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7780发布日期:2019-08-03 15:59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把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锁五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把手。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门的开关均是通过设置在门上的门把手实现的,现有的门把手种类繁多,它们成对地安装在门的内、外两侧,两个门把手通过方杆与锁具连成一体,构成整套门锁,其中方杆用于传递门把手的旋转力驱动锁具实现开锁;普遍采用的是旋转门把手,即通过转动门把手进而驱动门锁插销的收缩或伸出以实现开、关门。

但是,对于无上臂残疾人、手上拿满东西的人或者个子较矮的小孩而言,均无法通过转动门把手实现开、关门;为此本实用新型特别设计一种解决残疾人士或双手拿有物品时无法开门的门把手,此种门把手对于老年人、或者残疾人可以轻易的利用其它辅助设备或者身体的其它部位推动把手的方式实现开门,改善了这些特殊人群的生活质量、提升自理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残疾人士或双手拿有物品时不方便开门的问题的门把手,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门把手,包括连接门的覆板、连接覆板的把手;所述把手通过转动轴铰接于覆板的把手安装槽内;所述把手包括连接部和施力臂,连接部和施力臂连接处圆弧平滑过渡,所述施力臂的内侧面与覆板的外侧面设有旋转空间;

所述转动轴上安装有复位扭簧;

在覆板内侧所述把手上固定连接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包括连接板和驱动臂,所述驱动臂垂直连接于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把手的内侧端面上;

所述把手安装槽内侧安装有防止所述把手脱落的压板;

所述压板内侧所述覆板上安装有底座板,所述底座板上对应驱动臂位置设有驱动臂插装槽,所述驱动臂伸出底座板;

所述底座板的内侧设有沿底座板上下滑动的传动板,所述传动板连接驱动臂;所述传动板对应驱动臂位置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臂插装在驱动槽内;

所述底座板内侧靠近驱动臂插装槽位置对称设有定位块,对应定位块位置所述传动板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滑槽,所述定位块插装在滑槽内,

所述底座板与传动板之间设有使传动板复位至初始位置的复位弹簧;

所述传动板的下部设有方槽,在方槽内沿竖直方向设有齿,在方槽内所述齿啮合驱动轮,通过驱动轮将传动板的上下运动转换为驱动轮的旋转运动;所述驱动轮的外侧设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外径大于传动板下部方槽的外边缘,旋转盘的内侧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中心设有传递扭矩的方孔;

所述传动板的内侧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和底座板通过紧固件连接覆板,所述盖板上对应定位柱位置设有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结构采用推拉式的开门结构,是将向内的推力或者向外的拉力通过传动板和驱动轮之间配合实现旋转力的输出,进而可以驱动锁具的开启;当残疾人士或双手拿有物品时可以轻易的利用其它辅助设备或者身体的其它部位推动把手的方式实现开门,进而解决了残疾人士或双手拿有物品时不方便开门的弊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覆板的内侧所述把手安装槽两侧的转动轴安装孔为开放式结构;其目的便于把手以及旋转动轴的安装,提高装配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为压簧结构,所述传动板的滑槽底部设有一体折弯的复位弹簧安装座,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座上连接放置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连接底座板内侧的定位块,保证复位弹簧的压紧和复位时不发生扭曲,提高在开锁和复位时复位弹簧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驱动轮、旋转盘以及定位柱为一体结构。减少零配件的个数,提高装配效率,降低故障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旋转盘靠近驱动轮侧的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安装有滚珠。减少驱动轮与底座板之间的摩擦,提高门把手的灵活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座板内侧设有拱高部。保证底座板与盖板之间的安装空间,避免因底座板和盖板受力过紧而导致传动板上下滑动不灵活,甚至无法滑动的现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座板的两侧对称设有四个卡槽;对应四个卡槽位置所述盖板上设有凸脚,所述凸脚卡装在所述的卡槽内。凸脚和卡槽配合使用保证盖板与底座板之间的紧密结合,凸脚和卡槽的设计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这里的凸脚可以扭转,也可以直接压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把手的连接部的内端面上设有用于放置驱动构件的连接板的定位槽。提高把手与驱动构件的连接强度,防止驱动构件旋转,提高装配效率等优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驱动臂插装槽的上部设有折弯,此折弯的目的一方面增加驱动臂与传动板的接触面积,使其受力均匀,提高传动上下滑动的稳定性,提高传动板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内侧定位孔位置对称设有的定位凸起。定位凸起的设计有效避免了传动板受力时因上下受力不均匀而翘起造成传动板卡顿的问题,同时也防止传动板上下滑动时左右摆动,提高开锁灵活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和传统的旋转式门把手相比解决了残疾人士或双手拿有物品时不方便开门的弊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左开锁和右开锁的功能,解决了传统左开门用左手门把手,右开门用右手门把手的缺陷,降低了锁匠门的安装难度,同时也减少不同门把手的库存压力。另外本实用新型和同类产品相比还具有结构紧凑、使用灵活方便、使用寿命长、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图3是覆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把手结构示意图;

图5是驱动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复位扭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8是底座板结构示意图;

图9是传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驱动轮、旋转盘、定位柱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覆板;101、把手安装槽;102、转动轴安装孔;20、把手;201、连接部;202、施力臂;203、定位槽;30、转动轴;40、复位扭簧;50、驱动构件;501、连接板;502、驱动臂;60、压板;70、底座板;701、驱动臂插装槽;702、定位块;703、拱高部;704、避让孔;80、传动板;801、驱动槽;802、滑槽;803、方槽;804、齿;805、复位弹簧安装座;806、折弯;90、复位弹簧;100、驱动轮;1001、旋转盘;1002、定位柱;1003、方孔;110、盖板;1101、定位孔;1102、凸脚;1103、定位凸起;1104、避让槽;120、半圆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解决老年人、或者残疾人或双手拿有物品时不方便开门的弊端,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一种门把手,该门把手可以轻易的利用其它辅助设备或者身体的其它部位推动把手的方式实现开门,改善了这些特殊人群的生活质量、提升自理能力。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书如下: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门把手,包括连接门的覆板10、连接覆板的把手20;在实际使用时门把手一般成对安装,位于门外侧的门把手一般采用内置安装结构,即采用从门的内侧向外穿装螺栓,提高防盗性能;所述把手20通过转动轴30铰接于覆板10的把手安装槽101内,这样在外力推动或者上拉的作用下把手将绕转动轴上下旋转运动;所述把手20包括连接部201和施力臂202,连接部和施力臂连接处圆弧平滑过渡,为了保证推动把手时有足够的行程,保证打开锁具,所述施力臂的内侧面与覆板的外侧面设有旋转空间;为进一步提高旋转空间,所述连接部和施力臂之间设有倾角,所述施力臂向着覆板外侧的方向倾斜,如图4。

为了保证开门后把手20自动复位,所述转动轴30上安装有复位扭簧40,此处的复位扭簧可以采用两个独立的扭簧分别安装在转动轴30的两端,也可以采用一体式扭簧结构,如图6;

在覆板内侧所述把手上固定连接驱动构件50;驱动构件的作用是将把手的力进行传递;请参阅图5,所述驱动构件50包括连接板501和驱动臂502,所述驱动臂502垂直连接于连接板501,所述连接板501固定安装在把手20的内侧端面上;

所述把手安装槽101内侧安装有防止所述把手脱落的压板60,请参阅图7;

所述压板60内侧所述覆板上安装有底座板70,请参阅图8,所述底座板70上对应驱动臂位置设有驱动臂插装槽701,所述驱动臂502伸出底座板;

所述底座板70的内侧设有沿底座板上下滑动的传动板80,请参阅图9;所述传动板80连接驱动臂502;所述传动板80对应驱动臂502位置设有驱动槽801,所述驱动臂502插装在驱动槽801内;

所述底座板70内侧靠近驱动臂插装槽701位置对称设有定位块702,对应定位块位置所述传动板80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滑槽802,所述定位块702插装在滑槽802内,传动板在定位块的约束下沿滑槽上下运动,放置在上下运动过程发生偏移。

所述底座板70与传动板80之间设有使传动板复位至初始位置的复位弹簧90;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传动板的驱动臂插装槽与驱动臂紧密接触,

所述传动板80的下部设有方槽803,在方槽内沿竖直方向设有齿804,在方槽内所述齿啮合驱动轮100,请参阅图10,通过驱动轮将传动板80的上下运动转换为驱动轮100的旋转运动;所述驱动轮100的外侧设有旋转盘1001,所述旋转盘的外径大于传动板下部方槽的外边缘,旋转盘的内侧设有定位柱1002,所述定位柱的中心设有传递扭矩的方孔1003;为了适用或者与避让现有锁具上的方杆长度影响方孔1003作为通孔,同时底座板70上也设有避让孔704,便于容纳锁具的方杆。

所述传动板80的内侧设有盖板110,请参阅图11,所述盖板和底座板通过紧固件连接覆板10,所述盖板110上对应定位柱位置设有定位孔1101,所述盖板上还设有避让槽1104,避免驱动臂较长时与盖板内壁发生摩擦,提高开锁的灵活性。

开锁时,上臂残疾人可以轻易的利用其它辅助设备或者身体的其它部位向内推动把手,这样在外力推动作用下把手将绕转动轴30向着门板的方向旋转运动;此时连接把手20上的驱动构件50的驱动臂502将上仰,进而驱动臂502带动传动板80在定位块702的导向作用下向上移动;传动板80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齿将啮合驱动轮100做啮合动作,随着传动板80向上运动驱动轮100将做旋转运动;进而实现驱动轮100带动旋转盘和定位柱1002做旋转运动,从而可以带动与定位柱1002连接的方杆旋转,在方杆旋转的作用下打开锁具,上述的方杆和锁具属于锁具中公知技术,其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再此不进行赘述,完成开门动作;当门打开后撤去对把手的外力,在复位扭簧的作用使把手恢复原状,传动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恢复至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结构既可以应用在内开门,又可以应用在外开门上,具体来说,在内开门上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安装门的外侧;在外开门上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安装在门的内侧;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应用内、外开门两侧;通过推力来实现传动板和驱动轮之间配合动作实现旋转力的输出,进而可以驱动锁具的开启;当残疾人士或双手拿有物品时可以轻易的利用其它辅助设备或者身体的其它部位推动把手的方式实现开门,进而解决了残疾人士或双手拿有物品时不方便开门的弊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覆板的内侧所述把手安装槽101两侧的转动轴安装孔102为开放式结构;请参阅图3,其目的便于把手以及旋转动轴的安装,提高装配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传动板的滑槽底部设有一体折弯的复位弹簧安装座805,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座上连接放置复位弹簧90,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连接底座板70内侧的定位块702,保证复位弹簧的压紧和复位时不发生扭曲,提高在开锁和复位时复位弹簧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为压簧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驱动轮、旋转盘以及定位柱为一体结构。减少零配件的个数,提高装配效率,降低故障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旋转盘靠近驱动轮侧的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安装有滚珠或者半圆形凸起120。每个滚珠或者半圆形凸起均与底座板点接触,进而减少旋转盘与底座板之间的摩擦,提高门把手的灵活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座板内侧设有拱高部703。保证底座板与盖板之间的安装空间,避免因底座板和盖板受力过紧而导致传动板上下滑动不灵活,甚至无法滑动的现象,同时上部的拱高部703还具有限位的作用,防止传动板过渡向上滑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座板的两侧对称设有四个卡槽704;对应四个卡槽位置所述盖板上设有凸脚1102,所述凸脚卡装在所述的卡槽内。凸脚和卡槽配合使用保证盖板与底座板之间的紧密结合,凸脚和卡槽的设计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这里的凸脚可以扭转,也可以直接压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把手的连接部的内端面上设有用于放置驱动构件的连接板的定位槽203。提高把手与驱动构件的连接强度,防止驱动构件旋转,提高装配效率等优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驱动臂插装槽的上部设有折弯806,此折弯的目的一方面增加驱动臂与传动板的接触面积,使其受力均匀,提高传动上下滑动的稳定性,提高传动板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内侧定位孔位置对称设有的定位凸起1103。定位凸起的设计有效避免了传动板受力时因上下受力不均匀而翘起造成传动板卡顿的问题,同时也防止传动板上下滑动时左右摆动,提高开锁灵活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和传统的旋转式门把手相比解决了残疾人士或双手拿有物品时不方便开门的弊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左开锁和右开锁的功能,解决了传统左开门用左手门把手,右开门用右手门把手的缺陷,降低了锁匠门的安装难度,同时也减少不同门把手的库存压力。另外本实用新型和同类产品相比还具有结构紧凑、使用灵活方便、使用寿命长、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例如把手的形状、覆板的形状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