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切管机及其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5490发布日期:2020-06-20 15:48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切管机及其手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切管机及其手柄。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20887979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切管机,包括:固定连接的底座和支撑架,支撑架设置于底座的上部;至少两个相邻的滚轴,其设置于底座上并承载管材;驱动装置,其与滚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驱动装置带动两个滚轴相向同步转动;切割刀,其固定设置于支撑架上,切割刀连接有手柄,手柄控制切割刀的上升和下降。

其中,手柄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啮合有齿条,齿条的下端连接切割刀,手柄能带动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带动齿条上下运动以控制切割刀的高度进行切割或停止作业。手柄常用的是如图1所示的普通六角扳手,但是,切割大小不同管径的管材时高低很难调节到指定高度,而且,使用者转动手柄控制切割刀下降与管材接触后,切割刀切割管材的过程中,使用者仍需持续持握手柄至管材切断,由于管材的管径不同,切割刀与管材接触时,手柄的转动端高度不一,不便于使用者持握,而且手柄端部与转动齿轮固定连接,不便于角度的调节。

现有普通的棘轮扳手特点是无论向正方向或反方向拨动拨片,转动扳手本体,用于与外部套筒连接的传动轴均只能单方向连续作业,拨片位于中间位置时,传动轴自由转动与扳手本体无传动,无法满足便携式切管机的手柄需要上下双向作业以控制切割刀的上升和下降的需要。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柄角度不易调节的技术问题,已成为本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切管机及其手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柄角度不易调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切管机的手柄,用于与切割刀连接,包括:持握部;设置于所述持握部一端的连接部,内部设置有容纳腔;用于与切割刀连接的传动轴,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第一侧,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贯穿并且伸入所述容纳腔内;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棘轮换向装置,包括与所述传动轴第一端固定连接的棘轮、第一卡接组件、第二卡接组件和转动件,所述第一卡接组件和所述第二卡接组件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棘轮的转动中心和所述转动件的转动中心两者连线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卡接组件和所述第二卡接组件两者的远离所述棘轮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两者的靠近所述棘轮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第二侧的拨片,第一端与所述转动件固定连接;当所述转动件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卡接组件与所述棘轮保持接触,并且所述第二卡接组件保持脱离所述棘轮;当所述转动件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卡接组件和所述第二卡接组件均与所述棘轮保持接触;当所述转动件转动至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卡接组件保持脱离所述棘轮,并且所述第二卡接组件与所述棘轮保持接触。

优选地,所述转动件包括与所述容纳腔底壁可转动连接的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的移动部,所述移动部位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棘轮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接组件和所述第二卡接组件均包括抵接杆和弹性件,所述抵接杆第一端均与所述容纳腔底壁可转动连接,第二端均用于与所述棘轮的齿槽接触,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抵接杆与所述容纳腔侧壁之间并且靠近所述抵接杆第二端位置处,所述弹性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优选地,所述棘轮的转动中心和所述转动件的转动中心两者连线与所述抵接杆第一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棘轮的半径,并且,所述抵接杆的长度大于所述棘轮下端与所述抵接杆第一端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移动部一体成型,所述转动件的外轮廓呈扇形,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扇形的圆心位置处,所述移动部位于所述扇形的圆周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第二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拨片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切管机,包括底座、支撑架、滚轴、驱动装置、切割刀和手柄,优选地,所述手柄为上述的便携式切管机的手柄。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

优选地,所述底座侧面设置有用于存放物品的箱体,所述箱体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所述箱体上部开口,并且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盖体。

优选地,切割刀的边侧可拆卸设置有薄膜切刀,所述薄膜切刀包括刀座和刀片,所述刀座下部沿竖向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刀片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放置槽处,在沿所述刀片的转动轴线方向上,所述刀片与所述刀座一侧的距离小于所述刀片与所述刀座另一侧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切管机的手柄,包括持握部、连接部、传动轴、棘轮换向装置和拨片,棘轮换向装置设置于连接部的容纳腔内,棘轮换向装置包括棘轮、第一卡接组件、第二卡接组件和转动件,棘轮与传动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即棘轮与传动轴同步运动。第一卡接组件和第二卡接组件分别对称设置于棘轮的转动中心和转动件的转动中心两者连线的两侧,并且,第一卡接组件和第二卡接组件两者的远离棘轮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两者的靠近棘轮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即第一卡接组件和第二卡接组件倾斜设置,分别可沿不同方向对棘轮施加作用力。拨片设置于连接部第二侧,便于使用者拨动调节,并且其第一端与转动件固定连接,拨片与转动件同步运动,便于使用者通过拨动拨片调节转动件的转动角度位置。如此设置,当使用者拨动拨片使转动件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卡接组件与棘轮保持接触,并且在转动件的推动作用下,第二卡接组件保持脱离棘轮,即第一卡接组件端部伸入棘轮的齿槽,持握部可沿正方向进行单向推动作业,同时也可沿反方向转动进行角度位置的调节。当使用者拨动拨片使转动件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卡接组件和第二卡接组件均与棘轮保持接触,即第一卡接组件和第二卡接组件两者的端部均伸入棘轮的齿槽内,当使用者沿正方向或反方向转动持握部时,连接部均可带动棘轮以及传动轴同步运动,即进行双向推动作业。当使用者拨动拨片使转动件转动至第三位置时,第二卡接组件与棘轮保持接触,并且在转动件的推动作用下,第一卡接组件保持脱离棘轮,即第二卡接组件端部伸入棘轮的齿槽,持握部可沿反方向的单向推动作业,并且持握部可沿正方向转动进行角度位置的调节。当手柄需正常工作时,使用者可拨动拨片使转动件转动至第二位置,第一卡接组件和第二卡接组件锁死棘轮,持握部、连接部以及棘轮和传动轴相对静止,可同步运动,即使用者可转动持握部使传动轴带动转动齿轮旋转,从而通过齿条升降带动切割刀完成下降进行切割和切割完上升动作。持握部尾端位置偏高或偏低时,使用者仅需拨动拨片使转动件转动至第一位置,同时推动持握部沿反方向转动,或者,拨动拨片使转动件转动至第三位置,同时推动持握部沿正方向转动,均可轻松进行手柄角度位置的调节,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柄角度不易调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当转动件转动至第一位置时,连接部内部结构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当转动件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拨片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当转动件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连接部内部结构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当转动件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拨片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当转动件转动至第三位置时,连接部内部结构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当转动件转动至第三位置时,拨片位置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轴位置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切管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薄膜切割刀的一种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薄膜切割刀的另一种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中1-持握部;2-连接部;3-传动轴;4-棘轮;5-第一卡接组件;6-第二卡接组件;7-转动件;701-固定部;702-移动部;8-拨片;9-容纳腔;10-抵接杆;11-弹性件;12-凹槽;13-底座;14-箱体;15-切割刀;16-薄膜切刀;17-刀座;18-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切管机及其手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柄角度不易调节的技术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照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切管机的手柄,包括持握部1、连接部2、传动轴3、棘轮换向装置和拨片8,连接部2固定连接于持握部1的一端,优选地,连接部2和持握部1可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部2内部设置有容纳腔9,连接部2第一侧可开设有与容纳腔9连通的开口,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端盖,如螺栓连接,以便于容纳腔9内部件的安装。传动轴3用于与切割刀15连接,便于通过自身的双向转动调节切割刀15的上升和下降。传动轴3设置于连接部2第一侧,传动轴3的第一端贯穿并且伸入容纳腔9内。棘轮换向装置安装于容纳腔9内部,棘轮换向装置包括棘轮4、第一卡接组件5、第二卡接组件6和转动件7,棘轮4与传动轴3第一端固定连接,即棘轮4与传动轴3同步运动。第一卡接组件5和第二卡接组件6分别对称设置于棘轮4的转动中心和转动件7的转动中心两者连线的两侧,并且,第一卡接组件5和第二卡接组件6两者的远离棘轮4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两者的靠近棘轮4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即第一卡接组件5和第二卡接组件6倾斜设置,分别沿不同方向对棘轮4施加作用力。拨片8设置于连接部2第二侧,便于使用者拨动调节,并且其第一端与转动件7固定连接,拨片8与转动件7同步运动,便于使用者通过拨动拨片8调节转动件7的转动角度位置。可选的,拨片8的第一端可设置有圆柱状的延伸杆,延伸杆一端贯穿容纳腔9的底壁后与转动件7螺纹连接。如此设置,规定使用者面向连接部2第一侧时的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使用者面向连接部2第一侧时的逆时针方向为反方向。

当使用者拨动拨片8使转动件7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卡接组件5与棘轮4保持接触,并且在转动件7的推动作用下,第二卡接组件6保持脱离棘轮4,即第一卡接组件5端部伸入棘轮4的齿槽,当使用者沿正方向转动持握部1时,第一卡接组件5与棘轮4抵紧,第一卡接组件5对棘轮4施加推动力,从而使连接部2可带动棘轮4以及传动轴3同步运动;当使用者沿反方向转动持握部1时,第一卡接组件5仅沿棘轮4外轮廓滑动,不对其施加作用力,从而使连接部2可相对于棘轮4以及传动轴3转动,即当使用者拨动拨片8使转动件7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持握部1可沿正方向进行单向推动作业,同时也可沿反方向转动进行自身角度位置的调节。

当使用者拨动拨片8使转动件7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转动件7对第一卡接组件5和第二卡接组件6均不施加作用力,以使第一卡接组件5和第二卡接组件6均与棘轮4保持接触,即第一卡接组件5和第二卡接组件6两者的端部均伸入棘轮4的齿槽内,当使用者沿正方向转动持握部1时,第一卡接组件5与棘轮4抵紧,当使用者沿反方向转动持握部1时,第二卡接件与棘轮4抵紧,即当使用者沿正方向或反方向转动持握部1时,连接部2均可带动棘轮4以及传动轴3同步运动,即进行双向推动作业。

当使用者拨动拨片8使转动件7转动至第三位置时,第二卡接组件6与棘轮4保持接触,并且在转动件7的推动作用下,第一卡接组件5保持脱离棘轮4,即第二卡接组件6端部伸入棘轮4的齿槽,当使用者沿正方向转动持握部1时,第二卡接组件6仅沿棘轮4外轮廓滑动,不对其施加作用力,从而使连接部2可相对于棘轮4以及传动轴3转动,当使用者沿反方向转动持握部1时,第二卡接组件6与棘轮4抵紧,第二卡接组件6对棘轮4施加推动力,从而使连接部2可带动棘轮4以及传动轴3同步运动;即当使用者拨动拨片8使转动件7转动至第三位置时,持握部1可沿反方向的单向推动作业,并且持握部1可沿正方向转动进行角度位置的调节。

当手柄需正常工作时,使用者可拨动拨片8使转动件7转动至第二位置,第一卡接组件5和第二卡接组件6锁死棘轮4,持握部1、连接部2以及棘轮4和传动轴3相对静止,可同步运动,即使用者可转动持握部1使传动轴3带动转动齿轮旋转,从而通过齿条升降带动切割刀15完成下降进行切割和切割完上升动作。持握部1尾端位置偏高或偏低时,使用者仅需拨动拨片8使转动件7转动至第一位置,同时推动持握部1沿反方向转动,或者,拨动拨片8使转动件7转动至第三位置,同时推动持握部1沿正方向转动,均可轻松进行手柄角度位置的调节,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柄角度不易调节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传动轴3可直接与现有便携式切管机的转动齿轮固定连接,如焊接,从而带动齿条和切割刀运动。或者,传动轴3为方型轴,转动齿轮的侧面可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内开设有供传动轴3端部伸入的方形孔,即传动轴3端部伸入套筒内从而带动转动齿轮以及齿条和切割刀运动,同时,也可从套筒内拆卸下来,便于存放。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转动件7包括固定部701和移动部702,固定部701与容纳腔9底壁可转动连接,其转动轴线沿棘轮4的轴向。可选的,固定部701可设置有圆柱形的延伸部与设置于容纳腔9底壁的圆形孔插接,以实现两者的相对转动;可选的,固定部701设置有螺纹孔,容纳腔9底壁设置有贯通的光孔,通过螺栓一端贯穿光孔后与固定部701的螺纹孔连接,以实现固定部701和容纳腔9的相对转动。移动部702与固定部701固定连接,随固定部701同步运动。移动部702位于固定部701与棘轮4之间,以避免移动部702转动角度过大,影响第一卡接组件5和第二卡接组件6对棘轮4的锁死状态。

进一步地,固定部701与移动部702一体成型,转动件7的外轮廓呈扇形,固定部701位于扇形的圆心位置处,移动部702位于扇形的圆周位置处,如此设置,移动部702的端部为弧面,便于移动部702与第一卡接组件5或第二卡接组件6的接触时,运动过程更加平稳。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卡接组件5和第二卡接组件6均包括抵接杆10和弹性件11,抵接杆10第一端均与容纳腔9底壁可转动连接,其转动轴线均沿棘轮4的轴向。抵接杆10第二端均用于与棘轮4的齿槽接触,抵接杆10第二端的外轮廓与齿槽形状相同。弹性件11设置于抵接杆10与容纳腔9侧壁之间并且靠近抵接杆10第二端位置处,弹性件11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弹性件11可以但不限于为弹簧,如此设置,当使用者拨动拨片8使转动件7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转动件7不对抵接杆10施加作用力,第一卡接组件5和第二卡接组件6的抵接杆10在弹性件11的弹力作用下,保持与棘轮4保持接触。当使用者拨动拨片8使转动件7转动至第一位置时,转动部端部挤压第二卡接组件6的抵接杆10,使其脱离棘轮4,此时,使用者仅需抵住拨片8使其位置不变,便可使第二卡接组件6的抵接杆10一直保持脱离棘轮4的状态,角度调节完毕后,使用者松开拨片8,第二卡接组件6的抵接杆10即可在弹性件11的作用下弹回并且在弹性件11作用下与棘轮4保持接触。当使用者拨动拨片8使转动件7转动至第三位置时,转动部端部挤压第一卡接组件5的抵接杆10,使其脱离棘轮4,此时,使用者也仅需抵住拨片8使其位置不变,便可使第一卡接组件5的抵接杆10一直保持脱离棘轮4的状态,角度调节完毕后,使用者松开拨片8,第一卡接组件5的抵接杆10即可在弹性件11的作用下弹回并且与棘轮4保持接触,同时,转动件7在第一卡接组件5的抵接杆10的推动作用下,回复至第二位置处,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进一步地,棘轮4的转动中心和转动件7的转动中心两者连线与抵接杆10第一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棘轮4的半径,并且,抵接杆10的长度大于棘轮4下端与抵接杆10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如此设置,抵接杆10可始终保持倾斜状态,与棘轮4之间设有夹角,便于对棘轮4施加作用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连接部2第二侧设置有凹槽12,凹槽12可为扇形槽,扇形槽的角度小于180°,拨片8设置于凹槽12内,扇形凹槽12的侧壁可限制拨片8的移动,同时拨片8位于凹槽12内,避免外界物体误碰。

参照图8-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切管机,包括底座13、支撑架、滚轴、驱动装置、切割刀15和手柄,手柄为上述的便携式切管机的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电机,相比于其他电机的噪音大,体积大,重量重,扭矩小等特点,步进电机具有重量轻,转速精准,噪音低,扭矩大,体积小的优点,在能够为滚轴提供足够驱动力的同时,极大的减少了电机的重量,便于使用者外出携带,优选地,电机可选用57步进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底座13侧面设置有用于存放物品的箱体14,箱体14与底座13一体成型,箱体14上部开口,并且开口处设置有盖体,可选的,盖体一端可与箱体铰接,另一端与箱体之间可设置有锁具,如此设置,方便切割刀15等工具物品的存放,以防丢失,与此同时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外形的美观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切割刀15的边侧可拆卸设置有薄膜切刀16,可以但不限于为螺栓连接,可选的,覆膜切刀可与固定件或切割刀15的刀座17连接。薄膜切刀16包括刀座17和刀片18,刀座17下部沿竖向开设有放置槽,刀片18可转动设置于放置槽处,在沿刀片18的转动轴线方向上,刀片18与刀座17一侧的距离小于刀片18与刀座17另一侧的距离,即刀片18与刀座17左右两侧的距离不等,将切割刀15左右两侧的薄膜切刀16进行相互更换,可使两薄膜切刀16之间具有不同的距离,切割覆膜管时,通过互换切割刀15左右两侧的薄膜切刀16的位置,可切割出不同的覆膜长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