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自动推拉门窗条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1136发布日期:2018-08-17 21:01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推拉门窗用的条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不同拉杆结构的多功能自动推拉门窗条锁。



背景技术:

推拉窗一般在两层以上的高楼最为适合,因为开启方式为推拉方式,不会像平开窗那样窗户在外面,为避免窗户发生高空坠物事件,推拉窗最适合于高楼。推拉门由于其优越的外观也逐渐流行于家装中,但传统的门窗条锁都要双面收螺丝固定在型材上,或用加紧块锁紧在型材上,安装流程复杂,而且锁的功能只局限于锁钩或多点锁,不能适用不同客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自动推拉门窗条锁,其包括拉手、外锁板、内锁板和锁头,其中外锁板和内锁板分别设置有卡位,通过卡接方式将锁板固定安装在门窗型材上,安装快捷方便,同时锁头通过卡接方式安装在滑动条上,相比传统焊死在滑动条或者其他一体成型的方式,卡接方式使锁头能够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而快速更换不同形式的锁头。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详细技术方案达到目的:

一种多功能自动推拉门窗条锁,其包括拉手、外锁板、内锁板和锁头,所述的外锁板一端具有锥形卡位,另一端具有L形卡位,通过锥形卡位和L形卡位配合固定在门窗型材外表面上,外锁板上设置有条形开口,开口内设置有凹形握手部件;所述的内锁板两端均设置有内锥形卡位,通过两端的内锥形卡位配合固定在门窗型材内表面上,内锁板上设置有条形开口,开口内设置有凹形滑动条,所述的凹形滑动条延伸至内锁板内部并通过滑动结构与内锁板滑动连接,滑动条的一端再通过弹性部件连接到内锁板;所述的锁头通过设置在滑动条上的卡接结构固定安装在滑动条上,随滑动条的滑动而滑动;所述的拉手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外锁板两端上下的门窗型材上。

其中,所述的锁头是单点锁头、多点拨叉锁头或者锁钩中一种或者多种替换组合,不同的用户或者不同出场景需要或者适合不同的锁闭方式,不同的锁头可以方便替换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其中,所述的滑动条和内锁板连接的滑动结构是钢珠滑动结构,钢珠滑动结构滑动顺畅且寿命长,同时也能起到一定限位作用。

其中,所述的滑动条和内锁板之间连接的弹性部件是弹簧,通过弹簧的形变恢复能力使滑动条能够自动复位。

其中,所述的锁头与滑动条的卡接结构是T型卡接结构,T型卡接结构能使锁头方便替换,同时T型的横杆能承担锁头的大部分外力,保证锁头的连接牢固。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卡接方式替代传统的螺钉固定方式,使条锁安装更加方便快捷;锁头采用T型卡接结构连接到滑动条上,方便更换不同方式的锁头,以适应不同的场景或者用户的需求;在滑动条和内锁板之间添加了弹性结构进行连接,使条锁具有自动复位的功能,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多功能自动推拉门窗条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一种多功能自动推拉门窗条锁的内锁板的面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多功能自动推拉门窗条锁,其包括拉手1、外锁板2、内锁板3和锁头4,所述的外锁板2一端具有锥形卡位22,另一端具有L形卡位21,通过锥形卡位22和L形卡位21配合固定在门窗型材外表面上,外锁板2上设置有条形开口,开口内设置有凹形握手部件23;所述的内锁板3两端均设置有内锥形卡位31,通过两端的内锥形卡位31配合固定在门窗型材内表面上,内锁板3上设置有条形开口,开口内设置有凹形滑动条32,所述的凹形滑动条32延伸至内锁板3内部并通过钢珠滑动结构与内锁板3滑动连接,滑动条32的一端再通过弹簧33连接到内锁板3;所述的锁头4通过设置在滑动条32上的卡接结构固定安装在滑动条32上,随滑动条32的滑动而滑动;所述的拉手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外锁板2两端上下的门窗型材上。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锁头4是单点锁头4、多点拨叉锁头4或者锁钩中多种替换组合,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和或者场景需求,安装上不同的锁头4以适应不同的场景或者用户需求,如图1中安装的是拨叉锁头4。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锁头4与滑动条32的卡接结构是T型卡接结构,T型卡接结构可以通过将锁头4从侧方插入到卡位中达到快速安装和更换的目的,同时锁头4主要承受的外力是外拔的力,T型结构的横杆能满足承受外拔的拉力的要求。

在安装时先根据需求将合适的锁头4安装到滑动条32上,再将内锁板3卡接在门窗型材上的内表面的开口上,使锁头4与拉杆连接传动,接着将外锁板2的L型卡位卡接在对应内锁板3的门窗型材的外表面的开口上,然后再将另一端锥形卡位按压卡在开口上,彻底固定外锁板2,使外锁板2和内锁板3将门窗型材架在中间,最后将拉手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外锁板2两端上下的门窗型材上。

在使用时直接将内锁板3的开口上的滑动条32向下按压滑动即可打开门窗的锁,在门窗关闭时滑动条32在弹簧33的作用下复位,保持关闭状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