冲击力切换模式并返回灯切换模式。另外,切换接受模式的迁移也可是这以外的顺序,而且也可省略任一个切换接受模式,也可增加其它种类的切换接受模式。而且,在操作面板244等中,也可设置显示当前的切换接受模式的种类(对应的符号)的切换接受模式显示部。

在正反转切换模式中,控制部150利用状态切换按钮242的按下(s22为是)将初始状态作为正转状态的马达11的旋转方向(s21)切换为反转状态切换(s23)。

另外,等待状态切换按钮242的按下(s24),若进行了按下(是),控制部150则使马达11的旋转方向的状态成为正转(返回s21)。

控制部150根据当前的旋转方向的状态,切换正反切换杆28。

以上的冲击改锥201具备:马达11;配置有马达11的主体部204;从主体部204向下方延伸的手柄部6;被设置于手柄部6(上部)的、切换马达11的开或关的主开关7;照射光的灯210;在主体部204的下部且被设置于主开关7的上方的、改变灯210的点亮状态的状态改变操作部240。因此,使用者能够单手保持冲击改锥201并且能够通过状态改变操作部240的操作来改变灯210的点亮状态,提供操作性优异的冲击改锥210。

此外,状态改变操作部240被配置于主开关7的前方。由此,一边单手保持手柄部6一边进行状态切换按钮242的操作由前方的手指进行并更加容易进行。

另外,冲击改锥201具备:马达11;配置有马达11的主体部204;从主体部204向下方延伸的手柄部6;被设置于手柄部6的、切换马达11的开或关的主开关7;照射光的灯210;在主体部204的前端部且被设置于主开关7的上方的、切换灯210的点亮状态的状态切换按钮242。因此,灯210的点亮或熄灭的操作会容易。

而且,冲击改锥1的状态切换按钮242被设置于主体部4的下部。由此,状态切换按钮242被配置于手柄部6的邻接位置,一边由单手保持手柄部6一边进行状态切换按钮242的操作更加容易进行。

另外,上述第二方式适当地具有与第一方式相同的变更例。

例如状态改变操作部也可被配置于手柄部的上端部前侧,也可在其下侧设置触发器。

另外,灯也可不具备灯基板,设置数也可增减,也可被设置于其它的位置。

正反切换杆、灯切换按钮也可被省略。

状态改变操作部也可设为刻度盘等连续的改变操作机构,也可无级或者连续地改变灯的亮度。

[第三方式]

图17是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冲击改锥301的从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8是冲击改锥301的后面图,图19是冲击改锥301的右视图,图20是冲击改锥301的中央纵剖视图的上部放大图,图21是冲击改锥301的主体部304的中央横剖视图,图22是图19的c-c剖视图。

冲击改锥301除了主体部(状态改变操作部)的结构以外与第一方式的冲击改锥1相同地构成。以下,对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与第一方式相同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说明。

冲击改锥301的状态改变操作部340被设置于主体部304的后端下部。

状态改变操作部340被设置于在风扇10的下方形成的状态改变操作部设置部346内。状态改变操作部设置部346被形成于外壳302的后盖320的下端部以及左外壳318及右外壳319之间。

状态改变操作部340的状态切换发送部344被收纳在外壳302内,作为状态切换开关的状态切换按钮342的后面从外壳302的后面露出。

控制部150若掌握对状态改变操作部340的输入,则依次切换冲击力。

以上的冲击改锥301具备:马达11;配置有马达11的主体部304;从主体部304向下方延伸的手柄部6;被设置于手柄部6的、切换马达11的开或关的主开关7;在主体部304的下部后端部且被设置于主开关7的上方的、改变马达11的旋转状态(冲击力)的状态改变操作部340。由此,使用者能够用单手的大拇指以外的手指和手掌夹持手柄部6并且用其大拇指切换状态改变操作部340,或者能够在触发器8侧的下方用单手的大拇指以外的手指把持手柄部6并用其大拇指切换状态改变操作部340,在冲击改锥301中,能够仅由单手进行对状态改变操作部340的输入并切换冲击力,操作性变得更加良好。

另外,冲击改锥301具备:马达11;配置有马达11的主体部304;从主体部304向下方延伸的手柄部6;被设置于手柄部6的、切换马达11的开或关的主开关7;在主体部304的后端部且被设置于主开关7的上方的、切换马达11的旋转状态(冲击力)的状态切换按钮342。由此,在冲击改锥301中,能够通过仅由单手操作前端部的状态切换按钮342来切换冲击力,操作性变得更好。

而且,冲击改锥301的状态切换按钮342被设置于主体部304的下部。因此,状态切换按钮342被设置于手柄部6的邻接位置,一边仅由单手保持手柄部6一边进行状态切换按钮342的操作更加容易进行。

另外,上述第三方式适当地具有与第一方式、第二方式相同的变更例。

例如状态改变操作部也可被设置于手柄部的上端部后侧。

另外,状态改变操作部设置部也可被配置于后盖内、左外壳至右外壳内。

在第三方式中,也可配置第二方式那样的灯,或进行其它输入接受模式的设定、上述切换。灯也可被设置于主体部的前端部的下部(第一方式的状态改变操作部设置部的位置)。

状态改变操作部也可在第三方式的位置与第一方式的位置等中,被设置多个。

[第四方式]

图23是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冲击改锥401的从前方观察的立体图,图24是冲击改锥401的前面图,图25是冲击改锥401的右视图,图26是冲击改锥401的中央纵剖视图的上部放大图,图27是冲击改锥401的主体部404与触发器8之间的横剖视图,图28是图25的d-d剖视图。

冲击改锥401除了主体部前下部(状态改变操作部)的结构以外与第一方式相同地构成。以下,对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与第一方式相同的符号,适当地省略说明。

冲击改锥401的状态改变操作部440被配置为在主体部404的前端下部,使作为状态切换开关的状态切换按钮442从右侧露出。

状态改变操作部440被配置于在外壳402(左外壳418以及右外壳419)中形成为向右侧开口的状态改变操作部设置部446内。

状态改变操作部440的状态切换发送部444被收纳在外壳402内,状态切换按钮442从外壳402的右面露出。

控制部150若掌握状态改变操作部440的切换,则依次切换冲击力的大小。

以上的冲击改锥401具备:马达11;配置有马达11的主体部404;从主体部404向下方延伸的手柄部6;被设置于手柄部6的、切换马达11的开或关的主开关7;在主体部404的下部后端部且被设置于主开关7的上方的、改变马达11的旋转状态(冲击力)的状态改变操作部440。由此,使用者能够用一只手以卡盘112朝向内侧的状态保持冲击改锥401并且用另一只手操作主体部404前端下部的状态改变操作部440,即使不使另一只手深入冲击改锥401侧也能够操作状态改变操作部440用于冲击力切换,使得操作性变得更好。

另外,冲击改锥401具备:马达11;配置有马达11的主体部404;从主体部404向下方延伸的手柄部6;被设置于手柄部6的上部的、切换马达11的驱动的主开关7;在主体部404的前端部右侧且被设置于主开关7的上方的、切换马达11的旋转状态(冲击力)的状态切换按钮442。由此,在冲击改锥401中,通过操作前端部右侧的状态切换按钮442能够切换冲击力,使得操作性变得更好。

而且,冲击改锥401的状态切换按钮442被设置于主体部404的下部。由此,状态切换按钮442被配置于手柄部6的邻接位置,一边保持手柄部6一边进行状态切换按钮442的操作更容易进行。

另外,上述第四方式适当地具有与第一方式~第三方式相同的变更例。

例如在第四方式中,也可具备第二方式那样的灯,也可进行切换接受模式的改变至灯点亮状态的切换、旋转方向状态的切换。

而且,状态改变操作部也可被设置于主体部的左侧,也可被设置于手柄部的上端部侧一方。

在第四方式中,也可并设第一方式、第三方式至其变更例等的状态切换按钮。在一个状态切换发送部也可设置多个状态切换按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