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空转的智能无源挂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40283发布日期:2019-11-27 19:04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空转的智能无源挂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空转的智能无源挂锁。



背景技术:

挂锁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锁具,其是锁具世界中最古老、最庞大的家族,可以说其它锁具都是从挂锁这门类中繁衍、派生而来的。挂锁的锁体上装有可以扣接的环状或“一”字形状的金属梗,即“锁梁”,使挂锁通过锁梁直接与锁体扣接成为封闭形锁具。智能挂锁是现代挂锁的特有产物,其内集成智能加密芯片,无需供电与通信布线,直接替代传统机械挂锁,开锁权限由管理软件授权智能钥匙,一把智能钥匙可根据实际情况授权开通辖区内任意多把锁。但是,一般的智能挂锁中,均不能实现空转,易被人暴力破坏,风险较大,而且挂锁中没有排水孔,长时间使用内部容易积水,损坏电子锁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空转的智能无源挂锁,以防止挂锁被暴力破坏以及内部积水损坏电子锁芯。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空转的智能无源挂锁,包括锁体和锁环,锁环上相对设置有两个限位槽,锁体内水平交错设置有可水平滑动的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用于在关锁时其外端插入对应限位槽内,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的内端均与传动件连接,传动件还与电子锁芯相连接,电子锁芯用于在开锁时与传动件锁定,并通过传动件分别带动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向内滑动,以实现锁环与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之间的分离;

电子锁芯底部开设有环形槽,锁体上安装有销子,销子用于插入到电子锁芯的环形槽中,以实现电子锁芯的空转和固定。

进一步地,传动件为圆柱体,其底部开设有用于与电子锁芯相配合的梅花状凹槽,顶部对称设置有两根柱状体,两根柱状体分别与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连接,当挂锁开锁时,电子锁芯与梅花状凹槽锁死,并带动传动件转动,使柱状体分别带动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向内滑动,以实现锁环与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之间的分离。

进一步地,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的内端均设置有第一定位柱,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的中部均设置有第二定位柱,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之间开设有用于容纳柱状体的容纳槽;

第一锁舌上的第一定位柱与第二锁舌上的第二定位柱之间、第二锁舌上的第一定位柱与第一锁舌上的第二定位柱之间均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用于当开电子锁芯断电后使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复位。

进一步地,传动件的侧面开设有卡槽,锁体上安装有锁销,锁销用于销进卡槽内,以限制传动件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地,锁环的一端通过弹性件与锁体连接,该连接端部开设有环形槽,且锁环上与该环形槽相连部分的侧面向内凹陷,锁体上对应该凹陷部设有凸起,凸起用于当锁环相对于锁体移动时嵌入环形槽中,以限制锁环相对于锁体的移动距离。

进一步地,锁体内开设有用于容纳锁环连接端的第一容纳空间和用于容纳锁环非连接端第二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与锁体底面之间开设有排水槽,第二容纳空间与锁体侧面之间开设有排水槽。

进一步地,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的外端的棱角均为圆角,且表面光滑过渡,两个限位槽的形状分别与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的前端相匹配。

进一步地,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的外端为方体,两个限位槽的形状分别与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的前端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传动件实现电子锁芯和锁舌之间的传动,并且在电子锁芯上开设环形槽配合锁体上的锁销实现电子锁芯在锁体内的空转,避免挂锁被暴力破坏;通过在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分别与锁体表面之间开设排水槽,避免锁芯内产生积水进而损坏电子锁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空转的智能无源挂锁的爆炸图;

图2为传动件与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锁环;2.第一锁舌;3.锁销;4.凸起;5.销子;6.传动件;7.电子锁芯;8.锁体;9.限位槽;10.第一容纳空间;11.第二容纳空间;12.施力弹簧;20.第二锁舌;21.复位弹簧;22.第二定位柱;23.第一定位柱;64.柱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可空转的智能无源挂锁,如图1所示,包括锁体8和锁环1,本发明中的锁体8和锁环1均为常规挂锁的部件,锁体8即为一锁块,锁芯从锁体8底部插入其内部,锁环1为u形环,u形环的内侧相对设置有两个限位槽9,当挂锁锁闭时,u形环的两端插入锁体8上部的两个插孔内,和两个锁舌扣合,当挂锁锁开时,u形环的一段与锁体8分离,另一端连在锁体8内部。

锁环1的一端通过弹性件与锁体8连接,弹性件可为施力弹簧12,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使开锁时锁环1能弹出锁体8。锁环1的连接端部开设有环形槽,且锁环1上与该环形槽相连部分的侧面向内凹陷,锁体8上对应凹陷部设有凸起4,凸起4类似于一销子,贴在锁环1的凹陷部分,不影响锁环1的上下移动,凸起4用于当锁环1相对于锁体8移动时嵌入环形槽中,以限制锁环1相对于锁体8的移动距离。

当锁环1向上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凸起4会嵌入环形槽中,此时,锁环1可以相对于锁体8转动,方便将挂锁从门或其它物件上拿下来,还可以限制锁环1相对于锁体8的移动距离,避免其伸出过长,造成锁环1脱位。当锁环1位于其他位置时,凸起4抵在锁环1的凹陷部分,其会限制锁环1的转动,这样可以保证挂锁的安全使用,保证挂锁在上锁时,锁环1的另一端与锁体8的第二容纳空间11对齐。

锁环1上相对设置有两个限位槽9,两个限位槽9位于同一水平上,锁体8内水平交错设置有可水平滑动的第一锁舌2和第二锁舌20,第一锁舌2和第二锁舌20用于在关锁时其外端插入对应限位槽9内。第一锁舌2和第二锁舌20的内端均与传动件6连接,传动件6还与电子锁芯7相连接,电子锁芯7用于在开锁时与传动件6锁定,并通过传动件6分别带动第一锁舌2和第二锁舌20向内滑动,以实现锁环1与第一锁舌2和第二锁舌20之间的分离。

第一锁舌2和第二锁舌20的内端均设置有第一定位柱23,第一锁舌2和第二锁舌20的中部均设置有第二定位柱22,第一定位柱23和第二定位柱22之间开设有用于容纳柱状体64的容纳槽,容纳槽用来容纳柱状体64,实现第一锁舌2和第二锁舌20与传动件6之间的连接。

第一锁舌上的第一定位柱23与第二锁舌20上的第二定位柱22之间、第二锁舌20上的第一定位柱23与第一锁舌上的第二定位柱22之间均安装有复位弹簧21,复位弹簧21用于当开电子锁芯7断电后使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20复位。通过两个复位弹簧21,可以使第一锁舌2和第二锁舌20方便复位。

当挂锁锁闭状态时,两个复位弹簧21处于初始状态,不收缩也不拉伸,第一锁舌2和第二锁舌20的外端卡入锁环1的两个限位槽9内。

当开锁时,电子钥匙插入电子锁芯7内后,电子锁芯7内的钢珠通过其侧壁的孔凸出部分,每个钢球的凸出部分分别卡入传动件6底部的梅花状凹槽的花瓣内,此时,电子锁芯7和传动件6通过钢球连为一体,电子锁芯7转动时,传动件6跟随转动,传动件6转动时,其顶部的两根柱状体64分别带动第一锁舌2和第二锁舌20向锁体内部收回,第一锁舌2和第二锁舌20的外端均与锁环1上的限位槽分离,锁环1弹出锁体8。这个过程中两个复位弹簧21会被压缩,当开锁完毕后,拔出电子钥匙,电子锁芯7的钢球会收回电子锁芯7内部,传动件6和电子锁芯7分离,传送件6会在两个复位弹簧21的弹力下复位,使第一锁舌2和第二锁舌20弹出锁体8外部。

锁体8内开设有用于容纳锁环1连接端的第一容纳空间10和用于容纳锁环1非连接端第二容纳空间11,第一容纳空间10与锁体8底面之间开设有排水槽,第二容纳空间11与锁体8侧面之间开设有排水槽。通过开设2个排水槽,可以保证锁体8内不会有积水,避免积水对电子锁芯7造成损坏,提高挂锁的使用寿命。

限位槽9分别和第一锁舌2与第二锁舌20的前端相互配合来实现锁环1和锁体8的分离和固定,即开锁和闭锁。本实施例中,限位槽9和锁舌前端的形状可以为多种。

第一种:如图2所示,第一锁舌2与第二锁舌20外端的棱角均为圆角,且表面圆滑过渡,两个限位槽9的形状分别与第一锁舌2与第二锁舌20的前端相匹配。所以,锁环1可以在第一锁舌2与第二锁舌20的圆滑表面上滑动,到达指定位置时,第一锁舌2与第二锁舌20在复位弹簧21的作用下自动弹出至限位槽9内部,使挂锁闭锁,但是这种方式有一定的缺陷,即当挂锁闭锁时,通过硬质薄片沿锁环1和锁体8之间的缝隙进入锁体8内,如果力量足够大,可以逐步将第一锁舌2与第二锁舌20推入锁体8内部,使锁环1弹出,易被撬锁。

第二种:锁舌2外端为方体,限位槽9为方形槽,即两个限位槽9的形状分别与第一锁舌2与第二锁舌20的前端形状相匹配。这种形状可以防止出现第一种形状的撬锁情况发生,但是,如果采用这种形状,在挂锁闭锁时,必须配合电子钥匙再次启动挂锁,使第一锁舌2与第二锁舌20想锁体8内部收回,实现闭锁,操作复杂,但是安全。

传动件6为圆柱体,底部开设有梅花状凹槽,可以与电子锁芯7进行配合,电子锁芯可采用申请号为2018104485989的专利文件中的电子锁芯,可以实现与梅花状凹槽的连接。

传动件6顶部对称设置有两根柱状体64,两根柱状体64分别与第一锁舌2和第二锁舌20连接,当挂锁开锁时,电子锁芯7与梅花状凹槽锁死,并带动传动件6转动,使柱状体64分别带动第一锁舌2和第二锁舌20向内滑动,以实现锁环1与第一锁舌2和第二锁舌20之间的分离。为了保证传动件6的转动角度,避免转动角度过大,传动件6的侧面开设有卡槽,锁体8上安装有锁销3,锁销3用于销进卡槽内,使传动件6的转动角度仅限于锁销3在卡槽内的活动范围。

电子锁芯7底部开设有环形槽,锁体8上安装有销子5,销子5用于插入电子锁芯7的环形槽中,以实现电子锁芯7的空转和固定(电子锁芯7没有插入电子钥匙时,其顶部的钢珠不会突出,就不会与梅花状凹槽锁死,因此,电子锁芯7可以随意在锁体8中空转,对挂锁没有其它影响)。通过环形槽与销子5的配合使用,还可以使该电子锁芯7实现空转,避免外部暴力破坏挂锁。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当挂锁闭锁时,将电子钥匙插入电子锁芯7,通电连通后,电子锁芯7与传动件6锁死连成一体,转动电子钥匙,电子锁芯7随之转动,并通过传动件6上的两个柱状体64带动第一锁舌2和第二锁舌20向锁体8内收回,锁环1与第一锁舌2和第二锁舌20脱离,并在其连接端的弹簧的作用下弹出锁体8,实现开锁。

拔出电子钥匙后,电子锁芯7的钢珠收回其内部,实现电子锁芯7与传动件6的分离,第一锁舌2和第二锁舌20均在复位弹簧21的作用下复位。当需要关锁时,若是采用第一种锁舌,则直接按压锁环1,使锁环1移动到移动位置时,第一锁舌2和第二锁舌20在锁环1的挤压力作用下向锁体8内收回,到达上锁位置时,第一锁舌2和第二锁舌20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弹出并卡紧对应的限位槽内。

若是采用第二种锁舌,则挂锁需要关锁时,将电子钥匙插入电子锁芯7内,通电连通后,电子锁芯7与传动件6锁死连成一体,转动电子钥匙,通过传动件6上的两个柱状体带动第一锁舌2和第二锁舌20向锁体8内收回,按压锁环1后,断开电子钥匙,使第一锁舌2和第二锁舌20弹出卡在锁环1上的限位槽9内,实现闭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