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中间打开位置的门把手布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78922发布日期:2019-11-08 22:00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具有中间打开位置的门把手布置的制作方法

本披露涉及一种门把手布置,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在工业应用中使用的门把手的布置。



背景技术:

在用于门、柜子和窗子的把手领域中,使用门把手作为移动锁闩或锁定装置(该锁闩或锁定装置用于打开或关闭门)的手段是布置门的打开或关闭的常见方式。在比如电气外罩或通风管道等的一些工业应用中,可能需要控制门的打开,使得门不会不受控制地被猛推开。例如,当门位于天花板上时,或者在要打开的空间中可能存在加压流体时,可能就是这种情况。

当锁或把手打开时,加压流体可能导致门爆发性打开。这可能会使将门打开的使用者受伤。因此,需要防止加压空间的门打开而伤害使用者的门把手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改进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减轻了现有设备的上述缺点。

本发明由独立权利要求限定,其中实施例在所附从属权利要求中、在以下说明中以及在附图中进行了阐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门的把手布置,该把手布置包括把手和用于接合门框上的锁定元件的锁定夹。当该把手从关闭状态朝向中间状态移动时,该锁定夹被布置为围绕第一轴线从锁定位置旋转到中间位置。当该把手从中间状态朝向打开状态移动时,该锁定夹被布置为沿着第二轴线从该中间位置线性地移动到打开位置。该把手布置包括弹性装置,该弹性装置被布置为通过弹性力而防止该锁定夹从该中间位置朝向该打开位置移动,直到在该锁定夹朝向该打开位置的线性移动的方向上施加的力超过该弹性装置的弹性力。

利用这种布置,提供一种可以分若干步骤打开的把手布置。通过这种多步骤打开,门、柜子或窗子的打开可以以受控的方式进行。该布置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简单的结构,在该结构中不需要附加的零件以实现把手布置的多步功能。

锁定夹的中间位置和把手的中间状态分别被定义为打开和锁定/关闭位置或状态之间的位置或状态。

当锁定夹围绕第一轴线从锁定位置旋转到中间位置中时,锁定夹可以部分地从门框或墙壁的锁定元件释放,使得门保持关闭,但是压力可以被释放。中间位置(其允许压力下降)确保门不会由于要打开的外罩和周围区域之间的压力差而不受控制地猛推开。它也可以用作从例如天花板或倾斜墙壁向下打开的门的保护件,使得门不会不受控制地向下落下。

当压力已经释放或已经实现控制时,把手可以从其中间状态转到其打开状态,这也使得锁定夹从其中间位置移动到其打开位置中。在打开位置,锁定夹完全缩回并从锁定元件释放,使得门可以以受控方式打开。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把手布置可以进一步包括致动器,其中该致动器可以被布置在该把手和该锁定夹之间,并且被布置为沿着第二轴线线性地移动。该致动器可以用作一种装置,该装置通过在锁定夹上执行力而将该锁定夹推动或拉动到打开位置、中间位置和锁定位置。当该把手从该关闭状态朝向该中间状态移动时,该致动器可以拉动该锁定夹,使得该锁定夹旋转到该中间位置。在这种旋转期间,该弹性装置可以防止该锁定夹朝向打开位置线性地移动。当该把手进一步朝向该打开状态移动时,该致动器可以进一步拉动该锁定夹、以沿着该第二轴线朝向该打开位置线性地移动。

根据进一步的实施例,该致动器可以通过连杆联接到该锁定夹。通过连杆将该致动器联接到该锁定夹,该锁定夹和该致动器可以沿着该第二轴线在该锁定夹的打开位置和中间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该锁定夹可以围绕该第一轴线在该中间位置和该锁定位置之间旋转,同时该致动器保持沿着该第二轴线移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连杆的第一端部被可旋转地布置到该锁定夹上,并且第二端部被可旋转地布置到该致动器上。该连杆分别与该致动器和该锁定夹之间的可旋转连接可以提供这样的运动,即在该运动中被布置到该致动器上的第二端部可以沿着该第二轴线移动并且相对于该致动器旋转,而该第一端部可以相对于该锁定夹旋转并且围绕其第二端部背离该第二轴线旋转。

根据另一实施例,当该致动器沿着该第二轴线线性地移动时,该连杆可以使得该锁定夹能够从该锁定位置旋转到该中间位置。该连杆可以相对于该锁定夹和相对于该致动器二者分别旋转,使得当该锁定夹处于锁定位置时,该连杆的第二端部和该连杆可旋转地连接到其上的致动器的一部分可以位于该第二轴线上,同时该连杆的第一端部可以已经围绕其第二端部远离该第二轴线旋转,从而在其锁定位置可旋转地连接到该锁定夹。到该连杆的第二端部的可旋转连接意味着,在该致动器沿着该第二轴线移动时,该连杆的第二端部可以随着该致动器移动,同时该连杆的第一端部围绕该第二端部朝向该第二轴线旋转,直到其到达不可实现进一步旋转的位置。在该第一端部朝向该第二轴线旋转时,该第一端部可旋转地附接到的该锁定夹的端部也可能被迫在这个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得该锁定夹围绕该第一轴线从其锁定位置朝向其中间位置旋转。在一个实施例中,当该锁定夹处于该中间位置时,该连杆的第一端部可以相对于该连杆的第二端部偏离该第二轴线。该连杆的第一端部偏离该第二轴线可以提供的是,当该锁定夹从该中间位置朝向该锁定位置旋转时,该连杆推动该锁定夹,使得该锁定夹在其连接到该连杆的端部处被提升,从而执行旋转。当该锁定夹已经从该打开位置移动到该中间位置并且该锁定夹的进一步线性移动被阻止时,该连杆提供该锁定夹的提升。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二轴线可以垂直于该第一轴线。该第二轴线可以是在该锁定夹围绕该第一轴线的旋转发生的同时发生致动器的线性运动的轴线。在该锁定夹在其中间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时,该锁定夹也可以沿着该第二轴线线性地移动。当该锁定夹沿着该第二轴线线性地移动时,作为该锁定夹的旋转轴线的第一轴线的位置可以沿着该第二轴线移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锁定夹可以包括沿着该第一轴线延伸的至少一个销。沿着该第一轴线延伸的该至少一个销可以用作这样一种装置,当该锁定夹在其锁定位置和中间位置之间旋转时发生该锁定夹围绕该装置旋转。

根据另一实施例,该至少一个销可以被布置为与该弹性装置相互作用。该至少一个销可以进一步与该弹性装置相互作用,使得可以防止该锁定夹从该中间位置朝向该打开位置移动的弹性力被施加在该销上。

在又一实施例中,该弹性装置可以是片弹簧。作为片弹簧的该弹性装置可以提供该弹簧成形,使得当施加在该至少一个销上的力低于该弹性力时,该销在其邻近该片弹簧的当前位置保持静止或围绕该第一轴线旋转,并且使得当施加在该至少一个弹簧上的力超过该弹性力时,该锁定夹的至少一个销相对于该片弹簧从其当前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锁定夹可以包括沿着该第一轴线延伸、被布置为与该片弹簧相互作用的至少一个销,并且其中该片弹簧可以包括平坦部分和弯曲部分,其中,该片弹簧可以被布置为在该锁定夹的锁定位置和中间位置将该销保持在该弯曲部分处,并且其中,当该锁定夹处于该打开位置时,该销可以位于该平坦部分处。该片弹簧的弯曲部分可以具有与该至少一个销的曲率基本相似的曲率。该弯曲部分可以进一步在该锁定夹的旋转期间将该至少一个销保持在位。当在该锁定夹朝向该打开位置的线性运动的方向上施加的力超过该弹簧的弹性力时,该至少一个销移动经过该弯曲部分到该弹簧的平坦部分上。

根据另一实施例,该片弹簧可以包括连接该平坦部分和该弯曲部分的肩部。该片弹簧的这些部分可以通过肩部连接,该肩部限定了该片弹簧的弯曲部分和平坦部分之间的划分。

根据另一实施例,该锁定夹和该弹性装置可以至少部分地被壳体覆盖。该壳体可以保护该锁定夹和该弹性装置。该壳体可以进一步为该弹性装置提供支撑,使得可以施加相关的弹性力。

根据进一步的实施例,该弹性装置可以在一个端部被附接到该壳体,并且在相反的另一端部相对于该壳体可移动。当在该锁定夹上朝向该打开位置施加力时,可能超过该弹性装置的弹性力,使得该弹性装置通过该锁定夹相对于该壳体移动。该弹性装置可能被移动,使得至少可相对于该壳体移动的端部被移动。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弹性装置可以是包括平坦部分和弯曲部分的片弹簧,并且其中该片弹簧邻近该弯曲部分地可相对于该壳体移动。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锁定夹可以在该锁定位置被配置为防止该门相对于该门框移动,并且在该中间位置可以被配置为使得该门能够相对于该门框受限地移动,但是防止该门相对于该门框完全打开。在该锁定位置,该锁定夹可以以锁定的方式保持门关闭,并防止该门打开。在该中间位置,移动该锁定夹以使该门能够相对于该门框部分地打开。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门的部分打开可以实现在1cm-5cm之间的打开。该部分打开可以被该锁定夹限制在该中间位置,该锁定夹接合该门框上的锁定元件。在该打开位置,可以移动锁定夹以使得该门能够相对于该门框完全打开。该锁定夹可以在该打开位置不接合该门框上的该锁定元件。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这个方面和其他方面,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例。

图1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把手布置的门布置的透视图。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把手布置,其中锁定夹处于锁定位置并且把手处于关闭状态。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把手布置,其中锁定夹处于中间位置并且把手处于中间状态。

图2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把手布置,其中锁定夹处于打开位置并且把手处于打开状态。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把手布置的透视图。

图4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把手布置的透视图,其中锁定夹处于锁定位置。

图4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把手布置的x射线透视图,其中锁定夹处于打开位置。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弹性装置的详细透视图。

图6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处于锁定位置的锁定夹的截面视图。

图6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处于中间位置的锁定夹的截面视图。

图6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处于打开位置的锁定夹的截面视图。

图7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处于锁定位置的连杆和锁定夹的截面视图。

图7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处于中间位置的连杆和锁定夹的截面视图。

图7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处于打开位置的连杆和锁定夹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元件。

图1展示了包括布置在门框70上的门10的门布置。在门10上布置有把手布置1。

图2a至图2c展示了根据实施例的把手布置1,该把手布置包括锁定夹3、把手2、上壳体5a和下壳体5b以及通过连杆7联接到锁定夹3的致动器4。在把手2在其关闭状态、中间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被移动时,该把手可围绕第三轴线c旋转。

在图2a中,展示了把手布置,其中把手2处于关闭状态并且锁定夹3处于锁定位置。在锁定位置,锁定夹3已经围绕第一轴线a旋转。延伸销31位于弹性装置8的弯曲部分81下方和下壳体5b的第一拐角中,如图6a中进一步所展示的那样。在锁定位置,锁定夹3被配置为被压向门框70上的锁定元件(见图7a至图7c),从而将其上附接有把手布置1的门10锁定。进一步,在锁定位置,致动器4处于沿着第二轴线b的位置,在该位置,致动器被壳体的下部部分5b阻止沿着第二轴线b在锁定夹3的方向上进一步移动。

弹性装置8可以是由金属、硬塑料或能够在锁定夹的延伸销31上施加力的任何其他材料制成的片弹簧。把手布置1中可以有两个片弹簧8,如图3所展示,锁定夹3的每一侧上各有一个。

片弹簧8被展示在图5中,并且包括弯曲部分81和平坦部分82。弯曲部分83具有与延伸销的曲率相对应的曲率,使得该销可以旋转而不会受到弹性力的任何影响。片弹簧8进一步包括相互作用的部分84,该相互作用的部分适于与壳体的上部部分5a相互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施加在延伸销31上的弹性力。片弹簧8还包括抓握部分85,该抓握部适于围绕壳体5b的下部部分抓握,并且被固定在壳体的上部部分5a和下部部分5b之间。

在图2b中,把手2处于中间状态。在把手2移动到中间状态时,致动器4沿着第二轴线b移动,并且经由连杆7拉动锁定夹3以围绕第一轴线a旋转到中间位置中。如图6b所展示,在中间位置,延伸销31位于弯曲部分83下方和下壳体5b的第一拐角中。

图2c展示了处于打开状态的把手2。在把手2围绕第三轴线c旋转到打开状态中时,致动器4沿着第二轴线b移动,并且经由连杆拉动锁定夹3沿着第二轴线b移动。当施加在锁定夹3上的力超过片弹簧8的力时,锁定夹3沿着第二轴线b被移动到打开位置中。在锁定夹3沿着第二轴线b移动到其打开位置中时,锁定夹3所围绕其进行旋转的第一轴线a与延伸销31一起沿着这个轴线b移动到下壳体5b的第二拐角中,并且移动到片弹簧8的平坦部分82和相互作用的部分84下方的位置,如图6c进一步展示的。壳体的上部部分5a在除锁定位置和中间位置之外的任何其他位置防止锁定夹3围绕第一轴线a旋转。

图3展示了把手布置1的x射线俯视图,其中移除了上壳体5a。锁定夹3包括两个销31,这两个销在锁定夹3的两侧上沿着第一轴线a延伸。锁定夹3被展示为处于打开位置,在该位置,延伸销31已经与锁定夹3一起沿着轴线b移动,使得它们位于下壳体5b的第二拐角中、并且位于弹簧8的平坦部分82和相互作用的部分84的下方。

图7a至图7c展示了在把手2在打开状态、中间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移动时连杆7的移动。在图7a中,把手处于关闭状态,并且锁定夹3处于锁定位置。连杆7的第一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锁定夹3,并且连杆7的第二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致动器4。在把手2的关闭状态下,连杆7的第二端部与致动器4一起位于第二轴线b上,并且连杆7的第一端部已经围绕第二端部背离第二轴线b旋转。

在图7b中,把手2已经被移动到其中间位置。当把手2被移动到中间位置时,致动器4沿着第二轴线b移动。致动器4的移动启动连杆7的第二端部沿着第二轴线b的移动。在第二端部沿着第二轴线b被拉动时,第一端部围绕第二端部朝向第二轴线b旋转。第一端部的旋转启动锁定夹3围绕第一轴线a从锁定位置到中间位置的旋转。由于连杆7被布置在致动器4和锁定夹3之间,当把手2被从关闭状态移动到中间状态时,比片弹簧8的弹性力小的力被施加在锁定夹3上。替代地,锁定夹3围绕第一轴线a旋转。

把手2进入到打开状态中的进一步移动使致动器进一步沿着第二轴线b移动。由于来自片弹簧8的力,所以需要比弹性力更大的力来进一步将锁定夹3从中间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当比弹性力更大的力被施加在致动器4上时,连杆7在其可旋转地连接到的锁定夹3的端部上拉动,并且从而将锁定夹3拉动至打开位置中。由于锁定夹3处于中间位置时其进一步的旋转是不可能的,因此来自致动器4的进一步拉力在锁定夹3上提供了超过弹性力并将锁定夹沿着第二轴线b移动到打开位置的力。

作为替代性方案,或者除了先前披露的特征之外,把手布置1可以包括: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用于与门框70上的锁定元件接合;把手2,该把手被布置为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围绕第三轴线c旋转移动,并且可以包括连接元件21。把手布置1可以进一步包括:中间连杆6,该中间连杆被布置在把手2和锁定装置之间,并且用于将把手2的旋转运动转换成锁定装置的基本线性的运动。把手2可以通过连接元件21而连接到中间连杆6,并且中间连杆6可以被布置为当把手2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移动时,执行沿着弓形路径的移动。

中间连杆6可以被布置为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移动,每个状态分别对应于把手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在图4a中,中间连杆6被展示为处于其关闭状态。

如图4a所展示,中间连杆6可以包括被布置为接收连接元件21的至少一个导向槽61。

连接元件21被布置为当把手2在打开和关闭状态之间移动时沿着至少一个导向槽61移动。如图4a所展示,在中间连杆6和把手2的关闭状态下,连接元件21位于导向槽61的第一端部处。在中间连杆6和把手2的打开状态下,如图4b所展示,在把手2从关闭状态移动到打开状态时,连接元件21已经沿着导向槽61被移动到导向槽61的第二端部。

把手2的旋转可以经由连接元件21与导向槽61的相互作用而引起中间连杆6的旋转运动。把手布置1可以进一步包括把手主体9,其中主体9包括弧形部分91。弧形部分91(例如图2a所展示的)在把手2和把手主体9之间提供凹穴,使得有利于把手2通过手或其他抓握装置进行旋转,因为提供了用于接收例如手指以便于在把手2在其打开或关闭状态之间移动时抓握该把手的区域。

中间连杆6的弓形路径可以对应于把手主体9的弧形部分91的曲率。如图4a所展示,中间连杆6在关闭状态下位于把手主体9的弧形部分91上。在把手2被移动到其打开状态时,中间连杆6沿着其对应于弧形部分91的曲率的弓形路径到其打开状态位置中,如图4b所展示。

把手主体9的弧形部分91可以进一步包括导轨92,该导轨被布置为沿着中间连杆6的弓形路径引导该中间连杆。在把手2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移动时,当中间连杆6沿着其弓形路径移动时,图2c中展示的导轨92用作稳定导向件。导轨92可以是t形的。中间连杆6可以包括凹槽,该凹槽对应地被成形为导轨92,并且被配置为接收导轨92。中间连杆6可以沿着导轨92移动,并且借助于导轨92和凹槽而与把手主体9保持连接。

弓形路径可以提供围绕第四轴线d的旋转,其中第四轴线d位于把手主体9的弧形部分91的空腔中,如图2b所展示。在另一实施例中,由于弓形路径中的更平坦的弧形,沿弓形路径的旋转可以围绕位于整个把手布置外部的轴线。

锁定装置可以包括致动器4和锁定夹3。这种致动器4和锁定夹3的示例在图4a中被展示。把手2和中间连杆6之间的连接以及它们的旋转运动被转换成沿着致动器4和锁定夹3的轴线b的线性运动。

中间连杆6可以被成形为v形件,其中,v形件的第一凸缘可以包括可旋转地连接到致动器4的端部,并且第二凸缘包括用于接收连接元件21的导向槽61。中间连杆6和致动器4之间的可旋转连接将中间连杆6的旋转运动转换成致动器4的线性运动。导向槽61和连接元件21之间的联接将把手2围绕第三轴线c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中间连杆6围绕第四轴线d的旋转运动。

v形件的底部部分可以包括弧形形状的表面,该弧形形状的表面被配置为面向把手主体91的弧形部分91。弧形形状的表面具有的曲率对应于把手主体9的弧形部分91的曲率。

把手2可以包括锁定圆筒22,并且其中锁定圆筒22从把手2沿着圆的曲率延伸,该圆具有的半径对应于把手2的长度。连接元件21可以进一步布置在锁定圆筒22上。锁定圆筒22的曲率有助于把手2围绕第三轴线c的旋转转换成中间连杆6围绕第四轴线d的旋转。

锁定元件21可以被形成为延伸到中间连杆6上的导向槽61中的销。

把手2在其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移动对应于致动器4的加速移动,即当把手2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移动时,致动器在第二轴线b上被移动的距离大于把手被移动的距离。

根据所披露的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的把手布置1可以进一步包括布置在锁定圆筒22上的锁,该锁可以通过例如钥匙被机械地操作或者被电动操作。当锁定夹3处于其锁定位置并且把手2处于其关闭状态时,锁可以用于锁定其上附接把手布置1的门10,使得在没有钥匙的情况下该门不能被未经授权地打开,或者防止门被无意地打开。

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和实例,并且尽管采用了特定术语,但这些术语仅以一般性和描述性意义使用而不是用于限制的目的,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了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