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门中电动推杆的上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5011发布日期:2019-09-13 22:24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汽车尾门中电动推杆的上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汽车尾门中的电动推杆大多如国家局于2018年6月29日公告的一份名为“尾门推杆端部连接球套”、申请号为“201721645197.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示,此类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球套,并在车身上固定连接两个球头,最终使得推杆的一端与车身铰接、且另一端与尾门铰接。这其中,与车身固定相连的通常称为上球头,当电动推杆收到指令向外撑开时,上球头的根部将对车身产生极大的局部作用力,从而极易使得车身的局部出现向下凹陷的变形,从而对汽车的品质以及电动推杆的实际使用效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稳定性好且易于生产,可有效避免因车身单点受力过大而造成的车身凹陷变形的问题的汽车尾门中电动推杆的上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底座、球头和球头座,所述球头通过球头座与底座固定相连,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车身上;

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一对立板,所述底板贴合于车身、且与车身固定相连,一对所述立板均垂直于底板设置、且均固定连接在底板背向车身的端面上,一对所述立板的一侧固定相连、且二者呈50-150°夹角,所述球头座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立板的中部。

所述底板与一对立板通过焊接固定相连,一对立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相连。

所述球头座远离球头的一侧开外壁上设有外螺纹、且球头座的中部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外壁呈正多边形,所述立板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螺纹孔。

所述底板位于球头所在位置的一侧底缘处开设有圆弧状的倒角。

本实用新型当电动推杆收到指令向外撑开时,电动推杆对球头的作用力可先经过底座再作用至车身上,从而通过较大的受力面积有效避免车身上出现单点受力过大的问题,进而有效保证了车声品质以及电动推杆的实际使用效果。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稳定性好、易于生产以及对车身保护效果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图1的立体图,

图5是本案中球头座的立体图;

图中1是底座,11是底板,12是立板,2是球头座,21是外螺纹,22是安装环,3是球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5所示,包括底座1、球头3和球头座2,所述球头2通过球头座3与底座1固定相连,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车身上;

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11和一对立板12,所述底板11贴合于车身、且与车身固定相连,一对所述立板12均垂直于底板11设置、且均固定连接在底板11背向车身的端面上,一对所述立板12的一侧固定相连、且二者呈50-150°夹角,所述球头座2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立板12的中部。这样,一方面,一对立板和底板之间可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从而使得底座整体保持较高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通过底板与车身接触可使得支架与车身之间有一个面积较大的受力面。因此,当电动推杆收到指令向外撑开时,电动推杆对球头的作用力可先经过底座再作用至车身上,从而通过较大的受力面积有效避免车身上出现单点受力过大的问题,进而有效保证了车声品质以及电动推杆的实际使用效果。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稳定性好、易于生产以及对车身保护效果好的问题。

所述底板与一对立板通过焊接固定相连,一对立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相连。从而确保底座整体具有加工简单、结构稳定的特点。

所述球头座2远离球头3的一侧开外壁上设有外螺纹21、且球头座2的中部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安装环22,所述安装环的外壁呈正六边形,所述立板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螺纹孔。这样,操作人员可通过扳手等工具方便的将球头座装入螺纹孔中,从而使得球头座的安装极为方便、且具有可拆卸的能力,便于后续的维修更换。

所述底板位于球头所在位置的一侧底缘处开设有圆弧状的倒角。这样,当上支架受力时,对于底板来说,位于球头所在位置的一侧底缘处对车身施加的力最大,因此,本案还对底板的该侧底缘做了特殊处理,从而进一步保护了车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