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锁,尤其是机动车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73807发布日期:2021-05-07 22:45阅读:72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锁,尤其是机动车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锁,尤其是机动车门锁,其具有锁定机构,还具有至少一个锁元件和电动驱动装置,并且具有对于锁元件和驱动装置共用的止挡成型件/止挡轮廓。



背景技术:

机动车锁特别地包括机动车门锁,但是也包括机动车辆后舱盖锁、机动车辆引擎盖锁、用于油箱盖、后挡板的机动车锁等。为了例如中央地锁定和解锁这种车辆锁,上述电动驱动装置作用在锁元件上,该锁元件在所述示例中是锁定杆或通常是锁定元件。因此,借助于电动驱动装置,所述锁定元件可以转移到至少“解锁”和“锁定”位置。原则上,根据锁元件或锁定元件的设计,诸如“防盗”“不防盗”“儿童防护”和“非儿童防护”等功能位置是可能的并且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实现。

然而,原则上,锁元件也可以设计成操作杆或释放杆。在这种情况下,电动驱动装置不用于锁定或解锁机动车锁,而是作为示例提供对其的电动打开。为此,电动驱动装置作用在例如设计成释放杆的锁元件上,从而在释放杆的帮助下,将与锁叉接合的锁爪从其接合中抬起,该锁爪和锁叉是锁定机构的两个部件。这释放了锁叉,由此随之释放被其所接合的锁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打开所属的机动车辆门。也就是说,电动驱动装置通常作用在锁元件上。

在大多数情况下,该过程使得借助于电动驱动装置来执行机动车锁的锁定或解锁。这通常对应于以下事实,即,以这种方式,至少在“锁定”状态下,额外设置的用于打开之前所描述的锁定机构的操作杆系是没有意义的或不起作用。相反,功能位置“解锁”对应于以下事实,即,锁定机构可以经由操作杆系打开。这又可以机械地或手动地进行,或者借助于附加的驱动装置,或者甚至通过同一电动驱动装置进行。

在接近不同的功能位置时,有时会看到电动驱动装置所谓的“后运行(nachlaufen)”,因此在根据ep2820207b1所述的现有技术中,止挡成型件共用于锁元件和驱动装置。在该止挡成型件处构成了不同的止挡部。止挡部一方面与电动驱动装置相互作用,另一方面与锁元件相互作用。以这种方式,已经实现了当为锁元件和电动驱动装置都装备有同等构造的止挡部时的总体上简单且成本有效的生产。这点已在原理上得以证明。

另外,在根据gb2321928a所述的现有技术中,总体上描述了减振止挡部,其与锁叉或相关联的锁栓相互作用。该现有技术已在原理上得以证明,但是仍然有改进的余地。在这方面,在根据ep2820207b1的整体的教导中,止挡成型件相对复杂。实际上,其中对每个相关联的止挡部都提供了分配给其的空腔,借助于该空腔实现或辅助实现期望的减振。结果,已知的止挡成型件不仅具有带有端侧的加厚部的拱形走向,而且由于多个空腔而具有总体粗糙/高低不平的特征。实际上,有利地通过塑料的注塑成型来制造该已知的止挡成型件。然而,已知的止挡成型件的粗糙的特征不利于简单和快速的安装。这是本发明的由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基于以下技术问题,即,进一步改进这种机动车锁,尤其是机动车门锁,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特别地简化了止挡成型件的组装。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在通用的机动车锁中,特别是在机动车门锁中,止挡成型件/止挡轮廓配备有单个中央空腔,该中央空腔由周围的脊状部/连接片包围,其中,该脊状部限定了用于驱动装置的至少一个止挡部以及用于锁元件的至少一个止挡部。

与现有技术不同,根据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止挡成型件因此仅配备有单个中央空腔,从而以这种方式,先前在根据ep2820207b1的现有技术中所观察到的由于多个空腔的粗糙特征将不再被观察到。为此,这种情况还导致所讨论的中央空腔被周围的脊状部包围,其中脊状部限定了用于驱动装置和锁元件的至少一个止挡部。

这样,在本发明中提供并实现了从制造和组装技术的角度来看具有简单结构的止挡成型件。鉴于实现机动车锁的巨大成本压力,这尤其重要,特别是因为由于数量巨大,即使节省少量时间也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单个中央空腔与周围脊状部一起实现了所需的减振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这进一步得到改善,因为通过省去多个单独的空腔,脊状部可以进行特别明显的变形,该变形通常在任何情况下都显著超过了具有单个的、小得多的空腔在与之相当的情况下的变形。结合根据本发明的止挡成型件有利地由弹性材料制成的事实(其中,在这一点上,已经证明塑料注塑成型件作为止挡成型件是特别有利的),总体上提供并实现了相应止挡部的特别大的变形区域,即通过周围的脊状部及其所包围的中央空腔来实现。

作为合适的塑料,已经证明弹性体或非常普遍的热塑性塑料(例如pur(聚氨酯))是特别有利的,特别是因为这种塑料具有与机动车锁(尤其是机动车门锁)结合使用所必需的温度稳定性。实际上,在此处观察到的最高使用温度通常高于100℃,因此这种塑料原本就适合在机动车锁中使用,尤其是在机动车辆门锁中使用。

原则上,在根据本发明的止挡成型件的实现中,也可以通过双组分注塑成型工艺使用两种塑料。这也适用于以下情况,即根据一种有利的实施例,止挡成型件机械地连接到至少部分地容纳机动车锁的锁壳体和/或与之一体地构成。所讨论的锁壳体可以是锁盖,该锁盖与通常支撑锁定机构的锁壳体一起形成机动车锁(尤其是机动车门锁)的外壳。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锁壳体或锁盖可以由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制成。然而,止挡成型件可以由已经提到的pur(聚氨酯)制成,在这种情况下,将锁盖或锁壳体和止挡成型件(即通过双组分注塑成型工艺)一次性且一体地制造成塑料注塑成型件。

根据本发明选择的设计具有由周围的脊状部包围的单个中央空腔,在任何情况下,该设计不仅仅保证了简单的制造和组装。而且该设计也有利于以这种方式实现止挡成型件的减振特性。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基于这样的认识,即,当力作用时,借助于包围空腔的脊状部限定的止挡部对应于整个脊状部的变形。整个脊状部的这种变形是可能的,因为由脊状部包围的中央空腔允许这种变形。因此,从减振路径上考虑可以实现大弹性范围的减振,或者从另一角度来说,在相关止挡部上可以具有相对较大的减振路径,该减振路径在任何情况下都超过在根据ep2820207b1的现有技术中观察到的减振距离。这是主要的优点所在。

已经证明止挡成型件呈t形是有用的。在这种情况下,止挡成型件具有大致水平延伸的t形脊状部/t字横片和竖直取向的t形柄状部/t字竖杆部。在该优选变型的情况下,两个止挡部可以分别形成在t形脊状部的各端部处。此外,t形柄状部可在两侧限定两个附加的止挡部。

在这种情况下,此外特别地,在t形脊状部的端部处形成的两个止挡部是驱动装置止挡部,即与电动驱动装置相互作用并且用于限制其行程的止挡部。由于电动驱动装置通常在输出侧配备有蜗轮,因此两个驱动装置止挡部设置成用于蜗轮的两个旋转方向。

t形柄状部两侧的两个止挡部通常是锁元件止挡部,即与锁元件相互作用的止挡部。如果锁元件通常是锁定杆或锁定元件,则本发明基于以下认识,即借助于止挡部,所述的锁定元件由此可以安全地并且以机械限定的方式占据例如“解锁”和“锁定”位置。

一种特别易于制造和组装的变型的特征在于,止挡成型件相对于中心镜像轴线对称地形成。当然,对于相应的止挡部也是如此,这些止挡部也相对于所述的镜像轴线对称地彼此相对。即,两个驱动装置止挡部和两个锁元件止挡部都各自定向和布置在中心镜像轴线的两侧并且与之相对。此外,建议将止挡成型件布置成至少部分地与作为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已经提到过的蜗轮重叠。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基于以下进一步的认识,即所述的蜗轮通常由基部和描绘出节圆的蜗轮环形部构成。基部通常是圆盘,而蜗轮描绘了环形区段,例如180°的环形区段。因此,止挡成型件可布置成至少部分地与蜗轮重叠,即与基部重叠并且布置在蜗轮环形部的缺失的区域中或布置成与蜗轮环形部相对。因此,容易实现蜗轮环形部的各个止挡端与两个驱动装置止挡部的期望的相互作用,这两个驱动装置止挡部在t形脊状部的端部处形成,并且在其处于蜗轮环形部的环形行进路径上时倾斜。因此,提供了一种具有特别简单的结构和组装技术的机动车锁,尤其是机动车门锁。这主要是由于这样的事实,即止挡成型件配备有由周围的脊状部包围的单个中央空腔。此外,通过该设计,在限定于周围的脊状部上的各止挡部处提供并实现了具有显著的减振路径的特别有效的减振。这是主要的优点所在。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考仅示出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以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为机动车门锁形式的机动车锁;和

图2示出了图1的细节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示出了机动车锁。机动车锁在该处为机动车门锁,但并不限于机动车门锁。它具有未明确示出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大体上由锁叉和与其相互作用的锁爪组成。另一基本结构还包括锁元件1,该锁元件在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是锁定杆1,该锁定杆1基本上沿着图1所示的双箭头执行图1所示的直线定位运动。

为此,锁元件或锁定杆1连接至电动驱动装置2、3、4。电动驱动装置2、3、4由电动机2、由电动机2驱动的输出蜗杆3和与输出蜗杆3啮合的蜗轮4组成。

从图1和图2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蜗轮4具体地配备有基部4a和蜗轮环形部4b。基部4a是圆盘。而蜗轮环形部4b与基部4a同轴地布置在该基部4a上,并且构成为环形区段,优选地是180°的环形区段。以这种方式,由电动机2产生的输出蜗杆3的旋转运动保证了与输出蜗杆3啮合的蜗轮4能够围绕其轴线a执行旋转运动,这在图2中由双箭头表示。蜗轮4的该旋转运动经由曲柄形式的连接件1'传递到锁元件或锁定杆1上,从而可以通过蜗轮4的旋转运动实现沿着图1所示的双箭头的直线运动。

电动驱动装置2、3、4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是锁定驱动装置,因为在其帮助下,锁定杆1可以至少转换到两个不同的功能位置,例如“解锁”和“锁定”。在该过程中,锁定杆1抵靠图2中可见的右锁元件止挡部8移动。另一功能位置可对应于锁定杆1抵靠另一左锁元件止挡部8移动。结果,在该示例性情况下,附加地机械地限制和限定出锁定杆1的两个功能位置“解锁”和“锁定”。

另外,在图2中可以看到两个附加的驱动装置止挡部7,它们与电动驱动装置2、3、4相互作用。这种设计使得电动驱动装置2、3、4或其蜗轮4在围绕其轴线a旋转时沿着逆时针方向围绕左驱动装置止挡部7旋转,而蜗轮4的顺时针旋转受右驱动装置止挡部7限制。

根据本发明,现在实现了共用的止挡成型件5,该止挡成型件5为锁元件和锁定杆1以及电动驱动装置2、3、4提供并限定了止挡部7、8。在本发明中,相关止挡成型件5设置有单个中央空腔6。空腔6由周围的脊状部包围,其中,该脊状部限定了用于电动驱动装置2、3、4的至少一个止挡部7以及用于锁元件或锁定杆1的至少一个止挡部8。

用于电动驱动装置2、3、4的止挡部7是上文所提到的驱动装置止挡部7。而另一止挡部8被设计成相应的锁元件止挡部8。

特别地,在对图1和图2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可以看到,根据本发明实现的止挡成型件5具有由脊状部包围的单个中央空腔6,其总体形状为t形。实际上,一方面具有大致水平延伸的t形脊状部5a,另一方面对比地具有大致竖直取向的t型柄状部5b。特别地,现在提供的设计使得两个之前所提到的驱动装置止挡部7在t形脊状部5a的端侧上形成。而两个锁元件止挡部8位于t形柄状部5b的两侧。

止挡成型件5总体上相对于中心镜像轴线s对称地构成。因此,两个驱动装置止挡部7以及两个锁元件止挡部8与中心镜像轴线s相对。止挡成型件5总体上布置成至少部分地与蜗轮4重叠。实际上,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t形脊状部5a至少部分地覆盖蜗轮4的设计成圆盘的基部4a。因此,在t形脊状部5a的各端部处形成的两个驱动装置止挡部7可以直接接合在蜗轮环形部4b的运动路径中,并且对如上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2、3、4在顺时针和逆时针的运动机械地减速。

由于止挡成型件5由弹性材料制成,尤其是由热塑性塑料或弹性体制成,并且有利地是塑料注塑成型件,因此蜗轮4抵靠相关的驱动装置止挡部7的任何驱动运动以及锁元件或锁止杆1抵靠相关的锁元件止挡部8的驱动运动保证了相应的止挡部7、8可以显著变形,从而如在引言中已经描述的那样,保证了特别有效的减振。止挡成型件5可以机械地连接到仅在图1中示出的锁壳体9。与锁壳体9成为一体件的设计也是可行的。实际上,在说明书的上下文中,锁壳体9可以是锁盖,该锁盖与保持锁定机构的锁壳体(未示出)一起,作为整体包围图示的机动车锁。

附图标记列表

1锁元件/锁定杆

1'曲柄

2电动机

3输出蜗杆

4蜗轮

4a蜗轮基部

4b蜗轮环形部

5止挡成型件

5at形脊状部

5bt形柄状部

6空腔

7驱动装置止挡部

8锁元件止挡部

a轴线

s镜像轴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